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之刚;闻军;王慧英
目的 观察3M RelyX 纤维桩系统在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36颗需进行桩核冠修复的磨牙,经完善根管治疗,用3M RelyX 纤维桩系统加全冠修复,观察1个月-2年,通过临床和X片检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 36颗患牙修复体完好,未发生根折和桩折.结论 3M RelyX 纤维桩系统在磨牙大面积缺损修复治疗中,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韩仕斌;潘璐;朱利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和处理甲状旁腺损伤的方法.方法 切除甲状腺时注意保留腺体背面部分的完整,切下甲状腺标本时要立即仔细检查其背面有无误切下甲状旁腺,发现时设法移接到胸锁乳突肌中.结果 3672例甲状腺手术中,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47例,大部分患者在术后4 d-2周功能恢复,少部分在4周-6周功能恢复正常,无一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 术中切除腺体时注意保留腺体背面部分的完整,有助于减少甲状旁腺损伤.
作者:洪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汗症患者胸2-胸4(T2-4)Q-T离散度(QTd)变化与心脏自主神经的关系.方法 用同步12导心电图测定112例手汗症患者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前后R-R间期即心率(HR)、Q-T间期、小QT间期(QTmin)、大QT间期(QTmax)和经心率校正的QTmax(QTc-max)、QTmin(QTc-min)数值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2-4 d QT间期和R-R均较术前缩短,QTd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3年QT间期、R-R间期与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T离散度较术前延长,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手汗症患者T2-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后Q-T离散度(QTd)变化与交感神经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吴蔚;杨希立;杨劼;郑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位于左上腹腔网膜囊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病理证实的网膜囊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以胰腺层面作为参考层面,大层面位置作为定位方法,并分析定性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结果 左上腹网膜囊区占位中,胃来源肿块41例;胰源性肿块23例;网膜囊内肿块18例;肠源性肿块11例;脾源性肿块4例.不同来源占位大平面各不相同.术前误诊23例(24%),各组定位误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肿瘤的密度和形态无特异性.结论 左上腹网膜囊区肿块主要来源于胃底和胰尾的恶性肿瘤;病变大层面的位置及周围脏器形态对定位有一定价值;病变误诊主要由定位误诊造成;术前定性诊断较难.
作者:汪溪;陈宽仁;李建业;卞正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德阳市人民医院作为距离地震前线近的国家级三甲医院,在地震伤员的救治中起到了支撑性的骨干作用,其中ICU在危重病员的救治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现将我科参与抢救的一例地震伤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陈霞;张雅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采用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患者106例133只眼,观察6-48个月.结果 106例患者133只眼中无感染病例,2例复发,1例结膜息肉,1例结膜植入性囊肿.结论 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降低胬肉复发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蔡笃儒;曾凡英;黄纪媛;黄秀珠;杨玉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改良式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对32例(40眼)确诊为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行改良式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术后随防3个月-2年.结果 矫正良好29例,基本矫正3例,无过矫、欠矫者.结论 改良式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符合生理解剖的特点,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矫正重症上睑下垂安全可靠.
作者:张高玲;杜成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泌尿外科护理专科组的设置及培训方法.方法 在手术室设立泌尿外科护理专科组,按专科化模式培养手术室泌尿外科护理专科护士,建立培训考核体系.结果 该法提高了工作质量,手术医生和病人对手术室的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 手术室专科护士和专科组长的设置培养,能适应外科手术日益专科化发展的需求,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秀霞;杨兵;赵惠娟;杨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晕厥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分娩产妇652例为对照组,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实施健康教育、一对一责任助产、预防产后出血等护理干预措施后的分娩产妇886例为观察组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晕厥发生率为5.5%,对照组晕厥发生率为12.3%.结论 通过认真做好卫生宣教,加强预见性护理,预防产后出血,及时控制和处理产后出血等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预防产后晕厥的发生.
