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双藤解毒汤结合西医对慢性盆腔炎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曹立群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双藤解毒汤,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双藤解毒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方法:将12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3例予自拟中药双藤解毒汤治疗,对照组62例口服左克胶囊和甲硝唑片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6%,对照组总有效率69.35%,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半年及一年的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0及6.25%,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1.1及2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双藤解毒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效果稳定.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立足本职创先争优让活动融入基层党组织

    创先争优是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作者从服务窗口入手,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让创先争优活动融入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全过程,融入到每个党员的本职岗位和日常工作中.

    作者:刘海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丘北县2006-2011年涂阳肺结核病人来源分析

    目的:探索涂阳肺结核病人来源途径,寻找有效方法,提高病人发现率.方法:根据丘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2006-2011年初诊病人登记本、结核病人登记本、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病人资料,用EXCEL表格进行分析.结果:转诊病人的涂阳检出率27.5%高,成为我县发现涂阳病人的主要途径.涂阳病人不同来源所占的比例依次为转诊67.2%、就诊25.3%、追踪3.3%、因症推荐2.5%、接触检查1.7%.结论:加强医防合作,提高病人转诊到位率,是发现病人的主要途径;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病人主动就诊率是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重要途径;追踪、接触者检查和因症推荐对及早发现病人、控制结核病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燕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高龄疗养员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体会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群寿命也在逐步增高,怎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以逐步引起了社会的重现.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已成为健康的重大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群心理保健水平,使亿万老年人群在身心愉快的情况选安度晚年,我针对我科2011年3月-10月期间在我科疗养的93例80岁以上疗养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刘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效果、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早孕42~80天之间自愿接受无痛人流的健康妇女,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术前阴道放置+异丙酚静脉注入.结果:在宫颈软化、麻药用量、手术时间均取得显著效果.结论:小剂量米菲、米索前列醇+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丽芬;李藏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耐量减低,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是胰岛素由于相对或绝对不足,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性的感降低和胰高血糖素绝对或相对增多,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继而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常,从而产生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危害更严重.可见,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但通过正确的自我护理,可以延缓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李凤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毫米波辅助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毫米波治疗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方法:78例高血压患者在服用原降血压药效果不佳情况下辅助毫米波治疗,比较疗效.结果:78例高血压患者经毫米波辐射治疗后有效72例,有效率达92.3%.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十分显著.结论:HZ-1型毫米波穴位辐射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对人体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张致辉;孙正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在生命之初,给予幼儿性关怀

    在儿童性教育意识普遍提升的今天,作为教育主体的家长们应采用性关怀的办法,在尊重儿童性意识发展的基础上给予性别意识引导、爱与生命意识引导、情感责任意识引导、社会伦理道德意识引导,使儿童在生命之初就能对性有良好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学会爱、学会尊重、学会珍惜生命、学会保护自己.

    作者:赖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释放度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所收栽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采用pH8.6的磷酸盐缓冲液1000ml为释放介质,转蓝法,每分钟150转.结果:测得2、4、10h的累积释药量分别为26.95%、47.40%和93.12%,结论:该片剂处方较为合理,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服用次数少,药效稳定,副作用小的新剂型.

    作者:张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氟尿嘧啶联合顺铂腹腔注入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氟尿嘧啶联合顺铂腹腔注入治疗恶性腹水32例.结论:氟尿嘧啶联合顺铂腹腔注入治疗恶性腹水疗效满意,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马月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尿酸升高与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尿酸升高与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对1002例脑梗死患者行颈部血管B超检查和血尿酸检测.无颈部动脉斑块患者181人,有颈部动脉斑块患者821人(其中1个斑块者325例,2个斑块者320例,3个及其以上斑块者176例).对血尿酸升高发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个及3个以上斑块组尿酸升高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酸升高与颈部血管斑块形成有关,主要表现在颈部血管斑块达到3个或以上时尿酸升高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赵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关注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心理疲劳

    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这一人群普遍存在明显的心理疲劳,如果得不到及时防止、疏导化解和解除,长年累月,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危机,影响心身健康,希望社会各界及相关部门包括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自己引起重视予以关注,积极预防和消除,让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精力充沛,充满热情耐心地为卫生事业多做贡献.

    作者:徐玉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钠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在心肌梗死治疗中,可有效的抗凝、抑制血栓形成,降低再发心梗的机率.方法:选择心肌梗死常规治疗和护理48例(对照组),同时选择心肌梗死常规治疗并配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和护理52例(实验组),观察两组病人再发心梗情况结果.结果:实验组再发心梗7例,对照组再发心梗15例,实验组再发心梗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抗凝,明显抑制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再发心梗的发生,可使病人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常雅琴;岳庆丽;杨华;周国强;刘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双腔气囊导尿管在小儿保留灌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小儿保留灌肠中的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小儿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78例.观察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保留灌肠效果.结果:(1)保留时间:观察组小于30分钟3例,大于30分钟小于60分钟5例,大于60分钟72例,对照组小于30分钟29例,大于30分钟小于60分钟34例,大于60分钟15例.(2)灌肠效果:观察组显效62例、有效18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31例、无效23例.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在小儿保留灌肠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保留灌肠法,且操作安全、简便,可在临床护理操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金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初产妇总产程的影响

    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变其健康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陈雪;徐书方;包宪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莹光定量检测HCMV-DNA在婴幼儿肝损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引起婴幼儿肝功能的损害情况.方法:采用莹光定量PCR 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334例肝功能受损的患儿进行HCMV-DNA定量检测.结果:共有186例患儿HCMV-DNA 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为55.69%.结论:HCMV-DNA感染是引起婴幼儿肝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荧光定量PCR可快速、敏感、准确地定量检测标本中HCMV-DNA,了解HCMV的早期感染和复制情况,有助于临床明确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张润书;李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58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9例,观察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及结局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早产、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剖宫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汪盛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

    目的:研究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数家医院的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前10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4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70例f16.51%)服用过NSAIDs.两组比较,患者的性别、消化道溃疡史、出血程度、病变大小及部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NSAIDs组患者的年龄偏大,较多患者有消化道出血史、心血管病史,出血前消化道症状不明显.溃疡或糜烂更易多发.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应采取适宜策略降低NSAIDs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灵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引用于临床,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一定程度的压力,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解除思想顾虑,树立对手术的勇气和信心.我科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笔者就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谢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产科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和预防措施

    目的:研究在患者进行产科的子宫全切术后,全身血液的凝血参数的改变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以及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方法:回顾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间,行子宫全切术的38名患者的凝血参数,对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间,行子宫全切术的20患者名患者,分为下肢电热脉冲按摩组和不按摩组,分别检测凝血参数,观察按摩疗效.结果:38名患者中,凝血参数平均值呈逐步上升趋势,经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后,术后各个时间段的参数与术前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为小于0.05.20名患者中,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的凝血参数明显降低,两组数值有统计学差异,P值小于0.05.结论:产科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全身凝血亢进,如不干预,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威胁生命.在麻醉术中或者手术进行中对患者下肢进行脉冲电热按摩,可以有效减少术后血栓形成率.

    作者:窦秀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探析当代大学生专业兴趣缺乏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和专业学习,对于今后职业的选择和人生前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缺乏专业兴趣的大学生学习成绩往往偏低,多数教师将学习成绩差都归咎于学生素质差.研究指出,专业学习兴趣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专业兴趣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而且与大学生的创造力密切相关;本课题分析了目前大学生专业类型与兴趣的吻合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并给出培养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若干途径.

    作者:白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