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李屏;曹宏玲
目的 探讨Glisson蒂阻断术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为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Pringle法阻断第一肝门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Glisson蒂阻断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肝血流阻断、肝功能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肝血流阻断时间为(31.5±8.9)min,与对照组的(29.8±8.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82.6±3.4)min、(11.3±2.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5.1±2.4)min和(15.2±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分别为(133.5±24.4)mL、(197.3±12.3)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3±30.1)mL和(258.1±14.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ALT、AST、TBIL、P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术后3年生存率的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isson蒂阻断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同时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蔡骏;张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三罗地区医务人员的大肠腺瘤性息肉防治知识认知程度及其筛查模式.方法 于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选取三罗地区(罗店、罗南、罗泾)一、二级医院689名医务人员作为筛查对象,对入选对象开展腺瘤性息肉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同时选择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和腺瘤性息肉危险因素评估量表(RFAS)进行初筛,结肠镜检查进行复筛.结果 ①一、二级医院医务人员对腺瘤性息肉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的条目依次为高危人群(56.89%)、癌前病变(55.59%)、危险因素(32.66%)、早期症状(41.65%)、早期发现(34.25%)、化疗适应证(37.16%)、放疗时机(38.32%);②iFOBT法、RFAS法及iFOBT法联合RFAS法对腺瘤性息肉的初筛阳性率分别为7.84%、12.34%、17.85%,依次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iFOBT法、RFAS法及iFOBT法联合RFAS法对非腺瘤性息肉、普通腺瘤、进展期腺瘤、大肠息肉的检出率分别依次递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大肠癌的检出率分别0.15%、0.15%、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三罗地区689名医务人员腺瘤性息肉检出率为4.50%.结论 三罗地区医务人员的大肠腺瘤性息肉防治知识认知程度偏低;采用iFOBT法联合RFAS法初筛、结肠镜检查复筛是腺瘤性息肉筛查的理想模式.
作者:吴永梅;张霁雯;罗酩;李文娟;沈伟忠;王君;曹福娟;朱惠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单髁置换术及全膝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病变对患者股骨内髁参数和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因膝关节单间室病变在黄石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单髁置换术组(n=60)和全膝置换术组(n=60),分别对患者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股骨内髁参数、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表)、术后主动屈曲超过90°所用的时间及术后12个月主动屈曲超过120°的人数比例.术后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术后踝关节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冠状位及横断面后髁远点的圆弧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髁置换术组矢状位后髁远点的圆弧直径为(42.58±1.44)cm,明显小于全膝置换术组的(45.47±1.3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髁置换术组患者术后主动屈曲超过90°用时为(6.74±1.87)d,明显少于全膝置换术组的(10.39±4.13)d,术后12个月主动屈曲超过120°人数占比为71.53%,明显高于全膝置换术组的44.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次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比较,单髁置换术组患者的HSS评分均高于全膝置换术组[术后6个月:(74.00±5.75)分vs(69.01±6.33)分;术后12个月:(86.83±7.85)分vs(80.18±7.9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髁置换术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明显低于全膝置换术组的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病变具有对股骨内髁参数影响小,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快的特点,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松柏;孙法瑞;李康路;张远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评价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间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的150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不同心脏瓣膜钙化程度分级患者心功能指标、颈动脉硬化情况的差异.根据有无心脏形态改变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结果 随着心脏瓣膜钙化分级的增加,观察组中1级、2级及3级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D)[(43.86±4.28)mm vs(50.35±5.86)mm vs(56.37±6.72)mm]、左房内径(LAD)[(33.24±4.83)mm vs(42.25±4.98)mm vs(49.68±5.37)mm]逐渐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69.28±9.25)%vs(60.32±7.65)%vs(51.98±6.25)%]逐渐降低,不同分级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级及3级患者LVD、LAD及LVEF与对照组[(41.23±4.66)mm,(31.25±4.28)mm,(71.32±9.25)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脏瓣膜钙化分级的增加,观察组1级、2级及3级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IMT)逐渐增大[(1.09±0.36)mm vs(1.22±0.40)mm vs(1.28±0.43)mm],颈动脉斑块积分[(1.66±0.48)分vs(2.43±0.82)分vs(2.88±0.96分)]逐渐增高,不同分级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级及3级患者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对照组[(1.06±0.33)mm,(1.62±0.5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心脏形态改变患者比较,存在心脏形态改变患者的IMT更大[(1.26±0.46)mm vs(1.19±0.32)mm],颈动脉斑块积分更高[(1.96±0.55)分vs(2.62±0.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能够准确评价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随着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病情的加重,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也加重.
