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静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 例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同步实施健康教育.12 个月后采用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SF-36QOL)分别对2 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会支持可以减轻围绝经期妇女的不良心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郑奋;黄秀凤;梁继娟;王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糖尿病是否能控制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正确理解和执行饮食治疗的措施.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教,教会其正确控制饮食,力争做到体重、血糖、血压、血脂、血黏度、胰岛素抵抗六达标.
作者:马文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醋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 年-2011 年收治的131 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给予常规保肝、降酶、抗肝性昏迷等治疗外,同时采用30%食醋300ml 点滴法保留灌肠,连用7d,治疗期间注意监测血氨浓度及患者症状.结果:两组患者血氨水平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患者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稍有缩短(P>0.05),总有效例数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常规保肝降酶、抗肝昏迷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食醋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血氨浓度,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秦琼;汪妤平;杨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08 年3 月至2012 年3 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 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35 例(常规西医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为74.29%(26/35),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廖学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院前急救工作为院内急救的外延,是患者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肩负着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生命的责任,我县120 急救体系的不完善,引发了诸多的医患矛盾与纠纷,导致患者与社会不满,医护人员也倍感委屈.我县120 急救人才流失严重,服务半径过大,10 分钟急救圈不完善,急救人员待遇低,院前急救现状不容乐观.急需社会理解,政府增加投入,提高待遇,加大培训、培养急救人才.
作者:谢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 年6 月~2011 年9 月应用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的孕15~24 周10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临产发作时间、胎儿胎盘排出时间、引产成功率,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宫颈裂伤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 <0.05).结论:米非司酮配合前列腺素可提高引产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洪瑜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医学科学现代信息技术和医患关系的发展变化,原来的病案管理手段和条件已不适应时代对病案管理的要求.特别是医疗制度的改革和个人隐私的保护日益完善,公民个人的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保险进一步健全,病案管理得到重视,以成为医院和医学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病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 是为医院与社会提供服务,如何做好病案管理工作,利用其资源更广泛地为医院管理、医疗、教学、科研、患者、医疗保险、公检法及社会服务是当前服务的主要趋势.
作者:赵会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颈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颈脊髓或颈脊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对于症状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经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比较可靠而有效的方法,而合理、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则是减少手术并发症、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晓艳;徐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由过去功能制护理,转变为目前实施的优质护理服务,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分床到人,责任包干,给予病人从生理到心理的人性化、个性化护理,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观察病情、收集信息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玲;赵君健;张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妇科手术患者家属焦虑状况,分析影响其焦虑的因素.并就其与焦虑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探讨,为护士做健康教育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 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设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150 名家属进行焦虑状况调查.结果:据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住院费用来源、患者病变性质及是否参加术前宣教的家属焦虑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及加强对手术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王香枝;郑建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9 年1 月-2010 年6 月入院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治疗的25 例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手术方法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死亡.术后12 例出现切口感染、2 例出现吻合口瘘.结论: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时手术术式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术中具体情况作出合理选择.
作者:秦勇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群.糖尿病是世界公认的四大顽症之一,并以需终身服药、并发症多等特点而困扰着广大患者.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据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3 千万,另有近3 千万人空腹血糖受损.
作者:吕惠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风是指急性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局部脑损害,又叫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中风可分缺血性脑梗塞,出血性脑溢血.中风发病急,来势凶猛,变化快,发病率高而且有上升趋势,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尤其是后遗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单一的药物对中风具有决定性的康复作用,而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康复训练是改善中风病人功能障碍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和必要手段,其整体治疗效果和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现将我们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耿霞;周钦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并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9 年12 月至2010 年11 月期间收治的45 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采取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全部45 例患儿经治疗与护理后38 例痊愈,治愈率达84.44%;10 例出现好转,好转率为11.11%;另有2 例自动出院,占4.44%.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在新生儿所处的各个阶段均有发生,因此在产前需要做好孕妇保健工作,尽早查出高危妊娠孕妇,做好护理过程中的各项措施,以避免发生难产引发的产伤或婴儿窒息.
作者:谷云美;贾增美;王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 例子宫肌瘤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前的心率、血压的变化要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出院前的焦虑情绪明显减轻.结论:心理干预有利于减轻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生理、心理应激,维护心理健康,确保手术安全.
作者:何国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提高乳腺癌放疗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分析以前乳腺癌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对患者的患肢功能锻炼认知度、相关知识知晓度、锻炼依从性、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对患肢功能锻炼的不依从性达14.3%,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仅为4.0%,无1 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知晓度,医护人员的持续督导,完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加强与医师的沟通,使患者提高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作者:周晓燕;蒋云娣;谢淑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人工流产术妇女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 年2 月至2011 年7 月在我院治疗的93 名人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后的人工流产妇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人工流产术妇女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护理人员应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多结合健康教育这些方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陆健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位置相当于子宫峡部并位于子宫腔以外.是少见的异位妊娠类型,极具危险性.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早期正确诊断并及时处理.临床常用阴道超声与彩色多普勒成像相结合的超声检查,孕早期诊断率高,MRI 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宫、腹腔镜既可用于CSP 的诊断,也是治疗方法.治疗方案包括药物保守治疗、保守性手术治疗及子宫全切术.有剖宫产手术史的妇女,孕早期应常规行超声检查.严格遵守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以及积极推行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是降低CSP 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银苓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对听神经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饮食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 年5 月-2012 年5 月间我院收治的听神经瘤手术治疗患者病例48 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在术后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结论:给予听神经瘤术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患者的症状改善产生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注意.
作者:刘翠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约占脑损伤的13%-21%[1].其特点病情危重且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颅脑损伤类型分为:急性硬膜下血肿,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挫裂伤,脑挫裂伤并脑实质内血肿,脑室内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损伤等,严重者发生脑疝.为了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治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将近年来有关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丽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