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构建和谐医护关系的策略——以妇产科护理为例

向婉君

关键词:妇产科, 护理, 安全管理, 风险控制
摘要:目的 对妇产科护理的存在不足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建立合理的和谐的医护关系体系.方法对妇产科护理中的医患关系,护理人员素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分析,总结其对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产生的积极影响.结果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加强安全管理有促进作用.结论加强风险控制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的服务水平.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图像拼接技术在PACS 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图像拼接技术一直是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一直是图像处理与分析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旨在获取完整的大视野全景的PACS 图像,使其有利于医学诊断与治疗.

    作者:袁翰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常规的探讨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常规护理.方法:21 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经输尿管镜找到结石后,应用钬激光进行碎石治疗.结果:手术成功19 例,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90.4%,碎石成功组结石直径大小平均1.0cm.术后通过细心的观察和护理,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效果显著.结论:对此类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无切口、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李联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88例临床治疗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2010 年1 月至 2011 年5 月我院共对88 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其临床病症及临床疗效.结果:对该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后,多数患者没有再次出现呕血等症状,大便的隐血试验也表现为阴性,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老年患者若出现了上消化道出血的状况,病情便十分危险,病死率极高,必须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作者:李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心脏穿透伤抢救的手术配合

    心脏穿透伤是严重致命性损伤,50%以上心脏损伤病人难以存活.但能及时有效的抢救,则能起死回生.我院1993 年9 月至2006 年6 月相继抢救了3 例心脏穿透伤病人,经及时抢救,手术均获成功.现将抢救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七氟醚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用七氟醚麻醉与异丙芬、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09 年6 月至2011年6 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 例采用七氟醚麻醉,观察组40 例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诱导时间比观察组缩短,PACU 停留时间和睁眼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OAA/S评分在拔管后即刻和30min 时降低.观察组诱导期胸壁强直3 例,咳嗽2 例,对照组分别为2 例,4 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注射点疼痛,观察组为38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UCU 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七氟醚麻醉或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均可起到较好的效果,复合的方式虽具有平稳定血液动力学,但有明显的术后疼痛,七氟醚虽诱导迅速,但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增高了恶心呕吐发生率,故临床可结合两种方式的利弊,依据患者情况对麻醉方式进行选择,以改善麻醉效果.

    作者:刘喜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前置胎盘40例临床分析与护理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 年12 月-2011 年12 月40 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 例自然流产,6 例自然分娩,31 例剖宫产,婴儿均存活,体重平均2800g,无孕产妇死亡,无产后大出血及感染.结论:前置胎盘与人流及胎盘位置异常有关,适时终止妊娠,加强前置胎盘护理,确保母儿安全.

    作者:唐晓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无痛胃镜218例安全性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麻醉围术期并发症.以便采用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218 例老年患者择期行无痛胃镜检查术,采用抽签随机双盲法分为3 组.A 组: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B 组: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芬太尼;C 组: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依托咪酯.术中监测ECG、BP、RR、SPO2.观察术中体动、低氧血症、心动过缓、低血压、肌阵挛、术中遗忘及术后恶心呕吐、肌痛等不良反应.记录丙泊酚首次用量和总用量及依托咪酯首次用量及总用量,记录镜检时间、苏醒时间(从退出镜子到患者容易唤醒,服从命令的时间).结果:三组术前血压、心率、SPO2 无显明差异,均顺利完成检查.A 组麻醉前后心率、血压、SPO2 麻醉前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有3 例因SPO2 下降到85%以下而暂停检查,28 例血压下降明显,低于警戒值而静注升压药,无术后恶心呕吐及肌痛等不良反应.B 组麻醉前后心率、血压、SPO2 变化不大,术中体动、肌松不良、肌阵挛、呛咳及术后恶心躁动发生率较高.C 组血压、心率、SPO2 较稳定,麻醉前后无明显差别,患者清醒时间明显缩短,丙泊酚依托咪酯用量明显减少.结论: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术围术期并发症是低氧、低血压、肌阵挛、呛咳及术后恶心等,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伍用小剂量的芬太尼及咪唑安定平衡麻醉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能使老年病人无痛胃镜检查时血压、心率更稳定,呼吸抑制更小,苏醒更快,降低了依托咪酯相关的肌阵挛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了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作者:胡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艾司洛尔预防颈丛阻滞后的心血管副作用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艾司洛尔预防颈丛阻滞后心血管副作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40 例择期行甲状腺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 组,每组20 例.在颈丛阻滞完成后立即静注艾司洛尔A 组0.5mg/kg,B 组1mg/kg.分别记录颈丛阻滞前、后即时,5,10,20,30min 的SBP,DBP,HR,观察麻醉效果.结果:2 组麻醉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2 组颈丛阻滞后5,10min 的SBP,DBP 均明显下降,B 组较A 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艾司洛尔,能有效的治疗因颈丛阻滞所导致的心血管副作用,其中1mg/kg 其效果优于0.5mg/kg,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汪敏;刘军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从社区家床探讨全科医生的作用

