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伴发和未伴发水肿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比较

黄冠美;沈凌志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水肿, 病理特征
摘要:目的 探讨伴发水肿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水肿,将78例患者分为伴发水肿组59例和未伴发水肿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 伴发水肿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3.5 g的人数比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的人数比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伴发水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白蛋白(ALB)、尿比重、尿渗透压、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的人数比例明显低于未伴发水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发水肿组和不伴发水肿组患者的肾小管间质评分在4~6分[47.5%(28/59)vs 21.1%(4/19)]、7分以上[27.1%(16/59)vs 5.3%(1/19)]的人数比较,伴发水肿组高于不伴发水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发水肿组患者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生率为27.1%(16/59),明显高于不伴发水肿组的5.3%(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发水肿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较高,肾小管间质病变较重,肾功能明显下降.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尼可地尔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临床纳入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94例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床位单双号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经(LVEDD)以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LVESD、LVEDD以及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对照组为10.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常规内科治疗对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更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心功能恢复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亚男;于晓然;李宏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法,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属于性索间质肿瘤[1].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多为卵巢功能性良性肿瘤,占所有卵巢肿瘤的0.5%~1.0%[2],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3].由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容易与卵巢其他肿瘤相互混淆,临床上术前诊断准确率不高.本文通过介绍一例临床诊断为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进一步探讨和了解该病.

    作者:尹璐;刘平;王朝;陈田田;张文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转化医学理念的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转化医学是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疗之间双向转化的研究体系,对医学本科生教育中科研能力的培养提出要求.本文从改变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和导师制的建立等途径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作者:刘洁;沙保勇;苟兴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内镜套扎联合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内镜套扎联合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下套扎术+普萘洛尔治疗,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术后加强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及时做出处理,出院时做好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止血成功率(100%vs 7.32%)及早期再出血率(97.56%vs 12.2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迟发性再出血率为9.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83%,治疗依从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普萘洛尔是治疗食管曲张出血的有效方法,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迟发性再出血发生风险.

    作者:李秋兰;罗灵敏;胡敏;赵妙;刘军;雷平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亚型干扰素雾化吸入与常规抗病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亚型干扰素雾化与常规抗病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儿科诊治的12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谱水平;将观察组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分别予雾化吸入α-1b、α-2b干扰素及静滴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5%和95.0%,明显高于C组的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但不同亚型干扰素疗效相当.

    作者:郑亚文;严建佳;钟秋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临床检验项目危急值复查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检验项目危急值复查价值.方法 提取我院2015年1~10月脑钠肽前体(proBNP)、肌红蛋白(myoglobin)、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和降钙素原(PCT)危急值结果,对这些危急值的初始检测结果和重复测试结果进行统计,计算标本重复试验延迟时间,并核算复查所需要的成本.结果 发现proBNP、myoglobin、hs-cTNT和PCT初始结果与复查值中分别仅有0.05%、0.22%、0.1%和0.1%标本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显著性差异原因来自于实验前;复查造成的时间延迟从11~25 min不等;因危急值复查,ProBNP项目成本增加8.19%,myoglobin项目成本增加4.54%,hs-cTNT项目成本增加3.30%,PCT项目成本增加4.46%.结论 在保证检测体系稳定性和避免标本干扰前提下,临床检验项目一次检测直接发出结果,由临床医生结合临床表现是否予以复查,将节约成本、增加抢救时间.

    作者:聂滨;胡海;周星材;刘能英;肖华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措施: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目的 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我国大学生幸福感的干预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Wang Fang Data),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2月.纳入评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三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而后交叉核对,若有分歧,和第三方研究人员讨论解决.鉴于纳入研究的结局指标不同,无法进行Meta分析,因而采用定性的方法对纳入文献的干预措施及其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终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均为大学生.所有纳入研究均未说明随机方法以及分配隐藏方法,仅有一项研究对实验对象实施了盲法,有两项研究出现了失访.7项研究中共涉及4种干预措施,涉及团体心理辅导的有4项研究,感恩方案有1项,正念训练有1项,以及体育学习模式1项.结果显示,所有干预措施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结论 干预措施能不同程度地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目前有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逐渐增加,干预措施开始多样化,但由于原始研究设计不同或质量问题,在推广时要谨慎.

    作者:张帆;唐晓君;唐贵忠;冯泽永;王璐;杨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两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一致性比较

