学术投稿

中老年甲减神经精神系统表现临床分析

吴云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神经精神系统, 中老年人
摘要:目的提高神经科临床医生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病人的识别能力.方法对5例长期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甲减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成年人甲减常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诉,症状与脑动脉硬化症相似,可出现共济失调,肌病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常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结论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避免误诊的关键在于对本病的警惕,提高临床综合分析能力.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2型糖尿病两种初始治疗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双胍类与磺脲类两种不同药物治疗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 方法对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以双胍类与磺脲类两种不同药物治疗,观察治疗2个月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100g馒头餐后2h血糖,空腹C肽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 结果双胍类药物具有与磺脲类药物相似的降糖作用,且避免了磺脲类药物的不良之处.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初始治疗可选用双胍类药物,且能避免磺脲类药物的副作用.

    作者:何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一起中学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的调查

    目的对一起中学生胃肠炎爆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中学胃肠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2月5日,梅县一所中学高二级、高三级师生共2 600多人返校.2月7~13日,该中学有200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低热等症状;随机采集患者的6份粪便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诺瓦克样病毒抗原检测,4份出现阳性.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排除了食物中毒等因素,确定为一起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 结论经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从2月14日起连续5d无新发病例发生,所有患者经梅县人民医院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无后遗症、无死亡.

    作者:吴献国;郭息平;谢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2002~2005年茂名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影响疫苗接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茂名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点及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影响因素,为制定狂犬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2005年茂名市138份狂犬病个案资料录入EPIDATA数据库,运用SPSS10.0进行单因素行列卡方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茂名市狂犬病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村(以男性青少年为主),被自家犬或邻居犬伤者占65%,8%的病例被猫、老鼠咬伤,四肢及头面部咬伤占90%,伤口处理率及狂犬病疫苗接种率分别为8%、10%;伤口处理、伤口深浅及伤口消毒与狂犬病疫苗接种呈正相关. 结论茂名市不存在动物致伤暴露人群的经济因素制约狂犬病防制处理(伤口处理、狂苗接种),做好公众狂犬病防制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暴露后伤口处理率及免疫接种率是当前卫生部门狂犬病防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孙立梅;吴文锋;许桂锋;张松梅;李波;侯春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罗城县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罗城县1985~2004年甲、乙类传染病报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985~2004年罗城县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64.77/10万,年均死亡率为1.12/10万.20年间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传染病分别为痢疾、病毒性肝炎、肺结核、麻疹、伤寒,五种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90.26%;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是狂犬病、新生儿破伤风、乙脑、流脑、病毒性肝炎,占总死亡数构成的90.91%.结论痢疾、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是罗城县近20年来的主要传染病,1990年以后,淋病等性传播传染病发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伤寒、麻疹和淋病、梅毒、HIV等性传播传染病的防制工作.

    作者:廖显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心肌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检测应用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检测应用.方法采用宝灵曼快速定性分析试剂,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心绞痛组不同时间段和正常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 结果63例AMI患者发病3h后血中肌钙蛋白有60例呈阳性,心绞痛组42例中仅有2例阳性,急性心肌梗死组cTn阳性率明显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而心肌酶(AST、LDH、CK、CK-MB)并不升高,直至发病7h后才开始升高. 结论心肌肌钙蛋白(cTn)检测具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在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林伟华;陈华英;林妙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体外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两种支原体感染及其体外对抗生素耐药情况,给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女性生殖道感染者采取标本进行支原体检测,对其中280例支原体阳性者标本同时进行耐药性检测,并依药敏结果选用药治疗,此为观察组;对另200例支原体阳性者未行耐药性检测,只凭临床和经验用药,为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480例支原体阳性者中检出单纯Uu占78.13%,Uu加Mh者占21.04%,单Mh仅占0.83%.支原体体外耐药率高的前4位抗生素分别是环丙沙星(53.6%)、司氟沙星(42.8%),罗红霉素(38.6%)、氧氟沙星(27.8%),治疗观察组280例患者治愈率达96%,对照组200例治愈率仅达64%. 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Uu加Mh次之,单纯Mh感染较少;对照组治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说明检测支原体耐药性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作者:方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台山市城区中小学生乙型肝炎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台山市台城地区中、小学生HBsAg和抗-HBs阳性率的分布现状,为制订和评价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HBsAg和抗-HBs,对台山市台城地区17间中、小学在学校学生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对HBsAg和抗-HBs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共调查在校7~18岁学生5 854名,HBsAg总阳性率4.85%.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42,P<0.05);其中17岁的年龄组HBsAg阳性率为高(11.82%).8岁的年龄组HBsAg阳性率低(1.03%);随着年龄的增加HBsAg阳性也不断升高(但18岁年龄组除外).抗-HBs总阳性率59.5%,不同年龄组抗-HB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2.17,P<0.01). 结论台山市自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统一管理以来,学生的抗-HBs水平不断升高,而HBsAg阳性率不断降低,尤其对低年龄段学生效果尤为明显,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乙肝的免疫水平.

