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肾结核的评价与分析

王荣

关键词:肾结核, 超声诊断, 影像学
摘要:目的 探讨肾结核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提高超声对肾结核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患者(35只肾)经手术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肾结核的超声图像资料,归纳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32例(35只肾)肾结核的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87.5%.其超声图像特征表现为5种类型:弱回声型8例,混合型9例,积水型7例(8只肾),钙化型4例(6只肾),炎症萎缩型4例.结论 超声检查能够显示中、重型肾结核的特征性表现,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尤其在患肾丧失功能时,其诊断价值更大.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左氧氟沙星0.4 g/d,中成药肾石通丸4 g/d,实验组加服坦索罗辛0.4 mg/d,观察随访4周.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结石完全排出率分别为84.8%(39/46)和56.5%(26/46),有效实验组为42例,对照组为32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排石时间、肾绞痛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发现明显药物副作用.结论 坦索罗辛能有效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缩短排石时间,并减少排石过程中肾绞痛发生.

    作者:余帆;郭文俊;杨慎柯;丁雷;杨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手术治疗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手术方法改进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93例腰椎不稳症患者经椎板扩大开窗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摘除髓核,椎体间植骨,后路钉棒系统加压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术治疗后效果,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3例术后随访8~48个月,平均26个月.X线示骨性融合,症状完全消失78例,基本消失8例,无显著缓解者7例(可4例,差3例);有5例断钉及松动.根据JOA评分法,优良率92.5%.结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可靠方法.

    作者:李克俭;贺晓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锌指蛋白基因抑制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及单核细胞粘附

    目的 单核细胞粘附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阶段,研究锌指蛋白A20基因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及单核细胞粘附中的作用.方法 脂质体DOTAP转染pEGFPEHA20-N1于原代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经G418筛选,A20表达经免疫荧光鉴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微管吸吮系统分别检测转染前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单核细胞粘附情况及内皮细胞粘附分子VCAM-1表达.结果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能显著提高单核细胞粘附力及内皮细胞VCAM-1表达,A20基因能显著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单核细胞粘附及内皮细胞VCAM-1表达.结论 A20基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可能有一定作用.

    作者:柏力;杨明璨;李至伟;李小松;李立;张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措施

    手术室是外科手术和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门诊、急诊、住院患者的各类手术,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1].如果手术后发生感染,将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我院手术室制定了切实有效可行的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喻其敏;李贵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配合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以往的治疗方法多是将子宫切除,近年来由于微创技术的开展和重视子宫生理功能以及身体的完整性,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1].我院妇科自2007年6月至2009年9月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愈128例,现将手术配合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韩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抢救的护理体会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主要死亡原因[1],在其抢救过程中,护理工作对疾病的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85例SAP并发MODS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廖容;罗宏利;余正;唐万珍;曾钦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分析和诊断进展

    动眼神经麻痹是神经内外科和眼科常见症状,病因繁多,并且常与颅内动脉瘤有密切关系,而动脉瘤的破裂往往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因此,及时正确地诊断动眼神经麻痹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本文针对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分类和诊断进展进行分析讨论,希望对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刘斌;张艳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巨大息肉

    目的 评价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联合钛夹、尼龙圈套及氩离子凝固治疗消化道巨大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9例患者共112处消化道巨大息肉分别采用钛夹、尼龙圈套及氩离子凝固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枚巨大息肉中,上消化道17枚,结肠86枚,直肠9枚.其中62枚息肉采用尼龙圈套加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23枚息肉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术加钛夹钳夹术治疗,27枚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术加氩离子凝固治疗.术中出血4例(3.5%),内镜下即行氩离子凝固及钛夹止血成功;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1.8%),急诊内镜下钛夹止血成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高频电切术联合尼龙圈套、金属钛夹及氩离子凝固术是内镜下消化道巨大息肉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

    作者:王一鸣;熊毅敏;许桦林;郑国荣;徐维田;陈建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闭合性腹部损伤小肠破裂120例诊治体会

    闭合性腹部损伤致小肠破裂是常见的腹部外伤,其发生率高达18.9%~26.1%[1].本院1993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小肠破裂120例.本文将小肠破裂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茹俊德;姚书圣;邓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分离式全身骨骼标本的制备

    传统的全身骨骼标本是用铜丝以图谱或X光片为解剖学基础对骨及各个关节进行连接,这样制备的骨骼标本可以保持其固有的生理形态,但各关节连接面之间互相重叠,无法显示各关节的构成[1].据此,作者在传统制作技术的基础上,将骨的各关节按一定比例拉开,充分显示了全身各骨及关节面之间的构成与联系以便更加直观地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适用于医学教学、科研和展览.