    目的 用Kappa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的一致性,为安全输血提供佳的HCV抗体筛查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治而有可能需输血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待检标本,用胶体金法HCV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将可疑结果和阳性结果标本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HCV抗体诊断试剂盒(ELISA)和化学发学测定法HCV抗体检测试剂盒CLIA)分别进行复检.用SPSS17.0软件分别对可疑和阳性结果、可疑结果、阳性结果进行Kappa分析一致性程度,并用U检验对Kappa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胶体金法HCV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全部标本共448例可疑阳性和阳性结果,其中112例为可疑结果,336例为阳性结果;用ELISA方法检测448例初检为可疑和阳性结果,结果为阴性、可疑和阳性的例数分别是54例(12%)、18例(4%)、376例(84%),用CLIA方法检测结果分别为42例(9.4%)、11例(2.5%)、395例(88.1%);用ELISA方法检测112例初检为可疑阳性结果,结果为阴性、可疑和阳性的例数分别是11例(9.8%)、30例(26.8%)、71例(63.4%),用CLIA方法检测结果分别为13例(11.6%)、21例(18.7%)、78例(69.7%);用ELISA方法检测336例初检为阳性结果,结果为阴性、可疑和阳性的例数分别是12例(3.6%)、28例(8.3%)、296例(88.1%),用CLIA方法检测结果分别为11例(3.3%)、19例(5.6%)、306例(91.1%).两种方法对可疑和阳性标本、可疑标本、阳性标本的Kappa系数分别为Kappa=0.730(u=16.22,P<0.01)、Kappa=0.497(u=6.81,P<0.05)、Kappa=0.705(u=11.56,P<0.01).结论 两种方法对可疑和阳性标本、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对可疑标本的检测结果一致性为中等,对可疑阳性结果应用更为敏感和特异的试验验证.

    作者:赵子贤;李娟红;苏宏钊;曾凤群;何健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光动力疗法在眼科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配合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被广泛应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病理性近视(PM)、眼部肿瘤、脉络膜新生血管、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眼外伤等治疗.其原理为光敏剂可以在新生血管增生活跃的组织中选择性的凝聚和滞留,利用这种特性,通过固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产生的光敏剂化学反应,可以破坏目标组织血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我院作为海南省十大民生工程建设医院,自2012年首次引入光动力疗法.

    作者:张尧明;陈应军;韩少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前列地尔干乳剂对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干乳剂对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N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前列地尔干乳剂,疗程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脑钠肽(BNP)浓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并比较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BNP分别为(152.2±60.1)pg/mL、(245.4±73.5)pg/mL,均较治疗前的(590.4±137.8)pg/mL、(601.2±139.4)pg/mL明显下降,LVEF分别为(49.6±6.2)%、(45.3±6.4)%,均较治疗前的(40.2±6.3)%、(41.5±4.6)%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发心衰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干乳剂应用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可通过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俊贤;司徒海腾;梁蔓逸;王超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市陈星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行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观察组),50例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为96.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重度鼻塞占比均显著降低(均为0),轻度鼻塞占比显著升高(分别为75.00%、7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的鼻塞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可有效解除鼻塞症状,同时保留大部分鼻中隔软骨和正常的骨性支架,减少鼻背塌陷,避免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蔡卓;石雄州;吴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40例肺结核患者,均接受常规胸部CT扫描及低剂量CT扫描,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辐射剂量的差异,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对肺结核病变特征的显示情况,包括病灶数目、毛刺、结节、空洞、实变、磨玻璃影、钙化及胸膜粘连.结果 低剂量扫描CT剂量指数[(29.8±3.6)vs(43.2±6.3)]及剂量长度乘积[(34.3±4.2)mGycm vs(138.7±27.6)mGycm]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5%和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剂量CT扫描比较,低剂量CT扫描对病灶数目、结节、空洞、实变、钙化及胸膜粘连征象显示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剂量CT扫描对毛刺(38.0%vs 51.1%)及磨玻璃影(36.4%vs 49.6%)的显示率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能够显示肺结核病变特征,且具有辐射剂量低的优点.

    作者:陈英育;陈奕鹏;宋国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Toll样受体4在脓毒症大鼠心肌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Toll样受体4(TLR4)在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脓毒症心肌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n=20)及脓毒症组(CLP组,n=20),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24 h后,检测各组的血清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及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TLR4的表达水平.结果 CLP组大鼠出现明显的心肌损伤(心肌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结构松散、紊乱),CLP组大鼠血清BNP和cTnI水平分别为(5.33±0.26)ng/mL、(3.89±0.13)ng/mL,均高于SH组的(1.05±0.19)ng/mL和(0.87±0.07)ng/m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LP组大鼠心肌组织的TNF-α和TLR4表达水平分别为(23.71±1.59)ng/mL、(38.03±5.02),均高于SH组的(8.99±0.52)ng/mL和(11.32±2.5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LR4在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中表达上调,TLR4可能在脓毒症心肌损伤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郑晓丽;陈芳;张小乔;刘伯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22例.根据患者基础肺功能及潮气呼吸配合动作,将患者分为激发A组197例、激发B组215例与舒张组210例.对激发A组患者采用Astograph Jupiter-21气道反应仪行乙酰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激发B组患者采用ASP-Pro雾化器行乙酰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对舒张组患者行沙丁胺醇支气管舒张试验.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础肺功能、试验结果阳性与阴性预测值,以及支气管激发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舒张组患者年龄为(51.07±16.58)岁,明显高于激发A组及激发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FEV1/FVC方面,舒张组基础肺功能较激发A组与激发B组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体质量、身高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组患者的阳性率为76.19%,明显低于激发B组的87.91%与激发A组的86.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A组患者的非气道痉挛不良反应率为32.49%,明显高于激发B组的2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A组气道痉挛与严重气道痉挛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03%、0,略低于激发B组的2.33%、0.47%,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均较高,有较高阳性预测率、不良反应小,临床应用中应结合FEV1/FVC肺功能指标进行区分.

