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桐春;李国艳;孙芮芮;李明杰;李慧峰;孔祥鹏;裴妙荣
目的 比较分析化疗联合经支气管镜局部药物注射与单纯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铜川市人民医院的95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2HPAZV/7~10DZV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入左氧氟沙星0.2g,丁胺卡那0.2 g,异烟肼0.2 g.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痰菌涂片阴转率、免疫功能、血清白介素-4 (IL-4)、干扰素-γ(INF-γ)水平和症状的消失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痰菌涂片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D4+/CD8+以及CD4+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4水平明显降低、INF-γ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L-4、INF-γ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咳嗽、发热、咳痰、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联合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射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化疗,不仅有助于患者症状的消失,还能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宁红娟;鱼宁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常见的原因.糖尿病肾病代谢组学通过研究内源性代谢物产生的变化性和规律性,寻找新的诊断指标,并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综述近十年来糖尿病肾病代谢组学的差异代谢物研究现状,并从差异代谢物的检出频次、样本分布、类别及生物学意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促进糖尿病肾病病理机制更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作者:刘彦玲;张丛;王强;王铭爽;黄建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生物类似药是指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己获准上市的参比制剂具有相似性的治疗性生物制品.结合美国、欧盟、日本和世界卫生组织对生物类似药研发及监管思路,重点介绍了2018年度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生物类似药行动计划——简介和概述:创新与竞争间的平衡》,以期对我国生物类似药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作者:黄文慧;董江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耳鸣患者17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8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5 mg/次,1次/d,疗程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12 mg/次,3次/d,疗程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耳鸣程度、听力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87.64%)显著高于对照组(4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耳鸣评分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耳鸣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听力水平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听力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结论 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盐酸氟桂利嗪,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熊向菁;王青海;付海生;李俊娟;谢添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牛黄宁宫片联合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南阳市精神病医院7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投掷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牛黄宁宫片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临床总体印象-严重度量表(CGI-S)评分、患者的社会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CGI-S评分及患者的社会功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CGI-SI及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JP<0.05),社会功能各指标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牛黄宁宫片联合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社会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常俊华;孙国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舌下含服和口服给予家兔治咳川贝枇杷滴丸(CBPP)后的入血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旨在明确CBPP的药效物质基础,比较两种给药方式的差异.方法 UPLC-Q/TOF-MS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100mmx2.1 mm,1.7 μt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05%甲酸水(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L/min;质谱采用正、负离子扫描,扫描范围m/z50~1500.舌下含服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分别给予家兔CBPP(200mg/kg),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耳缘静脉取血0.5 mL,分离血浆,UPLC-Q/TOF-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用于区分不同血浆样本,旨在寻找对分组贡献率较大的生物标志物(Marker)即为潜在的入血成分,并通过对其峰面积进行积分比较了两种给药方式下的相对含量.结果 在舌下含服和口服给药下的血浆中共解析出6种入血成分,定量结果表明该6种成分在体内达到高值的时间均在1h以内,且在各个时间点下舌下含服的血药浓度均大于口服给药.结论 从药效物质基础层面证明了舌下含服优于口服给药,为CBPP的进一步临床应用与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胡雪岩;程丹丹;侯媛媛;白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运用中药整合药理学计算平台(TCMIP),探索巴戟天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TCMIP,检索巴戟天所含的化学成分信息;通过网络药理学平台,以“节点连接度”的2倍中位数为卡值,选取中药靶标-疾病基因互作网络的核心节点;在此基础上,计算“节点连接度”“节点紧密度”和“节点介度”等3个拓扑结构特征值,筛选出巴戟天治疗抑郁症的核心靶标;基于基因本体数据库(GO)和KEGG通路数据库,确定药物靶标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分子功能、细胞内定位及其所参与的生物学反应和通路,再进一步构建“中药-成分-靶标-通路”多维关系网络.结果 测得巴戟天所含活性成分19个,主要包括蒽醌类、多糖类、环烯醚萜苷类及其他成分;筛选出巴戟天治疗抑郁症的3个核心靶标,包括5-羟色胺受体2A、2B、2C (HTR2A、HTR2B、HTR2c);结合富集计算,预测巴戟天治疗抑郁症可能与氧化磷酸化、能量代谢、钙信号通路、心肌收缩、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细胞通讯等通路有关.结论 借助TCMIP,发现巴戟天对抑郁症的干预作用可能与氧化磷酸化、能量代谢、钙信号通路、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细胞通讯等通路有关.