    作者:刘仲昌;许美玲;朱艳芬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35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998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35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临床控制者10例,显效18例,好转7例.空腹血糖控制在5.3~8.2mmol/L.结论临床上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控制血糖,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作者:黄新苏;郑宗茂;韩飞;郑衍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百色市56年伤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百色市1950~2005年伤寒发病情况和发病规律,为伤寒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百色市历年伤寒疫情统计年报表和爆发疫情专题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百色市1950~2005年共发生伤寒29463例,死亡280例,历年发病率波动在0.38/10万~86.96/10万之间,1987年发病率高达86.96/10万.常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但以夏秋季节较多,10~30岁年龄段是该市伤寒的高发人群,病例以农民和学生为主.1999~2005年与1992~1998年比较,年均发病率由22.52/10万降至7.39/10万.结论百色市1992~2005年伤寒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0~30岁年龄段的学生和农民是预防的重点对象,建议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伤寒(Vi)多糖菌苗的免疫预防接种和全面进行环境卫生整治.

    作者:汤健闻;柳智豪;江超穗;梁华庆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苏丹红的研究

    目的建立食品中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苏丹橙G及苏丹红7B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流动相为乙酸溶液和乙腈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432nm、478nm和520nm,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结果6种苏丹红成分在0.5~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95以上,平均回收率在81.6%~97.9%范围内,RSD在0.7%~3.3%之间(n=6),低检出限为20μg/kg. 结论本检验方法具有精密度高、分离效果好、前处理简单、快速的特点,可满足日常样品的检测需求.

    作者:韩劲松;徐明霞;陈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老年甲减神经精神系统表现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神经科临床医生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病人的识别能力.方法对5例长期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甲减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成年人甲减常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诉,症状与脑动脉硬化症相似,可出现共济失调,肌病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常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结论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避免误诊的关键在于对本病的警惕,提高临床综合分析能力.

    作者:吴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平顶山市公务员发生肥胖相关性疾病的调查

    目的了解机关公务人员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 方法使用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分析方法.结果3 866名公务员超重肥胖2 090人,占54.06%.BMI与年龄无明显关系,WC与年龄显著相关;男女两性超重与肥胖发病率和肥胖类型有显著性差异;肥胖相关疾病聚集越多,BMI越高,WC越大.结论机关公务员超重肥胖比社区一般人群严重,BMI、WC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正相关.

