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OX-2蛋白和VEGF-C蛋白在胃癌和非胃癌黏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陈美霓;郭浩;郭巍;郝琴;赵菊梅;魏晓丽;王爱红;庞秋霞

关键词:环氧合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胃癌, 免疫组化
摘要: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蛋白在胃癌组织和非胃癌黏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胃癌标本、107例非胃癌黏膜病变组织及23例胃癌手术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COX-2蛋白、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①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VEGF-C蛋白表达程度明显高于非胃癌黏膜病变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②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VEGF-C蛋白表达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③COX-2蛋白与VEGF-C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X-2蛋白与VEGF-C蛋白在胃癌前病变发展为胃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OX-2蛋白、VEGF-C蛋白在胃癌的进展及淋巴的转移过程中密不可分,COX-2蛋白、VEGF-C蛋白之间共同作用促进胃癌的淋巴转移。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海口市3446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海口市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方法随机选择海口市300人以上、基本条件相类似的10所幼儿园,对3446名儿童进行体检,根据“2005年中国九城市0~18岁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评价儿童生长情况。结果3446名儿童中低体重者286名,检出率为8.30%;生长迟缓356名,检出率为10.34%,身高生长偏离者675名,检出率为19.59%。结论海口市部分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的生长迟缓率控制目标及全国城市儿童平均低体重率相比较仍有一定差距,应引起幼儿园、家长、社会的共同重视。

    作者:吴维学;孔令婉;黄燕;李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70例,根据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治疗组和手法复位组,每组各35例。随访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法复位组患者复位优良率为77.14%,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的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2.86%,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的9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踝关节骨折各有优缺点,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意愿和骨折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陈兴华;刘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在梗阻性结肠脾曲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脾曲肿瘤并急性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14年11月期间由同一术者实施的11例梗阻性结肠脾曲肿瘤行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本组均除外Ⅳ期患者。11例患者TNM分期中ⅡC期2例,ⅢB期4例,ⅢC期5例。平均手术时间(195.7±17.1)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72.6±54.8) ml,平均术后排气时间(4.2±2.6) d,平均住院时间(11.5±6.8) d,术后3个月平均每日排便次数为3.5次/d。淋巴结的中位清扫数为13.8枚,淋巴结阳性比例为44%。3例患者淋巴结清扫数不足12枚(27.3%)。11例患者手术切缘均为肿瘤阴性。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结论在充分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结肠脾曲肿瘤并急性梗阻行扩大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术安全可行。

    作者:常顺伍;吕云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早孕期全面筛查甲状腺功能对改善妊娠结局的意义

    目的:研究早孕期全面筛查甲状腺功能对改善妊娠结局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孕前筛查的4202例早孕(孕周≤8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筛查结果进行分组,其中以促甲状腺激素(TSH)及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水平均有明显异常者为高风险组(236例),二者均无明显异常者为低风险组(3966例)。其中高风险组根据筛查的结果进一步分成A、B、C组。其中A组88例有甲状腺病;B组48例有甲状腺相关病症;C组100例既往有其他甲状腺相关病史。对比不同风险程度的孕妇甲状腺功能和抗体筛查情况,不同高风险孕妇群体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发病率,以及不同风险程度的孕妇终妊娠结局。结果高风险组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中甲减、甲亢以及总异常率均明显大于低风险组;高风险组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孕妇中甲状腺功能正常、异常率以及二者总比例均明显大于低风险组;高风险组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明显大于低风险组;B组中,既有TPOAb阳性,又存在甲状腺功能正常者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C组中,既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又存在甲亢的比例和总异常者的比例显小于A组,既有TPOAb阳性,又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比例和总异常者的比例明显小于A组;C组中,既有TPOAb阳性,又存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比例和孕妇的总比例均明显小于B组;高风险组孕妇的早产、子痫前期、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胎盘早剥率均明显高于低风险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孕期孕妇实施甲状腺功能的全面筛查并给予相应治疗,可以较好地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陈雪兰;黄平;李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COX-2蛋白和VEGF-C蛋白在胃癌和非胃癌黏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蛋白在胃癌组织和非胃癌黏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胃癌标本、107例非胃癌黏膜病变组织及23例胃癌手术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COX-2蛋白、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①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VEGF-C蛋白表达程度明显高于非胃癌黏膜病变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②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VEGF-C蛋白表达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③COX-2蛋白与VEGF-C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X-2蛋白与VEGF-C蛋白在胃癌前病变发展为胃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OX-2蛋白、VEGF-C蛋白在胃癌的进展及淋巴的转移过程中密不可分,COX-2蛋白、VEGF-C蛋白之间共同作用促进胃癌的淋巴转移。

