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春
本文就问题学生的成因、类型、影响及其教育与转化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作者认为:古今中外有学校的地方就有问题学生,问题学生的成因复杂,其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复杂性、危害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论文中把问题学生划分为了学习型、品德型、心理型、行为型和综合型五种类型;问题学生的影响和危害日益增长,小则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大将危害到社会的和谐安宁;问题学生的形成和滋长有一个量的积累与质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责任与措施显现得格外重要和关键;其转化工作是学校实现教育价值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着每个问题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进步,而且关系着社会、学校、家庭的发展.因此,问题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繁重、且刻不容缓的教育任务和社会问题,任重而道远!
作者:赵双民;许亚洲;田有群;第德虎;赵益平;张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儿童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系统保健的儿童6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将早教内容融入每次体检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给予保健指导,比较两组MDI 值和PDI 值.结果:观察组儿童的MDI 值和PDI 值均优于对照组 (均P
作者:张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对产妇及婴儿的影响,研究相关策略.方法对224 例产妇上门访视,调查分析产妇及婴儿的健康状况,给予母乳喂养知识、婴儿护理保健、产褥保健等健康教育指导,对第1 次访视结果与后1 次访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24 例产妇及婴儿健康教育前后对比,获得健康知识和健康改善等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 < 0.05).结论产后访视实施健康教育,为产妇提供连续性的健康服务,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产妇顺度过产褥期,预防疾病,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谢菊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护生不同学历,不同个性临床带教,提高临床带教水平和实习质量.方法对护生进行特点评估,制订带教计划和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个性化带教措施和效果评价.结果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工作满意度均得到了提高,达到了临床教学目标.结论个性化临床带教提高了护生主动性、自觉性、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带教质量也得以提高,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作者:张肖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防治并发症.方法:对2004-2011 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48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能防治并发症,早期下地活动,不影响日常生活.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症早期预防,达到愈后良好、不影响日后功能.
作者:段英彪;马永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刚出生的婴儿皮肤十分娇嫩,医院护士在照顾婴儿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了不同情况下婴儿皮肤的护理措施,以期能对同仁的工作带来便利.
作者:王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技术服务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在服务过程中落实人文关怀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要求,也是维护服务对象切身利益的需要,护士在提供服务时要牢记在服务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并通过服务理念更新和服务水平提升、环境改善、责任落实等途径将人文关怀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充满人文关怀的护理服务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国家政策的有效实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作者:谢秋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妇产科护理的存在不足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建立合理的和谐的医护关系体系.方法对妇产科护理中的医患关系,护理人员素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分析,总结其对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产生的积极影响.结果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加强安全管理有促进作用.结论加强风险控制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的服务水平.
作者:向婉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新药不断应用于临床,不同种类药物的配伍使用在临床中较多见.但许多药物的配伍未及时列入<静脉药物配伍禁忌表>中.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注射用头孢匹胺与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现对上述两种药物进行了实验,报道如下.
作者:周荣花;邢华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技术治疗L5/S1 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6 例单节段L5/S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局部麻醉,经皮穿刺椎板间隙入路技术,直视下气化切除椎管内压迫脊髓和神经根的变性突出的髓核组织,以达到脊髓和神经根减压和松解.结果:优23 例,良2 例,可1 例.结论:应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L5/S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作者:李洪珂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胸腰椎骨折病人进行整体化护理和系统康复指导的重要性.方法:总结分析2 年来我科收治的25 例胸腰椎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和术后系统的康复指导方法和疗效.结果:全部病人围手术期内无1 例发生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和术后康复指导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预防合并症的发生以及降低伤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玉珍;李盛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血液透析已成为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的重要疗法.然而长期的血液透析对病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产生了很多的影响.由于疾病对身体的折磨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使患者产生消极、悲观、绝望的心理.针对这些问题,与家属沟通,在家属的协同配合下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使患者摆脱不良情绪,恢复健康心态,建立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
作者:杨佳丽;吴建军;张爱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对癌症疼痛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 例癌症疼痛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20 天后的自我效能感(GSES)和生活质量(WHOQOL - 100 评分)评分的差异(P<0.05).结果 经过评价两组患者入院20 天后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获得提高,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提高癌症疼痛病人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韩雪玲;陶淑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肛窦炎 (anal cryptitis)是指肛门齿线部的肛隐窝炎症性病变.常引起肛周脓肿,为肛门感染的常见病症,常并发肛乳头炎.本人用直肠给药法+肛门坐浴+微波理疗治疗肛窦炎30 例,并与直肠给药法+肛门坐浴治疗的20 例作对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疗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急诊监护病房的护理风险,并提出管理对策,以期提高急诊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监护病房于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高风险因素,并根据各项因素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不断完善和修订制度,并在方案制定完成后进行施行,观察所获结果.结果:以预防为主,实行新制定的管理对策后,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明显增强,护理纠纷明显下降.结论:急诊科是高风险科室,实施风险管理势在必行.急诊监护病房的管理,主要在于加强风险管理,强化护理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具体化、规范化.
作者:邱晶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中药药性,将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建立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体系及其规范标准,科学地表征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揭示中药药性的科学本质.
作者:吕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影响.方法:将社区内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干预手段,将两组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掌握显著提高、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提高(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治疗依从性有很大的影响,并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姚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PDCA 的管理方法提高病区抢救设备的完好率.方法参照国内三级甲等医院对抢救设备的管理标准.制定本院抢救设备的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运用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法,对临床抢救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实施3 个月后病区抢救设备完好率由实施前的95%提高到100%.结论 PDCA 的管理方法保证了病区抢救设备的完好率,提升了护理质量,是病区抢救设备质量控制的有效管理方法.
作者:王美芬;王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对妇产科手术围手术期产妇实行术前心理护理的方法及重要性,以降低产妇心理恐惧,增加产妇配合程度.方法:选择2010-01 至2011-08 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3 名,将进行普通心理指导的62 名产妇分为OG 组,将进行心理干预指导的91 名产妇分为TG 组,对两组产妇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结果:两组产妇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绝大多数为紧张,且OG 组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概率明显高于TG 组.结论:适当而准确的心理指导和干预有助于产妇安全分娩和产后康复,对于解决产后心理问题有一定帮助.
作者:李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PD)的发病和维生素D 缺乏之间的关系,补充维生素D 对帕金森症状以及骨折风险的影响.方法:60 例年龄在60~65 岁的PD 患者(均已测定骨密度在正常范围),随机分为两组,在都用抗帕金森药控制症状的情况下,一组为正常组,一组病人加用维生素D 口服,随访一年,复测骨密度并评估骨折风险,以及两组病人症状对比.结果:常规组骨折以及骨质疏松发生率远多于加服维生素D 组(P<0.05).结论:维生素D 可以减少PD 病人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显著的改善PD 病人症状.
作者:鄢黎妮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