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科;周子淞;张明;李荷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是一种起源于起源于神经嵴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具有分化差、侵袭性强的特点[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PNET 1例,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其MRI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黎君翔;林倩语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评估孕妇宫颈在其早产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187例,分为无先兆流产或早产表现组(对照组)和出现先兆流产或早产表现需住院组(病例组).两组中所有孕妇依孕周分为早孕亚组、中孕亚组和晚孕亚组.应用SWE测量宫颈剪切波速度(SWS),进行操作者间和操作者内一致性检验,分析对照组和病例组、不同孕周亚组SWS的差异及对早产的预测.结果 病例组78例,10例妊娠结局为早产;对照组109例,4例妊娠结局为早产.操作者间和和操作者内SWS的变异分别0.1 m/s和0.15 m/s.对照组中早孕亚组(<14周,24例孕妇)、中孕亚组(14~28周,31例孕妇)和晚孕亚组(29~37周,54例孕妇)平均SWS分别为(1.8±0.2)m/s、(1.6±0.1)m/s和(1.4±0.2)m/s,早孕亚组、中孕亚组分别与晚孕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例组孕周匹配的对照组孕妇为29例,两组宫颈平均SWS分别为(1.3±0.1)m/s、(1.5±0.1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病例组妊娠结局为早产和足月分娩孕妇宫颈平均SWS分别为(1.3±0.1)m/s和(1.5±0.1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宫颈剪切波弹性成像所获得的剪切波速度测量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可作为预测孕妇早产风险的手段之一.
作者:王丽;彭软;符小艳;冯少燕;张敏;覃伶伶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氧气驱动与压缩空气泵雾化吸入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A组患者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B组患者接受压缩空气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一周后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患者的大呼气流速(PEF)变化情况及其改善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一周后,A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5.6%,明显低于B组的9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的PEF为(193.6±7.2)L/min,PEF的改善率为33.8%,均明显低于B组的(235.2±8.9)L/min和6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两种不同的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采用压缩空气泵驱动雾化吸入方法效果佳,患者病情改善显著,预后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婉红;陈兰;王秀娟;张余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成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每组33例.比较两组乙状结肠癌手术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2%,明显低于开腹组的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对患者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推荐为首选的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侯开庆;王定茂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妇舒能洗剂联合维生素E胶丸阴部外擦治疗更年期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在琼海市大路镇卫生院和琼海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治的200例更年期阴道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醋酸与保妇康栓联合治疗,观察组应用妇舒能洗剂联合维生素E胶丸外擦阴部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阴道健康状况优秀率分别为69.0%(69/100)和65.0%(65/100),高于对照组的55.0%(55/100)和51.0%(51/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阴道炎症状总评分为(3.36±1.15)分,低于对照组的(4.24±1.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健康状况总评分为(13.47±1.08)分,高于对照组的(11.04±1.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舒能洗剂联合维生素E胶丸阴部外擦治疗更年期阴道炎的临床治愈率高,患者预后改善明显,是促进更年期阴道炎恢复的有效方案.
作者:张娟;林凛然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淋巴结是否转移是一个评价恶性肿瘤患者分期及预后的相关的指标,术前无创或微创准确预测淋巴结性质对恶性肿瘤患者非常重要.超声技术是临床目前常用的术前淋巴结评判工具之一,转移淋巴结的二维灰阶超声诊断标准是淋巴结大小、皮质厚度、形状、边界、淋巴门及中心坏死区等评估,但淋巴结的血流分布及血管模式等对淋巴结疾病的鉴别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综述了超声技术在转移淋巴结血流显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入院接受治疗过程中留置导尿管的12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后导尿管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导尿管常规护理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病室消毒情况(12.50%vs 72.50%)、大便后消毒情况(17.50%vs 62.50%)、尿道口消毒情况(20.00%vs 57.50%)、放尿前后集尿袋出口消毒情况(22.50%vs 52.50%)和导尿管更换时间(18.75%vs 60.00%)等方面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收集器使用情况(30.00%vs 37.50%)和集尿袋更换时间(28.75%vs 40.00%)方面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后导尿管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感染率.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预测慢性梗阻性肾病(CON)继发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风险性,并对其相关危重度进行评判.方法 连续性纳入解放军第105医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初次接诊的CON患者为研究队列,对其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以确认预后.完善研究对象初始入院时的各项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依据随访结果,进行远期风险性预测和相关危重度评判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终纳入274例CON患者,终255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69例患者于随访期内进展至ESRD.Cox回归分析显示,CON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模型由完全性梗阻、尿肾损伤分子-1(uKIM-1)含量、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NGAL)含量、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uNAG)含量组成,均为CON患者于发病后18个月内继发ESRD的独立风险因素;uKIM-1≥137.01 pg/mL或uNGAL≥173.25 ng/mL的CON患者病情更重、进展至ESRD阶段的时间更短,其中uKIM-1的临界值指标具有更高的危重度评判效能(P<0.05).结论 完全性梗阻、uKIM-1、uNGAL、uNAG是CON患者继发不良预后的风险因素,且uKIM-1≥137.01 pg/mL为衡量CON病情危重度的临界点.
