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质彬;邱俊;秦文玉;刘翔;周继红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的学科,在实验室里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学工具随处可见.虽然多媒体技术以其形象、直观应用于解剖实验教学,但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学工具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1-3].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好教具、标本、模型和挂图,使它们发挥各自的优势.我校自成立医学形态实验中心以来,对实验教学加强了管理,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以其为大家在实验教学中如何管理和使用教具提供一些建议.
作者:易传安;龙哲;胡祥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种模式联合镇痛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早期减轻疼痛和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2011年至2013年采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案,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自控静脉镇痛(PCIA).术后记录并比较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Rameasay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副反应和杜冷丁使用频次.结果 治疗组早期患肢疼痛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Rameasay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膝关节活动度ROM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发生副反应和使用杜冷丁的频次小于对照组.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可以减轻早期患肢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可降低副反应发生率和杜冷丁使用率.
作者:彭伟;黄迅悟;王海山;孟祥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为鼻咽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10~17岁男性青少年.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是根治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唯一方式.但是,如何解决青少年患者围手术期心情焦虑及早发现病变区出血等并发症始终是鼻咽部纤维血管瘤围手术期护理的难题[1-2].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36例患者鼻内镜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实施鼻内镜手术,本文探讨和总结鼻内镜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琳潇;黄茂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结果 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无神经、血管损伤,住院期间无感染等并发症.39例患者中36例获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 ~14个月,平均10个月,获得随访的患者未发生螺钉切割或髋内翻等并发症,骨折术后均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周.根据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达91.7%.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珊成;罗剑;陈惠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EGC)普通胃镜下的表现,为提高基层医院EGC的检出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早期胃癌56例患者的内镜下表现,包括发生部位、大小、分型及各型表现以及亚甲蓝着色特征.结果 56例患者中,病灶位于胃窦部22例(39.3%),胃体部18例(32.1%),胃角部10例(17.9%),贲门部6例(10.7%).单个病灶直径为0.5~2.6 cm,平均(1.28±1.36) cm.Ⅰ型(隆起型)12例(21.4%),Ⅱ型(平坦型)36例(64.3%),其中Ⅱa型(浅表隆起型)10例(17.9%),Ⅱb型(浅表平坦型)2例(3.6%),Ⅱc型(浅表凹陷型)24例(42.9%),Ⅲ型(溃疡型)2例(3.6%).56例患者经亚甲蓝染色后,病变黏膜呈黑色或深蓝色48例(85.7%),浅蓝色6例(10.7%),不着色2例(3.6%).结论 EGC好发于胃窦部,以Ⅱc型为主,多数病变亚甲蓝染色呈深蓝色.
作者:王伟强;李晓红;宋国平;贾长龙;李淼;鹿志军;成伟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门脉高压由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致,按照病因可分为肝前型、肝内型和肝后型,其主要致病因素为血吸虫病和肝硬化[1].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凝血机制异常和低蛋白血症等临床表现,其合并胆石症发病率较高,是正常人发病率的2~3倍[2].且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使患者术中出血风险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给治疗带来了较大挑战.为分析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以及术中、术后情况,笔者选取我院2007年4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7例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分析,现将研究过程与结论报告如下.
作者:钱卫华;陈少骥;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早中期继发性膝关节骨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23例早中期继发性膝关节骨坏死住院患者,共35个膝关节,其中27例膝关节有手术适应证.27例膝关节术前膝关节HSS评分59~84分,平均(63.4±3.8)分.根据膝关节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12例坏死区髓心减压术,5例死骨刮除打压植骨术,7例关节镜下探查清理术及5例自体软骨移植术.结果 术后随访3年,HSS评分73~ 94分,平均(77.6±4.8)分.有2例坏死区髓心减压术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死骨刮除打压植骨术软骨下骨塌陷,关节坏死面进一步扩大;1例关节镜探查清理关节破坏进一步加重;其余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早中期继发性膝关节骨坏死患者手术治疗可推迟或组织膝关节的进一步坏死.
作者:夏志刚;王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多系统或器官病变和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眼部并发症也并不少见,但临床上首诊眼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较少.我院诊治的1例首发症状为眼部并发症的青年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衡頔;蒋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不同脑区大麻素CB1、CB2受体分布的细胞类型,探索大麻素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运用免疫荧光单标、双标的方法研究2种大麻素受体在成年大鼠不同脑区、不同类型细胞中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 成年大鼠不同脑区的神经元中有CB1、CB2受体的表达,海马、大脑皮层、脑干以及小脑的浦肯野细胞层的神经元有较高表达,且2种大麻素受体的表达差异较小,基底神经节区有中等表达,而胼胝体区未发现有神经元表达.少突胶质细胞及星型胶质细胞中发现CB1、CB2受体的表达.结论 大麻素受体CB1、CB2在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类型的细胞中均有分布,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神经系统功能调节.
作者:吴永涛;冷少华;刘宏亮;姚忠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在诊断乳头区域乳腺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159例经超声检查并经临床或病理明确诊断的乳头区域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其超声诊断符合率,并对其声像图特点包括二维、彩色多普勒、弹性成像特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包括乳腺导管扩张症7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0例;导管内乳头状增生8例;纤维腺瘤16例;乳腺囊肿29例;软纤维瘤3例;腺病10例;炎性病灶5例;乳头湿疹样癌(Paget病)1例;浸润性导管癌4例.超声检出率100%,诊断符合率94.97%.结论 乳头后方乳腺病变声像图有特异性表现,超声检查可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刘念;李宗敏;陈星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机构内部的竞争不断持续增强,如何培养好医院人才是一个医院发展的重要课题[1].而骨科主治医师是骨科病房工作的主力军,是骨科发展的动力[2].但是,当今骨科学分工越来越细,骨科病种纷繁复杂,新技术、新理论日新月异,使得骨科主治医师业务成长缓慢,对骨科主治医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骨科主治医师的培养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即无现有教材,又缺乏既定模式.
