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2型糖尿病两种初始治疗方法的比较

何颖

关键词: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 双胍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 降糖作用
摘要:目的比较双胍类与磺脲类两种不同药物治疗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 方法对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以双胍类与磺脲类两种不同药物治疗,观察治疗2个月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100g馒头餐后2h血糖,空腹C肽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 结果双胍类药物具有与磺脲类药物相似的降糖作用,且避免了磺脲类药物的不良之处.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初始治疗可选用双胍类药物,且能避免磺脲类药物的副作用.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素与丽珠赛乐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与丽珠赛乐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90例,用400mg葛根素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丽珠赛乐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3d.对照组90例,单用葛根素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77%,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葛根素与丽珠赛乐合用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平阳县水氟含量和儿童氟斑牙患病率调查

    目的调查改水后较低水平水氟超标对儿童健康敏感指标氟宽牙、尿氟、发氟的影响.方法选择同校同班以饮用超标水氟村的儿童为暴露组,饮用水氟正常村的儿童为非暴露组进行调查检测. 结果饮用水氟含量与氟斑牙、发氟有相关性,与尿氟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氟斑牙及尿氟、发氟可作为评价氟化物对人体健康状况影响主要判定指标,用尿氟为指标时应注意排除干扰因素.

    作者:张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平顶山市公务员发生肥胖相关性疾病的调查

    目的了解机关公务人员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 方法使用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分析方法.结果3 866名公务员超重肥胖2 090人,占54.06%.BMI与年龄无明显关系,WC与年龄显著相关;男女两性超重与肥胖发病率和肥胖类型有显著性差异;肥胖相关疾病聚集越多,BMI越高,WC越大.结论机关公务员超重肥胖比社区一般人群严重,BMI、WC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正相关.

    作者:王维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硫酸镁对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硫酸镁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采用Feeney法造成TBI模型.损伤组大鼠在致伤后5min内分别按不同剂量给予25%MgSO4腹腔注射.24h后检测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情况. 结果颅脑创伤后大鼠脑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使用MgSO4治疗后神经细胞凋亡显著减少,Caspase-3基因表达降低.不同剂量MgSO4组之间神经细胞凋亡与Caspase-3基因表达未见差异显著性.结论硫酸镁可显著抑制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基因活化,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周育瑾;甄云;黎国雄;黄振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绦虫幼虫所致疾病的诊断

    由于绦虫幼虫是高致病性病原,诊断绦虫幼虫感染就显得很重要.本文对目前应用的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病原学诊断只是在囊性棘球蚴病和部分活动性脑囊尾蚴病的诊断中得到有效的和有限的应用.X线,CT和核磁共振(MRI)用于脑囊尾蚴病诊断.影像学诊断用来确诊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X线是便宜的诊断肺部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的方法.超声波检查作为诊断囊性棘球蚴病腹部包囊的首选诊断方法.MRI是贵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但仅仅用于诊断颅内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IgG-ELISA是诊断人类囊性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的一种好方法.虽然诊断特异性血清抗体可以获得高敏感度,但仍有部分病人的抗体不能检测出.幼虫囊包的位置、完整性和活性决定了抗体的检测效果.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的诊断方法,但是,也是昂贵的诊断方法.现在首选的诊断绦虫幼虫所致疾病的方法是综合影像学和免疫学方法.

