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远辉;赖海燕;张剑
输卵管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可危及生命.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的优点,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其适应证也不断的发生变化[1-2].随着我院广泛开展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我们对其术前术后的护理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体会.
作者:徐艳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食管次全切除并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8年2月于我科行食管次全切除,颈、纵隔、腹腔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的21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其中男170例,女47例,年龄36-78岁,平均(56.7±7.2)岁;上段食管癌55例,中段食管癌111例,下段食管癌51例;病变长度<3.0cm者52例,3.1-5.0cm者98例,5.0cm以上者67例;术后病理报告:鳞状细胞癌205例,鳞腺癌7例,腺癌5例.结果 202例(93.09%) 患者获根治性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62/217),但经及时处理均顺利恢复.本组病例中颈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6.13%、22.58%.食管切缘均无肿瘤残留.随访6个月至5年,死亡23例,其中26例已经存活5年.吻合口肿瘤复发3例.结论采用三野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是必要的、可行的,可提高肿瘤根治率,减少肿瘤复发,有利于转移淋巴结的清扫,特别适合食管中上段癌,颈部、上纵隔淋巴结有转移的病例.通过防治,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作者:柯孙葵;林若柏;段红兵;蔡英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折疏松症(PMOP)患者骨折好发部位(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骨密度(BMD)的干预作用,探讨该方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将纳入对象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六味地黄丸和钙尔奇D,以双能骨密度(DEXA)仪为检测手段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及服药6个月后上述部位的BMD值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服药6个月后,中药组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BMD值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部位BMD值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可以提高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的BMD值并改善临床症状,提示该方用于PMOP患者对预防并发骨折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关俭;唐洁凤;郭荣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不良反应,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4例乳癌病人静滴多西紫杉醇的疗效观察,掌握用药的时间并及时给药.结果 24例乳癌病人静滴多西紫杉醇,无一病例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结论有针对性地做好多西紫杉醇毒性反应防治,护理及时得当,病人不仅能顺利地完成每一次化疗,还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秦玉如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社区流动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种及相关因素,为社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8年9至10月对1809例已婚流动育龄妇女进行病史询问,妇科内诊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涂片,乳腺扫描,盆腔B超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09例受检,患病率80.7%;妇科常见病中,慢性宫颈炎占首位,为886例,占48.9%.其次为阴道炎569例,占31.5%.乳腺疾病486例,占26.86%.宫颈糜烂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下降(P<0.01).结论 社区流动育龄妇女对妇女病重视不够,患病率高,应广泛宣传妇女保健知识重视每年的妇女病普查普治,以预防和减少妇女病的发生.
作者:贾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在胫骨骨折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对30例胫骨干新鲜不稳定骨折行小切口切开复位,简单内固定结合外支架固定.结果 经过2-24个月随访,30例骨折全部愈合,无运动功能障碍.结论 小切口复位、有限螺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胫骨干新鲜不稳定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黄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慢性胃炎胃粘膜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胃镜活检获取34份快速尿素酶检测HP阳性组织标本,-80℃冻存,然后集中对标本进行TRAP-PCR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34例胃镜活检标本中有3例出现端粒酶活性阳性.结论在良性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低,但HP感染的慢性浅表性胃炎HP的根治值得重视.
作者:喻清和;彭燕;吴静;潘素滢;王鹏;潘俊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行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肿复发3例,继发性颅内血肿2例,脑脊液漏2例,癫痫1例,脑梗塞1例.结论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术中操作规范,选择合适引流管,置管合理,术后严密观察,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曾宪起;马龙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利宁胶浆对颅脑手术全麻拔管期呛咳反应的预防作用及对全麻药用量的影响.方法颅脑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实验组在气管导管表面前1/3处均匀涂抹利宁胶浆,对照组于相同部位喷洒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期呛咳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术中丙泊酚、芬太尼用药剂量和术后24h颅内引流量.结果实验组拔管期呛咳反应明显减轻(P<0.05),术中丙泊酚、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颅内引流量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宁胶浆涂抹于气管导管表面可增加病人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可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减少颅脑手术全麻拔管期的呛咳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从而有效减少颅内再出血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尔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同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急性毒性反应、安全性和近期损伤情况.方法 70例Ⅲ、Ⅳ期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照GP方案接受了同期放疗加辅助化疗的治疗,其急性与近期毒性反应采用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70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2%和43.2%.无5级毒性反应发生,34级急性毒性反应主要为造血系统29例,占41.4%;咽部粘膜反应28例,占 40.0%;放疗区皮肤损伤4例,占5.7%,完成放疗同期放化疗和全部化疗者分别为78.7%和48.3%.结论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 GP同期放化疗方案有助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的提高,其急性毒性反应有所增加,多数患者可耐受,晚期损伤基本相同.