    作者:陈美霓;郭浩;郭巍;郝琴;赵菊梅;魏晓丽;王爱红;庞秋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超声监测下行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早期妊娠人工清宫术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早期妊娠人工清宫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例经临床确诊的子宫切口瘢痕早期妊娠患者,全部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并择期在超声实时监测下行人工清宫术。结果术中超声实时观察引导,10例病例显示瘢痕处妊娠囊吸出、消失,无大出血及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结论超声监测下行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早期妊娠人工清宫术,可大大提高临床在以往操作中“盲清”的安全性,进一步降低清宫术后子宫大出血及术中子宫穿孔的可能性,是临床治疗子宫瘢痕早期妊娠清宫术很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尹晓燕;王淑玲;高志云;王万里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海南地区痰淤阻络型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眼睛豆和化痰通络汤组成的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海南地区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海南省中医院和其他中医院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17例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分段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以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对照组以天丹通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分别为(41.78±8.58)分和(45.89±7.64)分,治疗后分别为(80.13±8.69)分和(75.78±8.58)分,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20.52±2.74)分和(21.80±2.29)分,治疗后分别为(9.31±5.872)分和(9.45±4.654)分,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89.7%,对照组为88.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病具有与天丹通络胶囊相同的治疗效果,可作为治疗海南地区缺血性脑卒中痰瘀阻络型的另一有效药物。

    作者:周晓晖;林道强;莫小文;卢瑞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伴有牙周炎的IgA肾病患者牙周治疗前后血清TNF-α与IL-8变化分析

    目的:观察伴有慢性牙周炎的IgA肾病患者牙周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方法选取伴有慢性牙周炎的IgA肾病患者50例(治疗组)和健康者30例(对照组)。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治疗组采用超声洁牙和VECTOR牙周治疗仪进行牙周治疗,对照组于初诊时,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的牙周指数和血清TNF-α与IL-8的浓度。血清中TNF-α与IL-8的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牙周治疗后,牙周状况明显好转,血清TNF-α与IL-8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牙周指数、TNF-α和IL-8浓度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牙周组织的病变,利于牙周炎的恢复,而且可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8的水平,有助于对IgA肾病患者肾病的治疗。

    作者:许志鹏;宋勇;孙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儿童行全身麻醉手术对其智力和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儿童接受全身麻醉手术后对智力和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3岁期间进行过全身麻醉非心脏外科、神经外科手术的7~9岁儿童为实验组(n=72);根据每例实验组儿童的性别、年龄、父母教育背景、文化程度、职业等按照1:1匹配原则选取1~3岁期间未进行全麻手术的7~9岁儿童作为对照组(n=72)。分别利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表评定入选儿童的智力和感觉统合能力。结果两组儿童的总智商和认知能力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智力内部结构方面,实验组儿童的言语理解-加工速度指数存在差异者为16.7%(12/72),而对照组为1.4%(1/72),实验组的知觉推理-加工速度指数差异者为20.8%,(15/72),对照组为2.8%(2/72),两组指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儿童前庭功能失衡发生率为25.0%(18/72),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1.4%(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体来看,儿童在1~3岁期间进行全麻手术后对其后期的智力、感觉统合能力无显著影响,但实验组儿童在知觉推理-加工速度指数和工作记忆-言语理解指数差异明显;儿童接受全麻手术后对其前庭功能有一定影响。

    作者:朱明;王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阿片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研究进展

    阿片肽及其受体广泛分布于心肌组织中,大量的研究显示阿片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主要通过药理性预适应及后适应实现。本文就阿片肽发挥心肌预适应/后适应保护作用的机制展开综述及展望。

    作者:田超;韦星;朱才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疫苗动物实验获得成功

    中东呼吸综合征自2012年被发现以来发病患者1118~1142例,死亡者达423~465例。该病由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引起,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研究人员基于编码MERS-CoV外部一种特殊纤突蛋白的DNA研制出了MERS-CoV疫苗。经小鼠和猕猴的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新疫苗针对MERS-CoV约旦N3毒株(MERS-CoV JordanN3 strain)产生免疫力。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网站上。

    作者:夏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胸水腺苷脱氨酶联合淋巴细胞检测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胸水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淋巴细胞检测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结核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0例(恶性组),采集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标本,分别行ADA和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检测,观察两项检查与联合检查的阳性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组患者的ADA检测、淋巴细胞检测以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结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联合淋巴细胞检测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较好,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作者:张静思;伍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患者心电图对应导联ST段压低(STD)的临床意义。方法82例AMI患者根据心电图是否合并STD分为STD组(n=39)及NSTD组(n=43),分析两组患者冠脉受累支数、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差异。结果 STD组患者患冠脉支数显著多于NSTD组(P<0.05);STD组cTnⅠ、CK-MB、ESR、CRP水平显著高于NSTD组(P<0.05)。结论 AMI伴有STD可提示患者受累血管范围更加广泛、心肌受损程度更加严重、炎症反应更加剧烈,因此对于伴有STD的AMI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

