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护理干预对产褥期的焦虑情绪的影响

黄丹;张利;刘娟;郑丽;纪亚;刘聪丽

关键词:产褥期焦虑, 发生率, 中医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产褥期的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有焦虑情绪的产妇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 例,干预组予以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SAS 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较好地调整产妇心态,使焦虑情绪恢复正常,促进患者康复.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普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为切实保证患者的安全以及保证医院的良好发展,需要加强医院各个方面的管理.目前,在医院的护理安全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普外科安全护理方面的问题,如制度监管不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在此基础上,为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制度的管理,护理人员的培训等.只有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医院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

    作者: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踝关节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30 例踝关节骨折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作一总结分析,得出踝关节骨折只要掌握好适应证,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样有效,对于无移位的单踝、双踝骨折,非手术治疗优良率较好;而不稳定的双踝、三踝骨折或胫腓分离的骨折应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结论.

    作者:郭伟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阿托品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48 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对接触中毒者立即清洗皮肤,经口腔中毒者,不论时间长短,均彻底洗胃.合理应用解毒剂,同时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反跳的相关症状,积极配合医生抢救.结果:48 例中毒患者,痊愈44 例,死亡4 例,没有1 例出现反跳现象.结论:系统的内科治疗以及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有机磷中毒的治愈率,预防反跳现象的发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关键.

    作者:黄根秀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定向挂线在高位肛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高位肛瘘的有效治疗方法,避免传统挂线方法产生的严重并发症.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2011 年3 月于我院普通外科治疗的34 例高位肛瘘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定向挂线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挂线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对比后发现,采用定向挂线方法治疗的研究组17 例患者中有11 例治愈,有4 例有效,3 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8.24%,采用传统挂线方法治疗的对照组17 例患者中有8 例治愈,3 例有效,6 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64.71%,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大便失禁、肛门漏气漏液、肛管畸形等并发症,而研究组患者中未出现此类并发症.结论:定向挂线方法治疗高位肛瘘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挂线方法,且有效避免了传统挂线方法产生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覃木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消化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 例,随机分成2 组,A 组50 例,根据临床证型予中医治疗,B 组50 例,使用西药治疗如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奥美拉唑胶囊、克拉霉素片,以3 个月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镜溃疡直径以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结果:A 组总有效率为98.1%,B 组总有效率为83.2%,A 组明显高于与B 组(P<0.05),2 组Hp 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优于B 组.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理想,可以提高溃疡愈合率,降低患者痛苦.

    作者:张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腰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

    腰间盘突出症的科学定义为: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由于脊髓由间盘的后方经过,当突出的间盘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瘫痪时,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症.

    作者:黄瑞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口服降糖药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观察不同降糖药物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的100 例II 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口服达美康和优降糖进行糖尿病治疗,按剂量不同每组又分为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通过比较入院时和出院时的空腹和餐后2 小时血糖值,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两种药物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存在问题.结果:经过两种药物治疗后,患者空腹和餐后2 小时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优降糖疗效比达美康高,日常护理中应尤其注意低血糖、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达美康和优降糖在糖尿病护理中的降血糖作用明显,优降糖餐后降糖作用比达美康高,护理工作者对不良反应早发现早治疗,引导病人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合理使用降糖药.

    作者:文业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我院进行抗生素分级管理的措施与实践效果分析

    目的:对我院进行抗生素分级管理的措施与实践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我院在近几年开始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本文将实践效果同未实施之前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分级管理后,病原学诊断以及药敏试验率得到明显的增加,换药频率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住院的时间等均得以显著降低.结论:给予抗生素分线使用和分级管理,能够对其应用予以规范,避免抗生素滥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

    作者:张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对ICU 住院病人转归的影响,探讨实施肠内营养的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ICU 部分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情况,同时对重症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实施肠内营养的重症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况、体重、血压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实施营养之前的情况.结论:对ICU 病房重症患者,尽早启用肠内营养,进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肠内营养,能够明显提高营养状况,有助于改善疾病转归.

