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云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人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恢复良好24例,中残20例,重残17例,植物状态5例,死亡23例,放弃治疗9例.结论老年人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具有其特点,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积极的CT复查对病情的掌握尤为重要.早期诊断和适合的治疗策略有利于预后的改善.
作者:陈晓东;蒋宇钢;曹作为;史克珊;李钢;金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急性脊髓损伤多是因车祸、坠落伤等造成脊柱脱位、骨折等导致脊髓或马尾神经受压、水肿、出血、挫伤或断裂;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创伤.脊柱骨折中14%合并脊髓损伤,绝大多数为单节段伤,高位完全截瘫者死亡率高达49%-68.8%[1].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包括多种方法联合治疗.现复习文献,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邓忠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Root ZX电侧仪测量牙齿根管工作长度的临床准确性.方法应用Root ZX对102例113颗牙齿的208个根管进行工作长度测量及预备后插入主尖拍摄X-线片,核实并评价Root ZX的准确性.结果 Root ZX的准确率与牙位、年龄和牙髓状态无关,在活髓牙和死髓牙的准确率分别为93.18%、90%,二者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死髓牙相比,活髓牙根管工作长度测量值与实际值之差的平均值(即WL测 -WL实的平均值)偏小.结论 Root ZX根管长度电测仪临床准确率较高,可减少X-线摄入量,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赵丽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NAL)、山莨菪碱对休克失代偿期血管收缩反应性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两者休克治疗的机制.方法 (1)改良Wigger法建立兔失血性休克模型,测定休克失代偿期;(2)休克模型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6)、NAL组(B组,n=6)和山莨菪碱组(C组,n=6);在失代偿期前10min,B组静注NAL(1mg/kg)、C组静注山莨菪碱(2mg/kg)预处理,A组静注等容的0.9%氯化钠注射液;(3)记录休克前、休克30、60、90、120、150、180min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A)后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值;检测相应时点血清NO浓度.结果 (1)Wigger模型在休克60min后进入休克的失代偿期;(2)B组休克60、90、120min的MAP升高幅度大于A组(P<0.05);(3)C组休克60min的MAP升高幅度大于A组(P<0.05);(4)B组休克60、120min的NO浓度低于休克前(P<0.05),休克60、120、180min的NO浓度低于A组(P<0.05);(5)C组NO浓度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NAL提高失血性休克失代偿期血管收缩反应性,可能与NAL通过降低血清NO浓度有关;(2)山莨菪碱不提高失血性休克失代偿期血管收缩反应性,但延缓了失代偿期的出现.
作者:黎阳;彭丹晖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妇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护理的方法.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是盆腔恶性肿瘤、老年妇女、高血压、糖尿病及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等.采取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静脉内膜损伤和防止血液高凝状态的有效措施是防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结论对有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盆腔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应加强预防措施.
作者:温远辉;赖海燕;张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输卵管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可危及生命.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的优点,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其适应证也不断的发生变化[1-2].随着我院广泛开展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我们对其术前术后的护理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体会.
作者:徐艳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为缓解军队医院因精简整编致护理管理人才流失的矛盾,确保临床护理质量的稳步提高.方法 采用公开竞聘的方法,在两年内分别从医院聘用制护士中选拔出12名政治思想好、业务技术精的护士担任临床科护士长.结果 确保了军队医院精简整编体制的平稳过渡,基础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住院患者满意率有了一定的提高,护理投诉率下降.结论 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上岗,选拔了优秀的护理人才,促进了军队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林玉丹;邹佩珍;黄顺红;李丽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医院的物资供应是医院后勤管理中的物流管理,它涉及医院医疗设备、医用物质、生活用品和办公用品等物质的采购及供应.因此,如何科学地管理和控制以上物质的采购过程和环节,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核算和资本经营,也是医院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作者:崔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为药剂科开展药房规范化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设立药品质量管理机构,运用标准化管理模式,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意识等规范化管理.结果 我院达到药房规范化管理要求,有效地保证了药品的质量.结论 药房规范化管理工作经验和方法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万爱萍;李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尿超薄TCT检测在男性健康体检中的作用.方法 247例男性体检,送检新鲜尿液50ml,应用新柏氏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液基涂片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镜下所见包括:有无癌细胞或可疑瘤细胞、非典型细胞、炎性细胞、微生物.结果 247例健康男性TCT尿检均未发现瘤细胞.检出炎细胞及红细胞、微生物等共89例,占36%,其中检出炎性细胞77例,占31.1%,包括小于30岁1例,30-40岁6例,41-50岁36例,51-60岁34例,(77例包括检出真菌1例,球、杆菌10例,炎性细胞及乳头红细胞混合21例);检出红细胞10例,包括30-40岁2例,41-50岁4例,51-60岁4例;以及检出乳头状尿路上皮细胞2例,包括46岁1例,58岁1例;结论尿超薄细胞学检测TCT结果判读可及时预报受检者健康状态,对泌尿系统肿瘤、疾病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给男性泌尿系统亚健康人群提供诊治依据.
