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晓桃;赵春香;李振强;贾静
目的 探讨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5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儿临床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表现为频率增快或减慢、节律不整、甚至呼吸暂停等中枢性呼吸衰竭.排除了肺部严重的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行头颅CT已明确诊断,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22例患儿治愈,3例死亡.结论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容易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疾病,导致病情恶化,延误治疗,应注意进行鉴别诊断.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和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
作者:彭雪梅;郑碧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用抗生素的经验性治疗.方法将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按不同诊断标准,疑似VAP共83例患者进入研究.只要诊断考虑疑似VAP即联合应用广谱强力抗生素.痰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再改用窄谱、针对性强抗生素治疗.结果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组应用抗生素平均时间比对照组提早14.7h,结果28d死亡率分别为30.9%(13/42)、46.3%(19/41), 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抗生素应用天数分别为(8.0±4.9)d﹑(10.0±5.6)d,P=0.0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呼吸机治疗天数分别为(4.8±3.4)d﹑(8.5±6.2)d,P=0.017;ICU住院天数分别为(14.1±6.1)d﹑(17.0±7.3)d,P=0.029.结论 疑似VAP患者应尽早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争取早日让患者撤离呼吸机,控制VAP,降低死亡率.
作者:周承惇;任南征;李玩林;李浩;陶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腹腔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 5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 28例(对照组),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CHPP)并射频透热(RF)组28例(热灌组).结果 热灌组有效率(65.8%)高于对照组(4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铂腹腔热灌注并射频热疗联合静脉化疗可明显改善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居来提·阿布都克力木;关军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管人工流产手术在高危因素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具有高危因素早孕孕妇要求终止妊娠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管人工流产,对照组常规金属管施术,两组手术专人操作,观察两组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人流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微管用于高危因素人工流产安全性大,并发症少.结论 微管人工流产手术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作者:孙芳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七氟醚复合罗库溴铵对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成年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Ⅰ组)和七氟醚组(Ⅱ组)各30例.麻醉诱导后予以0.6mg/kg的罗库溴铵插管;麻醉维持分别采用丙泊酚TCI-泵注瑞芬太尼-罗库溴铵和吸入1-1.3倍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醚-泵注瑞芬太尼-罗库溴铵.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使用Biometer加速度观测T1恢复至25%、75%及四个成串刺激(TOF)比值(T4/T1)恢复至0.75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麻醉持续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恢复指数(T1 从25%-75%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苏醒时间Ⅰ组比Ⅱ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不会延长患者苏醒时间,而且不延长罗库溴铵的残余肌松作用,是理想的吸入麻醉药.
作者:段晓霞;张官鹏;欧册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薄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手足部组织缺损的应用.方法 应用腹部及交腿随意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治疗手足部撕脱伤、热压伤、刀砍伤及瘢痕挛缩畸形.结果 本组35例采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治疗各种手外足伤,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超薄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是较理想的手外足科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罗文福;陈红丽;张先安;关少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宫腔镜及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3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分别占不孕症的54.55%、21.21%及14.40%,前者多为继发性不孕症的病因,而后两者多为原发不孕症的病因.手术后妊娠率为41.96%.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叶育芳;齐青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酶的变化.方法比较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新生儿心肌酶的变化.结果重度窒息组心肌酶活性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尤其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的新生儿要及早监测心功能并采取相应干预治疗措施,减轻心肌损害,从而减少心力衰竭、心肌坏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朱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产前诊断是对胚胎或胎儿在出生前是否患有某些遗传病或先天畸型作出准确的诊断.目前常用的产前诊断的方式有:绒毛活检、羊膜腔穿刺、脐带血穿刺、胎儿镜等,这些技术都属于侵入性技术,有一定的并发症和胎儿丢失率,从而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利用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进行产前诊断是近年研究较活跃,颇具潜力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之一,本文就这方面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沈寅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凶险,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师实行肺保护性策略(压力、容量限制性通气、佳PEEP、允许性高碳酸血症、俯卧位通气和侧卧位通气).并加强气道管理、液体平衡的管理、生命体征监护、心理疏导、营养支持、基础护理等综合治疗及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静月;蒋芳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标准桃金娘油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选择 286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病人均使用珍黄丸口服,研究组加用标准桃金娘油口服,15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病例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84.1%,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4.2%(P<0.001),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标准桃金娘油是治疗慢性咽炎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张青松;程学良;杨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20%甘露醇、地塞米松联合止血药治疗前房出血的疗效.方法甘露醇、地塞米松组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1次/d,连续1-3 d(儿童按1.5g/kg体重剂量),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儿童按0.2mg/kg体重剂量),1次/d,连续1-3d或以上,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抗生素按常规剂量给药;止血剂组常规给予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抗生素治疗.结果Ⅰ级前房出血,甘露醇、地塞米松组经治疗后的全部吸收时间平均为27.7h,止血剂组前房出血全部吸收时间平均为54.20h,两组比较,t=-14.265,P﹤0.01,两组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级前房出血,甘露醇、地塞米松组45例,治疗后完全吸收时间平均为69.16h,止血剂组25例,治疗后前房出血完全吸收时间平均为97.16h,两组比较,t=-11.246,P﹤0.01,两组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Ⅲ级前房出血,甘露醇、地塞米松组9例,治疗后全部吸收时间平均为121.33h,止血剂组5例,治疗后前房出血全部吸收时间平均为159.20h,两组比较,t﹦-5.915,P<0.01,两组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露醇、地塞米松联合止血药作为治疗前房出血的常规用药,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止血剂治疗.
