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华;刘秀和
艾滋病常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眼部感染较常见,现将2例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脉络膜视网膜炎病例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35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在当地诊所按“感冒”输液治疗,8d后好转,以后间断多次发热,对症治疗后体温下降.5d前出现明显头晕、恶心呕吐剧烈,无头疼,随到附近医院就诊,住院治疗4d无好转,查HIV抗体(+).2006-06-19以艾滋病转我院感染科.
作者:朱翠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健康体检机构的日益壮大及正规化,早期健康教育对于来体检机构检查的糖尿病人群来说,预防及控制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视力损害的健康教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个很长的临床过程,它的发生与发展和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水平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并发症有着密切关系.糖尿病患者因长期的机体代谢紊乱,血液黏度升高造成组织缺氧、微循环障碍,从而引起视网膜病变的发生[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眼底可见静脉迂曲、微血管瘤形成,随着微血管瘤逐渐增多及病情加重,可引起微血管瘤周围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等,进而诱发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从而视力逐渐受损,如病情不能得到控制,终导致视力丧失.和患者及家属讲清其上述危害性对预防和延缓此病发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吕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大量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研究和人体病理组织学研究表明,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典型特征是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其中炎症触发信号如Toll样受体、补体系统、B细胞与天然抗体、作为前炎症组织肾小管上皮细胞等的激活犹为重要.而且,在啮齿类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针对炎症触发信号如补体蛋白分子[1]、细胞因子[2]和粘附分子等的抗炎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缓解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作者:梁永会;文志勇;詹鸿静;陈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气压式血液循环仪在预防脊髓损伤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 方便抽样对45例脊髓损伤瘫痪患者使用气压式血液循环仪,预防(DVT).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本组患者血流速正常,小腿远端、近端均无血栓的发生.结论 气压式血液循环仪的使用可预防脊髓损伤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满意.
作者:徐晓;范瑾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环境因素对CCU患者的各种影响.方法 对CCU病房432例新住院患者、以及住院患者在抢救其他患者时出现的异常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在紧张环境下,90%患者心率升高;80%有睡眠障碍;60%有情绪急躁;20%有心律失常;10%有心绞痛.结论 紧张环境可造成患者心律失常、睡眠障碍、情绪变化.
作者:马小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C(Cys C)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Roche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05例AMI患者及95例健康对照者Hcy和Cys C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MI组Hcy和Cys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和CysC水平与AMI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cy和Cys C水平对AMI的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文业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特点及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总结30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本组资料治疗缓解率56.7%,平均误诊时间130 d,误诊为肺癌,肺结核,胃癌,胃溃疡,泌尿系肿瘤、炎症等疾病.结论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误诊率高,相关科室应掌握临床特点,重视查ANCA实验.
作者:刘丽萍;王彩丽;范俊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方法 对20例确诊的脑膜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以头痛、恶心呕吐常见,发生率为100%,常伴多组颅神经受累;MRI可见不同程度脑膜强化;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数、蛋白增高,糖及氯化物降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14例.结论 脑膜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新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近年孕产妇病死率有所下降,而产后出血仍是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密切的护理配合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现将本院2011-04-2011-07成功抢救19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的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1-04-2011-07本院共进行剖宫产手术1923例,其中术中出血量>1 000 ml者19例,出血量多5 000 ml.19例患者中瘢痕子宫2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3例,胎盘早剥1例,前置胎盘4例,子宫肌瘤1例.抢救开始至结束长达7h.
作者:陈仪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我院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在原有温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2011年正式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目标是“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全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郭景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微量泵鼻饲在早产儿喂养中的临床价值,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泵鼻饲,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人工推注间断胃管喂养法.结果 观察组患儿喂养耐受情况、每天平均进奶量、胃管平均留置时间和出生2周后体重平均增加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采用微量泵鼻饲,有效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楠;崔瑛瑛;李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HD)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长期进行血液透析,容易出现许多并发症[1],患者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由于家庭,社会经济负担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出现复杂的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作者:刘聪;闫惠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躁动是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也是病情变化的观察指征,可发生于颅脑损伤的不同阶段[1].2010-2011年本科7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护士通仔细观察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78例,男62例,女16例,年龄18~62岁.其中脑挫裂伤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颅内血肿12例,脑干损伤6例.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8~13分52例,5~7分26例.
作者:邓金莲;林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现就1例直肠癌术后护理查房的内容整理,讨论如何对患者实施护理,减轻痛苦,提高术后生存质量.1 病历摘要女,57岁,农民,文盲.因2周前间断性便血两次,鲜红色量多,伴腰部不适,为治疗就诊于我院,行结肠镜并取病理,回报为直肠中一高分化腺癌,于2010-11-15T9:30以直肠癌收治入院.T36.4℃,HR 80次/min,BP 127/77 mm Hg,神志清楚,步入病房,心肺(-),腹软,无压痛.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后,于2010-11-23T17:45在全麻下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麦氏手术),手术顺利,2010-11-24T9:50由ICU按返病房,即给予吸氧,在心电监护下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患者神志清,精神倦怠,伤口敷料无血染,骶尾部引流通畅,为少量血性液体,胃肠减压持续,抽出少量白色液体,保留导尿,色量正常,生命体征平稳.患者术后2d开放结肠造瘘口,行造口护理,使用的是两件式造口袋.
作者:邹艳玲;刘力婕;孔令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对50例血液透析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发放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比较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有无差异.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经明显下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9.P<0.01).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金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来那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8岁.因头晕2周、加重3d,于2009-05-31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无视物旋转、定向力障碍,当地医院给予活血化淤类中药静脉点滴后病情无改善,同时发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极度增高(204.74×109/L),遂转入我院.查体:T36.5℃,P 90次/min,BP 120/80 mm Hg,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肺心无异常,肝大肋下5 m,脾大肋下6cm.血常规:WBC 204.74× 109/L,Hb 74 g/L,PLT 98×105/L,原幼浆细胞占95%;血生化示肝肾功能无异常;骨髓形态学: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浆细胞增生明显,原幼浆细胞占71%.
作者:梁勇;王会朋;杨淑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exploration,CBDE)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和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 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患者中,术中选择106例行一期缝合胆总管,回顾性分析其治疗过程及效果.结果 106例均痊愈,术后随访6~36个月,有1例复查有结石残留(0.94%),经ERCP取出,余未见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有选择的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是安全的.
作者:鲍鸿斌;张宪峰;邢宏利;李新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误诊为甲状腺癌的甲状腺淋巴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勇,55岁,因发现左侧颈部肿物5d以左侧甲状腺占位收人我科.患者为无意间触及左颈部有一肿物,无局部疼痛,不伴明显呼吸不畅及其他不适.入院查体:气管略向右偏,左侧甲状腺可触及一大小约6cm×5 cm×4 cm包块,质硬,表面光滑,可随吞咽活动上下移动,无触痛,未闻及血管震颤音.
作者:林海;闫兵;张永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席汉氏综合征的误诊原因,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收住的20例误诊的席汉氏综合征病例资料,结果 席汉氏综合征临床误诊率高,农村妇女占多数(90%),多被误诊为胃炎、低血压、神经功能紊乱、低血糖昏迷、精神异常、肾炎、冠心病等,结论 席汉氏综合征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不具有特征性,是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激素替代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伍军伟;凌俊宏;梁晓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结肠透析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方法 对420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给予结肠透析治疗,制定入院指导、心理护理等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通过整体护理,患者均积极配合顺利完成结肠透析治疗.420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改善,血肌酐水平明显下降,有效率达到89.9%.结论 整体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结肠透析的顺利进行.
作者:闫志云;刘华;刘翠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