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

蒙泽彬;杨剑萍

关键词:蛋白检测, 上呼吸道感染, 全身性炎症反应, 现报道如下, 细菌性感染, 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感染, 组织损伤, 血清水平, 免疫反应, 观察疗效, 肝脏合成, 非特异性, 反应蛋白, 相关性, 急性期, 标志物, 指标, 诊断, 临床
摘要: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其血清水平与各种感染、组织损伤和免疫反应等情况发生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观察疗效的指标[1-2].笔者就hs-CRP与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Sysmex CS-2000i全自动血凝仪2种检测模式结果的比较

    目的 运用Sysmex CS-2000i全自动血凝仪Reflx(常量)和Micro(微量)2种标本检测模式,对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某日来该院门诊就诊的53例无溶血、黄疸、脂血的血凝标本,分别运用Reflx和Micro 2种标本检测模式进行PT、INR、APTT、FIB、D-二聚体、Ⅷ因子的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ysmex CS-2000i全自动血凝仪Reflx和Micro 2种标本检测模式的PT、INR、APTT、FIB、D-二聚体、Ⅷ因子检测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ysmex CS-2000i全自动血凝仪Reflx和Micro 2种标本检测模式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较好,可互为使用.

    作者:王金乐;张耀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淀粉酶与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和脂肪酶(LIPA)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A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118例AP患者于发病不同阶段(2~8 h、8~24 h、24~48 h、48~72 h、3~7 d、7~10 d)的SAMY、UAMY和LIPA.结果 SAMY、UAMY和LIPA的检测结果及阳性率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尤其是UAMY和LIPA,二者呈平行改变.2~8 h时,三者单独检测,阳性率均较低,而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增至43.2%;72 h后SAMY明显降低,造成SAMY检测阳性率降低,而UAMY和LIPA检测阳性率达80%以上,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90%以上,且SAMY和LIPA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83.1%.结论 SAMY、UAMY和LIPA联合检测可为AP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许永志;林月云;陈彬;许小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国与美国医学检验专科教育课程学时比较

    我国医学检验专科教育是高等医学检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而课程的学时长短和相互间学时比例是保证人才培养计划完成的重要保证.我国医学检验专科教育与美国社区大学两年制医学检验教育在学生来源、人才培养层次、就业去向和从业岗位等有相似性和可比性.本文拟通过中美两国医学检验高职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时比例以及专业课程间学时比例的比较,找出其共性、差异和差距,分析其成因,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作者:唐宜;尹红;甘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唾液酸酶联合线索细胞检测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估唾液酸酶与线索细胞联合检测对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唾液酸酶法、TCT法和Amsel法检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以Amsel法作为BV诊断的金标准,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标本中唾液酸酶活性,TCT法检查标本中的线索细胞.结果 唾液酸酶法与TCT法诊断BV的灵敏度分别是87.1%和97.6%;特异度分别是93.5%和82.8%,同时联用两种方法可使诊断灵敏度提升至99.7%,先用TCT法筛查,再进一步检测唾液酸酶,可使诊断特异度提高至98.9%.结论 对两种方法的合理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BV的诊断效率.

    作者:伍亚云;郭建华;张昭勇;刘俊宏;李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其对策研究的新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外界环境,它黏附力极强,可通过医务人员的手或器械传播,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逐年上升,其耐药率尤其是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不断升高.鲍曼不动杆菌对几乎各类化学结构的临床常用抗生素呈现高度的天然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导致治疗选择极其有限,而成为临床防治的棘手问题[1].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其对策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春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同一生化分析仪不同检测模块间的误差分析及溯源性的探讨

    目的 测定Hitachi 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各模块间的误差,探讨用校准品校正仪器以减小误差的可行性,确保2个模块测定结果解释的一致性以及结果的可溯源性.方法 用不同检测模块组成相应的系统测定质控血清6项生化指标的批内精密度并比较其差异,再分别用原装检测系统对新鲜混合血清进行定值后校准自建的不同模块间的检测系统,经校准验证有效后对日常校准品进行定值,再用新的校准值校准不同模块检测系统,经校准验证后,与原装试剂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以评估偏倚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误差是否明显减小以及结果是否可比.结果 Hitachi 7600-020的P1、P2模块间精密度均较好,变异系数为0.51%~4.28%,但6个测定项目中,4个项目测定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次校准和重新定值后,误差明显减小,两模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Hitachi 7600-020的2个模块测定不同项目时,部分项目可产生明显的系统误差或比例误差,采用校准和校准验证后,可增加其量值的溯源性和可比性,达到结果的一致性.

