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3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何海燕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摘要: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医院感染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所收治的53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53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为7.81%;共发生63例次感染,例次感染率为11.71%;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为35例次,占55.56%,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占52.17%,革兰氏阴性菌占43.48%,真菌类占4.35%.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教育,注意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认真执行手卫生,降低探视陪护,以及开展目标性监测和重点干预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科学的方法.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的影响、调脂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20 mg组40例: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20 mg; 40 mg组38例: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40 mg.另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13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d后以及对照组血脂、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水平.对患者进行冠脉造影,记录病变支数.结果 治疗前不稳定心绞痛患者TC、LDL-C、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患者冠脉病变以双支病变为多见,不同病变支数患者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均有下降.40mg组治疗后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含量分别为(1 752±262)ng/ml、(3.87±0.33)mg/ml,明显低于20 mg组的(2 598±286)ng/ml、(4.95±0.48)mg/ml(P<0.05).结论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上升,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水平,而与TC、LDL-C的降低无相关性.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降低程度可能与辛伐他汀剂量有关,40 mg降脂治疗可能具有更大的治疗意义.

    作者:周波;付菱;李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无症状黏液性水肿突发昏迷一例报告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腺激素血浓度低下或甲状腺激素抵抗引起的全身性代谢综合征,因机体的组织和皮肤下粘多糖堆积,临床表现为黏液性水肿.黏液性水肿昏迷(Myxedema coma)是甲减病情加重的严重状态,多为感染及使用镇静剂等诱发,今报告1例平素无明显甲减症状因肺部感染所诱发的黏液性水肿昏迷.

    作者:罗维;闻智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宫颈疾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荧光抗体CD127-FITC、CD4-PECY5、CD25-PE标记T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50例宫颈癌患者和4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n=33,(8.07±2.18)%]比较,宫颈癌组[n=50,(11.15±1.97)%]、宫颈上皮内瘤变组[n=49,(10.61±2.62)%]CD4+CD25+CD127-low均显著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18,P<0.001;t=4.943,P<0.001);与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组[n=16,(8.96±0.65)%]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组[n=33,(11.54±2.72)%]显著升高,两者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t=4.114,P<0.001);与宫颈癌Ⅰ期组[n=20,(10.34±1.79)%]比较,官颈癌Ⅱ期组[n=30,(11.68±1.97)%]显著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4,P<0.05).结论 外周血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的表达升高可能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袁冬兰;钱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降低肝脏手术患者呼吸道系统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本病区2009-2010年期间行肝脏手术治疗的137例患者护理过程做总结性回顾分析.结果 利用本文所述方法加上个性化护理措施,本病区在观察治疗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呼吸道系统并发症.结论 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减轻患者术后腹部伤口张力,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减轻患者住院费用,患者对医疗护理满意度提高.

    作者:孙克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低钾血症导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一例

    电解质紊乱是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类代谢紊乱,钾离子紊乱更是因其凶险的并发症被大家所关注,而在所有并发症中,尤以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为甚.对于钾离子紊乱所引发的各种常见心律失常,相信各级临床工作者都是熟练掌握及从容应对的,然而正因如此,对于一些通常认为是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心律失常可能难于与电解质紊乱联系起来,导致错失很多早期干预的大好时机.笔者就工作中遇到的一例低钾血症相关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大家分享,一是抛砖引玉,希望同道提出更多、更容易忽视的相关临床现象供大家探讨,二则与各位同道共勉,在科学认知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作者:吴忠;李海嵘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71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9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5.6%、2.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2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满意,且能够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红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整合素β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整合素β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32例肝细胞癌手术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整合素β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和复发的关系.结果 整合素β1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62%,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无关,而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有关.肿瘤直径越大,分化程度越低,阳性表达率越高.复发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合素β1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复发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郭金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不孕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宫腔镜、腹腔镜手术的日趋完善,为不孕症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现对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蒙秋;秦杰;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神经安定镇痛术在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神经安定镇痛术在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2例择期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局麻镇痛组和神经安定镇痛组,各组16例.局麻镇痛组采用1%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神经安定镇痛组采用眯达唑仑0.04 mg/kg、芬太尼1μg/kg、氟比洛芬醑1 mg/kg静脉给药.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脉搏氧的变化,记录疼痛程度和恶心、呕吐、眩晕的发生率.结果 局麻组恶心、呕吐7例,心率、血压变化>20%12例,SPO2下降12例,术中疼痛剧烈而不能耐受手术者2例.神经安定镇痛组无一例出现恶心、呕吐、SPO2下降及不能耐受手术者,心率变化>20%1例,术后呕吐眩晕1例.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患者,与局麻镇痛比较,神经安定镇痛能提供更好的手术麻醉条件.