作者:陈亮;王子明;杜全印;王爱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制备两种不同的万古霉素藻酸盐微球(Vanco-AB),对比其体外缓释性能和抗菌活性,探讨其在骨科抗感染治疗中的可能应用.方法 应用滴注法制备万古霉素藻酸盐微球,通过分别改变万古霉素和藻酸盐溶液的浓度,优选万古霉素含量高的微球,然后用不同浓度纤维蛋白凝胶包裹,通过检测各组万古霉素有效的释放时间来筛选适当包裹微球.结果 随着万古霉素和藻酸盐溶液浓度的升高,微球中的万古霉素含量增高,16%藻酸盐和50 mg/mL万古霉素等体积混合液制备的微球中万古霉素含量高,达(27.36±0.90)%.在前述微球的基础上,75 mg/mL纤维蛋白包裹的微球释放万古霉素的浓度可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19 d.结论 优选后的FG-Vanco-AB可达到有效杀菌浓度的释放天数显著延长,增加了临床应用的可能.
作者:侯天勇;许建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ki67、CyclinD1和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CyclinD1和E-cad在3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ki67、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与肿瘤分级相关(P <0.05);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肿瘤分级相关(P <0.05);ki67与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551,P<0.05);ki67与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不相关(P> 0.05);CyclinD1与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 ki67和Cyclin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上调;ki67、CyclinD1和E-cad均与肿瘤分级相关,可以作为判断皮肤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作者:余琦;杨江辉;李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胸腔镜的推广和普及,胸腔镜手术已取代了越来越多的开放手术,成为主流.对于广泛开展胸腔镜手术的医院而言,低年资医生所接触的开放手术甚至少于胸腔镜手术[1].医学生进入临床时往往会感到迷茫,可能在临床上接触到的术式、操作和理念与书本里的东西大相径庭[2].因此,临床上如何开展胸腔镜手术的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蔡开灿;熊刚;刘素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由于现代交通伤受伤机制比较复杂,直接或间接外力造成上颈椎骨折患者越来越多,上颈椎骨折可能导致脊髓高位受压而危及生命,其潜在危险很大,对上颈椎骨折患者的颈部保护尤为重要,为维持患者上颈椎的稳定[1],临床常采用Halo式头颈胸支具来保护.Halo式架解决了患者早下床活动的问题,但睡眠质量差,患者比较痛苦.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设计一个Halo式睡眠枕,形状大小符合Halo式头颈胸支具的大小,并符合人体的颈部生理弯曲,大大增加了患者颈部的舒适度,解决了患者的睡眠困难的问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杰;韩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应用Bentall手术和分叉支架植入术(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结果.方法 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患者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范围为25 ~ 75岁,平均(43.8±14.7)岁.其中28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杂交手术,12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Bentall手术.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杂交手术组和Bentall手术组、死亡组与存活组手术前后肝肾功能、心肌酶变化.结果 40例主动脉瘤患者中治愈出院的为36例,治愈出院率为90%.死亡4例,总死亡率为10%.存活患者无截瘫及脑中风发生.杂交手术组和Bentall手术组肝肾功能、心肌酶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患者术后肝肾功能、心肌酶多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深低温停循环下行Bentall手术和分叉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体外循环中注意保护肝脏功能可以进一步提高生存率.
作者:姚俊红;陈劲进;孙国林;肖颖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尿路梗阻性疾病为尿路任何部位发生结构改变而导致尿流排出不畅的一组疾病.这种梗阻性疾病终都不可避免地会对肾实质造成损害,发展为梗阻性肾病[1.梗阻性肾病可由完全梗阻及部分梗阻所致,临床上除极少结石病例及手术意外结扎输尿管外,大都表现为部分梗阻[2].而部分梗阻与完全梗阻的病理生理进程又不尽相同.因此,对于部分梗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导致梗阻性肾病重要病因之一,输尿管部分梗阻(partial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PUUO)近年来一直是研究者们致力研究的方向.
作者:蔡勇;白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纵膈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19例原发性纵膈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 15例按手术方法分为2组,45例胸腔镜手术为VATS组,70例常规开放手术为开放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等.结果 VATS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6.65±53.56) min、(105.13±47.51) mL、(9±7.73)d均优于开放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92.35±63.61)min、(148.89±107.42) mL、(11.32±7.20)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原发性纵膈肿瘤诊断明确后依据肿瘤的大小、部位等优先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5年存活率高.
作者:徐庆元;温剑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负压吸引术在四肢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8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1).观察组采用负压吸引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比较2组植皮所需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植皮存活率及创面细菌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植皮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植皮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细菌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负压吸引术对于四肢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换药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焕林;吴杰;杨冬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巨大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46例巨大脑膜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开颅手术.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40.00%,2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改善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为85.00%,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巨大脑膜瘤具有微创理念,效果良好,并发症也少,对患者神经功能损害小.
作者:杨志刚;杨成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