作者:李俊;章福彬;韦兵;孙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羟考酮不同给药模式用于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膀胱痉挛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8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择期全麻下行TURP术患者90例,术后按数表法随机分为PCIA持续泵注组(OC组)、PCIA单次给药组(OI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OC组、OI组患者PCIA泵配方为0.1 mg/mL羟考酮共300 mL.OC组PCIA泵背景剂量为0.5 mg/h,追加量为羟考酮1 mg/次,锁定时间5 min;OI组无背景剂量,追加量为羟考酮1 mg/次,锁定时间5 min;C组无PCIA镇痛,所有患者VAS评分>3分时接受静脉注射曲马多50 mg/次.所有患者VAS评分>3分30 min以上可要求静注曲马多50 mg行补救镇痛.观察术后48 h内患者膀胱痉挛发生次数、总持续时间、羟考酮总量、OC和OI组48 h内补救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OC组和OI组患者48 h膀胱痉挛次数和持续时间分别为[(4±1)次、(41±10)min]和[(4±1)次、(44±17)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次、(144±5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I组和OC组患者48 h羟考酮用量分别为(21±3)mg和(28±4)mg,OI组少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羟考酮PCIA持续和单次给药均可为TURP术后膀胱痉挛痛提供满意镇痛,但按需单次给药模式可减少患者术后48 h羟考酮用药总量.
作者:王志华;陈勇;欧阳碧山;宁巧明;吴多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引起宫颈癌的重要致病因素,弄清HPV在人群中的感染流行与人类学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我们通过文献总结发现,不同的地区,年龄与HPV的检出率及多型别检出率的趋势不同.大部分地区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HPV感染率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双峰分布的特点.妊娠数与HPV检出率及多型别检出率也可出现多种相关性.大致呈现出未生育者的感染率高于生育者的感染率.已生育者,生育数越多,感染率越高.对于大多数人群,性伴侣数越多其HPV检出率及多型别检出率也越高.不同的种族的HPV检出率及HPV多型别感染检出率有较大的差异.
作者:王乐;肖长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14例患者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住院确诊的SLE合并败血症,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表现球蛋白及C3降低,CRP升高;85.71%的患者表现出ESR升高及血白蛋白、淋巴细胞比例降低;78.57%的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71.43%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14例患者中革兰阳性菌有9例,分别是溶血性葡萄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粪肠球菌1例、藤黄微球菌1例;革兰阴性菌有5例,分别为液化沙雷菌1例、醋酸不动杆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和产酸克雷伯菌1例.依据药敏结果,革兰阳性菌建议选择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革兰阴性菌建议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等.结论 SLE患者合并败血症病情凶险,当患者出现发热、畏寒等临床表现需高度警惕,依据药敏选择合适用药,注意平衡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关系,尽早控制病情.
作者:黄玮;林书典;詹锋;张延;林璐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保守方法改良后治疗闭合性阴茎白膜破裂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2年2月至2016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闭合性阴茎白膜破裂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保守组(23例)及手术组(52例).结果 性交不当是主要致伤因素(62.7%).白膜裂口主要位于阴茎后半段(77.3%),裂口长度在保守组及手术组分别为(4.5±2.5)mm及(16.7±7.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阴茎海绵体增厚/硬结的远期发生率比较,保守组比手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在保守组去除裂口位于根部的患者情况下,手术组及保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及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6).结论 对于闭合性阴茎白膜破裂,手术修复仍为标准治疗.留置尿管下全阴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于位置合适且损伤不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
作者:周家权;王阳;徐从杰;康新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早期集束化护理对急性腺病毒(ADV)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东科技大学附属三水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儿科收治的ADV感染合并脓毒症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针对脓毒症并发症进行护理,观察组则早期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干预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肠道功能障碍评分为(1.36±0.5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hs-CRP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4.27±2.55)mg/L和(11.72±2.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4±3.08)mg/L和(13.93±2.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腺病毒感染合并脓毒症患儿进行早期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肠功能障碍的发生、进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莫静金;邓翠丽;钟斌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肺泡灌洗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乐东县江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院至乐东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的6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解毒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早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 d体温(T)、呼吸频率(R)、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变化以及治疗后1 d动脉血氧分压(PaO2)变化,同时详细记录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胸片双肺实变影吸收时间、ICU住院时间、病死率等预后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aO2水平分别为(11.54±0.56)kPa和(8.77±0.57)kPa,均较治疗前的(6.33±0.52)kPa和(6.29±0.54)kPa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WBC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4.1±1.1)d vs(8.3±1.2)d]、胸片阴影吸收时间[(14.6±1.3)d vs(23.5±1.6)d]和ICU住院时间[(6.2±1.1)d vs(12.3±1.4)d]比较,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为12.5%(4/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11/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支镜早期肺泡灌洗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吸入性肺炎的治疗,能够早期清除气道异物,及早恢复气道通畅与呼吸功能,缓解机体缺氧状态,有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斌;黄冠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孕妇的口腔卫生状况、保健知识及行为,为孕妇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结构化的调查问卷调查2016年1~12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定期产检的524名孕妇口腔卫生状况、保健知识及行为.结果 超过一半(59.3%)孕妇在妊娠期间有过口腔健康问题,约三分之一(30.5%)的孕妇在过去6个月中看过牙医,超过一半的孕妇(>50%)没有意识到母亲口腔健康差对妊娠和婴儿结局有潜在影响.结论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孕妇的口腔保健意识薄弱以及口腔卫生知识欠缺,口腔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妇幼保健机构应注重孕期口腔保健健康教育.