    作者:李丽;周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海口市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海口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效果和取得成效的原因. 方法对1992~2001年海口市结核病控制项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年间共检查可疑肺结核症状者20 607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996例,其中涂阳病人503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的50.50%,肺结核病人年均登记率为20/10万.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从1992年的80.64%和64.71%提高至2001年的93.88%和85.71%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为91.24%和80.90%,愈后5年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1.69%和3.33%. 结论10年来海口市结核病控制水平整体提高,显示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对今后海口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光吾;云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35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998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35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临床控制者10例,显效18例,好转7例.空腹血糖控制在5.3~8.2mmol/L.结论临床上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控制血糖,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作者:黄新苏;郑宗茂;韩飞;郑衍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湛江市2002~2005年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湛江市碘盐的生产和居民食用情况,为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按<全国碘盐监测方案>和<广东省碘盐监测实施细则>对碘盐生产加工或分装批发企业和居民户的食用盐进行连续四年的抽样监测.结果2002~2005年生产层次碘盐的批质量合格率均在90%以上,盐碘含量均值在31.23~34.03之间.居民户层次的非碘盐率由4.99%上升到33.85%,碘盐覆盖率由95.01%下降到66.15%,碘盐合格率由95.03%下降到74.98%,合格碘盐食用率由90.29%下降到49.60%.结论今后应加大对私盐和非碘盐的查处力度,进一步提高碘盐的生产质量,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柯艳珠;黄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为了解在同一地区、同一免疫策略、但不同生活质量人群的乙肝免疫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以采取对策措施.方法定点观察记录1997~2004年出生儿童437名,对他们的HBsAg携带率、乙肝疫苗接种、家庭生活质量、母亲HBsAg携带等情况,对其统计分析. 结果HBsAg携带率为在家分娩者高于住院分娩,山区高于县城;及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和HBsAg阳性呈负相关;母亲HBsAg阳性与儿童阳性呈正相关.出生地点、胎次、家庭从事职业、家庭成员和经济收入的不同对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新生儿及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是阻断母体HBV垂直传播的重要举措;人群生活质量等对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有显著影响.

    作者:朱秀兰;龚富强;刘国良;肖文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体外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两种支原体感染及其体外对抗生素耐药情况,给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女性生殖道感染者采取标本进行支原体检测,对其中280例支原体阳性者标本同时进行耐药性检测,并依药敏结果选用药治疗,此为观察组;对另200例支原体阳性者未行耐药性检测,只凭临床和经验用药,为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480例支原体阳性者中检出单纯Uu占78.13%,Uu加Mh者占21.04%,单Mh仅占0.83%.支原体体外耐药率高的前4位抗生素分别是环丙沙星(53.6%)、司氟沙星(42.8%),罗红霉素(38.6%)、氧氟沙星(27.8%),治疗观察组280例患者治愈率达96%,对照组200例治愈率仅达64%. 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Uu加Mh次之,单纯Mh感染较少;对照组治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说明检测支原体耐药性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作者:方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激光联合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0~2005年皮肤科门诊的63例妊娠合并外阴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仅进行激光治疗(激光组)和激光治疗后局部外用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二周复查两组患者疣体复发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后1~3月两组患者疣体复发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孕激素水平改变等因素使疣体较非妊娠者更易复发,激光后局部外用α-2b干扰素凝胶能有效控制其复发.激光联合局部外用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妊娠期尖锐湿疣3个月痊愈率达96.7%,对胎儿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继续妊娠.

    作者:张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罗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名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照组38例,继续原降糖药治疗.疗程16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结果两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在降低血清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作者:陈竑;宋钦华;王转锁;谭丽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百色市56年伤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百色市1950~2005年伤寒发病情况和发病规律,为伤寒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百色市历年伤寒疫情统计年报表和爆发疫情专题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百色市1950~2005年共发生伤寒29463例,死亡280例,历年发病率波动在0.38/10万~86.96/10万之间,1987年发病率高达86.96/10万.常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但以夏秋季节较多,10~30岁年龄段是该市伤寒的高发人群,病例以农民和学生为主.1999~2005年与1992~1998年比较,年均发病率由22.52/10万降至7.39/10万.结论百色市1992~2005年伤寒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0~30岁年龄段的学生和农民是预防的重点对象,建议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伤寒(Vi)多糖菌苗的免疫预防接种和全面进行环境卫生整治.

    作者:汤健闻;柳智豪;江超穗;梁华庆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海南省1987~2003年居民收入对食物消费行为影响的追踪研究

    目的分析1987~2003年海南省居民收入与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 方法利用<海南年鉴>的资料,选取1987~2003年海南省居民收入、食物消费资料,以各种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居民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作为评价的指标,分析海南省居民人均收入对恩格尔系数及其食物消费行为的影响趋势. 结果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与居民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尼克酸、维生素E、磷、锌、铜、锰呈高度负相关,与铁摄入呈负相关.结论海南省居民消费中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居民生活水平逐渐升高.