    作者:周芳;王龙;胡红耀;区家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影像学表现一例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bladder,IPB)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膀胱良性肿瘤,自1962年potts等首先报告以后,国内外陆续有报告.由于此类疾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常依赖手术后病理诊断.

    作者:吴爱强;王瑜;毛荆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58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9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58例,分析其临床、辅助检查特点.结果 45岁以下患者41例(70.7%),肿瘤位于左侧者37例(63.8%).临床均有包块,21例(36.2%)伴非周期性疼痛,14例(24.1%)消炎治疗有一过性好转;血像无异常;钼靶摄影见腺体密度明显增高影或肿块,可伴颗粒状圆形钙化影.彩超见边缘模糊的多灶液性暗区.临床术前诊断疑癌5例(8.6%).术中冰冻及术后石蜡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术后愈合良好.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有包块,不伴周期性疼痛,消炎治疗有一过性好转,钼靶及彩超都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及影像诊断可提高诊断可靠性,但术中送冰冻及术后石蜡是准确的诊断途径,同时手术又是彻底治疗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守菊;邱冬梅;刘文莉;刘福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40)以及对照组(n=36),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降颅内压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实验组患者有13例次出现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的40例次(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改善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SF-36评分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评分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常规降颅内压治疗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张瑞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的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并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IM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组与颈动脉正常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越严重.

    作者:邵振兴;孙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鹤山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总结我市2002-2008年度实施广东省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效果和经验.方法 根据我市2002-2008年度的结核病报表及有关总结材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项目实施期间(2002-2008年)发现涂阳患者1 101例,治愈1 001例,新涂阳患者登记率平均为36.3/10万,初、复治涂阳患者治愈率平均为91.6%和88.7%.结论 我市实施广东省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显著,现代结核病控制理论和技术对结核病疫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梁剑晖;冯予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

    目的 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曙光医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合并抑郁的情况进行临床调查,并对其中医症候及不同辨证分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在110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中,临床症状以乏力、视物模糊、口干口苦、手足发麻等较为多见,中医辨证以虚证为主.结论 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以虚证为主,大多数病人有虚实夹杂的表现,临床上本虚以气虚、肾虚、气阴两虚为多见.在气血津液辨证中以气虚证多见,脏腑辨证中以肾精亏虚证多见.

    作者:汪颖珏;徐佩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职能处室联系临床工作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大型综合型医院建有庞大的组织系统,为推行执行力,医院常常设立不同的管理模式.本文简要介绍职能处室联系临床工作制度的由来、形式和取得的成效,并对采取该制度做了讨论.

    作者:苏颖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542例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配合与护理方法.方法 2542例患者在胃肠镜检查与治疗中均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护理人员给予术前、术中、术后人性化护理.结果 2542例患者因护理得当,配合到位,检查与治疗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对检查过程无记忆.结论 此方法安全、可靠,患者依从性好,默契的配合与人性化的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与治疗的各个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干预防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马京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心力衰竭疗效评价及脑利钠肽的变化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后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我科住院的小儿心力衰竭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常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及吸氧、镇静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7d为1个疗程,共两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NT-proBN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CHF患儿治疗后NT-proBNP下降,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1); LVEF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2,P<0.01).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明显效果,可改善心功能,NT-proBNP在治疗CHF疗效评价中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雄;阳明玉;秦静庭;张立飞;林毅;王丹;王长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疏血通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倒,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除常规治疗外,在入院第7天开始给予疏血通6ml,1次/d静滴,共14d,在入院第1天、第7天、第21天分别进行头颅CT,根据CT对血肿及血肿周围低密度区体积进行记录,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g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评价疗效.结果 试验组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血肿体积在第21天明显小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临床有效率(69.0%)显著高于对照组(47.6%),试验组未见血肿扩大、再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良好,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付怀栋;庄会艳;林福军;杜守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药益气润肠方治疗中老年人气虚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益气润肠方治疗中老年人气虚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中老年气虚便秘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中药益气润肠方治疗,对照组予杜密克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秩和检验,实验组治疗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H=6.56,P<0.05),两组治疗后排便困难评分、排便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5),实验组各项指标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大便形状评分、每周排便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实验组以上指标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益气润肠方治疗中老年气虚便秘效果确切,优于杜密克,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庆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