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及清
目的 干预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高发风险因素,避免手术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方法将手术室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逐一列出,并提出防范护理风险的方法.结果全体护理人员充分认识防范护理风险因素的重要性,切实做到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大限度控制护理风险,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
作者:张业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舍曲林与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将48 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 例.治疗组采用舍曲林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疗程3 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Yale-Brown 强迫量表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79.2%(18/24),对照组有效率为50%(12/2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徐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ERCP 术进行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及干预效果.方法:抽取60 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30 例,均采用ERCP 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接受ERCP 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护理的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董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影响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30 例化疗患者用药过程中存在的输液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及总结,提出临床中化疗药物应用时安全隐患的表现、原因、应对方法及预防措施.结论:对化疗药物用药过程中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保证了患者静脉输液的质量.
作者:李宏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引言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侵犯和破坏机体内T淋巴细胞,进而引起机体发生免疫缺陷的严重的慢性传染病,患病期间机体较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及其它疾病,终使患者死亡[1],该病的传播方式有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等,其中性传播是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2],目前艾滋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妊娠合并艾滋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常见,本文就妊娠合并艾滋病的患者进行护理,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较好疗效,现陈述如下.
作者:华永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比较常见的急腹症,可发生于妊娠各个时期,由于受妊娠的影响,炎症易扩散,发生阑尾穿孔和腹膜炎.此时,母婴的死亡率增加,穿孔的阑尾炎胎儿的丢失率为20%[1].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处理,将对母婴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我院自2007 年1 月至2009 年5 月共收治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38 例,均采取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冯继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 年3 月至2012 年3 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96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有并发症70 例(72.6%),随着合并的并发症增加,死亡率呈增加的趋势.急性期死亡14 例(14.58%),均为住院后死亡.死亡时间在发病后12h~22 d;结论急诊抢救是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条件.
作者:王永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孕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方法研究.方法:对2008 年1 月至2010 年4 月在我院200 例产妇的治疗护理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一系列产前预防护理和产后心理辅导护理等措施,减少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生活的质量.结果:通过对孕产妇的问卷调查,对照组的产后抑郁症患者为21.0%,而对照组的产后抑郁症患者为4.0%,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孕产妇进行合理、科学的产前护理和产后护理,有效地减少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生活的质量.
作者:张亚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 年1月至2011 年12 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50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冠心病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8 例,有效10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6 例,有效8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作用.方法 收集分析我科284 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结果:通过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治疗依从性明显提升,精神状态好,不同程度地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现代医学模式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璟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是一例因患妇科肿瘤需手术治疗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咨询报告.求助者是一名职工,因体检发现妇科肿瘤需要手术治疗,出现害怕、焦虑、紧张不安、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咨询师通过和求助者商议后,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4 次咨询,求助者情绪好转,睡眠障碍基本解决,能以正常的心态面对手术,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
作者:杨保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45 例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作者体会到:严密观察病情,做到早发现,及时纠正休克和配合医生抢救是防治产后出血和降低孕妇死亡的关键.
作者:任月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主要探讨了老年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分析了国内老年心理问题领域研究的方向,对今后研究老年心理问题,提出了文献方向方面的期望和指引.
作者:陈锦德;孙锡军;刘立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2011 年的123 例颅脑术后昏迷3 天以上患者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肺部感染28 例,占22.76%(38/123),因肺部感染死亡6 例,占死亡原因16.22%(6/37).结论:昏迷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显得异常重要,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欧枝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 例择期行子宫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观察2 组干预前后焦虑率、SAS 评分变化及手术前后性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率和SAS 评分均较自身干预前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率和S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2 组术后3 个月性功能各项指标均比术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3 个月性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对性功能有帮助,适合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莲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筛选出确诊的60 例冠心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情志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并对两组护理前后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理前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中医情志护理组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后,中医情志护理组患者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抑郁心理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黄家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宫颈糜烂为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物理治疗方法如红外线、电烫、微波等是较药物治疗更理想更先进的治疗方法,但物理治疗术后阴道流血、排液及创面愈合时间较长,给患者带来不少不便与痛苦.我院2007 年至2010 年6 月应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术后配合聚甲酚磺醛局部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蒙凤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引言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常常并发抑郁、失眠,尤其是在首发脑卒中的患者,甚至达到40%的比例[1-2],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临床上选择适合老年患者的,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的药物进行干预十分必要.为探讨帕罗西汀的治疗效果,我们选择73 例老年脑梗塞后失眠抑郁患者分别给予帕罗西汀片和阿米替林片口服治疗,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东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对运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有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在治疗期间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 例患有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确诊患儿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10 例.在治疗期间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结果:B 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的紫癜控制效果明显优于A 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心理因素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结论:运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有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在治疗期间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门诊药房管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我站近几年的管理经验.结果:通过对门诊药房进行管理优化,药房工作质量有所提高,减少了医患纠纷.结论:药品质量管理、服务人员素质管理、处方管理和加强与医院各部门的联系是药房管理的关键.
作者:张倩;王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