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效果观察

林春梅;曹伟红;萧燕梅

关键词:低温可调钠,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摘要:目的 观察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长期规律透析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12例,按照随机单盲法进行常规透析和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每种透析模式观察2个月288人次透析.记录每次透析患者的血压、心率的变化和低血压发生情况,每个月查一次透析前后血生化情况.结果低温可调钠透析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显著升高(P<0.05),心律下降(P<0.05),血压发生率较常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模式透析前、后分别比较血钾、血钠、尿素氮、肌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可以有效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并能达到预期透析效果.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分娩中应用卡孕栓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卡孕栓(通用名:卡前列甲酯栓,商品名:卡孕栓)肛门用药减少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5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卡孕栓组(观察组)和催产素组(对照组)各250例,观察指标为产后2 h内的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内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卡孕栓塞肛是一种有效、简便减少产后出血的方法.

    作者:叶巧梅;黎秋妹;刘群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检测对正常孕妇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水平在正常孕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日本产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160例正常孕妇血清中ALP的活性水平.结果正常孕妇组血清中ALP明显高于正常非孕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ALP是孕期妇女和胎儿很好的监测指标,检测血清ALP在正常孕妇中的活性水平,可以为妇女和胎儿的优生优育起到积极的临床作用.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预防手术后压疮的循证护理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的思想,探讨手术后患者压疮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本地区124名手术后患者分试验组(n=62)和对照组(n=62)进行循证护理实践.结果 对照绗1名病人发生了压疮;试验组62名手术病人均无压疮发生.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能减少术后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张玉玲;刘兴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自制面罩在无痛胃镜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无痛胃镜检查中低氧血症的发生及其解决对策.方法 将396例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进行胃镜检查的受检者随机分成自制面罩组和鼻饲组,观察两种不同给氧方法在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自制面罩给氧组较普通鼻饲吸氧组低氧血症的发生明显减少,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有降低.结论 自制面罩给氧方法用于静脉麻醉下胃镜检查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刘斌;温永宏;刘桃;任春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自发性结肠穿孔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8年10月12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急诊手术,术前明确诊断8例.行结肠穿孔修补术1例,穿孔段肠外置手术1例,穿孔修补+近段结肠造口术9例,穿孔肠段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口(Hartmann术)1例.结果治愈10例,死亡2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自发性结肠穿孔多见于老年人,确诊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杨超;沙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烧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讨头颈部烧伤和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防措施.方法 共行烧伤病人气管切开术283例,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发生术中并发症11例(3.89%),术后并发症45例(15.9%),死亡7例(2.47%).结论 头颈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因颈部高度肿胀、切口大量渗液、解剖标志不清等因素增加了手术难度和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因此术前应密切观察各项指标,争取在呼吸困难严重前手术,术后加强护理观察,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德文;周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心脏直视术后再次开胸止血的常见原因及临床防治

    目的 总结心脏直视术后再次开胸止血的常见原因及临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湘雅二医院心胸外科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心脏直视术后再次开胸止血87例病例,探讨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全组再次开胸止血手术共87例(4.23%),死亡11例(0.5%).术前心功能不全及继发多脏器功能失调、体外循环凝血机制紊乱、术中止血不彻底、鱼精蛋白中和不足、术后处理不及时是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术后持续出血是急性心脏压塞的根本原因.结论术前调整脏器功能,术中操作仔细、止血彻底、加强血液保护,术后严密监护、妥善处理,必要时及时开胸止血是防治术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邢军;刘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手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手术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探讨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眩晕、呕吐、面神经麻痹、口唇疱疹、耳鸣、听力下降、嗅味觉消失、臂丛神经损伤.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好转.结论术后针对患者可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黄群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女性劳务工晕厥的相关诱因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女性劳务工晕厥病例,找出相关诱因,提出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06年4月至9月劳务工晕厥病例248例,分析诱因与发病率的关系.结果发病以青年女性为主,低血糖性、单纯性晕厥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病因所致晕厥;7月份及每周星期一发病率高.结论特殊群体--劳务工发生晕厥有其特殊性,须劳务工本人、厂方、社康中心三方面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降低晕厥的发病率.

    作者:何小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77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77例患儿的护理措施.结果 77例患儿无出现并发症,均在住院3-10d后痊愈出院.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除了通过常规治疗和针对性加强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外,消毒隔离和保持大便通畅是护理的关健.

