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少儿体操常见运动创伤及预防措施

贺朝阳;郭朝廷

关键词:少儿体操, 运动创伤, 预防措施
摘要:少儿体操训练是培养体操优秀后备人才的基础,运动创伤是影响少儿体操训练、比赛、成才的重要因素,很多体操运动员因伤退役从而过早结束运动生涯.本文通过对少儿体操常见运动创伤的原因、创伤部位、创伤类型的研究,旨在加强教练员在训练中的预防意识与保护措施,减少运动创伤,同时也为广大科研人员、医务人员准确判断创伤的部位和缩短施救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2012年新生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新生入学时的健康状况,探讨今后学校卫生保健工作重点.方法 对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2012年入学的23 924名新生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内外科疾患检出率高(2.45%),其后依次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色觉异常及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1.26%、1.21%和0.05%.城市生源内外科疾患检出率高于农村生源,农村生源ALT增高检出率高于城市生源,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内外科疾患、ALT增高及色觉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城市生源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于农村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的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不同性别和生源地新生的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是预防突发性心脏病,并加强传染病的防治.

    作者:沈立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低血糖症以谵妄为突出临床表现1例

    低血糖症是指血糖<2.8 mmol/L,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3.9 mmol/L,就属于低血糖范畴.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和中枢神经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等),而老年患者常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典型症状.本文报告1例以谵妄为主要表现的病例,以引起临床医生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重视.

    作者:李风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留守初中生孤独感特点及其与人格的关系

    目的 了解留守初中生孤独感特点及其与人格的关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50名留守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留守初中学生在同伴地位维度和孤独感总平均分上,男生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独感总分与人格的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存在负相关,人格的外向性与孤独感总分及4个维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人格对孤独感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外向性、情绪性进入回归方程,两者能联合预测孤独感24.9%的变异,而外向性可解释孤独感17.8%的变异.结论 留守初中生孤独感存在性别差异,外向性、情绪性对孤独感有直接的预测效应.

    作者:杨巧芳;罗宏伟;侯玉桃;张进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在押人员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看守所在押人员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有效提升在押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对215名在押人员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在押人员SCL-90有1个或多个因子得分3分及以上者占38.0%.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高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心理韧性得分显著低于国内青年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押人员心理韧性各因子与心理健康问题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韧性与SCL-90总均分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坚韧、应对压力、控制感、适应性进入回归方程,且可解释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总均分方差的63.4%.结论 在押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韧性各因子水平都显著低于对照的常模群体,且心理韧性中的坚韧、应对压力、控制感、适应性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提高在押人员心理弹性是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

    作者:董泽松;张大均;张继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牛津幸福感问卷(修订版)的维度结构及信效度检验

    目的 探讨牛津幸福感问卷(修订版)的维度结构,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采用牛津幸福感问卷(修订版)和心理复原力量表分别对312名本科生和390名国防生进行调查.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的问卷3个维度:生活满意感、人际和谐感和自我效能感,共解释问卷总方差的56.544%.总问卷和3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都在0.745以上.与问卷单维模型相比,三维结构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更好,问卷各维度间的相关明显低于各维度与总分间的相关.问卷的3个维度及总分与心理复原力量表的各个维度及总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牛津幸福感问卷(修订版)的维度结构既具有较强的理论合理性,又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以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

    作者:李义安;陈彦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现状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血压病的患病现状及管理存在的问题,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健康体检进行高血压病的筛查,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及高血压病的治疗率、控制率进行调查,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此次体检共检出高血压病患者377例,患病率为23.57%.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6.11%和18.88%;老年组、中青年组患病率分别为49.25%和12.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与中青年组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0.08%和50.00%,治疗率分别为76.19%和31.50%,控制率分别为30.03%和12.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校教职工高血压病的患病率较高,男性患病多于女性,老年人患病多于中青年人.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治疗、控制以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谢张伟;方柯;邹伟;熊奕;韩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芪丹通脉片治疗老年高粘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芪丹通脉片治疗老年高粘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63例老年高粘血症病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32例,给予芪丹通脉片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复方丹参片治疗.结果 试验组血流变各项指标均在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32.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丹通脉片能够改善高粘血症患者的症状及降低血流变的各项指标,是治疗高粘血症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晶华;王睿;王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同伴参与条件下3~5岁儿童执行功能的研究

    目的 进一步证实和测量学前儿童的执行功能,为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和教育内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修订的“少即是多”的任务对138名学前儿童样本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自我游戏、分裂游戏、敌对游戏中,年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错误信念任务,3岁、4岁、5岁儿童在任务一中的通过率分别为13.0%、27.0%、80.0%,在任务二中分别为22.6%、34.5%、86.7%.多重比较分析显示,3岁儿童和4岁儿童的差异、3岁儿童和5岁儿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岁儿童与5岁儿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岁是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教师和家长应把握这一规律,合理设置游戏,促进儿童执行功能的健康发展.

    作者:余习德;严苏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患者116例,58例为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Ⅰ期,另58例为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Ⅱ期或Ⅲ期.2组均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结果 Ⅰ期组总有效率96.6%,治愈率为13.8%;Ⅱ期、Ⅲ期组总有效率为77.6%,治愈率为1.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6,p<0.01),治愈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4.34,p<0.05).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能改善、恢复鼻通气、窦通气和保证鼻窦引流通道,对解剖结构异常者则难以纠正,对变应性鼻炎伴严重鼻息肉者效果差.

