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积极性社区康复及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家庭经济负担的影响

熊智;余建英;邓佳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积极性社区康复, 精神症状, 经济负担
摘要:目的:分析积极性社区康复及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家庭经济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治疗后在社区进行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出院后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积极性社区康复及干预,均持续6个月。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两组患者的干预后精神病症状,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估社会功能缺陷,采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评估家庭经济负担。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积极性社区康复及干预后,PANSS评分中总分(42.54±5.65)分,阳性症状(7.29±0.87)分,阴性症状(12.42±1.79)分,一般精神病理(20.41±2.87),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评分中职业及工作(0.93±0.13)分、婚姻职能(1.02±0.13)分、父母职能(0.95±0.11)分、社会性退缩(0.82±0.08)分、家庭外的社会活动(0.93±0.09)分、家庭内活动(0.74±0.08)分、家庭职能(0.76±0.08)分、个人生活自理(0.59±0.07)分、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0.89±0.07)分、责任心与计划性(1.02±0.13)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因疾病复发导致的家庭经济支出值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庭负担评分中家庭经济负担(6.38±0.71)分、家庭日常生活(7.12±0.83)分、家庭休闲娱乐活动(5.73±0.63)分、家庭关系(6.02±0.73)分、家庭成员躯体健康(5.38±0.58)分、家庭成员心理健康(7.38±0.84)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性社区康复干预可以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康复并减少家庭经济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社会价值。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Fibroscan在转氨酶轻度升高慢乙肝患者抗病毒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肝纤维化扫描仪(Fibroscan)在转氨酶轻度升高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肝病科治疗的169例转氨酶轻度升慢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抗病毒组109例及护肝组6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乙肝病毒基因(HBV DNA)、谷丙转氨酶(ALT)及Fibroscan检测,抗病毒组患者选择核苷类的抗病毒药治疗,护肝组则选择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及五酯胶囊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的HBV DNA、ALT及Fibroscan值等指标水平。结果抗病毒组患者治疗前的HBV DNA、ALT及Fibroscan值分别为(6.25±1.14)×103 U/mL、(58.38±10.49) U/L及(11.98±2.32) kPa,与护肝组患者的(6.07±1.32)×103 U/mL、(55.91±8.05) U/L及(11.31±2.04) kP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抗病毒组患者的HBV DNA、ALT及Fibroscan值分别为(1.99±0.52)×103 U/mL、(33.01±11.55) U/L及(7.97±1.95) kP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护肝组的HBV DNA、ALT及Fibroscan值分别为(5.97±1.06)×103 U/mL、(53.28±7.06) U/L及(11.14±2.93) kPa,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broscan对肝功能轻度异常的慢乙肝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其同时还应能监测HBV DNA及ALT等指标水平,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张倩华;蔡遐;高齐明;高文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大转子截骨联合Herbert螺钉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12例

    目的:观察经大转子截骨入路联合Herbert螺钉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东区自2010年1月至2014年收治的12例PipkinⅠ型、Ⅱ型股骨头骨折患者,所有病例均使用经大转子截骨入路联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其中pipkin分型Ⅰ型8例,Ⅱ型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2.6年。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大转子截骨于术后6~8周达骨性愈合,股骨头骨折愈合时间8~12个月,平均10.5个月。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例出现异位骨化,未予特殊处理。末次随访按照Thompson-Epstein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总体优良率为91.7%。结论采用经转子入路大转子截骨入路联合Herbert螺钉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不仅可以在术中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保护股骨头血运,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

    作者:陈国良;孙凯;周霖;邵建立;邓德钧;李志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肾脏疾病

    wnt信号通路的异常调节已经在许多疾病中被研究,包括肾脏疾病。wnt信号通路传导主要分为两类:经典wnt信号通路、非经典wnt信号通路。其中对经典wnt信号通路,即wnt/β-catenin的研究为深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肾脏的产生、损伤修复及其他肾脏疾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wnt/β-catenin如何影响相关肾脏疾病的机制仍不是非常明确。本文简单总结了近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肾脏疾病的相关进展。

