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美
目的分析百色市1950~2005年伤寒发病情况和发病规律,为伤寒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百色市历年伤寒疫情统计年报表和爆发疫情专题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百色市1950~2005年共发生伤寒29463例,死亡280例,历年发病率波动在0.38/10万~86.96/10万之间,1987年发病率高达86.96/10万.常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但以夏秋季节较多,10~30岁年龄段是该市伤寒的高发人群,病例以农民和学生为主.1999~2005年与1992~1998年比较,年均发病率由22.52/10万降至7.39/10万.结论百色市1992~2005年伤寒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0~30岁年龄段的学生和农民是预防的重点对象,建议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伤寒(Vi)多糖菌苗的免疫预防接种和全面进行环境卫生整治.
作者:汤健闻;柳智豪;江超穗;梁华庆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表现.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对本院43例经超声诊断后,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检查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多为多发,少数为单发,大部份为低回声,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无晕环,多数伴有囊性变或钙化,结节内部及周边血供均不丰富.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很高的分辨率,为临床提供了手术与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魏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评估XT-1800i血液分析仪对异常细胞报警的可信度.方法对XT-1800i血液分析仪提示有异常细胞报警的标本进行手工涂片、瑞氏染色、显微镜油镜复检.结果以手工涂片、染色显微镜油镜复检为金标准,XT-1800i血液分析仪对异常细胞报警的灵敏度为98.32%,特异性为78.23%.阳性预测值为80.14%,阴性预测值为98.20%.结论对XT-1800i血液分析仪显示异常细胞报警的标本都应该进行涂片、染色和显微镜复检.
作者:李志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高危儿童应用氨苯砜预防麻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麻风病人在院内生育的76名子女为预防组,应用氨苯砜(DDS)作预防用药,用药时间2年;治愈出院病人在院外生育的87名子女为对照组,用维生素B1作安慰剂,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随访观察的163人中,完成25年全程随访者152人,占93.25%.预防组未见发病者,而对照组先后有8人发病,发病率为9.2%. 结论DDS预防麻风显示有效,且具有近、中期的预防效果.
作者:杨溪;林威;李安;游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缩短达到全胃肠营养的时间,观察治疗剂量与体重的关系.方法将225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一致,干预组予红霉素2~8mg/kg.d加入5%葡萄糖液静滴,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干预组在达到全胃肠营养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剂量随体重升高而降低,且无抗菌效应及毒副作用. 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能促进胃肠动力,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治疗作用,且安全性好,体重≤1 500g,治疗效果不明显,体重越小应用的剂量越大.
作者:宋龙秀;林祖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评估在超声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镜取石术(PNL)肾脏通道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上尿路结石患者建立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后,行碎石取石术. 结果35例均能准确进入肾盏目标位置,建立取石通道.16例患者一次取净,7例症状不明显的残余结石,PNL术后自然排出体外,12例需要其它辅助方式治疗,手术平均时间158min,无工作通道建立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超声引导穿刺可以为PNL提供安全、准确的工作通道,对PNL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焰;文春华;黄密伶;梁坚;李峻;李文雄;严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硫酸镁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采用Feeney法造成TBI模型.损伤组大鼠在致伤后5min内分别按不同剂量给予25%MgSO4腹腔注射.24h后检测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情况. 结果颅脑创伤后大鼠脑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使用MgSO4治疗后神经细胞凋亡显著减少,Caspase-3基因表达降低.不同剂量MgSO4组之间神经细胞凋亡与Caspase-3基因表达未见差异显著性.结论硫酸镁可显著抑制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基因活化,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周育瑾;甄云;黎国雄;黄振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多药滥用对女性海洛因依赖者月经周期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强制戒毒的女性海洛因依赖者,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吸毒前、后月经周期紊乱及脱毒治疗后月经周期改善的调查,并与结果作自身对照分析.结果吸毒前月经周期紊乱6例,吸毒后紊乱72例,前后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脱毒治疗后,72例月经周期紊乱者全部恢复正常,其中单纯烫吸者恢复较快,烫吸、肌肉及静脉注射混合者恢复较慢,2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多药滥用能引起女性海洛因依赖者月经周期的紊乱,脱毒治疗后6个月内月经周期可全部恢复正常.
作者:胡秀香;汪鸿声;张淑琴;朱锦萍;吴金裕;黎华;胡坚;林惠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检出细菌的分布及新近的耐药性,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 方法收集2005年1~12月ICU各类感染标本作细菌分离鉴定,采用K-B法对检出菌作药敏试验,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972份标本分离出398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199株占50%,革兰阳性球菌155株占38.9%,真菌44株占11.1%.检出菌居前5位的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4.1%,铜绿假单胞菌占10%,鲍曼不动杆菌占8.7%,屎肠球菌占6.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5.7%.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位,耐苯唑西林达97.9%.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棒酸耐药率为77.5%,对头孢噻肟为75.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2.9%. 结论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ICU检出的主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MRSA感染的比例较高.
