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对神经细胞因子及CXCL16、CD40L的影响

周才旺;吴国平;杨远征

关键词:尤瑞克林, 丁苯酞, 脑梗死, 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细胞因子及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可溶性CD40配体(CD40L)的影响.方法 选取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细胞因子及CXCL16、CD40L、扣针蛋白-5(Fibulin-5)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含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明显降低,神经营养因子(NT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明显增加,观察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NTF和N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XCL16、CD40L、Fibulin-5及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并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及释放.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结核病流行病学概述

    儿童结核病由于其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等自身特点而使学者及公共卫生部门所忽视,但儿童结核病可以更好地评估地区的结核病负担,重视儿童结核病疫情对终止结核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儿童结核病流行病学近况做一概述.

    作者:王慧珍;李奇凤;罗新辉;孙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不同诱导方案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米托蒽醌+阿糖胞苷(MA)和阿柔比星+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诱导方案治疗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MA组和CAG组,每组43例,MA组采用小剂量MA方案治疗7~9 d,CAG组采用CAG方案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时间.结果 CAG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3.5%,略高于MA组的4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患者术后骨髓抑制、出血、感染发生率分别为83.7%、48.8%、32.5%,均高于CAG组的69.8%、34.9%、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2.37±3.88)个月,略短于CAG组的(25.73±4.8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小剂量MA方案,使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诸如骨髓抑制、出血、感染的发生.

    作者:卜声镝;陈江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经胸微创封堵与体外循环治疗不同直径干下型VSD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SD)直径大小对手术疗效的影响,对比分析经胸微创封堵与体外循环治疗不同直径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8年8月至2016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心胸外一科收治的63例缺损直径在3~10 mm的先天性干下型VSD 2~6岁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5例,女性28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体外组和微创组,再依据直径大小差异各分为两组,经胸微创封堵治疗34例,男女比例为19/15,其中直径3~5 mm 13例,>5 mm 21例;正中切口体外循环治疗29例,男女比例为16/13,其中直径在3~5 mm 11例,>5 mm 18例.分别对其手术成功率、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体外组手术时间、输血总量、机械通气时间、术后重症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微创组长,两种手术方式总体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损直径在3~5 mm时,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损直径在5~10 mm时,体外组手术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微创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手术失败患者的缺损直径均在8~10 mm.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输血总量、机械通气时间、术后重症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成功率均不受缺损直径大小的影响(P>0.05).两种手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术后早期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总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体外组的总体发生率为5.75%,高于微创组的1.67%.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不受缺损直径大小的影响(P>0.05).结论 VSD缺损直径大小对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成功率有影响.体外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微创组高,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不受缺损直径大小影响;微创组较体外组术中优势明显.缺损直径较小选择微创封堵优势明显,缺损直径越大选择体外循环手术治疗优势越明显.