    目的:为探讨全科医生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主要对徐州市泉山区奎山地段医院在2008 年度家庭病床的工作内容作以统计分析.结果:研究显示全科医生能为家庭、个人、社区提供独特的、综合的、连续的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结论:全科医生的诞生符合我国国情,更符合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

    作者:邢丽;郭保珂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ERCP 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配合及干预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ERCP 术进行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及干预效果.方法:抽取60 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30 例,均采用ERCP 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接受ERCP 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护理的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董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医院急诊科的护理风险与防范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目前医院急诊科存在的护理风险,探索其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近几年时间的督查结果反馈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护理风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为急诊病人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护士提供安全的职业环境,不断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综合满意度.

    作者:金飞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武警机动部队单亲家庭与完整家庭士兵心理健康水平比较研究

    本文采用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部队当前单亲家庭和完整家庭士兵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揭示单亲家庭士兵在代表心理健康水平的哪些指标上与完整家庭士兵相比存在差异,分析单亲家庭士兵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成因.其结论是:单亲家庭士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士兵;职务越高的单亲家庭士兵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士兵的心理健康危机问题更值得关注.

    作者:董金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的实际情况,调查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专职人员为主,临床感染监控小组成员配合,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0 年元月5 日0 时至24 时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当天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51%,按感染部位依次排列为胃肠道感染6 人(28.67%);下呼吸道感染5 人(23.81%);上呼吸道感染4 人(19.05%),泌尿道感染2 人(9.52%).ICU、儿科为感染高发科室;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动静脉插管、尿管插管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52%.结论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利于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艳;刘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舒利迭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利迭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 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为80 例,观察组70 例.观察组予抗感染氨茶碱平喘化痰吸氧;治疗组此基础上予舒利迭及异丙托溴铵吸入.结论:舒利迭异丙托溴铵在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药物相互作用对免疫抑制剂合理用药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药物相互作用对免疫抑制剂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主要对于目前发表的有关文章中关于药物相互作用对于免疫抑制剂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药物相互作用对环孢素、他克莫司及西罗莫司的免疫抑制作用都有影响,为上述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帮助临床上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基础.

    作者:翟华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临床论述

    目的:探讨分析使用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相关临床效果.方法:对50 例存在四肢骨质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观测.对30 例患者选择使用组合式的外固定类型,16 例采用孟氏架,其余4 例则使用单臂式.42 例行切开复位治疗,8 例行闭合复位治疗.结果:50 例接受治疗的患者在两年时间里全都满足了临床愈合的基本标准,拔除骨针的时间在一至六个月之间,拔针的平均值是3.5 个月.其中只有1 例患者的针孔出现轻度感染情况,更换这例患者发生感染部位的药物,后也能够获得理想的治愈效果.结论:骨外固定器的治疗方式对软组织损伤严重、具有开放性质、污染严重的四肢骨折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够对骨折部位进行高效的固定,而且降低了伤口治疗及处理的难度系数.

    作者:张宝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产褥期的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产褥期的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有焦虑情绪的产妇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 例,干预组予以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SAS 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较好地调整产妇心态,使焦虑情绪恢复正常,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丹;张利;刘娟;郑丽;纪亚;刘聪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影响脑卒中病情危险因素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情的危险因素,为脑卒中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调查我院2005 年1 月至2009 年12 月住院的326 例急性脑卒中病历,收集12 项潜在影响脑卒中病情的危险因素及易混淆指标,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调查资料.结果:12 项影响因素中有4 项纳入方程(P<0.05 水平),分别为脑卒中类型、性别、营养状况及心电图异常.结论:出血性卒中、女性、营养差、心律失常并心肌缺血者使脑卒中发病时病情重的概率增大;缺血性卒中、男性、营养好、心电图正常使脑卒中发病时病情轻的概率增大.

    作者:魏金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影像技术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影像技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随着医学科技的日新月异,其技术种类不断丰富.新设备的出现,新技术的发掘和掌握要求现代影像技术工作者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所以在具体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谈神经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对策探讨

    神经内科危重病人较多,多需抢救,而抢救工作是一项抢救、观察、护理为一体的全方位为病人服务的工作,具有高风险性,不稳定性及无规律性.护士不仅担负着繁重的工作,还必须承受非同一般的职业压力,若对这些心理因素处理不当会发生一系例的心理紊乱症状,影响病人的抢救及护理质量.面对工作压力,自我调节是神经内科护士好的应对方式.

    作者:朱玉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