    作者:朱丽涛;牟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抗M抗体所致ABO血型鉴定正反不合一例

    输血前相关检测项目尤其是ABO血型鉴定对于输血安全至关重要.除ABO血型系统外,还发现一些罕见血型系统的存在.MNS血型系统是继ABO血型之后第二个被发现的血型系统.抗M抗体是MN血型系统中的一种血清抗体.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疑难血型不仅能提高检验工作质量而且为输血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徐星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声对孕11~13+6周胎儿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孕11~13+6周胎儿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11年2月至2015年1月孕11~13+6孕妇14346例,行系统超声检查测量,严重神经系统畸形胎儿终止妊娠,余神经系统阴性者继续妊娠,孕中晚期给予系统超声检查并追踪妊娠结局与引产结果.结果 孕早期系统超声对神经系统畸形检出率为2.4‰(35/14346),其中全前脑12例,露脑畸形8例,无脑儿7例,脑膨出1例,开放性脊柱裂4例,脊柱侧弯3例,全前脑畸形中8例,无脑儿中2例,露脑畸形中2例,脑膨出中1例伴颈后透明层(NT)增厚;4例开放性脊柱裂颅内透明层(IT)消失.孕中晚期超声对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为1.3‰(18/14311).上述产前诊断结果均经引产证实.孕早期超声对胎儿神经系统畸形检出率(2.4‰)显著高于孕中晚期超声检出率(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早期11~13+6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可筛查出部分早期发生的胎儿神经系统异常,对早期诊断胎儿神经系统严重畸形有重要意义,但孕中晚胎儿超声检查同等重要,应两者结合,更好的检出胎儿神经系统畸形.

    作者:周富强;刘滨月;孔凤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尼莫地平、马来酸桂哌齐特与尼莫地平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三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A组、B组、C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109.12±14.71)cm/s、(104.78±15.11)cm/s、(96.22±11.52)cm/s,均较治疗前的(165.79±25.82)cm/s、(167.35±24.79)cm/s、(166.28±23.96)cm/s明显降低,GCS评分分别为(11.18±2.01)分、(11.24±2.14)分、(13.93±2.94)分,均较治疗前的(7.24±1.81)分、(7.43±1.75)分、(7.34±1.52)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彬源;陈桂增;王本艳;黄宝瑶;李少鹏;刘小红;蔡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血管疾病与康复结合专科在二级甲等医院的建立

    目的 探究心血管疾病与康复结合专科在二级甲等医院建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4月前内科收治的27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5年5月后建立心血管病与康复结合专科后收治的57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专科临床疗效、住院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治疗达标率以及我院经济收入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建立心血管疾病与康复结合专科后,专科治疗有效率、心血管危险因素治疗达标率分别为93.68%、98.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6%、8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年收入也从1.13亿元提高到1.28亿元.结论 心血管疾病与康复结合专科在二级甲等医院的建立提高了我院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且能提高我院的经济收益.

    作者:吴毅明;黄颖欣;江美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Chemerin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Chemerin是新近发现的脂肪因子,能经由自分泌或旁分泌等径路,对糖、脂代谢产生影响.同时,也可介入血压调控、炎症反应等过程.近来的研究还发现,Chemerin与OSAHS的发生与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本文就海内外脂肪因子Chemerin与OSAHS之间相关性的新进展做一简述.

    作者:施斌;吴海莺;白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MCP-1在乳腺恶性肿瘤细胞增殖与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人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在乳腺恶性肿瘤细胞增殖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MCP-1过表达的稳转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和空载MCF-7细胞,分别标记为MCP-1过表达MCF-7细胞(MCP-MCF-7)、空载MCF-7细胞(EV-MCF-7).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单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细胞凋亡检测,观察MCP-1过表达对细胞增殖转移及凋亡的影响.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MCP-1可能的下游基因.结果 成功构建了MCP-1过表达MCF-7乳腺癌细胞株及对照细胞株.CCK8实验显示培养第5天起MCP-MCF-7细胞株在450 nm处的吸光度明显高于EV-MCF-7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提示MCP-MCF-7细胞株所形成的集落数量明显多于EV-MCF-7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单个集落的体积亦大于后者.划痕实验中12 h后MCP-MCF-7细胞的迁移能力开始增强,到48 h时划痕更加愈合明显.虽然转染MCP-1后细胞有效凋亡百分比(0.57%)低于空载细胞(1.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MCP-1对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无影响.在对MCP-1下游可能基因的分析结果提示MCP-1可以上调p65、MMP2、STAT2基因表达,下调RASSF1基因表达.结论 MCP-1具有直接促进乳腺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且此种作用可能与p65、MMP2、STAT2、RASSF1有关.

    作者:吕明丽;周赟;周雷平;牛建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