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兰
目的:探讨家属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2009 年12 月-2011 年12 月期间登记的76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 例,观察组38 例.对照组仅进行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家属进行同步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舒张压和收缩压控制上均较对照组好,并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25 例,控制率65.79%,观察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35 例,控制率92.11%.两组患者在控制率上有显著性差异,(?2=25.1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家属进行同期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更好的控制血压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叶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有机农药中毒并发急性肺水肿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体会.
作者:陈江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妇产科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0 年1 月~2011 年1 月的90 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疼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琼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对急性腰扭伤及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48 例患者(男,18 例,女,30 例)的分析,从发病48-96 小时评估腰扭伤的轻重,物理疗法(B 和C)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48 例没有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已经痊愈.结论:急性腰扭伤及腰椎间盘突出除了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自我保护及自我康复锻炼对病情的稳定及痊愈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仇凤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心理保健对孕产妇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 年4 月到2011 年4 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孕产妇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分别分析两组患者EPQ 评分和产后抑郁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减少,EPQ 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孕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比例,是一项有效提高临床质量的护理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邹凤云;李莉;林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为确保手术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掌握剖宫产手术的一般方法,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通过对产妇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身心护理,使产妇将心理和机体调整至佳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术后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樊心叶;樊新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某医院2011 年1 月-12 月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探讨心理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外科手术是外科疾病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同时手术又必然给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新创伤,且有一定危险.对患者来说则是一个心理性应急与适应的过程,手术会使病人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解决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手术的结果和预后,所以准确分析病人的心理特征,掌握其变化规律,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值得探索的问题.
作者:耿霞;邹仁民;王兰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 年10 月~2011 年10月收治的24 例急性坏死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切除病变肠管的长度为0.30~3.70m.治愈18 例(75.00%),死亡6 例(25.00%).死亡的6 例患者当中,24h 之内死亡2 例,24h 之后死亡4 例.结论:手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肠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晏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我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涉及病种多,咨询面广,工作复杂.咨询台主要提供导医服务,咨询:挂号内容、取药、检查科室方位、专家出诊时间,以及为病人取化验结果,查询就诊卡号等多种服务项目的一个综合性岗位.咨询台的服务水平直接体现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2008 年至今,我院针对门诊咨询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了门诊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形象.
作者:张月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肿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术前、术中、术后优质护理,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手术.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增强信任感,使手术顺利进行.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手术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护士尊重与关心,缩短护患距离,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服务整体质量.
作者:陈飞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为切实保证患者的安全以及保证医院的良好发展,需要加强医院各个方面的管理.目前,在医院的护理安全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普外科安全护理方面的问题,如制度监管不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在此基础上,为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制度的管理,护理人员的培训等.只有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医院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
作者: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对产妇及婴儿的影响,研究相关策略.方法对224 例产妇上门访视,调查分析产妇及婴儿的健康状况,给予母乳喂养知识、婴儿护理保健、产褥保健等健康教育指导,对第1 次访视结果与后1 次访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24 例产妇及婴儿健康教育前后对比,获得健康知识和健康改善等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 < 0.05).结论产后访视实施健康教育,为产妇提供连续性的健康服务,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产妇顺度过产褥期,预防疾病,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谢菊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因素,由于护理工作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在工作中与病人接触机会多护理风险相对高.护理风险管理是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处理更全面、科学[1].复苏室由于每天要护理全院所有外科手术后的病人,数量多,病情重,周转快,是极易发生不安全事件的高危科室.我科将预见风险管理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的环节管理中,提供全科、全程、全方位的护理,避免和化解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田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宫颈利普刀术后应用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68 例宫颈糜烂中、重度患者,以单纯利普刀治疗为对照组(70 例),以利普刀术后应用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为观察组(98 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创面修复时间为(3.46±0.58)周,明显短于对照组(7.85±0.82)周,P<0.05;术后观察组阴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以点状出血为主,出血时间为(7.32±0.45)天,明显低于对照组(15.24±0.36)天,P<0.05.结论:宫颈糜烂利普刀术后应用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能加速创面上皮修复,缩短宫颈创面修复时间.
作者:李均;胡辉权;周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HPLC 法测定克拉霉素片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量化分析测定环节的不确定度分量,在此基础上明确对不确定度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结果得出所有变量不确定度、测定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以及置信水平.结论HPLC 法测定克拉霉素片含量的不确定度为1.6%.
作者:邓悟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对运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有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在治疗期间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 例患有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确诊患儿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10 例.在治疗期间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结果:B 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的紫癜控制效果明显优于A 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心理因素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结论:运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有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在治疗期间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ST 抬高的心肌梗死在基层医院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方法:确诊ST 抬高的49 例心肌梗死患者收住监护室,给予心电监护、吸氧、镇静、卧床休息,静点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尿激酶(130-150 万u)+生理盐水100ml 在30~60min 内静脉滴注完.溶栓后每天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000u 皮下注射2 次,共7 日.结果:40 例再通,9 例未通,出血合并症0 例,心衰3 例.结论:急性ST 抬高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在基层医院是安全、有效的措施.
作者:王要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笔者从方剂溯源、古代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角度、结合现代疾病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疾病谱的范围,通过寻找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确定六味地黄丸研究的多系统靶点,明确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
作者:俞益晓;周江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四神丸加味灌肠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护理效果.方法采用自拟四神丸加味保留灌肠,14 天为1 个疗程,间歇5 天后进行下1 个疗程,2 个疗程为1 个治疗周期.结果治愈16 例,显效20 例,有效16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89.66%.结论四神丸加味保留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精心护理可促进病情康复.
作者:牛瑞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结核病多发于青年群体中,由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给患病者和周边人群都带来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校园中出现结核病例,由于群体生活再加上校园中人流密度比较大,会给患病者心理带来较大的负担.不仅要针对患病者进行必要地护理,更重要的是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病者的治愈效果.
作者:石梅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