    作者:李熙建;张立营;刘影;龙琴;陈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WARM试剂在温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WARM试剂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中的应用,提高对需要输血的AIHA患者标本快速的处理能力.方法 用WARM试剂放散患者红细胞后进行自身吸收,通过对放散液、未处理血清和吸收后血清进行抗体筛查与鉴定及放散后的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实验,了解WARM试剂吸收和去除自身抗体的效果.结果 该患者放散后的红细胞DAT为±;放散液中未检出抗体特异性;经过自身吸收后的患者血清中检出有意义的IgG抗S抗体.结论 WARM 试剂对于温自身抗体的放散及放散后红细胞对自身抗体的吸收效果好,可用于AIHA患者自身抗体的处理.

    作者:王芳;毛伟;李小红;黄霞;谭茜茜;程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干化学法及镜检法测定女性患者尿隐血及白细胞结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干化学法与镜检法在女性患者尿隐血及白细胞检测中的关系.方法 收集260例女性患者的新鲜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干化学法与镜检法进行检测,分别对两种方法检测的尿隐血及白细胞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结果与镜检法比较,干化学法的阳性率为92.3%,镜检法的阳性率是14.6%,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结果与镜检法比较,干化学法的阳性率为95.4%,镜检法的阳性率是15.9%,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应用干化学法对女性患者进行尿液分析时,应结合显微镜有形成分的结果,排除导致假性结果的因素,并结合患者临床其他相关信息综合考虑,这对于提高女性患者尿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有必要的.

    作者:卢志芳;杨先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71台便携式血糖仪与大型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

    目的 建立健全的血糖仪质量保证体系,定期进行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检验科大型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比对与评估,保证临床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分别抽取高、中、低水平5个不同浓度的肝素抗凝血用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各测定3次,并对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71台血糖仪中除2台雅培血糖仪准确性比对结果不合格外,其余69台便携式血糖仪准确性的比对结果合格,合格率达97.2%.71台血糖仪重复测定不同水平血糖时,共有11台血糖仪的重复性不合格,合格率为84.5%.结论 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切实落实质量保证措施是血糖仪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必备条件.

    作者:叶竟妍;朱晔;梁志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非发酵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明确非发酵菌的耐药特点.方法 对该院2009~2011年分离自临床标本的2 437株致病菌采用珠海迪尔公司细菌鉴定及药敏板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非发酵菌416株,占分离致病菌的17.1%(416/2 437);呼吸道标本非发酵菌分离率高[26.5%(170/641)],血液标本分离率低[4.8%(9/186)];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主要的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3.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1.5%).结论 非发酵菌在临床分离致病菌中占重要比例,且不同标本分离率不同,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率高.非发酵菌耐药率普遍偏高,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从而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易富;蔡敏琪;梁凯;何宇佳;王竹琼;钱林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强离子隙等指标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强离子隙(SIG)、乳酸和阴离子隙(AG)等指标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测定血气、血pH、电解质结果基础上,应用Stewart-Figge方法学的方程式计算SIG.结果 223例重症肺炎患者与71例非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比较,钠、钾、SIG、AG、清蛋白(ALB)、pH、磷酸盐及乳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患者中217例存活患者与6例死亡患者比较,SIG、AG及A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G、乳酸和AG等指标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治疗、病情监测具有指导意义;SIG值在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忠源;胡望平;池细弟;叶桂云;徐尚华;张永平;叶龙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Uppergold U2定量检测尿HCG应用体会

    Uppergold U2金标斑点法读数仪(U2/HCG-DOT)是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适用于床边即时检测的仪器,可开展血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尿HCG、尿清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等项目的定量检测[1-2].本科室自2009年使用U2/HCG-DOT开展尿HCG定量检测以来,应用良好,现将应用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润袁敏;刘海菊;范久波;李智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不同类型冠心病(CHD)的关系,并分析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定90例CHD确诊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及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清脂联素、hs-CRP、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并测算体质量指数.结果 CHD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SAP、UAP、AMI依次降低),但SAP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hs-CRP浓度高于对照组,AMI组高于UAP组和SAP组,UAP组高于SAP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s-CRP、IRI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检测对CHD的预防、疗效判断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晓芳;黄建英;张胜利;李敬田;孟祥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方法对血清三酰甘油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方法对血清三酰甘油(TG)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 用去游离甘油法(日本和光试剂)和不去游离甘油法(德国罗氏试剂)对600例健康者进行血清TG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回归方程为Y=1.068X-0.043(r2=0.982),检测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56).结论 健康者血清标本去游离甘油法和不去游离甘油法TG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张莹;周铁成;童开;岳乔红;郝晓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207例孕中期妇女产前筛查结果分析

