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寒冷缺氧降低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

黄庆愿;黄缄;蔡明春;蒋春华;刘福玉;高钰琪

关键词:缺氧, 寒冷, T淋巴细胞, 腺苷脱氨酶
摘要:目的 观察缺氧和寒冷对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腺苷脱胺酶之间的关系,探讨冬季急进高原时机体免疫功能改变的规律和机制.方法 大鼠分别在常温常氧、寒冷常氧、常温缺氧以及寒冷缺氧环境中生活3 d,用3H-TdR掺入法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用比色法测定脾脏T淋巴细胞腺苷脱胺酶活性.结果 与常温常压对照组比较,单纯寒冷或单纯缺氧均可引起脾脏T淋巴细胞在刀豆素A刺激下的刺激指数显著降低,但缺氧复合寒冷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并未进一步降低,而是接近单纯缺氧大鼠.单纯缺氧和单纯寒冷并不改变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上的腺苷脱胺酶活性,而缺氧复合寒冷则使其显著降低.结论 缺氧和寒冷均可抑制脾脏T淋巴细胞的功能,但两者对脾脏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可能并无叠加效应;腺苷脱氨酶活性的改变可能参与寒冷缺氧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功能的降低.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治疗大咯血32例的观察和护理

    咯血是喉及喉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的症状.是呼吸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一次咯血量在300~500 ml,或24 h咯血总量>600 ml称为大咯血[1].

    作者:李长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普通外科院内感染情况调查与管理体会

    院内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易感因素不断增加,严重影响着原发疾病的治疗与愈合,故院内感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必须引起注意.

    作者:马玉林;朱玉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济安舒能治疗开放性创伤的疗效观察

    擦伤、刮伤等开放性创伤面积小的不做特殊处理会逐步自行愈合.而面积较大,尤其是关节处损伤,必须早期妥善处理,不然就会延缓愈合时间或遗留疤痕,影响肢体活动.我科于2006年1月至9月期间,应用济安舒能(KOTO CARE)对关节部位皮肤开放性创伤较重的病人进行护理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敏;刘果;叶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44例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是妇科较常见急腹症之一,轻者仅表现腹痛,重者因大出血并发休克危及生命.本文对我院2004年至2006年收治的44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合文献学习将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闵丽娜;张立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例高处坠落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高处坠落伤患者常伴有多部位受伤,病情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护理问题多,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减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本文介绍1例高处坠落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涂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以临床为导向的局部解剖学教学法探讨

    为使学生掌握局部解剖学精髓,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我室在2003级骨伤等专业开展了以临床为导向的局部解剖学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亚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开发的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作为医疗护理的终目标,它有力地抑制医疗费用的增长,促进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1-3].本文就采用CNP护理的1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做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陆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胰腺外伤后胰瘘的护理

    胰腺外伤后易发生胰漏,而胰漏一旦发生,其治疗复杂,时间较长.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外伤后胰瘘患者32例.通过各种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敬东;杨学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管状骨骨折

    目的 评价带锁髓内钉在下肢股骨、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讨论治疗体会.方法 选用带有远近瞄准器的股骨、胫骨钉,治疗不同类型股骨、胫骨骨折28例,股骨横形骨折、胫骨骨折使用闭合复位穿钉;股骨骨折采用开放复位穿钉;粉碎性骨折或多段骨折采用静力固定并同时一期植骨;术后患肢抬高,第2天开始患肢功能锻炼,对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主动锻炼有困难者,术后第2天结合CPM机被动锻炼膝、踝关节.结果 随访11个月至2年3个月,28例均骨性愈合,未出现骨折、断钉、感染及膝、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1例胫骨远1/3骨折出现骨折远端5°向后成角畸形,未出现膝关节、踝关节功能障碍.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高锋;陈远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豚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豚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小肠Cajal间质细胞(ICCs)网络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夹闭肠系膜血管80 min然后再恢复血流12 h或者4 d的方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冰冻切片和全层铺片并结合KIT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缺血80 min再灌注12 h,在切片和铺片上均可见ICCs明显减少,其中IC-MY减少显著,再灌注4 d ICCs的数量恢复正常.结论 小肠壁内ICCs在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可明显减少,但随着时间延长,ICCs逐渐恢复正常的细胞网络.