    作者:吴启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谈如何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

    目的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降低我国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方法以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3002 例作为观察对象,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及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对出生的新生儿都做了必要的窒息复苏技术.结果 3002 例新生儿中发生缺氧窒息的52 例,发生率1.7%.新生儿窒息的病因为:母体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产程因素、胎儿新生儿因素.母体因素8 例,占15.3%,胎盘因素9 例,占17.3%,脐带因素5 例,占9.6%,产程因素22 例,占42.3%,胎儿新生儿因素8 例,占15.3%.结论窒息为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也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提高医务人员正确的新生儿复苏技术是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关键.

    作者:林萍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舍曲林与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将48 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 例.治疗组采用舍曲林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疗程3 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Yale-Brown 强迫量表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79.2%(18/24),对照组有效率为50%(12/2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徐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注不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对PICC 置管输注不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1 患者术前健康教育2 正确维护3 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及时处理4 纠正导管位置5 导管上下左右移动6 肝素钠正压封7 管带管指导等对策.及时发现处理输注不畅,大限度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作者:郭凤玲;赵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体液平衡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体液平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 年1 月-12 间神经外科收治的危重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容易出现体液失衡的情况,在进行体液平衡治疗时加入有效的护理,使患者的危重病情以及变化得以及时发现与处理,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挽救了患者生命,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体液平衡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罗荔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围手术期临床营养支持的研究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多项营养评价指标,对2008-2011 年收治的209 例外科非急诊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定,并将其随机分成营养支持分组及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营养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与入院时相比,术后2 周血红蛋白下降明显,前清蛋白升高明显,出院时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中,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状况,尤其是可以降低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汪妤平;秦琼;杨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同一前臂发生孟盖氏骨折并腕骨骨折脱位1例报告

    吴某,男24 岁,摔伤2 小时后来诊.见患肘至腕明显畸形肿胀,可见多处皮伤,功能完全丧失.X 片:桡骨头向后向外脱位,尺骨上段骨折错位并向桡背侧凸弯;下桡尺关节脱位并桡尺骨茎突骨折移位;腕骨脱位并舟骨骨折.患者不同意手术治疗,入院后9 天自动出院,未行手术治疗.两月后再次来诊,自述已在当地县医院做了手术.但见患肢仍畸形明显,肘腕手功能受限.X 片:桡骨头缺如,尺骨错位连接并向桡背侧成角;下桡尺关节仍脱位;腕骨仍脱位,舟骨仍错位.建议回当地继续治疗.

    作者:梁静;孙秀华;杜爱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臀位剖宫产新生儿股骨骨折10例分析

    分娩引起新生儿骨折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分娩并发症,发病率为0.028%~0.054%,其中股骨干骨折几乎均发生在臀位剖宫产时[1],但具体发生率未见报道.本文分析了我县四所医院10 年中发生的10 例臀位剖宫产引起新生儿股骨干骨折病例,探讨臀位剖宫产时发生骨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程娥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 其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目前如何治疗NAFLD已经成为众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作者:薛蕾;宓余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肥胖儿童124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肥胖儿童病例,了解肥胖儿童中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住院的124 例肥胖儿童(男78 例,女46 例)体格检查、生化检测及口服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其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不同肥胖程度儿童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肥胖儿童高血压、血脂紊乱、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NAFLD )、高尿酸血症、糖耐量异常(IGT )、代谢综合征 (M S)及 2 型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 24.2%、59.7%、36.3%、16.9%、11.3 %、15.3%、和 4.0%;结论:肥胖儿童易发生血糖、血脂、尿酸等代谢紊乱,可出现各种肥胖相关并发症,儿童肥胖应通过合理饮食结构和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作者:吴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患者度过了危险的急性期后,大部分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语言障碍、情感失控或其它后遗症,使工作生活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给患者、家庭、社会都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因此脑血管病偏瘫康复期的护理不容忽视.经过临床实践,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烨;孙奋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在非模式病房的开展

    整体护理模式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势在必行,如何推广实施是当前护理工作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从整体护理的特征及护理人员的现状出发,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整体护理在非模式病房进行开展.

    作者:李贲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