作者:郑斌;李丽芬;叶淑芬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确诊为PICC相关静脉血栓早期的体验,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0例确诊为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化疗期乳腺癌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根据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确诊后的负性情绪、舒适感降低、功能障碍以及对获得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相关信息的迫切希望与需求.结论 护理人员应在PICC置管前充分告知相关风险,规范置管前评估内容,加强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健康教育,对于确诊患有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患者应及时提供专业指导及信息支持,减少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顾成佳;甘露;陈允允;张男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6岁以下儿童中发生率高且有复发倾向.虽然热性惊厥通常呈自限性,但是由于起病较急,少数患儿仍因没有及时正确处理而发展为癫痫,给患儿的身心造成严重后果.本文旨在对热性惊厥新的认识、治疗及预后进行一综述.
作者:蒋颍;李国斌;赵莉萍;王建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不同疗程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成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接受SLIT治疗的305例18~69岁粉尘螨致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SLIT疗程的长短将其分为半年、1年、2年和3年组,分别为98例、56例、58例和93例.分析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鼻炎四大症状评分、药物评分和VAS评分.结果 与SLIT治疗前比较,四组患者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和总鼻炎症状评分以及鼻炎药物评分、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IT治疗后,与疗程半年组的总鼻部症状评分1.00(0.75,2.00)分比较,1、2、3年组患者的总鼻部症状评分分别为0.00(0.00,1.00)分、0.00(0.00,0.00)分、0.00(0.00,1.0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组和3年组患者的药物评分分别为0.00(0.00,0.00)分、0.00(0.00,0.00)分,明显低于半年组的0.00(0.00,1.00)分,同时也明显低于1年组的0.00(0.00,1.0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00(0.00,1.00)分,明显低于半年组的2.00(0.00,2.00)分,3年组患者的VAS评分为0.00(0.00,0.00)分,均明显低于半年组、1年组和2年组的VA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半年和1年疗程比较,2年以上SLIT治疗AR成人患者疗效更佳,3年SLIT治疗的VAS评分比2年改善更明显,3年疗程疗效佳.
作者:黄秋菊;林霞;魏欣;郑静;粘家斌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不明原因的慢性进行性间质性肺炎,年龄是其独立的高危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衰老细胞积累,已有多种证据表明细胞衰老可通过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端粒功能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DNA损伤、表观遗传学改变、炎症反应和蛋白质稳态失衡等多种机制来促进IPF的发生发展.本文就细胞衰老在IPF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总结概述,不仅能够加深对IPF发病机制的认识,同时也能为IPF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撑.
作者:韦建茂;高胜兰;宋泽庆;刘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IMB)技巧模型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容量负荷和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接受IMB技巧模型干预,每组干预12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肾脏病饮食依从性量表得分、水肿程度、每日饮水量、每日饮食含水量、24 h尿量和超滤量以及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总尿素清除指数(Kt/V)、总肌酐清除率(Ccr)和残肾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结果 92例患者中,干预组有1例转为血液透析,对照组1例失访,终实际纳入患者90例,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经过IMB技巧模型干预,干预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态度总分为(84.52±7.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13±7.50)分,饮食依从行为总分为(71.87±5.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5±5.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发生2、3度水肿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每日饮水量为(630.16±354.28)mL,明显多于干预组的(472.23±348.16)mL,每日饮食含水量为(341.29±142.35)mL,明显多于干预组的(271.30±140.9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尿素氮为(19.16±4.73)mmol/L,明显高于干预组的(18.94±4.89)mmol/L,血肌酐值为(971.36±328.55)μmol/L,明显高于干预组的(825.57±302.9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量、24 h超滤量、总尿素清除指数、总肌酐清除率、残肾肾小球滤过率干预前后干预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B模型系统干预能够有效改善CAPD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控制每日饮水量及食物摄入水量,容量负荷管理收效良好,在透析充分性中,能有效降低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对总尿素、肌酐清除率,及残余肾功能保护方面,疗效与传统方式无差异.