作者:沈波;王现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肾上腺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肾上腺良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本例患者经彩超及CT检查诊断为腹膜后囊腺瘤,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巨大囊肿.现将左肾上腺巨大囊肿误诊为腹膜后囊腺瘤1 例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女,33 岁,无高血压史,无特殊不适.
作者:杨天煌;许贤照;李耀华;黄雅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小腿远端动脉逆行穿刺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对7例腘动脉及膝下动脉闭塞患者采用导丝顺行开通失败,同期采用经小腿远端胫后、足背动脉逆行穿刺引导导丝逆行开通闭塞段动脉,然后对病变段进行球囊扩张.术中经胫后动脉穿刺5例,经足背动脉2例.观察远端动脉逆行穿刺的成功率、闭塞段病变的逆行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踝/肱指数(ABI).结果 本组7例患者小腿远端动脉逆行穿刺均获成功,其闭塞段腘动脉及胫前或胫后动脉均获逆行开通,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得到缓解,未出现相邻神经、血管损伤等围术期并发症.术后ABI由术前的(0.32±0.13)升至(0.7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复发.结论 对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尤其是腘动脉及膝下动脉病变,如常规顺行开通失败,可采取小腿远端动脉穿刺逆行开通技术,以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戚悠飞;岳劼;陈浩;刘飒华;肖占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SD)直径大小对手术疗效的影响,对比分析经胸微创封堵与体外循环治疗不同直径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8年8月至2016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心胸外一科收治的63例缺损直径在3~10 mm的先天性干下型VSD 2~6岁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5例,女性28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体外组和微创组,再依据直径大小差异各分为两组,经胸微创封堵治疗34例,男女比例为19/15,其中直径3~5 mm 13例,>5 mm 21例;正中切口体外循环治疗29例,男女比例为16/13,其中直径在3~5 mm 11例,>5 mm 18例.分别对其手术成功率、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体外组手术时间、输血总量、机械通气时间、术后重症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微创组长,两种手术方式总体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损直径在3~5 mm时,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损直径在5~10 mm时,体外组手术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微创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手术失败患者的缺损直径均在8~10 mm.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输血总量、机械通气时间、术后重症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成功率均不受缺损直径大小的影响(P>0.05).两种手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术后早期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总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体外组的总体发生率为5.75%,高于微创组的1.67%.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不受缺损直径大小的影响(P>0.05).结论 VSD缺损直径大小对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成功率有影响.体外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微创组高,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不受缺损直径大小影响;微创组较体外组术中优势明显.缺损直径较小选择微创封堵优势明显,缺损直径越大选择体外循环手术治疗优势越明显.
作者:伍成德;刘鹏;林巍;林刚;符芳永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在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和琼海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患者按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52例).观察组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术中给予罗哌卡因麻醉.术中记录入室时(T0)、阻滞后5 min(T1)、30 min(T2)、60 min(T3)时间点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值,同时进行Ramsay镇静评分(RSS);术后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T0时的心率及其血液动力学、呼吸指标参数和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时的HR、SBP和DBP值均明显高于T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T1、T2、T3时的HR、SBP和DBP值均明显低于T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RR和SpO2在T0、T1、T2、T3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SS值在T1、T2、T3时均明显高于T0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行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降低患者心率和并发症并减轻疼痛.
作者:陈红华;罗勇;熊建华;严达红;王云川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患儿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儿科治疗的31例BO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甲泼尼龙+克拉霉素)17例和对照组(甲泼尼龙)14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后康复时间、治疗前后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vs 78.60%)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咳嗽/喘息平均消失时间[(6.19±0.77)d vs(7.40±0.85)d]、气促/吸气性三凹症平均消失时间[(7.10±0.69)d vs 8.42±0.76)d]、平均退热时间[(8.35±1.06)d vs(12.02±1.17)d]、平均住院时间[(15.28±3.26)d vs(18.97±3.50)d]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血清MMP-9[(1366.26±20.97)ng/mL vs(1504.07±21.30)ng/mL]及MMP-9/TIMP-1[(5.12±0.94)vs(5.48±1.01)]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7.65%vs 1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克拉霉素治疗BO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血清MMP-9和TIMP-1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作者:丁淑玉;李亚伟;杨新丽;闫海燕;杨惠卫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