    作者:柳炎珍;邓向红;赖文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26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一种因严重高血糖、高血钠、高渗透压所致的脱水但无酮的综合征,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可达40%-70%[1].

    作者:谭金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3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368例危重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一次穿刺成功290例(78.8%),2次成功53例(14.2%),总穿刺成功就率(93.2%),留管3-48d,平均(13.8±7.6)d;失败25例(6.8%).穿刺置管引起并发症17例(4.6%),其中误穿锁骨下动脉6例,气胸4例,误入颈内静脉3例,误入胸腔导致液胸2例,穿刺点血肿2例.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留管时间长及便于护理,但必须熟悉解剖结构、严格无菌操作并掌握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作者:于洪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肝素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4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肝素钠治疗眼睑黄色瘤的疗效.方法 45例患者黄色瘤处皮下注射肝素钠0.4ml,压迫止血,每7d注射一次,共6次.结果 患者6次治疗后瘤体全部消失,随访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肝素钠局部皮内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疗效好、创伤小、价格低廉,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曹兰;万晓钢;刘雁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者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对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危重病人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血液净化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血生化的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 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治疗后尿素氮、肌酐、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以及毒物的有效清除均得到较好控制,氧合也有一定的改善.治愈20例,病情改善4例,病情加重出院4例,死亡2例.结论 血液净化方式的选择对血流动力学稳定起到决定性作用;血液净化有利于患者肾功能及呼吸功能的改善;血液净化是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有效积极的手段.

    作者:许建新;纪明锁;徐杰;刘晓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重症胆管炎189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提高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外科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189例ACST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术前休克得到纠正者117例,死亡6例,死亡率5.1%;未得到纠正者72例,死亡20例,死亡率27.8% (P<0.01).术前休克未得到纠正而又及时手术治疗者56例,死亡 6例,死亡率10.7%;未及时手术治疗者16例,死亡14例,死亡率87.5%(P<0.01).本组病例中单一器官累及者31例,无死亡病例;2个器官累及者58例,死亡1例(1.7%);3个器官累及者 84例,死亡9例(10.7%);4个或4个以上器官累及者16例,全部死亡(100%).结论 积极进行快速有效的抗休克治疗,适时的选择手术时机,防治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是提高急性重症胆炎治疗效果的

    作者:宋德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6例误诊分析

    目的 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意识和误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误诊的56例CVA患儿的临床表现、过敏史、辅助检查和误诊情况.结果 本组56例患者在本院确诊前被误诊为多种呼吸道疾病,其中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占本组的前三位.误诊时间3个月-2年不等.确诊后给予正规哮喘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结论 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熟练掌握诊断标准是防止误诊和误治的

    作者:李元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三联疗法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的佳治疗方案.方法 治疗组61例CA采用CO2激光、膦甲酸钠静脉点滴、干扰素肌肉注射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行单纯CO2激光治疗,定期随诊,观察痊愈时间.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16%,对照组64.86%;有效病例中治疗组痊愈时间为(3.28±1.21)个月,对照组为(4.97±2.27)个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2激光、膦甲酸钠静脉点滴、干扰素肌肉注射联合治疗CA疗效显著,是激光去除疣体后较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仵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不良反应,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4例乳癌病人静滴多西紫杉醇的疗效观察,掌握用药的时间并及时给药.结果 24例乳癌病人静滴多西紫杉醇,无一病例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结论有针对性地做好多西紫杉醇毒性反应防治,护理及时得当,病人不仅能顺利地完成每一次化疗,还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秦玉如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电刺激+生物反馈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电刺激+生物反馈预防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由专人于产后42 d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锻炼盆底肌,对照组100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于产后6个月随访,通过问卷调查、尿垫试验和盆底肌收缩力测定,评价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后6个月性生活满意度评分较高,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盆底肌收缩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后电刺激 +生物反馈盆底功能训练可以有效预防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但应强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及患者主动参与治疗.

    作者:刘玉冰;谭鹰;曾彩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锰酸钾溶液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高锰酸钾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尿布皮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局部浸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炉甘石洗剂涂抹局部,比较两组患儿尿布皮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创面转归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锰酸钾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卢惠卿;洪穗花;莫港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