作者:籍晓桃;赵春香;李振强;贾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Ginsenodides, Gs)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改良Allen's重物打击法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Gs治疗组.每组36只,分别于术后6h、12h、1d、3d、7d、14d完整取大鼠T9脊髓段.斜板实验和BBB行为学评分评价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TUNEL法标记脊髓组织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和Bcl伴随蛋白x(Bax)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半胱氨酸基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结果损伤组和Gs组大鼠术后14d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Gs组恢复优于损伤组(P<0.05或P<0.01);损伤组大鼠脊髓TUNEL标记的阳性细胞数于术后3d达高峰,Gs组于相应各时间点均低于损伤组(P<0.01);术后各时间点 Gs组大鼠脊髓Bcl-2蛋白表达高于损伤组(P<0.01),术后12h、1d、3d、7d、14d Gs组大鼠脊髓Bax蛋白表达均低于损伤组(P<0.05或P<0.01);术后各时间点Gs组大鼠脊髓Caspase-3 mRNA表达低于损伤组(P<0.01).结论通过提高Bcl-2/Bax比值并抑制Caspase-3 mRNA表达减少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是Gs对脊髓损伤后具有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宋永兴;金才益;曾忠友;王斌;张建乔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的结果,确认液体培养法对UU检测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性病科和妇科非淋菌性尿道炎和阴道炎的患者样本300例,同时进行UU液体和固体培养,对比培养结果.结果 300例标本中UU液体培养法阳性109例,阳性率为36.33%;固体培养法阳性97例,阳性率为32.33%.液体培养法与固体培养法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体培养法与固体培养同样具有结果客观等优点,但其操作简单.
作者:汪宇婴;陆学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长期规律透析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12例,按照随机单盲法进行常规透析和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每种透析模式观察2个月288人次透析.记录每次透析患者的血压、心率的变化和低血压发生情况,每个月查一次透析前后血生化情况.结果低温可调钠透析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显著升高(P<0.05),心律下降(P<0.05),血压发生率较常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模式透析前、后分别比较血钾、血钠、尿素氮、肌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可以有效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并能达到预期透析效果.
作者:林春梅;曹伟红;萧燕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中转站型急诊科管理.方法 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管理:加强科室内部管理;人员管理与培训;树立新的急救理念;绿色通道的建立等等.结果 通过加强管理使中转型急诊科能更好地完成院前急救与院内中转站分流危重病人的任务.结论 加强中转站型急诊科的综合管理,使我院的急诊走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作者:朱明辉;安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368例危重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一次穿刺成功290例(78.8%),2次成功53例(14.2%),总穿刺成功就率(93.2%),留管3-48d,平均(13.8±7.6)d;失败25例(6.8%).穿刺置管引起并发症17例(4.6%),其中误穿锁骨下动脉6例,气胸4例,误入颈内静脉3例,误入胸腔导致液胸2例,穿刺点血肿2例.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留管时间长及便于护理,但必须熟悉解剖结构、严格无菌操作并掌握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作者:于洪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优势.方法 2003年3月至2007年5月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手术治疗髌骨骨折31例.结果 经过6-12个月随访,31例患者骨折均临床愈合,无骨不连或延迟愈合.结论 记忆合金髌骨爪固定牢靠,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时间短、组织相容性好,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何向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手术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探讨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眩晕、呕吐、面神经麻痹、口唇疱疹、耳鸣、听力下降、嗅味觉消失、臂丛神经损伤.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好转.结论术后针对患者可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黄群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无人区电轴对心房颤动伴宽QRS 波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3 例心房颤动伴宽QRS 波群心电图患者,用常用方法鉴别诊断为心房颤动伴室早、室速或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传导.经心电图Ⅰ、avF导联目测心电轴.结果 113例患者中52例为心房颤动伴室早或室速,其中17例心电轴位于无人区,61例为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传导,且无一例心电轴位于无人区.无人区电轴诊断心房颤动伴室早或室速的特异性达100%,敏感性32.69%.结论无人区电轴可作为心房颤动伴室早、室速或室内差异传导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特异性很高,但敏感性较低.
作者:黄璐璐;吴子平;吴佳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产前诊断是对胚胎或胎儿在出生前是否患有某些遗传病或先天畸型作出准确的诊断.目前常用的产前诊断的方式有:绒毛活检、羊膜腔穿刺、脐带血穿刺、胎儿镜等,这些技术都属于侵入性技术,有一定的并发症和胎儿丢失率,从而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利用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进行产前诊断是近年研究较活跃,颇具潜力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之一,本文就这方面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沈寅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治疗进行性指掌角皮症的有效措施.方法 将确诊的18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对照组使用曲安奈德注射液,两组均加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配成体积比为1:1的混合液,于双尺泽穴注射,每侧注入0.5-1 ml,每2周注射1次,连续4次.结果 治疗组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5.56%和97.78%,高于对照组的41.11%及87.78%,痊愈率与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9%(批<0.05).结论 与曲安奈德相比,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进行性指掌角皮症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苏汉清;韦昌延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