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滋病流行形势与艾滋病健康教育

孙宝志

关键词:艾滋病, 流行形势,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人体感染, 血液传播, 性传染病, 母婴传播, 接触传播, 传播途径, 潜伏期, 获得性, 感染者, 病死率, 医学, 机体, 发病
摘要:艾滋病医学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人类对HIV普遍易感,机体感染HIV后可以在长达5~10年的潜伏期内不发病,即为HIV感染者.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平顶山市公务员发生肥胖相关性疾病的调查

    目的了解机关公务人员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 方法使用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分析方法.结果3 866名公务员超重肥胖2 090人,占54.06%.BMI与年龄无明显关系,WC与年龄显著相关;男女两性超重与肥胖发病率和肥胖类型有显著性差异;肥胖相关疾病聚集越多,BMI越高,WC越大.结论机关公务员超重肥胖比社区一般人群严重,BMI、WC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正相关.

    作者:王维亚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100例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患者初步分析

    目的探索血清谷氨酰转肽酶(r-GT)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奥林巴斯AU-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提供的试剂盒,运用酶动力学法进行血清r-GT含量的测定.随机顺序定100例r-GT>50U/L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00例血清r-GT>50U/L的病例中,肝癌27例,占27%;胆囊癌5例,占5%;胰腺癌4例,占4%;肝硬化6例,占6%;急性肝炎15例,占15%;慢性肝炎14例,占14%;胆囊炎7例,占7%;胆石症8例,占8%;其他14例,占14%.结论血清r-GT含量的明显升高,对肝胆系统实质性病变的诊断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血清r-GT含量的轻中度升高,结合ALT的含量,这对肝胆系统炎症的诊断和疗后观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潘崖;符新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慢性肾病综合症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肾病综合症(Nephrotic Syndrome)是一组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症群,以浮肿、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质过低、血脂过高和尿中常有脂肪小体为特征,包括慢性肾炎肾症型,类脂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肾病型,糖尿病型肾病综合症和一些原因不明的肾病综合症等.肾病综合症患者通常以肾功能损伤为主,因此可引起某些血清微量元素的潴留和丢失,使肾病综合症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升高或降低,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肾性贫血和人体电解质紊乱等.

    作者:胡艳;吴立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罗格列酮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名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照组38例,继续原降糖药治疗.疗程16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结果两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在降低血清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作者:陈竑;宋钦华;王转锁;谭丽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抗菌肽Cecropin-His-6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家蝇幼虫Cecropin-His-6抗菌肽基因生物学功能. 方法从家蝇幼虫体内扩增Cecropin-His-6抗菌肽基因,构建pcDNA3.1/Cecropin-His-6重组表达质粒并用脂质体转染CHO细胞中,G418筛选,HisTrap HP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琼脂糖平板抑菌试验检测目的蛋白的抗菌活性. 结果pcDNA3.1/Cecropin-His-6重组质粒成功转染入CHO细胞中,并获得具有抗菌活性的Cecropin-His-6目的蛋白. 结论家蝇幼虫抗菌肽哺乳动物型工程细胞表达系统的建立,为进一步制备抗耐药菌的肽类抗生素奠定了基础.

    作者:徐建华;朱家勇;金小宝;许琴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湛江市2002~2005年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湛江市碘盐的生产和居民食用情况,为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按<全国碘盐监测方案>和<广东省碘盐监测实施细则>对碘盐生产加工或分装批发企业和居民户的食用盐进行连续四年的抽样监测.结果2002~2005年生产层次碘盐的批质量合格率均在90%以上,盐碘含量均值在31.23~34.03之间.居民户层次的非碘盐率由4.99%上升到33.85%,碘盐覆盖率由95.01%下降到66.15%,碘盐合格率由95.03%下降到74.98%,合格碘盐食用率由90.29%下降到49.60%.结论今后应加大对私盐和非碘盐的查处力度,进一步提高碘盐的生产质量,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柯艳珠;黄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目测法与酶标仪判断ELISA检测旋毛虫病IgG的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目测法与酶标法判定的ELISA检测结果,验证目测法的可靠程度,探讨使用目测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实验根据旋毛虫病ELISA诊断试剂盒的操作要求进行,实验结果分别用目测法与酶标法加以判定,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两者方法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与酶标法相比,目测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70.03%和98.05%.结论在判定ELISA检测结果时,目测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基本能代替酶标仪法.

    作者:刘慧;李春富;李菊升;董莹;李丽;郭晓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血液病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病科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特点,提高血液病科的院内感染控制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05年11月期间血液内科与呼吸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老年科等科室检出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血液内科院内感染阳性球菌与呼吸、神经、老年、肾内科院内感染菌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液内科院内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的耐药性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及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均低于与其它内科.结论血液内科院内感染菌与其它内科病原菌分布有差异,病原菌耐药性低于其它内科,加强病原菌学检查,结合血液病科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黄妙儿;黄云平;周舍典;李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尿液中特异性IgG及亚类的检测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尿液中特异性循环抗体在幽门螺旋杆菌诊断上的应用.方法采集经C14尿素呼气实验确诊的幽门螺旋杆菌患者尿液,ELISA法测定尿液中抗幽门螺旋杆菌特异性IgG及亚类(IgG1,IgG2,IgG3)抗体;同时用健康人群尿液作为阴性对照.结果C14尿素呼气实验幽门螺旋杆菌患者尿液中抗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的检出率为96%(47/49),其中IgG1为96%(47/49),IgG2为20%(9/49),IgG3为32%(16/49),健康人群尿液中有4%的假阳性,但在健康人群中无幽门螺旋杆菌IgG2和IgG3特异性抗体检出.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患者尿液中存在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特异性循环抗体,提示尿液中的抗体可以作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标志,特别是尿液中的IgG1抗体可以作为幽门螺旋杆菌病的诊断的依据.

