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Lynch 缝合术在剖宫产后大出血中应用效果观察

麻筱蓉

关键词:剖宫产, 后大出血, B-Lynch缝合术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大出血应用B-Lynch 缝合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 年来出现的10 例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B-Lynch缝合术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10 例患者采用B-Lynch 缝合术后出血改善明显,产后42d 复查,子宫复旧良好,宫腔内无异常回声.所有的患者均进行1 年的随访,月经均复潮,周期经量无差异.结论:剖宫产后大出血应用B-Lynch 缝合术效果确切,且方便、简单、安全.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甲状腺位于颈前部,位置暴露,传统手术会在颈前留下一条较明显的手术疤痕.因美观问题,术前给患者较大的心理压力,造成患者对手术恐惧,甚至拒绝手术.术后因疤痕存在而需承担修饰的费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在颈部等暴露位置不会留下手术疤痕,具有美容效果,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1].甲状腺疾病(包括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增生,甲状腺腺瘤等)是常见病,发病率约10%,好发于年轻女性,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在近年已发展为微创外科新技术,我科2006 年9 月至2009 年3 月行腹腔镜甲状腺手术65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班耿;邓书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通过协同测试培养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

    目的:探究采取协同测试方法培养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性;方法:采取实验性研究法--实验前后对照设计法,运用中文版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测定30 名实习生,与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均高于常模组(P<0.01).结论:协同测试能有效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

    作者:金洪燕;於翠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探讨对高血压的临床护理

    高血压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的一种病,在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增高,年龄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已引起医学界广泛的重视,本文经笔者多年在高血压临床的经验,结合其经验对临床护理的一些心得进行阐述.可供同行借鉴.

    作者:张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影响.方法:将社区内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干预手段,将两组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掌握显著提高、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提高(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治疗依从性有很大的影响,并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姚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医院图书与档案管理整合

    图书与档案一体化是新的管理模式,国内外早有实例.图书与档案的诸多相似之处是一体化的基础.本文阐述了目前医院图书与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弊端,并从图书、档案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措施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实现图书和档案的一体化管理.

    作者:韩娜;边荣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也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糖尿病是否能控制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正确理解和执行饮食治疗的措施.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教,教会其正确控制饮食,力争做到体重、血糖、血压、血脂、血黏度、胰岛素抵抗六达标.

    作者:马文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消化性溃疡患儿护理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分析患儿消化性溃疡护理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 例消化性溃疡的患儿进行护理.结果:以上50 例患儿均临床治愈,住院时间4 d~20d,平均8.5 d.其中,经内科保守治疗治愈者26 例,转外科手术治疗者19 例.结论:婴幼儿多为急性、继发性溃疡,年长儿多为慢性、原发性溃疡.通过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秀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补充维生素D 可以明显的改善帕金森病症状及减少骨折风险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PD)的发病和维生素D 缺乏之间的关系,补充维生素D 对帕金森症状以及骨折风险的影响.方法:60 例年龄在60~65 岁的PD 患者(均已测定骨密度在正常范围),随机分为两组,在都用抗帕金森药控制症状的情况下,一组为正常组,一组病人加用维生素D 口服,随访一年,复测骨密度并评估骨折风险,以及两组病人症状对比.结果:常规组骨折以及骨质疏松发生率远多于加服维生素D 组(P<0.05).结论:维生素D 可以减少PD 病人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显著的改善PD 病人症状.

    作者:鄢黎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心理问题与救治的研究综述

    本文主要探讨了老年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分析了国内老年心理问题领域研究的方向,对今后研究老年心理问题,提出了文献方向方面的期望和指引.

    作者:陈锦德;孙锡军;刘立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运用PDCA 的管理方法提高病区抢救设备的完好率

    目的 运用PDCA 的管理方法提高病区抢救设备的完好率.方法参照国内三级甲等医院对抢救设备的管理标准.制定本院抢救设备的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运用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法,对临床抢救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实施3 个月后病区抢救设备完好率由实施前的95%提高到100%.结论 PDCA 的管理方法保证了病区抢救设备的完好率,提升了护理质量,是病区抢救设备质量控制的有效管理方法.

