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阿胶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薛朝福;南宇宏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 阿胶, 肾性贫血
摘要: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阿胶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阿胶8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症状和体征均改善,两组Hb及HCT均有显著性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促红素联合阿胶治疗血透患者贫血疗效明显,安全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立足本职创先争优让活动融入基层党组织

    创先争优是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作者从服务窗口入手,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让创先争优活动融入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全过程,融入到每个党员的本职岗位和日常工作中.

    作者:刘海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药物流产所致宫内残留物B超监测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B超监测在诊断药物流产致宫内残留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8例药物流产患者行B超监测法,监测宫内残留物情况,探讨B超监测在诊断药物流产所致宫内残留物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发现宫腔内异常团块状回声47例;未发现明显团块,仅表现为子宫内膜回声欠清晰9例;未见明显异常回声2例.结论:B超监测不仅可清晰地显示宫内是否有残留,及残留物大小、形态,还可显示残留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是目前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较为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

    目的:研究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数家医院的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前10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4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70例f16.51%)服用过NSAIDs.两组比较,患者的性别、消化道溃疡史、出血程度、病变大小及部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NSAIDs组患者的年龄偏大,较多患者有消化道出血史、心血管病史,出血前消化道症状不明显.溃疡或糜烂更易多发.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应采取适宜策略降低NSAIDs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灵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成人肺结核的13例不典型X线表现

    目的:探讨成人肺结核不典型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成人肺结核胸部X线正、侧位片和复查片,13例成人肺结核临床证实5例,手术病理证实4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3例,经皮肺穿刺活检1例.结果:按X线表现分4类:(1)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30.8%),误诊为肺癌2例,恶性淋巴瘤1例,结节病1例;(2)片状实变影4例(30.8%),误诊为中央型肺癌阻塞性改变1例,肺部炎症1例,肺霉菌病1例,支气管扩张1例;(3)肺内孤立性球形影4例(30.8%),误诊为周围型肺癌2例,肺炎性假瘤1例,错构瘤1例;(4)胸膜肿块影1例(7.6%),误诊为胸膜间皮瘤.结论:成人肺结核的发病出现新趋势,老年人结核增多,X线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征性,应根据各种征象综合分析,避免误诊.

    作者:黄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儿科门诊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患者树立健康意识,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危险因素的重要措施.积极开屣键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要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1].儿科门诊患者比较特殊,多是不能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意愿的未成年入,开展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我们儿科门诊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患者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主要做法和体会如下:

    作者:许国珍;李效珍;陈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经治疗后多数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及严重影响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恢复的心理障碍.由于生理上的改变影响到心理上的变异,心理上的变异进而会影响到生理上的康复,因此,对康复期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极其重要.2010年1月起我科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7例,康复期时我们通过分析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患者230例观察与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又称改良电休克,是利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病人的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发作,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使大脑皮层广泛性放电,促使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1].该方法在通电前先给予静脉麻醉和肌肉松弛剂,通电后不产生全身性强直、阵发性发作, 发作终止时立即给予吸氧、人工呼吸、直至自主呼吸恢复为止.该治疗具有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病人无恐惧感,并发症少副反应轻,治疗后感觉良好,病人能接受的特点.我院自2009年8月引进美国公司生产的醒脉通电痉挛治疗仪开展此项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将2009年8月~2011年8月230例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闵卫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产科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和预防措施

    目的:研究在患者进行产科的子宫全切术后,全身血液的凝血参数的改变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以及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方法:回顾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间,行子宫全切术的38名患者的凝血参数,对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间,行子宫全切术的20患者名患者,分为下肢电热脉冲按摩组和不按摩组,分别检测凝血参数,观察按摩疗效.结果:38名患者中,凝血参数平均值呈逐步上升趋势,经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后,术后各个时间段的参数与术前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为小于0.05.20名患者中,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的凝血参数明显降低,两组数值有统计学差异,P值小于0.05.结论:产科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全身凝血亢进,如不干预,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威胁生命.在麻醉术中或者手术进行中对患者下肢进行脉冲电热按摩,可以有效减少术后血栓形成率.