    作者:林辉;张祥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耳穴压豆联合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合并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12月我院急诊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截至研究终点两组有效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耳穴压豆联合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合并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7d为一个疗程,休息3d行第二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以患者静息状态下血压数值以及高血压症状积分为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根据积分法判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达标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及达标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证候总积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积分法判定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合并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改善高血压中医证候和降压疗效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作者:吴川丽;林娴;薛兰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我院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现状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现状及病原体分布,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检测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1678份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分析感染性腹泻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时间以及病原体种类等,并探讨护理对策。结果1678例腹泻患者中1214例诊断为感染性腹泻,男、女比例为1.44:1;<40岁者占34.7%,40~60岁者占33.0%,>60岁者占32.3%,三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占37.0%,学生占25.6%,工人占13.6%,自由职业者占10.6%,无业人员占10.3%,离退休人员占2.9%,农民比例高于学生,农民、学生所占比例均高于其他职业,自由职业者、无业人员所占比例均高于离退休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发病率高于春、秋、冬三季,春、秋两季发病率高于冬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春秋两季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体以细菌为主(65.2%),其中副溶血弧菌所占比例高(25.3%),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8.5%);病毒占34.1%,其中杯状病毒为常见(17.5%),其次为轮状病毒(14.8%)。结论成人感染性腹泻病原体以细菌为主,应加强该病病原体监测,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并通过多元化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降低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钱学贞;雷平光;甘艳军;金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女性生理周期心电图T波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女性生理周期中心电图T波改变的特点,并探讨其与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间于我院进行常规体检中出现心电图T波改变的健康育龄女性100例,分别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定血清中雌二醇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育龄女性生理周期(月经期、子宫内膜增生期和子宫内膜分泌期)心电图T波改变的主要特征为低平或倒置,而排卵期心电图T波正常(变成直立);排卵期雌二醇水平为(314.6±95.8) pmol/L,明显低于月经期的(336.4±117.5) pmol/L、子宫内膜增生期的(438.4±135.4) pmol/L以及子宫内膜分泌期的(342.1±119.6) p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育龄女性生理周期雌激素水平变化与心电图T波改变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714,P<0.05)。结论健康育龄女性生理周期内心电图存在一定的T波改变,其可能与生理周期中雌激素水平变化相关。

    作者:冯砚瑜;唐诚;陆娟;赖剑波;陈永清;谭兴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无狭窄和CSF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流情况和内皮功能,并通过对血浆中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进行测定,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吸烟率为18%,慢血流组为3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别为(13.5.±0.9)%、(2.2±0.8) mg/L,慢血流组为(12.8±0.5)%、(1.4±0.5) mg/L,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血流组血浆NO [(35.2±11.5)μmol/L]、ET-1[(17.4±3.6) ng/L]与对照组[NO (48.3±13.2)μmol/L、ET-1(15.1±2.4) n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SF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吸烟(OR=5.469,P=0.000)、RDW (OR=1.623,P=0.012)、hs-CRP (OR=2.584,P=0.000)、NO (OR=1.437,P=0.000)以及ET-1(OR=1.646,P值=0.000)。结论吸烟、红细胞分布宽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可能在CSF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而血管内皮功能与CSF的发病机制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郝亚逢;李远;刘俊法;李杨;魏雪梅;王献忠;靳文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长病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长病程继发性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76例病程≥10年的继发性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患者基本特征及各量表评分对继发性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时选取76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病程≥10年的继发性癫痫患者QOLIE-31总分为(68.27±8.62)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92.45±1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QOLIE-31总分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r=0.412,P=0.021)、病程(r=-0.353,P=0.006)、不良反应量表(SEP)评分(r=-0.364,P=0.000)、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r=0.815,P=0.000)、斯特鲁普(Stroop)效应得分(r=0.754,P=0.005)、词汇流畅性得分(r=0.423,P=0.00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r=-0.506,P=0.000)、贝克抑郁问卷(BDI)评分(r=-0.440,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对QOLIE-31得分有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有SEP评分(r=-0.356,P=0.017)、MoCA评分(r=0.202,P=0.007)及BDI评分(r=-0.248,P=0.076)。结论长病程继发性癫痫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其中SEP评分、MoCA评分、BDI评分是影响癫痫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SEP评分的独立贡献远大于其他两项,提示临床上应重点注意病程≥10年的患者治疗药物方案的选择。