    作者:白剑;逄治宇;刘杰;高海斌;孟文件;张健飞;于胜波;宫瑾;张成鸿;隋鸿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牵引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跟腱断裂是临床常见的肌腱断裂,对于新鲜跟腱断裂的治疗,结果大多比较满意.陈旧性断裂也较为常见,且多引起功能受限.由于有20.0%~66.6%的误诊率,以致常常延误治疗[1].目前大多医师认为尽可能手术治疗,但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方法存在手术切口长、瘢痕粘连、蹬力缺失等缺点.我院自2006年至2009年对收治的11例陈旧性跟腱断裂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牵引后二期跟腱直接吻合,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柏;姜恒;马岩;胡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火器伤致死患者的肺部病理改变

    目的 观察火器伤所致的肺部病理形态学改变特点,为临床救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火器伤尸体解剖资料,包括6例胸部火器伤和28例非胸部火器伤.在28例非胸部火器伤中,颅脑火器伤7例,腹部火器伤8例,腹部合并四肢火器伤4例,四肢火器伤6例,四肢合并血管火器伤2例,四肢合并腰椎火器伤1例.分析各病例肺部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胸部火器伤者致肺部损伤,胸壁上有不同的伤口、伤道出血、血块及坏死组织,胸腔可见血胸、血气胸或脓胸、胸膜粘连;可见到正常、萎缩或肿胀肺;切面可见肺水肿、肺栓塞、肺脓肿、肺出血、坏死灶及肺小动脉内栓子等特征表现;镜下见到肺水肿、肺栓塞、肺部炎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特征性改变.非胸部火器伤者也可见到胸腔和肺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结论 火器伤可有各种不同程度的胸腔和肺部病理学改变.急性肺水肿、肺栓塞、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是火器伤常见肺部并发症及加快死亡的原因之一.

    作者:田志强;余桂湘;李全岳;赵东海;曲海燕;陈伯成;张春宝;李至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虚拟现实在糖尿病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教学中的应用

    糖尿病患者下肢远端血管易发生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动脉瘤、血栓等病理变化,导致血管阻塞或狭窄.如果侧枝循环也同时受到影响,很容易发生肢体缺血,出现间歇性跛行,甚至导致残疾等严重后果[1].但由于手术技巧要求高,且每个进修医生的操作机会有限,因此,我们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模拟介入手术教学,以提高培训效果,帮助进修医生尽快掌握介入手术操作的基本技巧.

    作者:陈建;赵志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较常见,死亡率高[1].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9月应用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52例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解剖暴露喉上神经的体会

    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疾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喉上神经解剖学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喉上神经内支双侧受损会导致患者喉部声门裂以上粘膜感觉丧失,在进食尤其是喝水的时候会因误咽而呛咳;喉上神经外支双侧受损则会导致患者环甲肌群瘫痪,引起声带松弛而成波浪状,音调降低,不能发高音,音质变粗而弱,易疲乏.本文就术中显露喉上神经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梅强;吴锦林;毛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1在成年与老年雌性大鼠脑内的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雌性大鼠脑老化过程中脑内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SRC-1)表达的变化.方法 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化SP法.结果 SRC-1免疫阳性产物广泛分布于脑内,免疫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但是在个别主要与运动有关的核团则明显位于细胞胞膜或胞浆.在成年,高表达见于大脑皮质大部、海马、桥核、前嗅核、网状外侧核、小脑蒲肯野细胞等部位;中等强度的表达见于隔区、丘脑和脑干,较低水平的表达见于某些下丘脑和脑干的核团.和成年的表达水平相比,老年大鼠的前嗅核、斜角带垂直部、基底神经节、杏仁皮质后核、黑质、脑桥、网状外侧核和小脑浦肯野细胞等部位的表达显著下降,但是在大脑皮质、下丘脑和丘脑以及脑干的很多部位基本保持不变,在极个别核团甚至有所上升.结论 SRC-1在大鼠脑内的表达比较广泛,可能参与了对多种重要脑功能的调节;老年脑内主要与运动调控和学习记忆有关脑区内SRC-1表达的降低提示SRC-1可能在脑老化导致的学习记忆障碍以及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重要意义.核外SRC-1主要见于与运动有关的核团,提示SRC-1有可能通过第二信使途径发挥对运动功能的快速调节.

    作者:张东梅;张吉强;边晨;郭强;蔡文琴;阮怀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颅顶骨额中缝完全未闭1例报道

    脑颅由8块扁骨及不规则骨构成,这些骨两两之间连接处留有缝隙,被结缔组织填充,即为颅缝.矢状缝是自眉间沿颅穹隆至枕骨的骨缝,矢状缝的前1/3即额中缝,在两侧额骨之间,2岁闭合前额骨与额骨组成部分矢状缝连接,2岁后闭合,额骨与顶骨仅组成冠状缝连接[1-2].作者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发现一颅的额骨额中缝完全未闭,较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慧;陆环;吴江东;马新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顽固性腹痛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的腹腔神经节阻滞术(CPN)治疗顽固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线阵超声内镜引导下将药物注射于腹腔神经节区域,观察病人腹痛缓解情况.结果 CPN的总有效率为96%,其中,12周疼痛缓解率为63.2%,24周疼痛缓解率为58%.结论 EUS引导下CPN治疗是晚期胰腺癌、腹腔转移癌、慢性胰腺炎等引起的顽固性腹痛较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田小溪;赵晓晏;李宜辉;翟丽娜;王伯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治疗上尿路结石63例体会

    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临床常见病,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造瘘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微创、碎石效果明显的特点[1].我院自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钬激光碎石手术63例,本文结合文献总结分析,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钬激光碎石在治疗上尿路结石中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成;林玉香;邵阳;崔明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钬激光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钬激光在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钬激光碎石加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3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碎石时间为(28.1±14.7)min,前列腺剜除时间为(43.8±21.3)min,术中冲洗液量为(15.8±9.3)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2~3 d.术中1例出现冲洗液外渗.术后随访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同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钬激光能安全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

    作者:张若愚;米其武;李轩;白勇;王炜;袁明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