作者:滕艳娟;罗怡欣;杨玉颖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接受上肢手术治疗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罗哌卡因配合超声波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麻醉加用右美托咪定,而对照组患者加用等剂量医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持续时间,患者麻醉前10 min(T1)、接受麻醉后20 min(T2)和40 min(T3)、手术完成后10 min(T4)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并对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阻滞时间为(684.42±28.53)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583.32±25.53)min,麻醉阻滞起效时间为(11.23±0.9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26±1.11)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观察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分别为(80.85±4.99)次/min和(87.47±5.74)mmHg,分别与对照组的(80.91±5.28)次/min、(87.02±6.11)mm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及T4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分别为(76.11±5.26)次/min、(75.23±6.17)次/min、(78.74±5.21)次/min,均高于对照组的(66.29±5.41)次/min、(65.78±6.03)次/min、(72.78±5.26)次/min,平均动脉压分别为(80.55±6.11)mmHg、(79.38±6.04)mmHg、(83.96±6.02)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85.38±7.08)mmHg、(84.27±6.42)mmHg、(86.24±6.37)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对肌间沟臂丛神经进行麻醉阻滞效果显著,可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孙大健;张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通过对肺康复的相关概念、肺癌患者肺康复训练的意义、肺癌围术期肺康复训练的现状,包括术前、术后的肺康复训练的方式、时间、频率及效果,肺康复的评价指标、康复训练方案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及启示进行综述,旨在充分了解肺癌患者围术期的肺康复训练现状,为改善肺癌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制定康复训练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陈湘;黄惠桥;许固鑫;陶品月;刘珍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白蛋白/肌酐(UACR)的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踝臂指数(ABI)与肾动脉阻力指数(R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KD患者172例,根据eGFR分组,eGFR≥90 mL·min-1·1.73 m-2为A1组(58例),60 mL·min-1·1.73 m-2≤eGFR<90 mL·min-1·1.73 m-2为B1组(62例),eGFR<60 mL·min-1·1.73 m-2为C1组(52例),根据UACR分组,UACR<30 mg/g为A2组(47例),30 mg/g≤UACR<300 mg/g为B2组(87例),UACR≥300 mg/g为C2组(38例),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41例作为对照组(D组),分析各组之间ABI与RI的关系.结果 B1组、C1组患者的AB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C1组患者的ABI低于A1、B1组,B1组患者的ABI低于A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C1组的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C1组患者的RI高于A1、B1组,B1组患者的RI高于A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C2组患者的AB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C2组患者的ABI低于A2、B2组,B2组患者的ABI低于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2、C2组患者的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C2组患者的RI高于A2、B2组,B2组患者的RI高于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1组中,ABI与RI呈负相关(r=-0.76,P<0.05),在B2组中,ABI与RI呈负相关(r=-0.49,P<0.05);其余各组中ABI与RI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在中度受损的DKD患者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肾脏损伤的进展有同步趋势.
作者:吴志坚;陈广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长期环境细颗粒物(PM2.5)暴露对雄性BALB/c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BALB/c小鼠利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只,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分别暴露于0.9%的生理盐水雾化、PM2.5混悬液雾化中,两组小鼠均连续暴露12周,每天6 h,随后行睾丸组织病理学检查、精子计数和畸形率测定以及睾丸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C)检测;此外每组选10只雄鼠与正常雌鼠交配并统计受孕率.结果 对照组小鼠睾丸组织结构完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实验组小鼠睾丸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生精小管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生精细胞层减少,生精细胞结构排列紊乱;实验组小鼠的精子数量为(4.43±0.55)×107/mL,与对照组精子数量(6.47±1.02)×107/mL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的精子畸形率为(3.87±0.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6±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的睾丸组织中的MDA为(2.55±0.14)U/m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3±0.28)U/mg,TAC含量为(13.95±1.34)U/m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8±2.50)U/m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雌鼠受孕率为60.0%,与对照组的100.0%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2.5长期暴露能够损伤雄性BALB/c小鼠的生殖功能.