作者:罗在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对传统经鼻气管内插管吸痰的方法进行改进,提高经鼻气管内吸痰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将70例需采用经鼻气管内吸痰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吸痰方法,观察组在传统吸痰方法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作了改进:患者体位、充分润滑、插管方法、适时吸引等.对两组方法的吸痰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吸痰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显著轻于常规组(P<0.01).结论 新的吸痰方法可提高吸痰效果,减轻呼吸道损伤.
作者:倪乐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七氟醚复合罗库溴铵对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成年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Ⅰ组)和七氟醚组(Ⅱ组)各30例.麻醉诱导后予以0.6mg/kg的罗库溴铵插管;麻醉维持分别采用丙泊酚TCI-泵注瑞芬太尼-罗库溴铵和吸入1-1.3倍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醚-泵注瑞芬太尼-罗库溴铵.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使用Biometer加速度观测T1恢复至25%、75%及四个成串刺激(TOF)比值(T4/T1)恢复至0.75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麻醉持续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恢复指数(T1 从25%-75%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苏醒时间Ⅰ组比Ⅱ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不会延长患者苏醒时间,而且不延长罗库溴铵的残余肌松作用,是理想的吸入麻醉药.
作者:段晓霞;张官鹏;欧册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腹腔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 5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 28例(对照组),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CHPP)并射频透热(RF)组28例(热灌组).结果 热灌组有效率(65.8%)高于对照组(4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铂腹腔热灌注并射频热疗联合静脉化疗可明显改善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居来提·阿布都克力木;关军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1例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1例患者大多无前驱因素,均为缓慢起病、对称性肢体乏力、感觉障碍、少数有颅神经损害及自主神经损害,单次腰穿20例脑脊液异常,其中15例可见蛋白-细胞分离,正常1例,肌电图可见神经性损害,均出现脱髓鞘损害,或伴有轴索损害.4例神经活检有3例脱髓鞘改变,21例均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2例并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结论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起病隐匿,病程长,易被误诊,临床表现、脑脊液、肌电图等是主要诊断依据,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为较好治疗方法.
作者:林盛;何小燕;陈俊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在临床上遇到的取器困难的病例中(包括IUD嵌顿、断裂、残留等)使用取环器是否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选择由基层技术站应用钩取法取器失败转入我站的患者102例,其中IUD嵌顿52例、断裂43例、残留7例.均应用取环器取环.取环器(由天津和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长21 cm,直径0.5 cm,支点距顶端4 cm,适用于不同大小、曲度的宫腔,钳子进入宫腔后能充分张开,灵活使用.结果 102例患者应用取环器取器均一次成功.结论 取环器钳夹法取器在困难取器手术中成功率高,效果满意,较传统的钩取法有效.
作者:张淑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更好的鼻腔填塞物.方法观察MEROCEL止血海绵+双腔水囊作为鼻腔填塞物的临床效果.结果治愈率92%,且填塞迅速.结论 MEROCEL止血海绵+双腔水囊是理想的鼻出血填塞物.
作者:何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酶的变化.方法比较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新生儿心肌酶的变化.结果重度窒息组心肌酶活性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尤其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的新生儿要及早监测心功能并采取相应干预治疗措施,减轻心肌损害,从而减少心力衰竭、心肌坏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朱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水平在正常孕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日本产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160例正常孕妇血清中ALP的活性水平.结果正常孕妇组血清中ALP明显高于正常非孕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ALP是孕期妇女和胎儿很好的监测指标,检测血清ALP在正常孕妇中的活性水平,可以为妇女和胎儿的优生优育起到积极的临床作用.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高锰酸钾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尿布皮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局部浸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炉甘石洗剂涂抹局部,比较两组患儿尿布皮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创面转归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锰酸钾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卢惠卿;洪穗花;莫港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大理地区伤寒、副伤寒杆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3年来,本院分离出的96株伤寒、副伤寒杆菌的标本来源、菌型分布、耐药状况.结果 96株感染菌株中,有84株来自于血液培养标本,12株来自粪便培养标本.菌型分布以甲型副伤寒杆菌为主,占85.42%;其次为伤寒杆菌和乙型副伤寒杆菌,分别占11.45%和3.12%;未检出丙型副伤寒杆菌.分离出的96例感染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零;对所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菌素的耐药率均小于15%;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为39.58%.结论大理地区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菌型以甲型副伤寒杆菌为主.除氨苄西林外,感染菌株对其它所选抗菌素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较低.为防止耐药菌株增加,建议临床医生依据培养、鉴定及药敏结果,正确诊断及使用敏感抗菌素.
作者:陈体仙;张群智;忽胜和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