    作者:陆娟;谭兴普;冯砚瑜;陈永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用药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浓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肌瘤大小、月经量、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H、LH、E2、P水平均明显降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SH、LH、E2、P水平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瘤体大小、月经量均明显减小,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体积、瘤体大小、月经量减小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促进肌瘤萎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丽英;瘳月;邓燕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检验性失血对MODS大鼠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红蛋白和器官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检验性失血量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血红蛋白(Hb)、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器官功能及肾脏炎症介质、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20只SD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术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四组:MODS组(M组)、MODS+检验性失血组1(ML1组)、MODS+检验性失血组2(ML2组)、MODS+检验性失血组3(ML3组),每组各30只。ML1组手术关腹后立即尾静脉切开放血1 ml后压迫止血,ML2组手术关腹后立即及术后24 h尾静脉切开各放血1 ml后压迫止血,ML3组手术关腹后立即、术后24 h及48 h尾静脉切开各放血1 ml后压迫止血。72 h统计各组病死率,每组取10只心脏取血2 ml,检测H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EP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取肾脏组织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丙二醛(MDA)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标记(TUNEL)阳性细胞数。结果制模72 h,M组死亡10只,病死率为33.3%,ML1组死亡13只,病死率为40%,ML2组死亡15只,病死率为50%,ML3组死亡18只,病死率为60%,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比较,ML1、ML2、ML3组大鼠72 h Hb明显下降,CK-MB、ALT、BUN、Cr、TNF-α、肾脏NF-κB、MDA和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L1组肾脏EPO浓度比M组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L2、ML3组肾脏EPO浓度比M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检验性失血可能通过贫血、上调EP0水平、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促进细胞凋亡导致MODS大鼠器官功能障碍加重并影响预后。

    作者:周忠义;谢晓红;田佳;魏晓芬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小鼠S1PR3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构建小鼠1-磷酸鞘氨醇受体3(S1PR3)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检测其表达情况。方法小鼠心肌组织mRNA并逆转录得到cDNA,设计并合成引物,采用亚克隆方式将目的基因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RES-EGFP中,将表达载体与包装质粒共转293T细胞,进行目的基因的过表达慢病毒包装,随后收集培养成功病毒,使用病毒感染小鼠L929细胞,检测感染后L929细胞表达S1PR3情况。结果从小鼠心机组织cDNA中扩增出大小约1100 bp的目的片段;双酶切后成功将S1PR3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RES-EGFP,表达质粒与包装质粒供转染293细胞后48 h就可以看到细胞中成功表达绿色荧光。收集培养成功病毒感染小鼠L929细胞,成功表达出S1PR3。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可以高表达S1PR3的pLenti6.3-S1PR3-IRES-EGFP慢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调控S1PR3相关的细胞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航;蔡克银;黄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皮质酮浓度对SD大鼠成骨细胞成骨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皮质酮对离体SD大鼠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多次胶原酶组织消化法获得新生SD大鼠颅骨中的成骨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倒置显微镜及碱性磷酸酶、钙结节染色观察成骨细胞形态, CCK-8法检测皮质酮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根据CCK-8结果将SD大鼠成骨细胞分成四组,分别用含不同浓度的皮质酮(0μmol/L、0.1μmol/L、1.0μmol/L、10.0μmol/L)的DMEM(H)培养基培养,作用24 h后,测定成骨细胞内碱性磷酸酶含量,采用RT-PCR检测成骨细胞内COL1A、OCN、ALP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细胞内COL1A、OCN、RUNX-2蛋白的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皮质酮能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皮质酮能抑制成骨细胞内碱性磷酸酶的生成,与浓度明显相关;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可见COL1A、OCN、ALP基因表达及COL1A、OCN、RUNX-2蛋白的表达下降。结论皮质酮在超生理剂量的浓度下能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及细胞内碱性磷酸酶的合成,减少COL1A、OCN、ALP基因及COL1A、OCN、RUNX-2蛋白的表达。

    作者:康银辉;魏波;祝兆波;郭伟雄;王朝军;宋丽君;林颢;李广盛;楚佳奇;曾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2008-2014年淮安市主要性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2008-2014年淮安市淋病、梅毒、尖锐湿疣、泌尿道沙眼衣原体和生殖道疱疹的流行动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4年淮安市上述五种性病病例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年均发病率为26.2/10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发病数位居首位,其次为淋病和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病例以散发为主。不同病种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45岁年龄组的病例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而>60岁呈先下降后逐年升高趋势。本市来源的病例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而本省其他市来源的病例比例逐年上升,比例变化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淮安市五种性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应重视>60岁人群,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侯海燕;赵鹏鹏;杨鹏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儿童ARDS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56例ARDS患儿的临床资料,在机械通气基础上,按是否使用乌司他丁分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26),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前的PaO2/FiO2值[(129.7±16.7) vs (128.5±18.8)]和PaO2值[(46.7±6.8) vs (47.7±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后24 h、48 h及72 h的PaO2/FiO2值、FiO2值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机械通气后24 h、48 h及72 h的PaO2/FiO2值、FiO2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热程、机械通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小儿ARDS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吉训琦;冯小伟;陈玉雯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配型相合血小板输注无效一例

    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指患者在输注足量的血小板后体内血小板计数未得到有效提高、临床出血表现未见明显改善[1]。导致PTR的原因主要分为非免疫因素和免疫因素,其中非免疫因素包括发热、DIC、出血、感染、脾功能亢进、药物等;免疫因素包括ABO血型不合、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抗体、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抗体、自身抗体等。免疫因素引起的PTR一般多采用血清学配型相合血小板输注即可取得良好效果[2]。

    作者:黄用文;于帅;于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