作者:许玲;谭建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的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大剂量厄贝沙坦组,300 mg qd,n=34)以及对照组(小剂量厄贝沙坦组, 150 mg qd,n=34).于开始治疗前以及药物治疗3个月后行尿白蛋白、血压、血肌苷(Scr)、血尿素氮(BUN)、血清钾(K)等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都有降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白蛋白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尿白蛋白下降更为显著,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300 mg qd 降尿白蛋白优于厄贝沙坦150 mg qd,对DN患者有独立于血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安全性好.
作者:杜小丽;杨大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省中医药事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我省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的总体需求,从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实际出发,谋划中医药发展思路,构拟中医药事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作者:黄更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中P选择素的水平以及其与UC病变程度和范围的关系,探讨其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经临床表现、肠镜及病理诊断的UC患者30例以及正常对照组20例的外周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浆P选择素水平.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显示:UC组血浆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UC组患者血浆P选者素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UC患者血浆中P选择素呈现高表达;血浆P选择素可能成为判断UC严重程度以及临床诊断简单易行的外周生物学指标.
作者:杨权;陈守国;许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眼科巡回护士在围术期护理的多种角色功能.方法 通过巡回护士多种角色功能的转换,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 病人以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安全地渡过住院手术期和康复期.结论 眼科手术室专科化管理的实施,既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又促进手术室护士向专科护士发展.
作者:梁丽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恶性肿瘤给病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也累及其家庭.患者一下从家庭支柱转换成家人的包袱,如此角色的转变容易造成病人的恐惧、疑虑、忧郁、绝望等情绪反应.若能及时给予病人亲切的关怀,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对提高免疫力、战胜癌症有着重大的意义.我院肿瘤科针对肿瘤病人这一特点,设立了爱心之家,创造出自由、和谐、友爱的就医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护理品牌,收到了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作者:黄晓珊;勘萍;谢俏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服用甲地孕酮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54例接受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成治疗组(化疗加甲地孕酮)27例,对照组(单用化疗)27例.治疗组化疗前1天开始服用甲地孕酮160 mg,每日一次,直至化疗结束后7 d;对照组单用化疗,两组化疗均用两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食欲、体重、骨髓抑制情况、karnofsky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较对照组轻,食欲、体重和karnofsky评分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抑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辅予甲地孕酮,可改善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
作者:郑俊琼;陈志勇;罗惠煌;邱陈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开胸术后、胸部外伤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在使用呼吸功能训练器时对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78例开胸术后、胸部外伤致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按住院的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使用呼吸功能训练器组146例和无用呼吸功能训练器组132例.所有病人均按临床常规进行治疗、护理,使用呼吸功能训练器组特别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器使用指导.观察记录两组病人恢复情况.结果 使用呼吸功能训练器组恢复快,胸管留置时间短,呼吸道并发症低,出院时间快,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呼吸功能训练器参与训练,可减少病人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恢复.
作者:何丽展;钟小晶;姜镭;文金铃;张伟兰;招瑞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在中小型医院检验科进行信息化建设,以将检验结果数据及时、准确地反馈到医生工作站为目标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方法 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包括服务器1台,检验科客户端7台,条码打印机若干,条码扫描仪若干.采用Oracle 8.1.6对数据进行管理,军卫一号为客户端界面.结果 运用LIS系统,实现了检验数据的实时自动接收,报告的无纸化实时发送,使医生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检验结果.结论 通过自建LIS系统的使用,使中小医院检验科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方便了医生和患者,并有助于加强医疗管理.
作者:吕杨;郝家明;吴川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仅5例术前明确诊断,术中确诊14例,术中漏诊、术后诊断1例;治愈18例(90%),术后并发症4例(20%),死亡2例(10%).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易漏诊.早期诊断,选择合理术式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作者:黄明柱;黄艺雄;黄居朴;农永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尿毒症脑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37例尿毒症脑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进行分类总结,分析和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通过加强对尿毒症脑病患者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了疗效,改善了预后.结论 加强了对尿毒症脑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分析早期血糖变化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27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根据空腹血糖和既往有无糖尿病病史分为糖尿病组、非糖尿病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分析血糖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急性缺血损害程度、好转率与死亡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正常血糖组治疗好转率较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高血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以糖尿病组高.结论 血糖水平的变化影响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及时地控制高血糖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昀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