    作者:王维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绦虫幼虫所致疾病的诊断

    由于绦虫幼虫是高致病性病原,诊断绦虫幼虫感染就显得很重要.本文对目前应用的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病原学诊断只是在囊性棘球蚴病和部分活动性脑囊尾蚴病的诊断中得到有效的和有限的应用.X线,CT和核磁共振(MRI)用于脑囊尾蚴病诊断.影像学诊断用来确诊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X线是便宜的诊断肺部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的方法.超声波检查作为诊断囊性棘球蚴病腹部包囊的首选诊断方法.MRI是贵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但仅仅用于诊断颅内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IgG-ELISA是诊断人类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的一种好方法.虽然诊断特异性血清抗体可以获得高敏感度,但仍有部分病人的抗体不能检测出.幼虫囊包的位置、完整性和活性决定了抗体的检测效果.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的诊断方法,但是,也是昂贵的诊断方法.现在首选的诊断绦虫幼虫所致疾病的方法是综合影像学和免疫学方法.

    作者:李丽;周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州市2000~2005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高州市近年狂犬病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探讨有效防制措施.方法对高州市2000~2005年狂犬病疫情报表、2000~2005年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高州市2000~2005年共发生狂犬病2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30/10万,病例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2000~2005年狂犬病个案例流行特征为:病例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农村多于城市.结论加大狂犬病防制力度,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防病意识和能力,采取政府干预多部门联合防制措施,是预防狂犬病感染和发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曾培宇;许振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株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及其以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 方法用K-B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依据NCCLS 2004年发布M100-S14的D-试验方法,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分别占80%和54.05%.D-试验阳性占所检测葡萄球菌的26.12%,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68.62%.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者分别为75%和66.66%.结论临床微生物室应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黄烈;杨来智;张银辉;谭明芳;陆学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血液病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病科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特点,提高血液病科的院内感染控制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05年11月期间血液内科与呼吸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老年科等科室检出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血液内科院内感染阳性球菌与呼吸、神经、老年、肾内科院内感染菌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液内科院内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的耐药性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及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均低于与其它内科.结论血液内科院内感染菌与其它内科病原菌分布有差异,病原菌耐药性低于其它内科,加强病原菌学检查,结合血液病科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黄妙儿;黄云平;周舍典;李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RNA干扰及其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生物遗传信息从脱氧核糖核酸(DNA)转录为信使核糖核酸(mRNA),然后翻译为蛋白质.特定基因控制细胞制造特定的蛋白质.目前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基因功能的研究已变得日益重要.RNA干扰是由与靶基因序列同源的双链RNA所诱导的一种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能高效特异阻断相关基因的表达,使目的基因表达沉默.RNA干扰是分子生物学领域近年研究的热点,并在功能基因组学、肿瘤基因治疗、抑制病毒复制、药物靶筛选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分析等方面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符生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重症监护室检出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检出细菌的分布及新近的耐药性,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 方法收集2005年1~12月ICU各类感染标本作细菌分离鉴定,采用K-B法对检出菌作药敏试验,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972份标本分离出398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199株占50%,革兰阳性球菌155株占38.9%,真菌44株占11.1%.检出菌居前5位的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4.1%,铜绿假单胞菌占10%,鲍曼不动杆菌占8.7%,屎肠球菌占6.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5.7%.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位,耐苯唑西林达97.9%.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棒酸耐药率为77.5%,对头孢噻肟为75.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2.9%. 结论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ICU检出的主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MRSA感染的比例较高.

    作者:林敏;魏衍超;王忠英;庾永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PCR及Dot-blot法对先天感染DHBV筛选的比较

    目的比较PCR及Dot-blot法对先天感染DHBV筛选的效果. 方法分别利用PCR法及Dot-blot法对先天感染DHBV筛选,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Dot-blot法比较,PCR法有简单、快捷、敏感度高等优点,且可避免Dot-blot带来的放射性污染.但PCR法所需费用高,易因交叉污染而导致假阳性结果. 结论PCR与Dot-blot法筛选先天感染鸭乙肝的方面各有其优缺点.由于PCR法更为敏感、快捷,很有必要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

    作者:董伯振;李向阳;符林春;周红燕;朱宇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以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32例,疗程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和锥体外系反应量表(ESR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的疗效,其中有效率87.5%,显效率62.5%. 结论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庆雄;张云志;黄胜;黄进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