作者:郎霞;张海虹;李会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整合药理学平台寻找金铃子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质量标志物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整合药理学平台为基础建立金铃子散“药材-成分”“疾病-靶标-成分”数据库,筛选关键靶标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以Score≥0.8为相似度,采用AI技术对数据库进行分析和相互关联,进行金铃子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成分-靶标-通路”多维网络分析,筛选出金铃子散抗溃疡的质量标志物,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预测.结果 通过整合药理学平台中药成分数据库搜索,川楝子共收集7个成分,主要为三萜类成分,共预测到2个潜在的疾病靶标;延胡索共收集31个化学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成分,共预测到9个潜在疾病靶标.经筛选与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与治疗消化性溃疡相关的关键靶标7个RAC1、RAC2、NCF1、NCF2、NCF4、CYBA、ATP1A1,基因功能主要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信号通路、谷氨酸受体活性及相关通道、磷脂酰肌醇、血小板活化及其生长因子、Ras鸟苷核苷酸交换因子活性等.对数据库进行分析互联,后筛选出海罂粟碱为金铃子散抗溃疡的质量标志物,金铃子散可能是通过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细胞通信、RAS通路、RAP1通路及黏合连接通路等达到治疗溃疡效果.结论 金铃子散应以延胡索和海罂粟碱做为进一步研究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目标.
作者:邢炎华;侯少平;何志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药物转运体在中药及单体成分的体内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药及单体对药物转运体的功能和表达可产生诱导或抑制作用,从而影响这些转运体底物的体内处置过程.随着中药药动学的发展,基于转运体介导的中药及单体体内处置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对药物转运体介导的中药及单体药动学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杨世磊;刘克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常常发现药物可诱导实验动物的肝细胞肥大,可能并伴有肝脏质量增加或血清生化中肝损伤指标的变化.近年来研究表明,众多化合物可以通过激活核内激素受体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AR)或过氧化物酶体激活受体α(PPARα)的机制诱导肝细胞肥大,并且该作用机制具有啮齿类动物的种属特异性,与人类缺乏相关性.然而,如何判定肝细胞肥大是不良反应还是非不良反应(适应性反应)是病理学家与毒理学家面临的挑战.该文从肝细胞肥大的定义、肝脏质量、临床病理学变化以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等全面阐述了肝细胞肥大的特点,并依据证据权重分析方法探讨评估肝细胞肥大的预测风险.
作者:林志;张頔;屈哲;杨艳伟;王雪;吕建军;霍桂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西格列汀联合螺内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宿州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螺内酯,每次20 mg,每天1次;观察组联合口服西格列汀,每次100mg,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减少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以及西格列汀联合使用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肾功能和控制血脂水平,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汝燕;魏苏;李庆凤;赵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托伐普坦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伴中重度低钠血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 选取 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诊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伴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方法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托伐普坦治疗,连续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肺动脉压(PAP)、心输出量(CO)、血钠、血渗透压及24h尿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和CO显著升高,而LVEDP和PAP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LVEF和CO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DP和PA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钠、血渗透压及24 h尿量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钠、血渗透压及24 h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托伐普坦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伴中重度低钠血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血钠值,安全性较高.
作者:卫静;唐治国;寇立臣;黎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数据与安全监查委员会(Data and Safety Monitoring Board,DSMB)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及政府资助项目,它在全程保护受试者安全、提升临床研究质量与水平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DSMB在欧美发达国家运用经验较成熟,但在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该文通过回顾DSMB的起源和工作流程,比较模式及国际现行各指导原则,分析其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根据各国国情及不同临床研究特点,除了对累积数据进行期中分析以动态评估干预措施的安全性有效性外,采取扩大监查范围、丰富监查模式、建立专业的技术队伍、制定符合各类临床研究特点的DSMB操作规程、重视并建立DSMB保险和赔偿机制等策略,不仅是在国际范围内推进和完善数据与安全监查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我国临床研究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黄举凯;张力;王忠;杨晓晖;陈炳为;刘骏;陈启光;申春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组织病理学评估是非临床毒理学试验结果确定和解释的重要环节,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可确保病理学诊断术语的一致性、准确性及病理诊断的完整性,还可以提高组织病理学评估的准确性和病理学报告的质量.由于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过程需要考虑不同国家监管机构的GLP法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的GLP符合性、流程、条件和注意事项等进行深入理解和总结,以促进我国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的计划、管理、记录和报告与国外发达国家达成一致.从开展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的目的及必要性、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的GLP原则、适用于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的GLP质量体系、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的流程及条件以及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中的关键点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机构更好地开展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霍桂桃;杨艳伟;林志;张頔;耿兴超;霍艳;王雪;屈哲;吕建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评价中西药联合对比西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综合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建库-2017年5月中西药联合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43篇文献共3298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药联合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OR=3.57,95%CI (2.73,4.67),P=0.98];针对不同中医症型,亚组分析显示补肾组、补肾健脾组、补气补血组以及补肾活血组疗效均优于单独使用西药[OR=3.47,95%CI (2.60,4.63),P=0.97];中西药联合使用能提高中医症候疗效[OR=4.54,95%CI (2.95,6.99),P=1.00],显著降低症状积分[MD=-3.46,95%CI(-4.32,-2.60),P<0.0001];中西药联合使用组和西药组在孕8周[SMD=-0.65,95%CI(-0.10,1.40),P<0.00001]、孕10周[SMD=0.10,95%CI(-0.78,0.98),P<0.00001]血清β-HCG、IL-10 [SMD=0.14,95%CI(-0.87,1.15),P<0.00001]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相比,中西药联用增加了治疗有效率,改善了再次妊娠时的流产症状;针对不同中医症型的患者,均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中西药联用在血清β-HCG以及血清IL-10因子方面没明显改善.