    作者:黄悦;胡蓉;苏敏;李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口服甘露醇注射液清洁肠道护理体会

    骨科病人手术前常用生理盐水灌肠以清除肠道粪便,但此法常给患者心理上造成一定负担增加了病人痛苦,同时也给护理人员带来了麻烦,既费时间、操作又繁琐.为此,我们采用口服甘露醇作为术前常规肠道准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国燕;杨艳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多媒体技术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应用

    组织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课程,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入门课程之一.

    作者:黄悦;苏敏;李红;胡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人体解剖学PBL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学习生理学、病理学和各临床学科的基础课程.解剖学名词多、内容繁杂、逻辑推理少,多以描述性语言为主,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

    作者:陈汉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室间隔膜部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 阐明成年人心室间隔膜部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为医学影像诊断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成年人离体心脏64例,大体解剖观察室间隔膜部的形态、位置、毗邻结构.胸部断层标本观察室间隔膜部的原位解剖学特征.结果 离体心室间隔膜部:①形态可见不规则形、三角形、半月形、圆形、卵圆形、四边形和楔形.②左侧面位于主动脉前半月瓣环和右后半月瓣环相对缘与肌性室间隔嵴之间,上缘紧邻主动脉前半月瓣环和右后半月瓣环及其瓣间三角;右侧面位于三尖瓣前内侧连合处,房室隔前端,与三尖瓣前内侧连合、室上嵴、主动脉隆凸、Koch三角尖端和右纤维三角相邻.经四心腔横断层,MPIS占室间隔的后1/3,自左前斜向右后与矢状面、冠状面约呈45°角;经升主动脉冠状断层,MPIS自肌性室间隔嵴斜向右上方达主动脉半月瓣环的下方,与正中矢状面呈45°角.结论 MPIS形态多样,左、右侧面的位置和毗邻各异;横断层和冠状断层能很好地显示MPIS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关系.

    作者:杨新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术前呼吸功能训练预防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体会

    上腹部手术时手术操作反射性地刺激部分肋间神经以及中心静脉压增高,可使胸腔容积缩小,导致肺顺应性降低,加之手术后胃肠胀气等对膈肌、胸腔、肺部所产生的影响较大,致使呼吸功能需在术后较长时间才能恢复.

    作者:李晨;赵敬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封闭治疗519例踝关节扭伤体会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上一种很常见的外科疾病,在人体关节的损伤中发病率高,多由间接暴力和直接暴力所致软组织扭伤,以内翻位外侧副韧带损伤多见,与受伤的姿势有密切关系,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学生居多,男性多于女性[1].

    作者:王丽红;左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胰腺体尾部癌35例治疗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胰腺癌的病因不清,而且胰腺癌确诊时往往已属晚期,尤其是体尾部癌,诊断困难,治疗也更困难[1-3].为了探讨胰腺体尾部癌的临床特点,对我院临床腹部外科1987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5例胰体尾部癌病人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卢海;孟镔;陈志祥;蔡明智;赵习春;马腾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55例骨感染的治疗体会

    骨骼系统感染是骨科的常见病,感染可涉及骨骼系统的各个部份.随着骨科手术的增多,骨科手术植入内固定物后的感染、开放性骨折的感染也有所增加,如治疗不当常会导致严重后果.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总结了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我院收治的55例骨感染病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莫庸;杨明军;刘远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保脾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脾脏是腹部内脏中容易受损伤的器官,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20%~40%,在腹部开放性损伤中占10%左右[1],而脾脏具有造血、贮血、毁血功能及免疫作用[2].

    作者:汪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口咽通气管在急救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

    在急诊急救过程中,保证气道的通畅是至关重要的.气管插管是公认的有效的人工气道,有利于清除气道分泌物,迅速经气管内给药、有效通气供氧及防止误吸等[1].

    作者:程宝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