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茶叶;时淑华;李艳
高中复读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他们较普通应届高中生面临更大压力,更易产生心理问题,但是这一现象并未得到各方的重视.本文对目前高中复读生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心理问题产生的内部及外部原因等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了复读生面对高考失利自身所承受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和健康适应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外部原因主要来自于落榜后面对的社会舆论、老师和家长沟通方式问题,以及多数高中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复读高中生的心理状态随着复习阶段的进行而不断变化,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原因.针对复读生相关心理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即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应该相互配合,重视这一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高中复读生以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复习和高考.
作者:李婉荧;王权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的基本现状,探讨职业压力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小学教师压力问卷和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对云南省德宏地区498名农村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男教师的社会及学校评价压力、专业发展压力和学生问题行为压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女教师得分(p<0.05),职业压力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教学效能感随年龄的增加呈“先上升后稳定再下降”的趋势,不同教龄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和教学效能感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压力与教学效能感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100~-0.392,p<0.05),社会及学校评价压力、学生问题行为压力和专业发展压力能负向预测一般教育效能感,专业发展压力和工作负荷压力对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 不同性别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存在明显差异,年龄、教龄对教师职业压力和教学效能感具有重要影响,教师职业压力对教学效能感具有明显的预测效应.
作者:吕静;杨丽宏;赵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白粉藤软膏I号和Ⅱ号对小鼠浅Ⅱ度烫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KM小鼠浅Ⅱ度烫伤模型评价其治疗烫伤作用,不同组别小鼠皮肤涂抹不同剂量浓度的白粉藤软膏和阳性药物,模型组动物皮肤涂抹等容量的赋形剂.结果 白粉藤膏Ⅱ号高剂量组能明显促进浅Ⅱ度烫伤小鼠模型皮肤创面的愈合,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能够促进浅Ⅱ度烫伤小鼠皮肤表皮损伤和真皮胶原纤维束排列紊乱的修复,促进真皮毛囊增生,减轻炎症细胞对烫伤皮肤的浸润,对烫伤皮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结论 白粉藤软膏具有促进烧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周星;蒙思缙;唐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自我评价并非与生俱来,后天活动促进自我评价的形成.学习的过程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即“尝试错误”理论,简称“试误”.儿童积极自我评价的形成更是有赖于家庭活动中不断地“试误”.本文介绍了“试误”理论的内容及相关试验,阐述了自我评价的概念及其在自我概念中的作用,详细分析了在家庭活动中“试误”与学龄儿童自我评价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促进学龄儿童“试误”的几点建议.
作者:杨青;余习德;粱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少儿体操训练是培养体操优秀后备人才的基础,运动创伤是影响少儿体操训练、比赛、成才的重要因素,很多体操运动员因伤退役从而过早结束运动生涯.本文通过对少儿体操常见运动创伤的原因、创伤部位、创伤类型的研究,旨在加强教练员在训练中的预防意识与保护措施,减少运动创伤,同时也为广大科研人员、医务人员准确判断创伤的部位和缩短施救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贺朝阳;郭朝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CPP)、CT影像中环池变化与病情变化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以量化术前评估指标,选择佳救治时机,指导临床手术时机的选择及用药,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15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CPP值、CT环池值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数值.以CPP下降至70 mmHg前、50~70 mmHg及低于50 mmHg的指标分3组,每组均为51例.随访3个月以上,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 CPP>70 mmHg的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CT环池值0.4 mm时,预后良好28例(54.9%);CPP 50~70 mmHg的B组患者,手术时间为CT环池值0.7 mm时,预后良好40例(78.4%);CPP<50 mmHg的C组患者,手术时间为CT环池值2.2 mm时,预后良好45例(88.2%).环池前后径和GCS评分呈正相关性(r=0.564,p<0.01).结论 针对意识障碍加重的病例,环池形态改变越明显,GCS评分越低.依据颅脑损伤患者的CPP及CT环池值双因素的变化情况来进行评估,可以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余伟桂;王晓刚;张海江;雷华;黄伟年;邓章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高校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已日益多样化和频繁化,这是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及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也愈显迫切,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探讨新时期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发生的诱因入手,针对高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具有组织机制、预警防控机制、应急处理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善后总结机制及科学的、高效的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以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降低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
作者:马妮娜;李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留守初中生孤独感特点及其与人格的关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50名留守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留守初中学生在同伴地位维度和孤独感总平均分上,男生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独感总分与人格的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存在负相关,人格的外向性与孤独感总分及4个维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人格对孤独感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外向性、情绪性进入回归方程,两者能联合预测孤独感24.9%的变异,而外向性可解释孤独感17.8%的变异.结论 留守初中生孤独感存在性别差异,外向性、情绪性对孤独感有直接的预测效应.