作者:吴佳瑶;段蓉;李正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香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抗抑郁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文献挖掘和本实验室已有研究收集香附化学成分,并依据类药原则进行筛选.使用PhamMapper和DrugBank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和筛选,通过MAS3.0及KEGG通路注释分析香附抗抑郁效应化学成分的作用通路,采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化合物-核心靶点-通路”网络,预测其抗抑郁药效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结果 香附中的69个化合物作用于103个靶点,29个核心靶点.构建的“化合物-核心靶点-代谢通路”网络预测发现,香附中48个化学成分直接或间接作用于15个核心靶点,8条抑郁相关代谢通路,主要涉及细胞过程、对应激的应答等生物过程,通过调节黏附斑、神经营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NOD样受体、胰岛素、趋化因子、ErbB信号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结论 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初步揭示了香附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方式发挥抗抑郁效应机制.
作者:贾红梅;唐策;刘欢;于猛;张宏武;邹忠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苏苏小儿止咳颗粒进行幼龄SD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研究,为其提供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方法 苏苏小儿止咳颗粒高、中、低剂量(以生药计30、15、5 g/kg)连续ig给药30d.观察指标包括一般观察、体质量、摄食量、行为学测试、雌二醇、睾酮、胫骨长度、尿液、血液学、凝血指标、血液生化、电解质、脏器质量、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结果 30 g/kg剂量组雄鼠给药期间出现体质量增长缓慢,恢复期可恢复正常.其余动物未见明显药物相关毒性反应,停药后未见迟缓毒性发生.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苏苏小儿止咳颗粒对幼龄大鼠的无毒反应剂量为15g/kg,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22倍.
作者:田义超;蔡雪洲;杨旭;刘梦杰;周文;杨芸;高晶;陈少军;潘经媛;李继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相关信号通路和疾病等几方面的关联性,揭示其发挥药效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中获得三七的化学成分,并把口服生物利用度(OB) ≥30%和类药性(DL) ≥0.15作为筛选条件,获得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和相关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提取作用靶点的基因名称,并用CTD网络在线分析平台获得与靶点相关的疾病和信号通路.后用Cytoscape 3.6.1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靶点-信号通路”和“靶点-疾病”网络图,采用Cytoscape 3.6.1的Network Analyzer插件分析网络图,探讨三七的多重药理作用机制.结果 共获得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人参皂苷rh2等9个主要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作用于176个靶点,其主要靶点有PTGS2、PTGS1、HSP90AB1、ER、PDE3A等,这些靶点与肿瘤、高血压、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自身免疫疾病等45种疾病相关,涵盖癌症、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几大类疾病.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靶点而影响相关的信号通路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其影响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信号转导通路、免疫通路、Cytokine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等,其中肿瘤、免疫相关的占绝大部分.结论 三七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的协调作用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其中在治疗肿瘤疾病和增强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
作者:田会东;郭丽娜;王单单;李森森;王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玄归滴丸对乙醇致大鼠急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咪替丁(50 mg/kg)组和玄归滴丸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分别为临床等效剂量的2、4、8倍)组.给药组ig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对照组及模型组ig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7d,除了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ig无水乙醇制备乙醇型胃溃疡模型.造模1h后处死大鼠,取胃组织进行大体形态观察,并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变化;试剂盒法检测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和解痉多肽(SP)含量.结果 玄归滴丸组的胃黏膜损伤程度、病理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与模型组比较,玄归滴丸中剂量组SOD和低、中剂量组MPO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0.01);中剂量组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各剂量组TNF-α水平呈降低趋势;低剂量组PGE2含量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SP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玄归滴丸对乙醇致急性胃溃疡实验大鼠的胃黏膜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抗炎作用有关.
作者:盛媛媛;李莉莉;张鑫;王金磊;张艳军;庄朋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18年9月发布了供企业用“药品供应链安全法(DSCSA)规定的产品标识符问答指导原则(草案)”,回答了药品包装上粘贴或印刷产品标识符的许多具体问题,指出了对不同容器上产品标识符的类型(线性条形码和2D数据矩阵条形码)的不同要求.详细介绍该指导原则,期望对我国药品包装这方面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有所启发.
作者:萧惠来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