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霉素联合微量喂养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疗效观察

姜燕;井卫;杨会慈;郭志学

关键词:婴儿, 早产, 婴儿营养障碍/药物疗法, 红霉素/治疗应用, 肠道营养/方法, 人类, 新生,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微量喂养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禁食组、微量喂养组、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微量喂养组,观察3组喂养不耐受缓解情况.结果 联合组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5.18±1.32)d,达全胃肠营养时间(12.53±2.33)d,住院时间(15.23±2.49)d,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红霉索联合微量喂养能有效的改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胃肠功能.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规生化分析前质量控制探讨

    近年来,医学实验室特别强调全面的质量管理,而分析前质量控制又成为讨论的热点.本文对我院25 580份常规生化标本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不合格标本产生特点和原因,提出常规生化分析前质量控制意见.

    作者:王新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产科镇痛与人文关怀探讨

    无痛分娩是现代文明产科的标志.产妇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为产妇减轻痛苦,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也反映出一种生育文明.分娩镇痛已经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各种技术与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从简单的乙醚,氯仿运用于产科麻醉,到如今的全麻,神经阻滞技术的各显神通,每一次进步无不显现出医者对孕产妇的呵护与关怀.本文仅从几方面简单介绍下目前产科镇痛的相关情况:

    作者:朱琳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VP与KP治疗伴裂隙样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KP)治疗伴裂隙样变(IVC)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VP、KP分别治疗21例(21椎)、15例(15椎)伴IVC的OVCF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术前、术后疼痛VAS评分、Cobb角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VP组与KP组术后疼痛缓解改善明显(P<0.05);两组间术后疼痛缓解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obb角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骨水泥外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P与KP均能明显缓解伴裂隙样变OVCF患者的疼痛;KP对术后Cobb角的改善及骨水泥渗漏更有优势.

    作者:佘远时;杨惠林;陈广祥;邹天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分析与防护措施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流行情况及特点,探讨其防护措施.方法 2009-06-01-2009-08-31对河南省传染病医院90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统计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男女比例为1.25:1,平均年龄为17.01岁,7~8月份多.经过治疗护理,无死亡病例.结论 根据其流行病学情况及特点,科学有效防护措施,对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和患者安全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陈爱民;王巧丽;贾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脊椎结核脓肿彩超诊断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彩超对脊椎结核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超声诊断的12例脊椎结核所致的寒性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92%.结论 彩超对脊椎结核脓肿的诊断有较高的治疗应用价值.

    作者:鲁月芹;王红春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首发表现的肺癌1例分析

    对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首发表现的肺癌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8岁.2009-08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肿胀、疼痛,行走受限,未予重视.半月后出现右侧胸痛,伴胸闷、气短,深呼吸时胸痛无明显加重,无放射痛.无发热,无明显咳嗽、咳痰,无痰中带血,无心悸、心前区疼痛.于当地医院给予治疗4 d(具体不详),症状缓解不明显.

    作者:汤丽萍;赵卫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淋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头孢曲松钠)和观察组(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每组30例.观察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1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9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对照组复发4例,明显高于观察组的0例,P<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淋病有著的临床效果,且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高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和常规治疗方案的剖宫产手术患者在医疗效率指标和费用方面进行对照研究.方法 将1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费用和并发症.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通过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方案的治疗,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加快,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下降.

    作者:吴秀玲;张蕾;徐文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西瓜霜喷剂治疗幼女外阴炎疗效分析

    2005-01-2010-10我们对在我院儿科门诊诊断的幼女外阴炎156例采用西瓜霜喷剂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子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RHD阴性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输注阈值的回顾性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RHD阴性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输注阈值,并对内、外、妇科输血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05-01-2009-12-31期间临床内、外、妇科输注RHD阴性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患者前1 d的Hb值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附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和附件四(内科输血指南)中红细胞输注要求Hb为标准输注阈值做比较性分析,观察其输血的合理性、科学性.结果 内、外、妇科输注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前阈值Hb平均分别为61 g/L、73 g/L、85 g/L,三科平均输注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阈值为73.3 g/L,内科RHD阴性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输注阈值>100 g/L的仅占6.5%、外科占10.8%、妇科占37.5%.结论 三者相比内科输血较为合理,妇科输血中非必要输血多,其次是外科.