作者:林敏;魏衍超;王忠英;庾永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内服外敷龙血竭胶囊在治疗寻常痤疮方面的效果.方法将216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14例应用龙血竭胶囊内服外敷治疗寻常型痤疮,并将其与102例口服罗红霉素和外用玫芦消痤膏治疗的对照组作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皮损的数目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明显改善寻常痤疮皮损等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出现ALT轻度升高,4例胃部不适、恶心、头晕,有2例发生皮肤刺激症状.结论龙血竭胶囊在治疗寻常痤疮有较好疗效,可用于寻常痤疮的治疗.
作者:黄捷;赖伟珍;王太;张小帆;陈庆芬;张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艾滋病医学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人类对HIV普遍易感,机体感染HIV后可以在长达5~10年的潜伏期内不发病,即为HIV感染者.
作者:孙宝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梅县儿童建卡、建证情况及本地外出流动人口儿童的人数等基本情况. 方法由各镇计育办提供2002年10月1日~2004年6月30日出生儿童名单与计划免疫建卡名单进行核对. 结果计育实际出生9 549人,计划免疫建卡6 523人,占全县计育出生人数的68.30%,外出流动人口儿童3027人,占全县计育出生人数的31.70%.结论加强外出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陈复才;黄建平;古旭珍;李彩琼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用生存质量Qol量表测评肺结核(TB)流动人口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运用SF-36量表等调查表,对20个干预社区403例流动人口活动性肺TB,进行Qol测量和社区干预效果评价.结果社区干预后,流动肺TB患者的平均SF-36总评分及8个分项目的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肺结核KAP评分和BIP评分均大幅提高(P<0.01);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作及居住环境、劳动强度、生活方式、营养饮食、健康教育和家庭支持. 结论社区干预是有效地防治肺结核病的必要手段之一,运用生存质量测评指导社区干预的规划、实施和效果评价,是一种简便、可行、高效的方法.
作者:黄玲;刘丽红;彭石潜;赵梅桂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以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32例,疗程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和锥体外系反应量表(ESR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的疗效,其中有效率87.5%,显效率62.5%. 结论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庆雄;张云志;黄胜;黄进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以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神经、心肌及呼吸系统损害的文献报道较多,但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报道较少.为提高对AOPP消化系统表现的认识,对近10年来218例AOPP住院病例进行分析,其中有各类消化系统症状体征和实验室异常者共180例(82.6%),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国;符晓燕;王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同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慢性乙肝患者和慢性重型乙肝患者IgG、IgA、IgM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乙肝和慢性重型乙肝组之间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恶化组的PTA值明显低于好转组,IgG、IgA、IgM和TBIL水平高于好转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评估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唐昭喜;欧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某市各级医院使用中消毒剂微生物污染情况. 方法无菌操作采集使用中消毒剂、物体表面送实验室检测. 结果调查了某市三级医院1间,二级医院2间,二级以下医院4间共7间医院,使用中的酒精合格率是88.09%、碘酊的合格率是90%、金星消毒液合格率是50.48%,有些科室如手术室、产房等重要科室,使用中消毒剂微生物污染较严重,合格率较低. 结论加强对使用中消毒剂的管理,对降低院内感染率,避免重大院内感染事故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管辉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在2002~2003年间发生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流行,表明一种新的传染病可以在短期内从局部扩散到全世界.本文参考了SARS流行期间和之后的相关文献,对SARS冠状病毒的起源和进化、潜伏期、传染性、病程和预后,传播动力学及超级传播事件(SSEs)等进行了综述.
作者:金玉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调查三甲基氯化锡(TMT)职业接触者血钾含量水平. 方法对广东省两家使用有机锡塑料稳定剂企业进行卫生学调查及对186名作业工人的尿锡和血清钾进行分析,并与154名对照组工人相比较. 结果生产原料中均检出TMT;接触组尿锡异常率为27.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5%(P<0.01),接触组血钾异常率为38.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0%(P<0.01);尿锡与血钾之间有一定负相关关系(r=-0.21,P<0.01),但相关性不密切.结论三甲基氯化锡职业接触者可出现低血钾,血钾可作为有机锡塑料稳定剂作业人员TMT危害的早期检测指标.
作者:陈朝东;唐小江;刘焕珍;谢国强;吴邦华;陈瑞梅;卢敏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结核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常易误诊.现对曾收治的38例不典型肺结核的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减少今后误诊.
作者:林涌祥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