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动人口肺结核社区干预的效果分析

黄玲;刘丽红;彭石潜;赵梅桂

关键词:肺结核, 流动人口, 健康教育, 干预
摘要:目的用生存质量Qol量表测评肺结核(TB)流动人口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运用SF-36量表等调查表,对20个干预社区403例流动人口活动性肺TB,进行Qol测量和社区干预效果评价.结果社区干预后,流动肺TB患者的平均SF-36总评分及8个分项目的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肺结核KAP评分和BIP评分均大幅提高(P<0.01);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作及居住环境、劳动强度、生活方式、营养饮食、健康教育和家庭支持. 结论社区干预是有效地防治肺结核病的必要手段之一,运用生存质量测评指导社区干预的规划、实施和效果评价,是一种简便、可行、高效的方法.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温州市2005年疟疾监测结果

    温州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气候温和,全市现有11个县(市、区),人口700多万.温州地区是疟疾流行可接受的地区,由于人员流动频繁,流行的危险随时都可发生.建立疟疾流行的预警监测体系,防止温州地区疟疾再度流行极为重要.现将2005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袆;邵永强;张孝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胆碱酯酶及出凝血试验与各型肝炎肝脏合成功能分析

    目的为探讨胆碱酯酶及出凝血试验在反映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合成功能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贝克曼CX9全自动生化仪对177例肝脏疾病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进行胆碱酯酶测定,同时用ACL9000测定出凝血各项指标,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肝炎重度组、肝硬化组、重症肝炎凝血4项指标和CH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慢性肝炎轻中度组与对照组比较PTAA和CHE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组与对照组比较仅血浆PTA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1800U/L和PTA<20%的肝硬化患者和重症肝炎患者死亡率与CHE>1800U/L和PTA>20%的肝硬化患者和重症肝炎患者死亡率比较明显增高(P<0.01).结论CHE和出凝血功能可作为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良好指标,与病情及预后有关.

    作者:周云英;卢冰贤;郑庭亮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治探讨

    海南气候温暖潮湿,霉菌性鼻窦炎较多见.现收集1999年9月~2005年10月收治的霉菌性鼻窦炎36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

    作者:曾春荣;黄素静;李丰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低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目的通过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缩短达到全胃肠营养的时间,观察治疗剂量与体重的关系.方法将225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一致,干预组予红霉素2~8mg/kg.d加入5%葡萄糖液静滴,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干预组在达到全胃肠营养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剂量随体重升高而降低,且无抗菌效应及毒副作用. 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能促进胃肠动力,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治疗作用,且安全性好,体重≤1 500g,治疗效果不明显,体重越小应用的剂量越大.

    作者:宋龙秀;林祖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SPECT与TM联检对NSCLC骨转移诊断的探讨

    目的研究运用全身骨显像(SPECT whole body bone imaging),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骨转移与未转移患者明确临床诊断及肿瘤标志物(Tumour Markers)的优化组合检测,探索在早期骨转移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13例NSCLC患者应用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进行全身骨显像.并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EA,和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CA-50、CA15-3血清检查.结果NSCLC 113例患者提示为60.2%(68例)出现骨转移,其中多发转移灶58例,单发转移灶10例.提示为39.8%(45例)肺癌患者未出现转移.68例骨转移肺癌患者与45例未转移者CEA对照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CA-50对照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CA15-3骨转移患者差异显著高于未转移(P<0.01);68例骨转移与45例未转移CEA、CA-50和CA15-3血清检测浓度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差异显著.结论NSCLC易发生骨转移,以多发性和溶骨性损害为特征,其中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高.好发部位为胸部占50%(34/68),胸部又以肋骨多见占79.4%(27/34).骨转移患者与TM有着密切关系,提示TM优化组合检测,可弥补全身骨显像的假阴性率,提高临床诊断NSCLC骨转移的阳性率,有效监测肺癌早期骨转移一项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王鲁华;李俊雄;林琛;方琳丽;麦芒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2004年海南省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海南省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以防止医院感染. 方法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医院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方法对医疗机构各科室的紫外线灯、高压蒸汽灭菌器、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室内空气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结果紫外线灯合格率为91.07%高压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95.98%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4.78%,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6.4%,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5.07%.结论医院消毒质量合格率与各级医护人员认真落实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有密切关系,应加强乡镇级卫生院和个体诊所的监测工作,提高消毒质量.