    作者:韩素英;刘国防;张燕林;冯岩;冯晓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和血栓弹力图分析仪监测阿司匹林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老年心血管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后血小板功能抑制情况,以寻求更方便、可靠的监测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方法 每位患者采用血小板聚集仪、血栓弹力图分析仪(TEG)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同时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PFA-100)检测微孔堵塞时间.结果 血小板聚集仪与PFA-100比较测得的抵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与TE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0

    作者:李康;李健;王成彬;王海;杨丽;丛玉隆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妊娠早期孕妇血清ADAM12-S水平与唐氏综合征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孕妇血清ADAM12-S水平与唐氏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早孕期(8~11周)孕妇血清中ADAM12-S水平,并分析ADAM12-S水平变化与唐氏综合征等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正常单胎血清ADAM12-S水平随孕周增加而逐渐上升的趋势,唐氏综合征等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的AD-AM12-S水平的明显低于正常单胎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M12-S可作为产前筛查指标.

    作者:顾茂胜;王传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药物所致心律失常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心律失常摘要如下.1 氨曲南例1:女,67岁,因胆结石术后给予氯化钠溶液250 ml+注射用氨曲南1.5 g,静脉滴注,1次/d,次日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心悸,继而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心跳加快,心电图示心律不齐.停药后予对症治疗,0.5 h后症状缓解.例2:女,40岁,因肠梗阻术后给予本品1.0 g+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用药结束后,患者出现头痛、胸闷、气促、心率加快,心电图示心律不齐.停药后改用头孢呋辛钠,未再出现上述症状<'[1]>.

    作者:张宇虹;李成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咪达唑仑复合雷米芬太尼在颈椎减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颈椎减压术患者咪达唑仑复合雷米芬太尼联合颈丛阻滞的效果.方法 4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颈椎减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输入雷米芬太尼;对照组给予哌替啶或局麻药.术中监测生命体征、VAS评分和术后遗忘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MAP及HR低于对照组;遗忘率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咪达唑仑复合雷米芬太尼用于颈椎减压术安全有效.

    作者:章小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纸塑包装器械包灭菌过程中密封线开裂的控制

    目的 探讨纸塑包装器械包在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中密封线开裂的控制方法.方法 从纸塑包装袋质量、规格与器械包的匹配度、托盘摆放方向、封口温度、密封线宽度和灭菌装载方式等方面进行控制.结果 密封线开裂率从4.26%降为0.结论 纸塑包装器械包在灭菌过程中密封线开裂原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可以防止开裂的发生.

    作者:段振兰;孙晓芳;宋雪青;张伟;李俊梅;池淑红;王维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围术期低氧血症的发生和处理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低氧血症发生的诊断、防治措施和转归.方法 对LC患者术中出现6例低氧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防治措施和转归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经包括采用或不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在内的各种综合治疗措施,所有低氧血症患者均痊愈出院,无病死率,无异常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LC术中出现低氧血症有着多种病因,经加强监测、及时诊断和处理后,低氧血症改善明显,预后良好.

    作者:陈裕洁;张琪;连祥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复方肾炎片治疗早期慢性肾脏病轻中度蛋白尿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肾炎片治疗早期CKD患者轻中度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选择早期CKD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复方肾炎片,对照组加用阿魏酸哌嗪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57%,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蛋白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肾炎片为治疗早期CKD轻中度蛋白尿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手段.

    作者:宋东;李怀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疗效,以及HP在抢救有机磷中毒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方法 25例经血液灌流(HP)的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为观察组,回顾性病例2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意识、阿托品用量、肺中间综合征的出现概率、死亡率.结果 血液灌流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血液灌流是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方法,应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孙秀国;刘素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C-反应蛋白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应用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组175例、病毒感染组92例、健康儿童50例(对照组)CRP含量和白细胞计数(WBC),运用统计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组CRP异常率和WBC异常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中CRP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乔淑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口腔医务人员临床工作的伦理学问题调查

    目的 了解口腔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认知的现状.方法 通过对秦皇岛市三所医院口腔医务人员从伦理培训、对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知、对临床工作伦理和临床研究中伦理的认知、对医学伦理培训的需求四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口腔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认知的现状不容乐观.结论 医学伦理在临床实践和医疗科研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医学伦理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傅昭然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