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观察

洪瑜清

关键词: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中期妊娠,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 年6 月~2011 年9 月应用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的孕15~24 周10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临产发作时间、胎儿胎盘排出时间、引产成功率,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宫颈裂伤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 <0.05).结论:米非司酮配合前列腺素可提高引产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鼻中隔偏曲患者于鼻内镜下应用三线减张法行矫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 年11 月至2011 年11 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84 例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术后有22 例患者由于术中黏膜的损伤引起下鼻甲以及中鼻甲或者鼻腔的外侧壁呈轻度粘连,在坚持每天进行换药后,于1 至2 周之后其黏膜均正常;有14 例患者自诉嗅觉出现减退,可能为术腔的水肿,予以布地奈德进行局部的喷鼻,其嗅觉达到逐渐的恢复.经随访半年后,184 例患者均未出现鼻中隔的穿孔与黏膜的搧动以及鼻背的塌陷等临床并发症,由鼻中隔的偏曲所致的鼻塞与头痛以及鼻出血等症状均呈好转甚至消失.患者术后的VAS 评分与鼻内镜分级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于鼻内镜下应用三线减张法行矫正术治疗,有效的保留其鼻腔的支架,并合理矫正患者鼻中隔的偏曲,同时减少了术后各种临床并发症,也维护了其鼻腔具有的正常结构,还扩大了患者手术的适应证范围,效果显著,并且符合目前的微创观念,应予推广.

    作者:黄佳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袋式输液器的妙用

    袋式输液器是临床常用一次性设备,绝大多数用过之后被当成垃圾丢弃,本文通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和实践,总结了袋式输液器的二次利用方法和价值,在节约医疗成本的同时也实现了一次性医用设备的合理化利用.

    作者:韦邦燕;陈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9例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11 年1 月~2012 年1 月所收治的69 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论:经过对这69 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观察发现,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脾肿大、肝肿大、鼻塞、发热、眼睑水肿、皮疹等.另外3 岁以下的患儿打鼾、眼睑水肿、鼻塞的症状相较于3~10 岁的患儿更为严重,但3~10岁以上的患儿出现并发系统损害的几率比婴幼患儿更高.患儿的实验室检查显示69 例患儿中有85%以上的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1%.讨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累及全身对系统的疾病,患病早期的典型症状不明显,以及出现误诊,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淋巴样腺体组织改变、相关性淋巴感染、多器官功能受损.因此为了减少误诊的几率,必须要增强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

    作者:刘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护理学专业认证标准内涵解析

    研究护理学专业认证有关文件,分解、研读指标体系,找出其中的量化指标以及鼓励达到的指标,并结合目前护理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分析指标内涵的意义、目的,明确方向,找出不足,为逐项建设和完善软硬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春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患者度过了危险的急性期后,大部分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语言障碍、情感失控或其它后遗症,使工作生活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给患者、家庭、社会都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因此脑血管病偏瘫康复期的护理不容忽视.经过临床实践,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烨;孙奋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T、MRI 检查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附43例病例告)

    目的:通过肾上腺占位性病变CT 、MRI 表现和分析,了解本病在当地的发病情况,提高医生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方法:43 个病例分别来自青岛市三个医院三年间的就诊病人,全部病例进行了CT 检查,16 例又进行了磁共振检查,结合实验室相关项目的 测定,后经过临床和病理证实.结果: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onn 综合征)14 例(32.5%)、嗜铬细胞瘤(pheochromcytoma)8 例(18.6%)、库欣综合征(Cushing)7 例(16.2%)、肾上腺囊肿3 例(6.9%)、肾上腺无功能腺瘤3 例(6.9%)、肾上腺癌2 例(4.6%)、肾上腺转移癌2 例(4.6%)、异性化腺瘤2 例(4.6%)、肾上腺畸胎瘤1 例(2.3%)、神经母细胞瘤1 例(2.3%).首诊影像误诊7 例,占了收集病例的16.2%.结论:根据青岛市三个大医院三年间统计,肾上腺各种占位性病变发病率与文献统计基本相符.由于CT、MRI 仪器的不断更新,显示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也清晰易得,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有了实物性依据.

    作者:陈瑞霖;于化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产时异常胎心监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关于孕妇生产时出现异常胎心情况的原因,采用合理、正确的分娩方式与干预措施为临床的治疗分析与研究提供丰富且有效的资料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0 例产时胎心出现异常状况的患者进行胎心监护,对比其他胎心正常的孕妇病例,进行进一步的临床分析与研讨.结果:产时胎心异常的产妇,其羊水不正常、脐带缠绕等情况较胎心正常产妇发病率高,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新生儿无法呼吸等状况.结论:孕妇生产时进行胎心监护,为临床提供合理且有效的胎心异常图形,有助于医师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胎心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是判断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状况是否良好的一项重要指标.及早检测、发现并治疗胎心异常情况,能有效的减少或防治新生婴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李惠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闭合复位带锁钉治疗胫腓骨骨折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带锁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 年1 月至2010 年1 月来我院就诊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5 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给予闭合复位带锁钉治疗,将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8~12 个月,平均11 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6 个月,平均3.2 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均达骨性愈合,其中优38 例,良23 例,可3 例,差1 例,优良率为93.85%.结论:闭合复位带锁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创伤小、稳定好、恢复快、骨折愈合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金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人卧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老年病人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对老年人应进行系统的护理.能够预防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促进老年病人的病情尽快康复.