    作者:李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病人交接查对表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加强手术病人交接中的护理质量管理,明确职责,以保障病人的安全.方法 选取2008年未使用交接查对表的择期手术病人78例作为对照组,2011年使用交接查对表的择期手术病人80例作为观察组,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术前准备不充分为10例,观察组仅3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3,p<0.05).使用交接查对表后病人物品遗漏等现象明显减少.结论 手术病人交接查对表的应用,保证了手术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提高了手术病人交接过程中防范安全隐患的能力.

    作者:许炎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整群抽取高校大一新生1 586人进行结核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64.8%,知道咳嗽是肺结核常见早期症状的占85.9%,认为肺结核可以治愈的占85%,知道结核病具有传染性的占54.7%,知道肺结核的传播途径的占52.3%.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与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父母为高中以上学历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高于父母学历为高中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结核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作者:刘琳;张重军;齐佳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研究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12年某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及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并与2008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29.9%,知晓率为78.9%,治疗率为71.3%,控制率为44.0%;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低于男性,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高于男性;与2008年比较,患病率降低,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某高校教职工为高血压高发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具有性别差异;2012年教职工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与2008年比较有显著改善.

    作者:戴引;向传明;蒋明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国结核病疫情特征与防治策略

    1 结核病感染与传播风险1.1 结核病感染、传播与发病过程易感者与传染源密切接触的情形:接触时间;接触方式(密切、偶尔);密室接触、通风不良;卫生习惯不良.结核病感染、传播与发病过程见图1.1.2 结核病感染-潜伏感染与发病几率人体暴露于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环境,吸入含有结核菌的痰液飞沫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被感染或发病,其感染与发病机率见图2.1.3结核病感染3要素结核病感染的3要素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见图3).传染源主要是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含有大量结核菌的痰液,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飞沫,小的飞沫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含结核菌的飞沫被易感者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

    作者:成诗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态度研究

    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态度,为维护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Herek编制的男、女同性恋态度量表(ATLG)中文版对2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被试对男同性恋的态度比对女同性恋的态度更为严厉(p<0.05);男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比女性更为严厉(P<0.05);农村学生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比城市学生更严厉(p<0.05).结论 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认可度较低.

    作者:盖彦君;王权红;盖红燕;寻芒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家庭活动中的“试误”对学龄儿童自我评价的影响

    自我评价并非与生俱来,后天活动促进自我评价的形成.学习的过程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即“尝试错误”理论,简称“试误”.儿童积极自我评价的形成更是有赖于家庭活动中不断地“试误”.本文介绍了“试误”理论的内容及相关试验,阐述了自我评价的概念及其在自我概念中的作用,详细分析了在家庭活动中“试误”与学龄儿童自我评价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促进学龄儿童“试误”的几点建议.

    作者:杨青;余习德;粱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

    目的 了解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的基本现状,探讨职业压力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小学教师压力问卷和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对云南省德宏地区498名农村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男教师的社会及学校评价压力、专业发展压力和学生问题行为压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女教师得分(p<0.05),职业压力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教学效能感随年龄的增加呈“先上升后稳定再下降”的趋势,不同教龄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和教学效能感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压力与教学效能感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100~-0.392,p<0.05),社会及学校评价压力、学生问题行为压力和专业发展压力能负向预测一般教育效能感,专业发展压力和工作负荷压力对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 不同性别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存在明显差异,年龄、教龄对教师职业压力和教学效能感具有重要影响,教师职业压力对教学效能感具有明显的预测效应.

    作者:吕静;杨丽宏;赵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研究

    近年来,高校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已日益多样化和频繁化,这是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及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也愈显迫切,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探讨新时期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发生的诱因入手,针对高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具有组织机制、预警防控机制、应急处理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善后总结机制及科学的、高效的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以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降低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

    作者:马妮娜;李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校社区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与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社区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对河南科技学院医院2010-2012年期间每年3-5月份就诊患者的27 984份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抗菌药物总的使用率为11.4%,口服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处方的84.2%,联用抗菌药物处方占3.7%~2.4%,排在前3位的药物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和喹诺酮类,非适应症的使用率分别为6.8%、4.8%和4.2%.结论 该院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药师应向医师宣传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原则,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何茶叶;时淑华;李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宫腔镜诊断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与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特点,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68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使用宫腔镜进行诊断与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经宫腔镜检查,检出阳性病变55例,诊断阳性率80.9%,其中粘膜下子宫肌瘤与节育环嵌顿的检出率高达100%,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复合性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例中37例行诊断性宫腔镜刮宫术,11例行宫腔镜电切术,7例行子宫切除术,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阳性率高.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术中出血少,手术视野清晰,能保留生育能力,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的首选方法.

    作者:谢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中复读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复读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他们较普通应届高中生面临更大压力,更易产生心理问题,但是这一现象并未得到各方的重视.本文对目前高中复读生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心理问题产生的内部及外部原因等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了复读生面对高考失利自身所承受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和健康适应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外部原因主要来自于落榜后面对的社会舆论、老师和家长沟通方式问题,以及多数高中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复读高中生的心理状态随着复习阶段的进行而不断变化,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原因.针对复读生相关心理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即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应该相互配合,重视这一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高中复读生以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复习和高考.

    作者:李婉荧;王权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