    作者:卢颖瑜;王金良;巫碧佳;秦兴华;王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前路椎体次全切与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以前路椎体次全切手术24例作为ACCF组,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20例作为LP组。所有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手术时间、JOA评分、VAS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变化,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并通过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ACCF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37.43±31.44) min,LP组为(130.56±39.77)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出血量ACCF组为(161.22±36.77) mL,明显少于LP组的(192.51±37.4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ACCF组术后为(13.1±1.4)分,较术前的(8.7±1.6)分明显提高,LP组术后为(13.3±1.6)分,较术前的(8.5±1.5)分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ACCF组术后为(2.5±1.9)分,明显低于术前的(6.4±2.3)分,LP组术后为(2.4±2.1)分,亦明显低于术前的(6.5±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椎生理曲度,ACCF组为(14.8±3.4)°,较LP组的(6.5±1.7)°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术后1年生活质量调查显示,躯体疼痛和活力方面,ACCF组的(92.1±18.8)分和(90.6±17.5)分高于LP组的(63.7±15.6)分和(64.3±16.3)分;总体健康方面,LP组的(88.5±17.7)分高于ACCF组的(65.3±16.8)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均可有效改善脊髓神经功能,但前路手术较后路手术出血量少,且术后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更优。该疾病术前需要充分评估病情,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作者:马航展;黎泽森;李桂英;李伟宽;何德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HLA-B27抗原检测对眼部炎症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HLA-B27抗原检测对眼部炎症患者合并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断意义。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北京同仁医院初发非感染性眼部炎症患者776例,依据发病部位将患者分为葡萄膜炎、巩膜炎、角膜炎和结膜炎四组。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B27抗原表达,结合临床资料明确患者是否合并AS。结果776例患者中149例确诊合并AS,其中葡萄膜炎组130例,巩膜炎组6例,角膜炎组6例,结膜炎组7例。葡萄膜炎组患者的HLA-B27阳性率为25.80%,明显高于巩膜炎组的4.27%、角膜炎组的6.45%和结膜炎组的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B27抗原检测对眼部炎症患者合并AS诊断的灵敏度为94.63%,特异度为98.67%,阳性预测值为95.27%,阴性预测值为98.48%,正确指数为0.93。结论合并AS的眼部炎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葡萄膜炎,也可表现为结膜炎、角膜炎和巩膜炎等。临床上对初发非感染性眼部炎症患者进行HLA-B27抗原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其是否合并AS。

    作者:许晓风;崔莉;毛羽;刘向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低强度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栓塞高风险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低强度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栓塞高风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5年1~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栓塞高风险患者92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46例给予低强度华法林(1.6<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治疗,B组46例给予标准强度华法林(2.00.05);A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为8.70%,明显低于B组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强度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预防作用与标准强度华法林基本相同,但用量明显减少,用药安全性明显提高。

    作者:刘宝堂;敬永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BL教学法在留学生妇产科见习中的实践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留学生妇产科见习中的实践和教学效果。方法将2011级115名留学生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法,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综合评价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留学生期末考试主观题得分[(44.62±8.47)分]、客观题得分[(36.94±10.75)分]和总成绩[(81.56±11.6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8.45±7.84)分、(27.33±9.38)分、(65.78±12.37)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留学生对问卷调查各项指标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54人vs 35人,48人vs 36人,51人vs 33人,46人vs 31人,54人vs 36人),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教学法应用于留学生妇产科见习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并获得学生认可。

    作者:方静;裴美丽;薛艳;安瑞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远程管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远程管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1月期间我院颅脑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出院后对照组予常规社区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康复治疗中应用远程管理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分别为(11.28±3.12)分、(13.84±4.27)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及SS-QLI评分分别为(48.83±8.34)分、(70.27±20.62)分、(143.96±18.53)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2.54±7.72)分、(64.71±21.43)分、(134.33±15.26)分,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管理模式对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志彬;肖柏军;潘锦贤;王茂明;谢金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微型快速成型导向模板辅助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偏差分析

    目的:验证微型快速成型导板辅助后路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及其偏差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三峡大学人民医院12例受试者的枢椎CT连续扫描数据,利用Mimics10.01重建后,导入UG7.0,设计偏差检测板及枢椎后表面互补基板。在桌面3D打印机器制作颈椎及导板模型,利用导板、直径3 mm克氏针在3D颈椎模型模拟置钉。后利用游标卡尺在偏差检测导板上测量出钉点距X轴、Y轴位移,克氏针置入长度,并同计算机测量数值比较。结果游标卡尺测量组同计算机测量组比较,在进钉深度、X轴位移、Y轴位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置钉准确性可靠。结论使用微型导板在减少设计、制造时间同时能有效的辅助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提高了该手术的安全性,同时为数字化导航手术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作者:严超;陈剑锋;尚峥辉;梁杰;覃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骶管注药联合四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目的:观察骶管注药联合四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的四维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四维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骶管注药治疗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腰椎疼痛评分和脊柱ODI功能障碍指数。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腰椎VAS评分和脊柱ODI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为(2.58±1.02)分和(19.24±4.6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69±1.37)分和(14.52±3.59),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腰椎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脊柱ODI功能障碍指数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骶管注药联合四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洪光;范章辉;陈光耀;钟康华;肖愫祺;温继智;梁汉坚;林厚余;廖凯明;吴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椎间融合术治疗经椎间盘胸腰椎骨折-脱位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术治疗经椎间盘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松岗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2例经椎间盘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组(A组,32例)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组(B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的骨折椎体高度、Cobb角变化;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脊髓神经功能评分,并于术后3个月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85.5±25.4) mL,明显少于B组的(460.7±12.8) mL,手术时间为(250.5±10.6) min,明显短于B组的(320.2±16.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周的骨折椎体高度明显高于B组,Cobb角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的Cobb角、骨折椎体高度与术后1周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但组间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并且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90.35±10.47)分、(225.45±10.54)分,均显著高于B组的(74.03±10.33)分、(201.54±1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B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间盘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行经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术,能够有效纠正节段后凸角度,恢复椎体高度和神经功能,且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理想术式。