    作者:王春雷;李善文;赖新梅;黄昌和;王衍德;陈婷;王旭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TSH与病程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血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年龄、TSH、病程长短和病程分期对血脂的影响.方法检测56例治疗前甲减患者和56例健康对照组空腹血的游离甲状腺素(FT)、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血脂.采用x2检验.结果56例甲减患者中,血脂超出参考值范围29例,血脂正常27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x2=11.12,P<0.001).<50岁组血脂正常14例,血脂超出参考值范围9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x2=4.06,P<0.05);≥50岁组血脂正常13例,超出参考值范围20例,与对照组比较(x2=7.4,P<0.01).在甲减患者中<50岁组与≥50岁组血脂比较(P>0.05).TSH≤12mIU/L组,血脂正常8例,超出参考值范围18例;TSH>12mIU/L组,血脂正常19例,超出参考值范围11例(P<0.05).病程长组血脂正常12例,超出参考值范围16例;病程短组血脂正常20例,超出参考值范围8例(P<0.05).亚临床甲减组血脂正常8例,超出参考值范围9例;临床甲减组血脂正常19例,超出参考值范围20例(P>0.05).结论在甲减患者中,年龄和病程分期对血脂影响不明显;TSH水平和病程长的对血脂影响较明显.

    作者:林琛;林少达;欧阳亮;王鲁华;方琳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PCR及Dot-blot法对先天感染DHBV筛选的比较

    目的比较PCR及Dot-blot法对先天感染DHBV筛选的效果. 方法分别利用PCR法及Dot-blot法对先天感染DHBV筛选,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Dot-blot法比较,PCR法有简单、快捷、敏感度高等优点,且可避免Dot-blot带来的放射性污染.但PCR法所需费用高,易因交叉污染而导致假阳性结果. 结论PCR与Dot-blot法筛选先天感染鸭乙肝的方面各有其优缺点.由于PCR法更为敏感、快捷,很有必要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

    作者:董伯振;李向阳;符林春;周红燕;朱宇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海口市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海口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效果和取得成效的原因. 方法对1992~2001年海口市结核病控制项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年间共检查可疑肺结核症状者20 607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996例,其中涂阳病人503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的50.50%,肺结核病人年均登记率为20/10万.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从1992年的80.64%和64.71%提高至2001年的93.88%和85.71%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为91.24%和80.90%,愈后5年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1.69%和3.33%. 结论10年来海口市结核病控制水平整体提高,显示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对今后海口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光吾;云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宫颈糜烂微波治疗550例临床效果观察