    作者:王美芬;王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个性化临床带教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护生不同学历,不同个性临床带教,提高临床带教水平和实习质量.方法对护生进行特点评估,制订带教计划和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个性化带教措施和效果评价.结果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工作满意度均得到了提高,达到了临床教学目标.结论个性化临床带教提高了护生主动性、自觉性、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带教质量也得以提高,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作者:张肖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现状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约占脑损伤的13%-21%[1].其特点病情危重且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颅脑损伤类型分为:急性硬膜下血肿,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挫裂伤,脑挫裂伤并脑实质内血肿,脑室内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损伤等,严重者发生脑疝.为了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治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将近年来有关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丽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呼吸内科肺气肿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肺气肿临床治疗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1 年1 月至12 月收治的肺气肿患者90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抑郁、焦虑心理,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肺气肿患者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确保了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金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 诊断(附120例报告)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 诊断方法,分析CT 分度与临床分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年6 月至2012年2 月收治的120 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与CT 影像学资料,对CT 分度与临床分度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临床分度与CT 分度的相关系数r=0.80.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窒息程度与CT 分度的相关系数r=0.71.结论:CT 检查能准确的反映患儿脑损伤程度,对判断病情程度及预后分析提供可靠依据,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高德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现状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攀西地区精神病院105 名医生为对象,用职业倦怠量表(包含3 个因子)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包含2 个因子)测查.结果:精神科医生存在中等程度的职业倦怠,表现为高情感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不同职称与婚姻状况因素对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有明显影响.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有明显相关,积极应对与情感衰竭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消极应对与情感衰竭呈正相关.结论:精神科医生存在中等职业倦怠,不同职称、婚姻状态的医生倦怠程度呈现差异,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作者:米莉;罗明;续慧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七氟醚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用七氟醚麻醉与异丙芬、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09 年6 月至2011年6 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 例采用七氟醚麻醉,观察组40 例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诱导时间比观察组缩短,PACU 停留时间和睁眼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OAA/S评分在拔管后即刻和30min 时降低.观察组诱导期胸壁强直3 例,咳嗽2 例,对照组分别为2 例,4 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注射点疼痛,观察组为38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UCU 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七氟醚麻醉或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均可起到较好的效果,复合的方式虽具有平稳定血液动力学,但有明显的术后疼痛,七氟醚虽诱导迅速,但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增高了恶心呕吐发生率,故临床可结合两种方式的利弊,依据患者情况对麻醉方式进行选择,以改善麻醉效果.

    作者:刘喜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的自身免疫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目前临床治疗使用多的仍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易产生高血压、高血糖、骨质疏松、二重感染等一系列副作用和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疾病预后和生存质量,通过专科的护理,在减轻毒副作用、防止并发症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封芳;刘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探究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和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大叶性肺炎的疗效,探究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的大叶性肺炎患者106 例纳入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第二组患者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给予小剂量地塞米松雾化吸入.两组患者同时给予保证休息,加强营养等一般对症支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w.比较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和肺部X 线胸片回复情况,使用spss15.0 统计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综合以上情况评定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w后,病情均得到一定控制,但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阿奇霉素雾化吸入疗效明显优于单出阿奇霉素治疗组.经SPSS15.0 软件分析,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大叶性肺炎明显优于阿奇霉素.

    作者:干小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我国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现行合理用药状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已有的知识总结归纳我国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原因,探讨促进合理用药的方案.结果与结论:我国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普遍,形成原因复杂,需从完善药学服务,健全医院PASS 系统,加强政策管理和群众宣传等多方面入手,控制不合理用药的现状.

    作者:高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应用B-lynch 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止血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B-Lynch 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止血方法的不同分成宫腔填纱止血组和B-Lynch 缝合术止血组,每组50 例,对两种止血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B-Lynch 缝合术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止血的优劣.结果:B-Lynch 缝合术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宫腔填纱止血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B-Lynch 缝合术组在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中转切除子宫等方面均较宫腔填塞纱条止血具有显著优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术.结论:B-Lynch 缝合术较宫腔填塞纱条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者止血具有明显的优势及更广的适用范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东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