    作者:伍成德;刘鹏;林巍;林刚;符芳永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单纯前路手术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9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给予单纯前路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43例给予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利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颈椎残障功能量表(N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的VAS评分分别为(1.85±0.56)分和(1.72±0.36)分,均明显低于术前的(4.86±1.05)分和(4.85±1.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的NDI评分分别为(26.31±6.10)分和(17.26±5.37)分,均明显低于术前的(51.33±16.25)分和(52.03±15.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JOA评分分别为(11.55±1.65)分和(12.82±2.33)分,均明显高于术前的(6.39±1.02)分和(6.02±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6个月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的NDI评分和JO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A评分改善率为(62.12±9.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31±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切口感染,未出现褥疮,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实施前后路联合手术内固定治疗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占道禄;林明侠;林庆彪;陈建;戴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早期肺泡灌洗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吸入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肺泡灌洗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乐东县江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院至乐东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的6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解毒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早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 d体温(T)、呼吸频率(R)、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变化以及治疗后1 d动脉血氧分压(PaO2)变化,同时详细记录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胸片双肺实变影吸收时间、ICU住院时间、病死率等预后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aO2水平分别为(11.54±0.56)kPa和(8.77±0.57)kPa,均较治疗前的(6.33±0.52)kPa和(6.29±0.54)kPa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WBC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4.1±1.1)d vs(8.3±1.2)d]、胸片阴影吸收时间[(14.6±1.3)d vs(23.5±1.6)d]和ICU住院时间[(6.2±1.1)d vs(12.3±1.4)d]比较,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为12.5%(4/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11/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支镜早期肺泡灌洗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吸入性肺炎的治疗,能够早期清除气道异物,及早恢复气道通畅与呼吸功能,缓解机体缺氧状态,有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斌;黄冠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阻断Nav1.8通道对右侧星状神经节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利用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1.8(Nav1.8)特异性阻断剂A-803467局部阻断Nav1.8对右侧星状神经节(RSG)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家犬随机分为对照组(DMSO)、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每组6只,向RSG内局部分别注射0.1 mL DMSO和低(10 mmol/L)、中(15 mmol/L)、高浓度(20 mmol/L)的A-803467,并在注射前和注射后30 min测定由高频刺激RSG引起的大心率的变化情况和RSG的神经活性频率和振幅变化情况.以刺激电压为横坐标,心率变化的大百分比为纵坐标绘制出的电压-心率反应曲线以反映RSG的功能情况.结果 在基础状态时,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组的RSG功能和神经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射A-803467后30 min,可观察到电压-心率反应曲线明显钝化,RSG功能显著降低,RSG神经活性频率和振幅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803467的浓度越高,电压-心率反应曲线钝化程度越大,RSG功能降低越显著,频率和振幅越小.结论 阻断Nav1.8通道可以抑制RSG功能和神经活性,且阻断剂浓度越大,抑制效应越强.

    作者:王宇虹;王梦龙;李雪飞;周丽平;黄兵;周晓亚;余锂镭;江洪;夏豪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椎管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一例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是一种起源于起源于神经嵴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具有分化差、侵袭性强的特点[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PNET 1例,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其MRI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黎君翔;林倩语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兰索拉唑对脑外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血清SOD、GAS和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目的 探索兰索拉唑在脑外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中对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胃泌素(GAS)以及血浆胃动素(MTL)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6月至2016年5月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78例颅脑外伤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符合手术指征者积极给予手术治疗,无手术指征患者则积极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SOD、GAS、MTL水平以及颅内压力(IPC)和格拉斯哥评分(GCS)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略高于对照组的76.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SOD、Nu/mL、GAS及血浆MT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OD[(89.3±14.4)Nu/mL vs(76.4±14.6)Nu/mL]均显著增高,GAS[(81.4±15.6)ng/L vs(86.6±16.2)ng/L]和MTL[(142.3±32.6)ng/L vs(167.6±33.1)ng/L]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GAS与MT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IPC[(32.4±3.8)mmHg vs(32.6±3.9)mmHg]、GCS[(4.5±2.1)分vs(4.6±2.3)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IPC分别为(16.6±3.5)mmHg和(24.4±3.7)mmHg,GCS分别为(9.1±2.3)分和(5.8±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IPC低于对照组、GC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对颅脑外伤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其能够更好地提高SOD并降低GAS、MTL水平,利于颅脑外伤病情的好转.

    作者:赵辉;邹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看护者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看护者身份不同(直系亲属或雇佣者)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4~9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有固定看护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89例,依照看护者身份的不同分为直系亲属看护组(211例,A组)和雇佣者看护组(78例,B组).在起病后14 d按DSM-IV诊断标准筛选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比较两组患者间PSD发病率有无差异;针对两组中合并PSD的患者,行HAMD评分(17项)并比较抑郁水平;90 d后比较A、B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A、B两组合并PSD患者的NIHSS评分及HAMD评分.结果 在起病第14 d,A、B两组患者分别有48例(22.75%)、27例(34.62%)例达到PSD诊断标准,HAMD评分分别为(29.14±4.38)分、(35.24±6.02)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d后,A组和B组NIHSS评分分别为(2.69±1.57)分和(4.11±2.3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合并PSD的亚组中,亲属看护的患者NIHSS评分为(3.67±2.29)分,雇佣他人看护的患者NIHSS评分为(4.77±2.04)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雇佣看护者相比,直系亲属看护组在起病2周后有更低的卒中后抑郁发病率,更轻的抑郁表现,在90 d后有更好的预后.