作者:杨巧芳;罗宏伟;侯玉桃;张进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眼科病房护士工作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包括健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完善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强化护理工作责任,认真做好护理记录,注重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和薄弱环节管理等,从而提高眼科护士的风险意识,将眼科护理风险降到低,保证护理工作安全、顺利展开.
作者:周金梅;冉莉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针对高校医疗机构的特点和服务对象,探讨了高校医院开展社区服务的可行性及必然性.由于高校医院有其固定的人群优势,具有完善的医疗条件、技术能力和丰富的基层服务经验,长期以来在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且高校医院的功能定位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职能是一致的.因此,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高校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有效地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方式的转变,这符合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作者:王绍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与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神经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方面的评分值均显著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瘫痪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和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81.63±21.87)和(80.28±14.53),而对照组分别为(53.12±20.37)和(56.71±13.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其心理承受和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吴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患者116例,58例为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Ⅰ期,另58例为变应性鼻炎伴鼻息肉Ⅱ期或Ⅲ期.2组均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结果 Ⅰ期组总有效率96.6%,治愈率为13.8%;Ⅱ期、Ⅲ期组总有效率为77.6%,治愈率为1.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6,p<0.01),治愈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4.34,p<0.05).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能改善、恢复鼻通气、窦通气和保证鼻窦引流通道,对解剖结构异常者则难以纠正,对变应性鼻炎伴严重鼻息肉者效果差.
作者:李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取向.园艺疗法作为一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而建构的心理疗法,是一种通过植物栽培过程体察生命意义,促进身心整合,克服焦虑和空虚的心理调节方法.本文基于作者从事园艺疗法的实验,总结了园艺疗法的操作步骤与心理体验.实践证明,园艺疗法对于培养大学生热爱自然与生命,通过劳动体悟人生意义,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志雄;邱鸿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芪丹通脉片治疗老年高粘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63例老年高粘血症病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32例,给予芪丹通脉片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复方丹参片治疗.结果 试验组血流变各项指标均在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32.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丹通脉片能够改善高粘血症患者的症状及降低血流变的各项指标,是治疗高粘血症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晶华;王睿;王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1 结核病感染与传播风险1.1 结核病感染、传播与发病过程易感者与传染源密切接触的情形:接触时间;接触方式(密切、偶尔);密室接触、通风不良;卫生习惯不良.结核病感染、传播与发病过程见图1.1.2 结核病感染-潜伏感染与发病几率人体暴露于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环境,吸入含有结核菌的痰液飞沫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被感染或发病,其感染与发病机率见图2.1.3结核病感染3要素结核病感染的3要素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见图3).传染源主要是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含有大量结核菌的痰液,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飞沫,小的飞沫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含结核菌的飞沫被易感者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
作者:成诗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进一步证实和测量学前儿童的执行功能,为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和教育内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修订的“少即是多”的任务对138名学前儿童样本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自我游戏、分裂游戏、敌对游戏中,年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错误信念任务,3岁、4岁、5岁儿童在任务一中的通过率分别为13.0%、27.0%、80.0%,在任务二中分别为22.6%、34.5%、86.7%.多重比较分析显示,3岁儿童和4岁儿童的差异、3岁儿童和5岁儿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岁儿童与5岁儿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岁是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教师和家长应把握这一规律,合理设置游戏,促进儿童执行功能的健康发展.
作者:余习德;严苏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专业医疗队伍是高校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医疗机构人员综合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低下,部分医务人员存在自卑、自负的不健康心态,岗位责任意识薄弱,沟通能力差等.探索提升高校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综合职业素质的有效方法,认为应严把招聘进人关,加强岗前培训与制度管理,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作者:吴宇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态度,为维护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Herek编制的男、女同性恋态度量表(ATLG)中文版对2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被试对男同性恋的态度比对女同性恋的态度更为严厉(p<0.05);男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比女性更为严厉(P<0.05);农村学生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比城市学生更严厉(p<0.05).结论 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认可度较低.
作者:盖彦君;王权红;盖红燕;寻芒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整群抽取高校大一新生1 586人进行结核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64.8%,知道咳嗽是肺结核常见早期症状的占85.9%,认为肺结核可以治愈的占85%,知道结核病具有传染性的占54.7%,知道肺结核的传播途径的占52.3%.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与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父母为高中以上学历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高于父母学历为高中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结核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作者:刘琳;张重军;齐佳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看守所在押人员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有效提升在押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对215名在押人员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在押人员SCL-90有1个或多个因子得分3分及以上者占38.0%.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高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心理韧性得分显著低于国内青年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押人员心理韧性各因子与心理健康问题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韧性与SCL-90总均分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坚韧、应对压力、控制感、适应性进入回归方程,且可解释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总均分方差的63.4%.结论 在押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韧性各因子水平都显著低于对照的常模群体,且心理韧性中的坚韧、应对压力、控制感、适应性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提高在押人员心理弹性是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
作者:董泽松;张大均;张继煌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