作者:许生敏;邢美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不良反应,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4例乳癌病人静滴多西紫杉醇的疗效观察,掌握用药的时间并及时给药.结果 24例乳癌病人静滴多西紫杉醇,无一病例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结论有针对性地做好多西紫杉醇毒性反应防治,护理及时得当,病人不仅能顺利地完成每一次化疗,还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秦玉如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手术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探讨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眩晕、呕吐、面神经麻痹、口唇疱疹、耳鸣、听力下降、嗅味觉消失、臂丛神经损伤.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好转.结论术后针对患者可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黄群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及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NAFLD患者48例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8);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组.治疗前分别测定NAFLD组及健康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静脉肝纤维谱包括血清透明质酸酶(HA)、血清III前胶原(P-III-P)及IV型胶原(IVC).治疗组予罗格列酮4 mg/d口服,连续6个月;对照组予低脂饮食,治疗后6个月测定上述各指标.结果 NAFLD患者TG、leptin、FBG、FINS、HOMA-IR、HA、P-III-P、IVC均明显升高,adiponectin则明显减少(P<0.05).口服罗格列酮治疗后,leptin、FBG、FINS、HOMA-IR、HA、P-III-P及IVC均明显下降,adiponectin则明显升高(P<0.05). 对照组各指标则无变化(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有效改善NAFLD患者肝纤维化及胰岛素抵抗.
作者:邓庆文;罗亮;冯健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血透病人的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从而减少患者的住院日及治疗费用.方法 对63例深静脉置管的病人采用本中心制定的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三级质控管理.结果 63例深静脉置管感染率为0%.结论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控制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的感染.
作者:胡毅敏;李杰;李辉文;杜艺;李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标识化管理在综合病房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运用标识化管理进行病房存放药物管理.结果标识化管理后护士用于检查药物的时间明显减少(P<0.001);检查药物的落实也明显提高(P<0.01);药物混放的发生率也减少(P=0.047).结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的发生.
作者:朱海燕;陈妙虹;赖玉兰;林静君;何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优势.方法 2003年3月至2007年5月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手术治疗髌骨骨折31例.结果 经过6-12个月随访,31例患者骨折均临床愈合,无骨不连或延迟愈合.结论 记忆合金髌骨爪固定牢靠,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时间短、组织相容性好,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何向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寻找一种实用、快速、准确查找疟原虫的检验方法以提高疟原虫的检出率和检验人员镜检疟原虫的综合能力.方法 筛选10例疟原虫密度低且薄血膜法(虫数/100,内镜视野)检出小于10个疟原虫体的标本用浓集法(虫数/100,内镜视野)进行对比镜检.结果 发现本浓集法比薄血膜法检出疟原虫的密度大多高出40%以上.经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t=6.533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浓集法的疟原虫的检出率比薄血膜法有较大的提高.
作者:罗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长期规律透析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12例,按照随机单盲法进行常规透析和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每种透析模式观察2个月288人次透析.记录每次透析患者的血压、心率的变化和低血压发生情况,每个月查一次透析前后血生化情况.结果低温可调钠透析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显著升高(P<0.05),心律下降(P<0.05),血压发生率较常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模式透析前、后分别比较血钾、血钠、尿素氮、肌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可以有效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并能达到预期透析效果.
作者:林春梅;曹伟红;萧燕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