    作者:窦秀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78例肺结核在循证护理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按照随机数字法将7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实施护理,并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了临床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血糖正常和尿糖阴性的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的康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运用循证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先进的护理理念打破了以往生搬硬套教科书的护理方法,根据病人的客观情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施整体的对症护理,建立了一个更好的护理模式.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心理治疗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对67例患者先进行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然后根据病情需要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抗抑郁药物治疗.结果:给予心理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张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耐量减低,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是胰岛素由于相对或绝对不足,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性的感降低和胰高血糖素绝对或相对增多,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继而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常,从而产生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危害更严重.可见,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但通过正确的自我护理,可以延缓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李凤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以胃肠功能不适就诊的更年期抑郁症1例报告

    患者女,46岁,因胃肠功能不适前来就诊.半年前因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病人思虑过度出现腹胀、呃气、食欲减退,遂到综合医院消化科、中医院等反复就诊.曾做胃镜等多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服用各种中药、西药,症状未见好转,半年来体重下降10kg,常感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睡眠差、性欲减退,后不能胜任正常工作.

    作者:孙桂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运用赞赏策略增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健康心理

    高职院校应通过赏识教育的实施来培养后进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耐挫力.运用公开赞赏,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前提.赞赏要及时,要有针对性和公平性,而且表扬要适度.因此英语课运用恰当的赞赏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进取心,促进学习进步.

    作者:孙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特有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1].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产前护理效果.方法:将2009年在我院定期做产前培训和检查且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50例作为实验组,实行孕产妇健康宣传教育、围产期护理、心理护理与指导的规范化全面护理.将同一时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没有进行产前检查和培训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护理.仔细观察并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孕产妇基础疾病的控制程度、分娩的方式以及胎儿情况.结果:对照组子痫、子痫前期和难产产妇显著高于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显著低于实验组.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属于高危妊娠,进行规范化全面护理及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产科质量,显著降低孕产妇子痫的发生机率,改善母婴生活质量.

    作者:王翠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00例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手术患者心理问题的研究,在临床中实施心理护理,以有效克服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心理.以及通过开展护理人性化服务,探讨护士与病人开展服务应以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和适当的科学指导,才能不断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外二科200例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患者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配合手术治疗,基本无并发症发生,预期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都感到满意.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对于克服患者的心理紧张,提高手术耐受力和术后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使手术护理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作者:张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盐酸异丙嗪治疗痔疮临床体会

    痔疮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本病多发生在我国东北地区,与高寒气候、受凉潮湿和生活习惯如长期大量饮酒、喜辛辣饮食有关,以 25-60岁中老年人为多见,该病发病率高、易复发,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传统的治疗以内服中药,外用膏药,容易复发,本院自2003年-2011年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治疗痔疮病人201例,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如下:

    作者:徐成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按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病情稳定、合并并发症和死亡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病情稳定38例、占88.37%,合并并发症4例、占9.30%,发生死亡1例,占2.3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病情稳定27例、占62.79%,合并并发症8例、占18.60%,死亡8例、占18.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病情稳定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雅琴;岳庆丽;杨华;周国强;刘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诊断与处理

    目的:讨中、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类型、原因及处理.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51例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脑膨出CT证实PHI诱发36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或术前伴有严重脑水肿8例,大面积脑梗死或其他7例.对不同原因所致脑膨出采取相应处理,快速关颅、CT定位行迟发性血肿清除术是解决术中大部分脑膨出的有效手段.结论:迟发性血肿引起的脑膨出如处理及时,预后远较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膨出理想.

    作者:周强;殷延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呼气末正压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的呼气末正压参数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方法:对30例机械通气病人测定不同水平的PEEP参数,观察CVP值情况.结果:CVP值随着PEEP值的增高而升高,CVP值与PEEP值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γ=0.854.结论:随着PEEP水平的增加,CVP值逐渐增加,用CVP判定病人容量负荷情况时,要考虑到PEEP值的影响.

    作者:王雯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抑郁症伴焦虑症状与焦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了抑郁症伴焦虑症状与焦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2009年~2011年对再入院的92例焦虑症患者进行再诊断后,保持原诊断者36例(39.13%),更正诊断为抑郁症伴焦虑症状者56例(60.87%),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两组的HAMA量表分值比较,并无明显差异,而HAMD量表分值则以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组为明显;在社会心理因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生物学节律改变则以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组明显(P<0.01).结论:正确地判定和区别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明显的生物节律变化,均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这两种疾病.

    作者:黄倩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