    作者:吴永胜;高世同;黄达娜;耿艺介;张仁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老年甲减神经精神系统表现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神经科临床医生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病人的识别能力.方法对5例长期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甲减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成年人甲减常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诉,症状与脑动脉硬化症相似,可出现共济失调,肌病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常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结论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避免误诊的关键在于对本病的警惕,提高临床综合分析能力.

    作者:吴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RNA干扰及其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生物遗传信息从脱氧核糖核酸(DNA)转录为信使核糖核酸(mRNA),然后翻译为蛋白质.特定基因控制细胞制造特定的蛋白质.目前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基因功能的研究已变得日益重要.RNA干扰是由与靶基因序列同源的双链RNA所诱导的一种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能高效特异阻断相关基因的表达,使目的基因表达沉默.RNA干扰是分子生物学领域近年研究的热点,并在功能基因组学、肿瘤基因治疗、抑制病毒复制、药物靶筛选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分析等方面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符生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1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分别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测定100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 RNA含量,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酶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IL-6、IL-12和ALT水平,并与100例健康者比较. 结果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1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与血清ALT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免疫治疗完全应答组血清IL-6、IL-12水平与其HCV RNA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免疫治疗无应答组IL-6和IL-12水平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结论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12水平可反应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及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对预测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陈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术后CT和MRI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增强CT和MRI在鉴别腰椎间盘术后瘢痕组织形成和椎间盘突出复发的价值和准确性.方法通过对45例因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症状复发而再次手术病人的CT和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且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5例患者增强CT诊断椎间盘复发17例,瘢痕结节粘连8例,其中有4例与手术结果不符,诊断符合率84%.增强CT显示椎间盘复发均无强化;瘢痕组织形成有轻到中度强化.20例MRI检查患者均行Gd-DPTA增强前、后矢状位、轴位成像,椎间盘突出复发14例,诊断瘢痕组织形成6例,其中1例与手术结果不符,诊断符合率达95%.14个椎间盘突出病例早期均没有强化,6例瘢痕组织在注射对比剂早期均有弥漫性持续强化. 结论增强CT扫描和MRI均能够有效鉴别腰椎间盘术后突出复发与瘢痕组织形成,但MRI总体优于CT.

    作者:舒仁义;张霞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葛根素与丽珠赛乐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素与丽珠赛乐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90例,用400mg葛根素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丽珠赛乐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3d.对照组90例,单用葛根素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77%,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葛根素与丽珠赛乐合用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流动人口肺结核社区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用生存质量Qol量表测评肺结核(TB)流动人口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运用SF-36量表等调查表,对20个干预社区403例流动人口活动性肺TB,进行Qol测量和社区干预效果评价.结果社区干预后,流动肺TB患者的平均SF-36总评分及8个分项目的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肺结核KAP评分和BIP评分均大幅提高(P<0.01);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作及居住环境、劳动强度、生活方式、营养饮食、健康教育和家庭支持. 结论社区干预是有效地防治肺结核病的必要手段之一,运用生存质量测评指导社区干预的规划、实施和效果评价,是一种简便、可行、高效的方法.

    作者:黄玲;刘丽红;彭石潜;赵梅桂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2型糖尿病两种初始治疗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双胍类与磺脲类两种不同药物治疗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 方法对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以双胍类与磺脲类两种不同药物治疗,观察治疗2个月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100g馒头餐后2h血糖,空腹C肽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 结果双胍类药物具有与磺脲类药物相似的降糖作用,且避免了磺脲类药物的不良之处.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初始治疗可选用双胍类药物,且能避免磺脲类药物的副作用.

    作者:何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州市2000~2005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高州市近年狂犬病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探讨有效防制措施.方法对高州市2000~2005年狂犬病疫情报表、2000~2005年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高州市2000~2005年共发生狂犬病2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30/10万,病例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2000~2005年狂犬病个案例流行特征为:病例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农村多于城市.结论加大狂犬病防制力度,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防病意识和能力,采取政府干预多部门联合防制措施,是预防狂犬病感染和发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曾培宇;许振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声像图表现分析(附43例报告)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表现.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对本院43例经超声诊断后,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检查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多为多发,少数为单发,大部份为低回声,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无晕环,多数伴有囊性变或钙化,结节内部及周边血供均不丰富.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很高的分辨率,为临床提供了手术与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魏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艾滋病流行形势与艾滋病健康教育

    艾滋病医学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人类对HIV普遍易感,机体感染HIV后可以在长达5~10年的潜伏期内不发病,即为HIV感染者.

    作者:孙宝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苯作业工人腹部B超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接触苯及其化合物职业人群腹部B超的异常声像图.方法对248名苯接触职业人群及241名对照组早上禁食体检,接受B超肝、脾部位检查,并对结果进行x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苯接触组B超异常检出率为35.08%,明显高于对照组14.5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接触组11~20年工龄段的腹部B超异常检出率为46.84%,明显高于0~10年工龄25.55%异常检出率(P<0.05),与该工龄段的对照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提示工龄对接触组的影响远远大于对照组.结论苯接触者腹部B超异常检出率随工龄的延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可将腹部B超作为苯接触人群慢性肝、脾损害的动态监测指标,以便及时掌握苯危害的发生状况.

    作者:曾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