    作者:杨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浙江慈溪输入性登革热爆发的流行特征与防制对策研究

    目的了解输入性登革热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特点,进而提出针对性控制对策.方法建立了病例主动发现、报告的加强监测系统,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暴露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采集患者血清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分离与序列测定. 结果2004年7月22日~10月14日,浙江省慈溪市共报告了83例登革热病例,其中逍林镇82例,浒山街道1例.实验室诊断病例68例,临床诊断病例15例.男女性比为1:1.9(29:54).发病年龄为7~76岁,20~50岁组占78.31%(65/83),无明显职业特征;分离到登革热1型病毒,且与泰国的毒株有很高的同源性.结论病原学证实这是一起由登革1型病毒引起的输入性登革热爆发疫情,经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后,迅速控制了疫情.

    作者:许国章;施南峰;董红军;周爱明;程志华;陈国华;刘建毅;方挺;叶建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血液病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病科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特点,提高血液病科的院内感染控制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05年11月期间血液内科与呼吸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老年科等科室检出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血液内科院内感染阳性球菌与呼吸、神经、老年、肾内科院内感染菌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液内科院内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的耐药性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及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均低于与其它内科.结论血液内科院内感染菌与其它内科病原菌分布有差异,病原菌耐药性低于其它内科,加强病原菌学检查,结合血液病科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黄妙儿;黄云平;周舍典;李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台山市城区中小学生乙型肝炎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台山市台城地区中、小学生HBsAg和抗-HBs阳性率的分布现状,为制订和评价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HBsAg和抗-HBs,对台山市台城地区17间中、小学在学校学生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对HBsAg和抗-HBs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共调查在校7~18岁学生5 854名,HBsAg总阳性率4.85%.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42,P<0.05);其中17岁的年龄组HBsAg阳性率为高(11.82%).8岁的年龄组HBsAg阳性率低(1.03%);随着年龄的增加HBsAg阳性也不断升高(但18岁年龄组除外).抗-HBs总阳性率59.5%,不同年龄组抗-HB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2.17,P<0.01). 结论台山市自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统一管理以来,学生的抗-HBs水平不断升高,而HBsAg阳性率不断降低,尤其对低年龄段学生效果尤为明显,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乙肝的免疫水平.

    作者:刘仲昌;许美玲;朱艳芬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惠州市托幼机构细菌污染状况的调查

    目的为了解惠州市托幼机构细菌污染状况,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方法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采用现场抽样调查,对2002~2005年托幼机构细菌污染状况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87.59%、物体表面87.06%、玩具80.71%、口杯79.93%、幼教人员手77.87%,口杯大肠杆菌检出率10.62%;市级托幼机构合格率高于县(区)级高于乡镇级,三者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233.32,P<0.01). 结论全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逐年提高,但仍存在细菌污染隐患,应加强托幼机构的消毒管理工作及从业人员的消毒知识培训.

    作者:贺可俭;邹添明;张芝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流动人口肺结核社区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用生存质量Qol量表测评肺结核(TB)流动人口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运用SF-36量表等调查表,对20个干预社区403例流动人口活动性肺TB,进行Qol测量和社区干预效果评价.结果社区干预后,流动肺TB患者的平均SF-36总评分及8个分项目的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肺结核KAP评分和BIP评分均大幅提高(P<0.01);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作及居住环境、劳动强度、生活方式、营养饮食、健康教育和家庭支持. 结论社区干预是有效地防治肺结核病的必要手段之一,运用生存质量测评指导社区干预的规划、实施和效果评价,是一种简便、可行、高效的方法.

    作者:黄玲;刘丽红;彭石潜;赵梅桂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海南省2005年霍乱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分析2005年海南省的霍乱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为今后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现场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霍乱流行病学调查表开展现场调查,用EXCEL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7~9月全省共报告霍乱确诊病例45例,带菌7名,发病率为0.56/10万;病例分布在6个市(县),以海口市和定安县为主,分别占总发病数的60.0%和26.7%;流行高峰期在9月中旬,报告病例30例,占全部病例数的66.7%;男女性别比为1:1.1,以20~49岁人群为主,占53.3%,农民与商业服务人员为主要发病人群,分别占全部病例数的25.0%和20.5%;所有病例均经食物传播,80.0%的病例在病前5d内有海产品进食史.流行菌型以稻叶1d型为主,占96.2%;流行形式有散发和爆发,其中爆发三起,报告病例35例,占全部病例数的79.5%.结论聚餐爆发是海南省2005年霍乱的主要流行形式,经食物传播是唯一的传播途径,海产品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言;孙莲英;曾昭长;劳世军;陈莉;阎秀娟;苏新元;李臻;吴维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