    子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中常见的局部特征,是由于宫颈长期浸于刺激性分泌物中,鳞状上皮脱落引起,常表现为白带量、颜色、性质及气味的改变,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疾病.海南省人民医院自2003年8月~2005年7月采用WB-100微波多功能治疗机,共治疗宫颈糜烂5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亚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宁波市2005年乙脑发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经蚊媒传播人畜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夏秋季.2005年宁波市的乙脑发病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2005年全市共报告乙脑病例23例,与去年的12例相比,发病数上升91.67%.现将全市今年乙脑的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陈炼红;朱利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心肌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检测应用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检测应用.方法采用宝灵曼快速定性分析试剂,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心绞痛组不同时间段和正常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 结果63例AMI患者发病3h后血中肌钙蛋白有60例呈阳性,心绞痛组42例中仅有2例阳性,急性心肌梗死组cTn阳性率明显高于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而心肌酶(AST、LDH、CK、CK-MB)并不升高,直至发病7h后才开始升高. 结论心肌肌钙蛋白(cTn)检测具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在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林伟华;陈华英;林妙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血液分析仪比对实验在质量控制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评价现用同一品牌但不同型号的血液分析仪在日常工作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一致性. 方法选择一台仪器作参比仪器,用同一支新鲜抗凝全血同时在几台仪器上重复检测10次,计算精密度及校正系数.选择WBC、RBC(Hb)及PLT低、中、高三个档次的新鲜全血标本9份,在每台仪器上重复测定三次.利用校正系数对仪器WBC、RBC(Hb)及PLT设置参数进行校正,再用WBC、RBC(Hb)及PLT低、中、高三个档次的新鲜标本9份,在每台仪器上重复测定三次.进行多个参数分析.结果①五台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好.②在校正前的对比试验中,各台仪器与参比仪器的相关系数(r)≥0.9990,但有11个差异百分率超出可接受的范围.③在校正后的对比实验中,各台仪器与参比仪器的相关系数(r)≥0.9999,且所有差异百分率均在可接受的范围. 结论①应用新鲜全血对血液分析仪进行比对试验,能及时发现仪器间的系统误差.②用新鲜全血对血液分析仪进行校正,能提高同一实验室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作者:周强;杨静;曹露梅;吴晓蔓;郑小玲;张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声像图表现分析(附43例报告)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表现.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对本院43例经超声诊断后,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检查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多为多发,少数为单发,大部份为低回声,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无晕环,多数伴有囊性变或钙化,结节内部及周边血供均不丰富.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很高的分辨率,为临床提供了手术与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魏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葡萄球菌中诱导型克林霉素株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及其以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 方法用K-B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依据NCCLS 2004年发布M100-S14的D-试验方法,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分别占80%和54.05%.D-试验阳性占所检测葡萄球菌的26.12%,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68.62%.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者分别为75%和66.66%.结论临床微生物室应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黄烈;杨来智;张银辉;谭明芳;陆学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消化系统的临床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以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神经、心肌及呼吸系统损害的文献报道较多,但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报道较少.为提高对AOPP消化系统表现的认识,对近10年来218例AOPP住院病例进行分析,其中有各类消化系统症状体征和实验室异常者共180例(82.6%),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国;符晓燕;王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茂名市农村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目的了解茂名市农村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和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态度,采用集中看VCD加现场交流方式、张贴健康海报和发放健康资料自学三种健康教育方式,探索在农村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茂名市高州2个镇的3个行政村的人群分别开展集中看VCD加现场交流方式、张贴健康海报和发放健康资料自学的健康干预活动,对调查对象在健康教育前后采取自制问卷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三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之间的效果,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探索农村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 结果健康教育后,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较大提高(P<0.05);性别分布上,男性知晓率高于女性知晓率(P<0.05).年龄分布上,55岁以上人口知晓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知晓率也较高.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人和感染者态度变化不明显.在三种健康教育模式中,以VCD加现场交流方式获得的成本-效益高. 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对提高农村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有良好效果,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影响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健康教育前后居民对艾滋病人的态度改变不大.

    作者:许桂锋;李清汉;李波;吴文锋;张松梅;王惠敏;刘美珍;陈伟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河南商丘市2000~2005年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商丘市2000~2005年的疟疾疫情,为当地疟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商丘市2003~2005年疟疾疫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商丘市2000~2005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028例,全部均为间日疟,平均年发病率为2.09/万,2003~2005年疟疾发病比上年分别增加23.00倍、7.04倍和3.17倍.位于东部地区的永城和夏邑两县市发病数占疟疾病例总数的93.68%(963/1 028).青壮年发病为主,10~50岁发病623例,占发病总数的60.60%.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27:1.学生和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3.54%和67.70%.夏秋季节发病为著,8~10月发病占总数的78.21%,其中9月发病290例,占28.21%.结论商丘市部分县市近3年疟疾疫情快速回升,应当加强各项疟疾防治措施,尽快遏制疫情上升势头.

    作者:张红卫;苏云普;周广超;刘颖;许汴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疫苗时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策略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疾病.它除出现全身皮疹外,尚可引起腹泻、脑炎,严重病例可导致死亡.在麻疹疫苗问世前,除婴儿短时期内受母传抗体保护外,人人易感,除少数年份外,在传染病发病谱中常居首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1].尽管60年代国内外成功研制了麻疹疫苗,但麻疹仍是疫苗可预防疾病中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存在原因[2],每年约有100万儿童死于麻疹.现将疫苗时代麻疹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及全球麻疹控制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郑诗华;方丽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压氧联合纳络酮对一氧化碳中毒综合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机制,了解高压氧联合纳络酮综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探讨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新方法.方法用高压氧联合纳络酮的方法,对2002年7月~2005年10月收治的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结果经高压氧综合治疗后,痊愈共24例(80.00%),有效共4例(13.33%),无效共2例(6.67%),迟发性脑病1例(3.33%),无死亡病例. 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具有病死率少,中毒性脑病少,并发症少的特点,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应尽早给予长疗程的高压氧综合治疗.

    作者:袁飞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