    作者:李来红;姚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长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科学用药,对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给予心理干预,注意个人卫生,消除控制血糖的不良因素,保持血糖稳定,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作者:廖兴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HBV 致癌机理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我国肝细胞肝癌(PHC)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细胞肝癌是一种高度异质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是一种多基因、多环境因素协同作用的过程,需要经历多个病理阶段,涉及多种分子事件.本文从HBV 的生物学特性、HBx 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以及HBV 与PHC 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孙志慧;邢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补充维生素D 可以明显的改善帕金森病症状及减少骨折风险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PD)的发病和维生素D 缺乏之间的关系,补充维生素D 对帕金森症状以及骨折风险的影响.方法:60 例年龄在60~65 岁的PD 患者(均已测定骨密度在正常范围),随机分为两组,在都用抗帕金森药控制症状的情况下,一组为正常组,一组病人加用维生素D 口服,随访一年,复测骨密度并评估骨折风险,以及两组病人症状对比.结果:常规组骨折以及骨质疏松发生率远多于加服维生素D 组(P<0.05).结论:维生素D 可以减少PD 病人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显著的改善PD 病人症状.

    作者:鄢黎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6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1 日1 次,辛伐他丁20mg,1 日1 次,晚睡前口服,低分子肝素4000u,每12 小时1 次皮下注射,应用1 周,治疗组在常规给药基础上,加用口服氯吡格雷75mg,1 日1 次.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临床症状,改善ST 段压低.结论: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

    作者:黄燕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锌制剂防治小儿急性腹泻

    目的 探讨锌制剂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及预防.方法将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锌制剂,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及治疗后1、2 个月对所有病例各随访1 次,观察再次出现腹泻的人数.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9.82%)(P<0.05),且再次发生腹泻人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急性腹泻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锌制剂疗效显著,且能有效预防未来2 个月内再发腹泻.

    作者:黄伟萍;廖华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大学生中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的研究

    结核病多发于青年群体中,由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给患病者和周边人群都带来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校园中出现结核病例,由于群体生活再加上校园中人流密度比较大,会给患病者心理带来较大的负担.不仅要针对患病者进行必要地护理,更重要的是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病者的治愈效果.

    作者:石梅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一次性纸塑包装的使用问题分析

    一次性纸塑性包装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包装材料,具有典型的生物屏障作用.不仅广泛应用于压力蒸汽灭菌、辐射、环氧乙烷灭菌,还具有封口严密、无菌存放期较长、操作简单等优点.我院供应室在近几年的关于纸塑包装的使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观察与分析找出了其中的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作者:段爱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2 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结合针灸治疗脑血栓,两者能互为辅佐,相得益彰,减少脑血栓后遗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36例脑损伤患儿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脑损伤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与护理的意义.方法:对36 例脑损伤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包括抚触、按摩、婴儿体操、精细动作训练、粗大运动训练、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训练,有异常者及时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及护理.结果:36 例患儿显效18 例,有效16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4.44%,无效5.56%.结论:早期干预、综合训练、正确家庭康复指导和护理对脑损伤高危儿疗效显著.

    作者:张惠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产时异常胎心监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关于孕妇生产时出现异常胎心情况的原因,采用合理、正确的分娩方式与干预措施为临床的治疗分析与研究提供丰富且有效的资料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0 例产时胎心出现异常状况的患者进行胎心监护,对比其他胎心正常的孕妇病例,进行进一步的临床分析与研讨.结果:产时胎心异常的产妇,其羊水不正常、脐带缠绕等情况较胎心正常产妇发病率高,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新生儿无法呼吸等状况.结论:孕妇生产时进行胎心监护,为临床提供合理且有效的胎心异常图形,有助于医师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胎心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是判断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状况是否良好的一项重要指标.及早检测、发现并治疗胎心异常情况,能有效的减少或防治新生婴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李惠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流式细胞术在792例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探讨白血病免疫表型的特点及分布.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对792 例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布情况及分析.结果以CD45/SSC 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分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565 例,占71.3%,主要表达CD13、CD33、CD117,急性T 淋巴细胞白血病48 例,占6.06%,主要表达CD2、CD7;急性B 淋巴细胞白血病156 例,占19.69%,主要表达CD19、CD2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 例,占1.01%,主要表达CD5、CD19;双表型白血病15 例,占1.89%,均出现双系列细胞质抗原阳性表达.结论运用流式细胞术对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可以极大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合理治疗,判断疗效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黄涛;吴颖;刘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