作者:周逢海;周川;吕海迪;李海元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甲磺酸多沙唑嗪联合翁沥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S100钙结合蛋白P(S100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院就诊的240例BPH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两组患者均限制酒精、咖啡因等摄入,控制睡前的饮水量.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翁沥通胶囊,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受困扰评分(QOL)及前列腺体积,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S100P、MMP-9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PP-9和S100P阳性率分别为85.0%、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3%、15.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QOL评分及前列腺体积分别为(21.95±3.91)分、(3.94±1.15)分、(73.41±29.45)mL,对照组分别为(22.46±3.89)分、(3.89±1.21)分及(74.03±30.92)m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及QOL评分分别为(13.49±6.84)分、(2.03±0.9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56±7.42)分、(2.52±1.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列腺体积无明显变化[(72.19±11.43)mL vs(73.51±33.06)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磺酸多沙唑嗪联合翁沥通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不仅能缓解患者尿路梗阻症状,明显降低MMP-9、S100P水平,而且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江锋;吴鹏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病情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血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于上海市宝山区大场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78例糖化血红蛋白含量<7.0%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血糖监测仪为所有患者进行连续3 d的血糖监测.78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发生低血糖,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并进行比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血糖参数指标,对可能影响患者血糖水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舒张压、胆固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组患者收缩压、甘油三酯以及平均血糖分别为(127.11±14.65)mmHg、(1.43±1.12)mmol/L、(6.02±1.08)mmol/L,均明显低于非低血糖组的(132.64±19.94)mmHg、(2.34±1.65)mmol/L和(7.46±1.53)mmol/L,而低血糖指数为2.73±2.46,明显高于非低血糖组的0.62±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组患者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1.86±0.94)mmol/L、血糖水平标准差(1.67±0.72)mmol/L以及大血糖波动幅度(9.42±3.28)mmol/L显著高于非低血糖组的(1.25±0.66)mmol/L、(1.23±0.45)mmol/L、(7.65±3.01)mmol/L,而平均血糖为(6.02±1.08)mmol/L,显著低于非低血糖组的(7.46±1.5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糖指数是T2DM患者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情控制良好的T2DM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动态血糖检测系统准确性高,能够精准全面地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变化,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王金华;杨为霞;潘建新;王燕春;姚红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周围血管病变与血清空腹C肽(FCP)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西电集团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00例成人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受检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PAD),将78例合并PAD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余12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影响PAD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病程、BMI、腰臀比、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C肽(FCP)、收缩压(S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为(60.8±12.3)岁、(7.8±3.3)年、(24.8±1.5)kg/m2、(0.89±0.07)、(5.2±1.4)mmol/L、(1.2±0.3)mmol/L、(3.2±0.9)mmol/L、(2.7±0.5)ng/mL、(144.3±23.5)mmHg、(8.4±2.0)%,与对照组患者的(55.2±10.5)岁、(5.5±2.1)年、(23.9±1.7)kg/m2、(0.85±0.06)、(4.6±1.2)mmol/L、(1.6±0.3)mmol/L、(2.5±0.6)mmol/L、(3.4±1.0)ng/mL、(135.4±16.7)mmHg、(7.3±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TG、腰臀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SBP、LDL及HbA1c为PAD的危险因素(P<0.05),FCP为PAD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周围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年龄、病程、血压、LDL及HbA1c为其危险因素,而FCP则是其保护性因素.
作者:陈戈;陈小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缺乏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细菌定植率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患者127例,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维生素D缺乏组(25-羟维生素D≤20 ng/mL),B组为维生素D不足组(25-羟维生素D 20.1~30 ng/mL),C组为维生素D充足组(25-羟维生素D 30.1~100 ng/mL).三组患者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评分及Reiff评分,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糖精渡越时间测定了解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并行痰及肺泡灌洗液微生物学检查了解细菌定植率.结果 A组患者52例,占40.9%,B组患者47例,占37.0%,C组患者28例,仅占22.1%;A组、B组、C组患者中女性分别占80.8%、70.2%、57.1%,A组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CQ评分及Reiff评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分别为75.0%(IQR 65.3%~85.5%)、96.0%(IQR 78.0%~106.0%)、95.5%(IQR 75.8%~1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低;A、B、C三组患者的细菌定植率分别为23.1%、8.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A、B、C三组患者的糖精渡越时间(STT)分别为(1123.5±25.3)s、(866.3±28.6)s、(694.5±25.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长;维生素D水平与STT之间存在负相关(r=-0.697,P<0.01).结论 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维生素D缺乏以女性患者尤为常见;不同维生素D水平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咳嗽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无明显差异,但维生素D缺乏患者具有更差的肺功能,其气道的细菌定植率更高,其机制可能与黏液纤毛清除功能下降有关;维生素D水平与黏液纤毛传输时间呈负相关.
作者:武莉莉;刘春丽;黄河;杨东霞;苏炜欣;施睿;高波;肖稳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LncRNA是一种长度大于200 nt、不编码蛋白质、由RNA聚合酶Ⅱ合成的一类功能性RNA分子,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广泛参与调控个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等生命活动,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及病理过程.目前LncRNA的数量、功能和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来许多研究显示,LncRN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起着潜在作用.本文就LncRN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综述.
作者:胡雯思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采用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间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CSD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进行评分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为(14.68±3.4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1±4.87)分,ADL为(95.36±10.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19±9.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复发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罗成焕;罗伟鹏;王沃 刊期: 2019年第05期
术后谵妄(POD)好发于老年人,是一种发病原因多、致病机制并不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发生在术后时期,通常出现在术后当天并持续到第6天.如及时诊断、发现并治疗,会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发现不及时,有极大可能转化为长期认知障碍,后果严重.本文从导致POD发生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原因,探讨发生POD的危险因素及机制,为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尽量避免发生POD提供可能.
作者:杨露;唐珩;李艳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