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婷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凉城县医院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1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结果:160例产妇进行阴道分娩试产62例,40例试产成功,再次剖宫产120例.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再出血率、出血量、产褥感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新生儿结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应该给予试产的机会.
作者:杨智;于娇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补肾治疗与护理对策对肾损害实验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口服降糖降压西药加服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同时进行心理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对照组63例,单服用降糖降压西药治疗.共观察12周,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治疗前后让患者完成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ACR、HOMA-IR、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了详细的了解,生活质量大为提高.结论:补肾治疗对糖尿病肾病对各项肾损害实验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加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形成健康的行为,从而使达到佳的健康状态.
作者:雷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糖尿病患者在获得诊断后的10年内常发生明显的临床DPN,其发生率与疾病病程密切相关.神经功能检查发现,60%~9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并且其中的30%~40%并无明显症状.吸烟、年龄≥40 岁以及血糖控制差是DPN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孙素红;张宏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保留灌肠中的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小儿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78例.观察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保留灌肠效果.结果:(1)保留时间:观察组小于30分钟3例,大于30分钟小于60分钟5例,大于60分钟72例,对照组小于30分钟29例,大于30分钟小于60分钟34例,大于60分钟15例.(2)灌肠效果:观察组显效62例、有效18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31例、无效23例.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在小儿保留灌肠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保留灌肠法,且操作安全、简便,可在临床护理操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金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针对8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将8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都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配合其他辅助治疗方法.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组同对照组相比,症状减轻明显;治疗组中,38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28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为70%,治愈时间,治疗组为(11.38±2.46)天,对照组为(15.32±3.24)天,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结论:抗菌药物在治疗细菌性肺炎过程中是十分有效的手段,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不同,加以有针对性的辅助治疗,可提高治愈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谢小娟;罗细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有关文献资料报道:临床上有一些脏器或组织病变引起的心血管系统表现称为心脏综合症.由于易被误诊为心血管病,导致延误有效治疗,临床上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本文就此综合症及其发病机理探讨如下.
作者:孙芸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文是一例运用自我放松训练及合理情绪疗法对一名准备结婚的男士出现焦虑情绪的所致一般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该来访者是一个未婚成功男士,在结婚前很焦虑,因为对方是一名离婚妇女,又有一个小孩.在与该来访者进行协商的基础之上,首先引导来访者实施自我放松训练,缓解了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其次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逐渐改变不合理观念,形成新的认知模式.经过面对面咨询,较好地实现了咨询目标,并对来访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秀军;王碧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幼年发病的强直性脊柱炎(Juvenile ankylosing spondylitis, 简称JAS)是指16岁以前发病的强直性脊柱炎,约占强直性脊柱炎(AS) 之百分之十,其临床表现与成人发病的强直性脊柱炎有许多不同.对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未进行正规的治疗及正确的功能锻炼,容易使疾病的脊柱出现不可逆转的破坏,可导致严重的功能损或关节畸形,使得各种药物及外科疗法已较难改善患者的预后.约有10%的成人AS在儿童期发病[1],而正规的治疗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本文抽取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78例JAS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封芳;朱梅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双藤解毒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方法:将12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3例予自拟中药双藤解毒汤治疗,对照组62例口服左克胶囊和甲硝唑片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6%,对照组总有效率69.35%,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半年及一年的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0及6.25%,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1.1及2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双藤解毒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效果稳定.
作者:曹立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尤以20~30岁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要特征,以腹痛伴恶心、呕吐、低热为主诉.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确切方法.对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均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秀玲;黄桂芬;黄海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呼气末正压参数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方法:对30例机械通气病人测定不同水平的PEEP参数,观察CVP值情况.结果:CVP值随着PEEP值的增高而升高,CVP值与PEEP值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γ=0.854.结论:随着PEEP水平的增加,CVP值逐渐增加,用CVP判定病人容量负荷情况时,要考虑到PEEP值的影响.
作者:王雯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患者李某,男性,57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剧烈咳嗽, 剧咳时伴气促,后仍反复咳嗽、咳黄痰,活动时轻微气短症状,不伴明显发热,血象基本正常,拍胸部X光片提示右下肺炎,间断应用多种抗生素,症状时轻时重,仍反复咳脓性痰,自觉抗生素治疗无效,后行结核菌素试验,为一般阳性,于外院应用抗结核药治疗1个月效果不佳,仍反复咳嗽,近日症状加重,就诊我院,查体:于我院复查胸部C T所见 : 右下肺纹理增多紊乱,沿肺纹理可见囊状低密度影及结节片状高密度影,病变边界不清,右下肺主支气管变窄,右肺门可见钙化 ,纵膈内隆突下可见直径超过15mm淋巴结影,右侧胸膜条片状增厚,与一个月前胸部CT无明显变化.考虑:右侧支气管狭窄,右下肺炎.
作者:曹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和胰岛素的广泛应用,DKA的发病率已降到14.6%.我科自2000年1月~2004年6月收治66例DKA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田红;魏希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创先争优是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作者从服务窗口入手,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让创先争优活动融入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全过程,融入到每个党员的本职岗位和日常工作中.
作者:刘海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手术患者心理问题的研究,在临床中实施心理护理,以有效克服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心理.以及通过开展护理人性化服务,探讨护士与病人开展服务应以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和适当的科学指导,才能不断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外二科200例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患者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配合手术治疗,基本无并发症发生,预期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都感到满意.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对于克服患者的心理紧张,提高手术耐受力和术后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使手术护理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作者:张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的护理.方法:通过对68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给予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使其能较好的配合治疗,治疗期间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加强饮食护理和不良反应的护理,预防及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过程中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食管反因,肺部反因,经处理后好转,治疗顺利完成.结论:恰当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史学琴;刘玉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传统测量法和压力传统器测量法监测中心静脉压的优缺点.方法:将41例ICU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管腔分别采用传统测量和压力传感器测量法测量中心静脉压.结果:传统测量法和压力传感器测量法监测中心静脉压数值一致性.结论:压力传感器能准确监测颅脑损伤病人中心静脉压的动态变化,且使用方便.
作者:许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特有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1].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产前护理效果.方法:将2009年在我院定期做产前培训和检查且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50例作为实验组,实行孕产妇健康宣传教育、围产期护理、心理护理与指导的规范化全面护理.将同一时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没有进行产前检查和培训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护理.仔细观察并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孕产妇基础疾病的控制程度、分娩的方式以及胎儿情况.结果:对照组子痫、子痫前期和难产产妇显著高于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显著低于实验组.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属于高危妊娠,进行规范化全面护理及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产科质量,显著降低孕产妇子痫的发生机率,改善母婴生活质量.
作者:王翠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胸腔内置管引流后,胸腔内注入药物,1次/周,共2~4次,B超检测并作相关分析.结果: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NC)8例,有效率73%.主要毒性为轻度消化道反应、胸痛及发热.结论:胸腔内置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可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方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洪光亮;胡春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征候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是产科特有而常见的并发症,可危害孕妇各个脏器,是导致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在我国城市位于孕产妇死亡原因第二位.
作者:尹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