    目前产前筛查的主要疾病是唐氏综合征、开放性神经管缺陷和18-三体综合征.据统计,我国大城市中约有1/5~1/4的新生儿围生期死亡是由于出生缺陷造成的,每年大约有2万至3万缺陷儿出生,缺陷儿的出生带给家庭精神上的负担和感情上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因此预防和避免缺陷儿的出生,必须做到产前早筛查、早诊断、及时终止妊娠.笔者对2 207例孕中期妇女产前筛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孔小玲;刘勇安;刘小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白细胞介素28启动子甲基化差异研究

    目的 探讨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白细胞介素28(IL-28)启动子甲基化差异及其对IL-28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IL-28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比较DNA甲基化酶活性的差异;RT-PCR检测两者PBMC中IL-28 mRNA的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IL-28水平的差异.结果 IL-28启动子在胎儿脐血中均以甲基化形式存在,而在产妇外周血中为非甲基化形式;胎儿脐血PBMC细胞核甲基化酶活性升高(P<0.05);IL-28 mRNA在产妇外周血PBMC中的表达水平高于胎儿脐血PBMC;胎儿脐血IL-28含量较产妇外周血低(P<0.01).结论 胎儿脐血细胞核内甲基化酶活性升高导致IL-28启动子高甲基化,进而引起IL-28的合成和分泌降低.

    作者:马建鸿;张元珍;祝成亮;周春;王燕;陈红;李家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影响因素的校正方法及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在红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HGB)结果不同时对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影响因素的校正方法,并对校正效果进行验证,以帮助临床建立准确测定全血C反应蛋白的方案.方法 建立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或全血C反应蛋白的方法,选取不同HCT分布HGB结果的全血样本分别进行血浆和全血C反应蛋白的检测,分析不同HGB及HCT情况下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并对数据进行校正分析.结果 经过校正公式对全血标本中高、低值HGB及HCT样本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建立了准确测定全血C反应蛋白结果的方案.结论 基于HCT和HGB的校正公式可有效纠正全血C反应蛋白测定过程中HCT和HGB不同而导致的干扰,保证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方便临床应用.

    作者:裴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78例孕妇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目的 研究贺州市孕妇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的流行分布情况.方法 对178例来该院做孕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初筛阳性的孕妇进行基因检测,抽取静脉血采用PCR体外扩增结合DNA芯片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β-地贫的临床诊断.结果 在178例地贫初筛阳性的孕妇中,检出β-地贫39人,检出率为21.91%;共检出均为杂合子的7种突变基因,前3种依次为:CD41-42(53.85%)、CD17(12.82%)、IVS-2-654(10.26%).结论 贺州市是β-地贫高发区,为防止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所有孕妇或婚检初筛阳性的人群必须进行β-地贫基因诊断,并建立β-地贫基因网络数据库.

    作者:胡静云;陈善昌;陈栋;李华;陈强文;赖万强;彭小媚;龙丽娜;蔡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血液HER-2浓度与组织HER-2表达水平的一致性研究

    目的 探讨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浓度与组织HER-2表达水平的一致性.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HER-2浓度;应用免疫组化(IHC)法检测乳腺癌组织HER-2表达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组织HER-2阳性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中有62例血清HER-2阳性,阳性符合率为74.7%,组织HER-2阴性的患者有96例血清HER-2为阴性,阴性符合率为82.1%.血清HER-2水平与组织HER-2表达状态呈正相关(kappa=0.653,P<0.01).结论 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浓度与组织HER-2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别,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血清HER-2浓度可作为临床个体化治疗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建魁;曾利军;左向华;陈祎霏;于农;宋世平;尹秀云;黄媛;金欣;王淼;张伟;田曙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种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比较

    目的 比较测序法和Taqman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的一致性,为寻找适宜临床应用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应用测序法和Taqman实时荧光PCR法分别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两法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6.7%(58/60)和98.3%(5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均可用于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检测,测序法更适合指导临床分子靶向治疗.

    作者:罗凯;王倩;刘季芳;潘东晓;薛兴阳;傅文凡;贺智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