    作者:邓益东;文国强;陈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对神经细胞因子及CXCL16、CD40L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细胞因子及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可溶性CD40配体(CD40L)的影响.方法 选取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细胞因子及CXCL16、CD40L、扣针蛋白-5(Fibulin-5)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含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明显降低,神经营养因子(NT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明显增加,观察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NTF和N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XCL16、CD40L、Fibulin-5及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并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及释放.

    作者:周才旺;吴国平;杨远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对骨关节炎患者预后及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对骨关节炎患者预后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共120膝)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置换髌骨(观察组)或不置换髌骨(对照组)者各60例.术后随访2年,采用KSS膝评分与功能评分、髌骨评分(P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应用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的KSS膝评分、KSS功能评分、P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而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的KSS功能评分分别为(80.4±13.8)分、(88.4±6.1)分、PS评分分别为(19.6±4.6)分、(24.9±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11.2)分、(76.3±12.4)分和(17.1±3.3)分、(18.5±2.2)分,而VAS评分[(3.3±1.1)分、(2.4±0.9)分]低于对照组[(4.3±1.3)分、(3.5±1.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两组患者的髌骨倾斜角、髌骨适合角、胫骨角、髌韧带比值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置换髌骨可明显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而对2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大城;巫洪波;郭汉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冠心病高危因素对PCI术的影响及预后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高危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期间于北京武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38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疾病临床资料和相关血液生化指标进行高危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死亡情况.结果 ①术后随访3个月,384例PCI术后患者中有65例发生MACE,发生率为16.93%,其中主要MACE为心衰、心绞痛、心梗复发、再次PCI及心源性死亡;②MACE组和非MACE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1.27±0.84)mmol/L vs(1.67±0.96)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2.72±0.33)mmol/L vs(2.11±0.24)mmol/L]、总胆固醇(TC)[(4.42±1.81)mmol/L vs(4.03±1.79)mmol/L]、甘油三酯(TG)[(1.79±0.63)mmol/L vs(1.52±0.46)mmol/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4.82±0.78)mg/L vs(4.61±0.35)mg/L],糖化血红蛋白(HbAlc)[(6.94±1.02)mmol/L vs(6.32±1.14)mmol/L],肌钙蛋白I(cTNI)[(0.06±0.01)mmol/L vs(0.18±0.05)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PCI支架安装个数及HDL-C、LDL-C、TC、TG、hs-CRP、HbAlc、cTNI是PCI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较多,能够直接影响PCI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工作中应在PCI术前进行相关高危因素筛查,选择积极的控制措施,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冉冉;张英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对生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对生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海南省中医院妇产科诊断为输卵管妊娠后选择采用保守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患者接受中药结合甲氨蝶呤(MTX)联合疗法,而B组患者仅接受MTX治疗,疗程1个月.患者在3个月后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对比双侧输卵管通畅情况;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均未避孕,有生育要求,比较随访1年内的受孕率.结果 两组患者3个月后患侧输卵管造影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1年内的总受孕率为78.0%,明显高于B组的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一年内异位妊娠再发率为4.0%,明显低于B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联合MTX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能够提高患者治疗后的受孕成功率,减少异位妊娠再发率.

    作者:翁清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胆管灌洗在超声胆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进一步完善超声胆管造影(B-CEUS)的操作步骤,探讨胆管灌洗在超声胆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超声医学科接受IB-CEUS的21例肝门部梗阻患者,先不经胆道灌洗步骤注入超声造影剂(UCA)进行胆管造影,待UCA效果消退后经引流导管灌洗肝内胆管系统,再行胆管造影.比较患者灌洗前和灌洗后肝内1级和3级胆管(肝段胆管)的即刻显影率.结果 胆管灌洗前,患者1级胆管1例显示不满意,20例显示满意,胆管灌洗后,21例患者1级胆管均显示满意,灌洗前后1级胆管即刻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灌洗前,患者3级胆管6例显示不满意,15例显示满意,灌洗后,1例显示不满意,20例显示满意,灌洗前后3级胆管即刻显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IB-CEUS前加入胆管灌洗这个步骤可以提高IB-CEUS中3级胆管的显示率,从而有望更精确的诊断胆管疾病.