    作者:韩运;窦庆寅;胡洪涌;钟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肿瘤干细胞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CSCs)在体内保留了致瘤性,并提高了肿瘤的耐药性,是导致常规放化疗抵抗以及治疗后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目前CSCs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远强;张坤;孙丽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动态监测ICU肝病患者PCT水平在判断血流感染和指导抗生素使用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水平在诊断ICU肝病患者早期血流感染及指导抗生素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监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30例健康对照者体检当日和530例新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肝病患者当日血清PCT浓度,对怀疑存在血流感染的肝病患者监测转入ICU后第1、2、3天清晨空腹血PCT浓度、WBC计数、血培养和细菌鉴定。结果有致病菌生长组266例,PCT均值8.0μg/L,阳性率94.3%(251/266);无致病菌生长组264例,PCT均值0.4μg/L,阳性率为35.6%(94/264);30例对照组血培养均阴性,PCT均<0.05μg/L,阳性率为0;真菌生长组40例,PCT均值2.8μg/L,阳性率为60.0%(24/40);革兰氏阳性菌生长组82例,PCT均值6.1μg/L,阳性率为85.4%(70/82);革兰氏阴性菌生长组144例,PCT均值15.1μg/L,阳性率为95.8%(138/144)。有致病菌生长组、无致病菌生长组的PCT浓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革兰氏阳性菌生长组、革兰氏阴性菌生长组、真菌生长组的PCT浓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白细胞(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在抗生素治疗后第2天和第3天PCT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生素治疗有效组在血流感染后第3天的PCT浓度与峰值PCT浓度相比,下降幅度为87.8%,而抗生素治疗无效组在血流感染后第3天的PCT浓度与峰值PCT浓度相比下降不超过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肝病ICU患者的PCT水平将有助于脓毒血症的早期干预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用药指导,从而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佳;陈霖;朱恒志;王淑英;李沛然;卞成蓉;李伯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智能三维情景式生物反馈训练平台在脑瘫患儿核心肌群肌力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智能三维情景式生物反馈训练平台下,联合应用悬吊运动训练与WOND2000F5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在脑瘫患儿核心肌群肌力训练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瘫患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儿给予传统运动疗法+悬吊运动疗法+WOND2000F5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对照组给予传统运动疗法+悬吊运动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2周的肌力、粗大运动功能以及大动作发育商。结果治疗后12周,观察组患儿肌力改善总有效率(88.00%)、粗大运动功能E区(38.20±7.50)分、D区(35.00±5.80)分、C区(39.90±9.70)分、B区(64.00±17.00)分、A区(59.00±15.30)分以及大动作发育商评分(67.21±18.54)分均高于对照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68.00%)、粗大运动功能E区(32.00±7.00)分、D区(29.90±5.40)分、C区(34.20±9.00)分、B区(48.00±13.00)分、A区(39.70±13.00)分以及大动作发育商评分(55.24±16.21)分,B区以及A区改善情况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悬吊运动训练结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脑瘫患儿核心肌群肌力,提高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以及发育商。

    作者:范耀良;梁金环;何燕萍;段捷华;李静;童军;黄子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 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肾脏风湿科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 mg/24 h者62例纳入单纯DM组,UAER在30~300 mg/24 h者59例纳入早期DN组,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受检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ys C和Hcy水平。结果单纯DM组与对照组比较,UAER、血清Cys C、Hcy、Scr及BU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UAER及血清Cys C、Hcy水平分别为(189.68±35.64) mg/24 h、(1.76±0.55) mg/L、(19.15±4.32)μmol/L,均明显高于单纯DM组的(14.58±4.68) mg/24 h、(0.57±0.32) mg/L、(13.62±3.5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患者血清Cys C及Hcy阳性率分别为47.45%、50.85%,明显高于单纯DM组的19.35%、2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 C、Hcy水平与UAER均呈正相关性(r=0.636、0.568,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血清Hcy、Cys C对早期识别及诊断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福杉;苏虹梅;陈婷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