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为国内外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学术期刊,该杂志由第四军医大学主办,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及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反映我国及世界神经外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技术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神经外科学的学术交流。本刊主要涉及神经外科各类疾病的病因及病理、诊断与治疗方面,同时兼顾头颈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影像学等学科的内容。本杂志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105g进口铜版纸印刷,栏目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论著摘要、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短篇与个案、会议纪要、专题笔谈、讲座、综述、学术动态及教学园地等。
1.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来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 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畅。专家述评、论著、综述、讲座等 一般不超过4 000字,短篇与个案、经验交流等不超过1 500字。
2.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来稿须另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作者单位对稿件的审评意见, 以及关于“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的声明。
3.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本刊采用网上投稿系统,作者投稿时,须先登录本刊网站进行注册登记,然后根据提示进行投稿;若投稿成功,作 者会收到一个相应的稿件编号。稿件投稿成功后,即进入审稿程序。作者 可随时经本刊网站跟踪文稿的当前状态。投稿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随时 与本杂志社联系。
4.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获得国家或省、部级 以上课题资助目,请于文题页左下方脚注说明,如“基金项目: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970752)、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102-10-02-03)”等,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 时通知编辑部,并请寄获奖证书复印件。
5. 作者在得到稿 号后4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改投他 刊,请提前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如逾4个月未收到稿件处理 通知,作者可改投他刊。
6.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 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有权作文字修改或删节,凡有涉及原意 的修改,将提请作者考虑。对退修的文稿,要求作者将修改稿以word格式 上传至审稿系统。修改稿逾期1个月未返回者,本刊将视作自动撤稿。
7. 来稿须附稿件处理费,请通过邮局汇寄。稿件确认刊登 后按通知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版面费和彩图印 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它费用中支付。稿件刊登 后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杂志1册。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硬膜下血肿(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呈高发势态,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常用钻孔引流、置管冲洗治疗CSDH,但仍存在有置管时易刺破血肿腔包膜、损伤脑组织以及术后血肿腔积气、血肿复发等问题。我院采用单孔灌洗引流术治疗CSDH 患者13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大斌;童武松;郭义君;曾劲松;陈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婴幼儿颅内血肿是小儿的常见急症,其病情凶险,死亡率高[1].我院从1993年10月至2001年10月共收治22例.现就本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李尧;林时松;林绿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肿瘤是否存在分子水平的标志物?就肿瘤标志物的表达而言,在同一病理的癌组织上,或同一癌组织的不同视野上,肿瘤抗原的表达与否及其含量都有相当大的差别.甚至来源于同一克隆的癌细胞系在不同培养时段,肿瘤抗原的表达与否和含量都有显著差别[1].目前,临床上病理医师对脑膜瘤的诊断仍依靠肿瘤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来判断其病理亚型,但脑膜瘤细胞不仅具有多种形态及其成分,且各种细胞及其成分之间有移行,部分病理易造成误诊,往往需要借助其他辅助手段.
作者:李敬文;胡永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心肌缺血预适应上调蛋白1(Mipu1)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4例临床上病理级别分别为Ⅰ、Ⅱ、Ⅲ、Ⅳ级的脑星形细胞瘤组织标本,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ipu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RT-PCR结果显示Mipu1的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上调;相似,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Mipu1蛋白表达水平也随着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上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Mipu1在脑星形细胞瘤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与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成正相关,可作为判别星形细胞瘤分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智;谷良标;刘鸿慧;王丹;涂自智;王慷慨;蒋碧梅;肖献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92例,其中并发脑梗塞42例,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巨人症少见,是由于儿童时期体内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分泌过多所致,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1],原发性GH分泌过多主要为垂体GH腺瘤所致.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7月至2000年1月期间经手术证实的垂体GH腺瘤所致巨人症7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义;苏长保;任祖渊;王任直;马文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一年来作者对26例大型及巨大型垂体瘤患者行小骨窗额下入路切除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鑫;章翔;费舟;贺晓生;李茂林;王彦刚;李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表达于SiSo细胞系上的受体结合癌抗原(RCAS1)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CAS1的表达,研究对象为6例正常脑组织、13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5例弥漫型星形细胞瘤、20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13例胶质母细胞瘤.结果 RCAS1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总表达率为60.1%, RCAS1的表达与肿瘤级别呈正相关(P<0.001),间变型星形细胞瘤与胶质母细胞瘤之间的阳性表达细胞计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RCAS1是人脑星形细胞瘤的新的肿瘤相关抗原,其表达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形成相关.
作者:沈沉浮;袁贤瑞;罗端午;曾而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者,女,49岁,因“突发头痛1d”于2011年5月6日人院.1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炸裂样剧痛、伴有头晕,恶心,无呕吐,无昏迷,无肢体抽搐,无大小便失禁,行头颅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体检: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体温:36.8℃,呼吸:20次/min,脉搏:58次/min,血压:144/71 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直径D=2.5mm,颈项强直.双肺呼吸平稳,呼吸音清晰,活动度对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音有力,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脊柱生理弯曲正常,四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可见左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及前交通动脉瘤,附见先天性右位主动脉,左颈总动脉缺失,一侧颈总动脉供应双侧大脑(图1~4).
作者:程龙海;陈玲;鲁军体;罗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医学科学技术创新的一个新的重要标志,以电子病历为代表的医学信息技术正在美国引发一场临床技术革命[1].据美国医学会估计,美国每年死于医疗差错的患者在44 000到98 000之间,更多的患者则是在流动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不当、治疗错误或处置失误而导致死亡或永久残疾.研究发现每年有高达3 000亿美元的医疗费用没有对改善病人治疗结果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许多治疗措施是不必要、不适当、无效益和没效果的,而且约有6%的用药错误源于医生的潦草书写[2].为此,美国政府计划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变这一状况.2004年美国总统在国会承诺:使大多数美国人在今后10年内拥有电子医学记录[3,4].总统布什已经在2005年国库预算了1亿美元用于医疗卫生信息化示范项目[5].
作者:徐勇勇;张玉海;刘丹红;王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急急,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