    作者:陈列;田超;张植兰;朱才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五例典型门诊疑问处方审核分析

    门诊药房调剂工作的首要环节是处方审核,处方的合理性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基础.海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使用的审方软件是美康公司开发的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版本号为2.4.3.2.尽管利用该系统可对处方中的用药情况进行调配前审核,但药师仅依赖审方软件完成审方工作是不规范和不合理的.审方药师必须具有临床思维,除了依据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及合理用药软件外,还要学习临床诊疗指南、各种医学数据文献等相关知识,通过积极与处方医师沟通,才能有效地审核疑问处方[1].本文就我院2016年1~12月收集的五例典型门诊疑问处方进行分析,以提醒药师审核处方需要注意的问题,不断提高处方审核能力.

    作者:朱灿阳;吴玉霞;简亮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对患者近期安全性与远期生存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对于近期安全性与远期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到2016年2月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经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腹手术治疗,记录两组近远期预后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个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日常生活、一般状况、社会影响、情感活动、治疗相关症状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到2017年1月,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2.94±3.22)个月,1年生存率为98.3%,均明显长于或高于对照组的(18.34±3.09)个月和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手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能减少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远期生存时间.

    作者:吴飞马;李艳星;赵玉明;朱晓峰;李振华;李文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CT检查在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CT检查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NG)和甲状腺癌(TC)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3例NG患者和79例TC患者的CT资料,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两组患者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其CT特征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混合钙化、CT平扫以及强化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灶数目、甲状腺边缘中断征、细颗粒状钙化、瘤体形态、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密度、结节边缘情况及囊变表现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CT表现的特征性具有明显差异,应用CT检查有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良金;石安斌;翟建春;方文亮;吴继雄;陈佳佳;黎健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超声引导下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行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坐骨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坐骨神经阻滞,观察组含10μg舒芬太尼的0.5%罗哌卡因25 mL,对照组为25 mL的0.5%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Ramsay镇静评分以及麻醉效果等.结果 两组在麻醉不同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麻醉不同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4.2±0.9)min]、感觉阻滞成功时间[(10.1±2.5)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6.7±2.0)min]较对照组[(5.3±1.1)min、(13.4±2.6)min、(8.9±3.1)min]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时间[(603.4±110.7)min]显著长于对照组[(524.6±10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行坐骨神经阻滞不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镇静深度,与罗哌卡因阻滞比较,起效更快,术后镇痛时间更长.

    作者:李圣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早期集束化护理对急性腺病毒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集束化护理对急性腺病毒(ADV)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东科技大学附属三水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儿科收治的ADV感染合并脓毒症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针对脓毒症并发症进行护理,观察组则早期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干预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肠道功能障碍评分为(1.36±0.5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hs-CRP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4.27±2.55)mg/L和(11.72±2.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4±3.08)mg/L和(13.93±2.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腺病毒感染合并脓毒症患儿进行早期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肠功能障碍的发生、进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莫静金;邓翠丽;钟斌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联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广泛视网膜光凝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眼科收治药物无法控制眼压的NVG患者26例26眼,先给予患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 mL,于注药1周后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并于术后及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视网膜激光光凝.结果 注药后2~7 d,24眼新生血管全部消退,2眼残留少许血管;治疗前眼压38.0~59.5 mmHg,平均(48.38±9.16)mmHg,联合治疗(注药+AGV植入术+PRP)后1个月眼压(11.56±3.43)mmHg,3个月眼压(12.16±3.37)mmHg,6个月眼压(12.69±2.52)mm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后佳矫正视力≥0.1者7眼,视力0.01~0.09者16眼,与治疗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作者:周林;黄素英;李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