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孙辉臣
1984年Keim等发现胰腺炎相关蛋白后,由于它在急性胰腺炎时大量合成、分泌,而在正常胰腺及胰液中并不存在,许多学者对其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预后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取得一些新进展.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作者:林振和;陈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研究已经证实无论是实体瘤还是血液系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都是血管依赖性的.肿瘤组织的血管新生主要取决于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间的平衡.新近发现的具有肿瘤抑制性的组织内源性的Tumstatin,还具有特异性内皮细胞蛋白质翻译合成抑制作用,进而促进内皮细胞的凋亡.
作者:仉红刚;修瑞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长期以来,皮内接种法是预防结核病的主要途径.如今口服BCG作为另一接种途径再次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口服BCG后能诱导机体产生系统性和局部的免疫应答.由于应用方便,因此口服型BCG疫苗有望发展成为一种经济有效的疫苗以预防结核病.
作者:魏江;卢贤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是由重链和轻链构成的异二聚体,催化并调节谷胱甘肽生物合成.其活性可在基因转录水平、翻译后水平等各个不同环节调节,但主要在基因转录水平.
作者:曹守冬;戴爱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结核病仍然是世界范围的主要传染病,由于致病菌结核分支杆菌生长速度缓慢,结核杆菌和其他的临床上重要的分枝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需要几个星期或更长的时间.近年来,多种分子诊断方法已用于分枝杆菌的直接检测,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实验,极大缩短了诊断时间.两种核酸扩增方法改良型结核分支杆菌直接试验和Amplicor结核分枝杆菌试验已经获得FDA批准用于临床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PCR测序和DNA探针作为多数分枝杆菌的菌种鉴定的常规手段.高通量的寡核苷酸阵列已用于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的检测和菌种的鉴定.
作者:乐军;谢建平;胡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粘蛋白(mucin)是一类以高度O-糖基化和含有连续重复肽序列为特征的高分子量糖蛋白,在体内分布广泛,存在于多种上皮组织,有分泌型和膜结合型两种形式,具有多种功能.粘蛋白在癌组织中异常表达,表现为量和质的改变,与肿瘤的生长、转移、侵袭、预后等有关.
作者:鲁藜;邓华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载脂蛋白E分子量为34kD,其突变位点位于第112位和158位密码子,这两个突变位点决定了ApoE的六种基因型,即纯合子E2/E2,E3/E3,E4/E4;杂合子E2/E3,E3/E4,E2/E4.据报道,ApoE的基因型与老年痴呆等疾病具有相关性.
作者:郑璐;罗光华;牟琴峰;朱江;刘元华;董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早期诊断前列腺癌(Pca)尚不理想,缺乏足够特异性,且PSA的升高,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癌变已经发生,而不能在癌变发生之前提示其高度危险性.因此发现一些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与Pca相关的指标诊断Pca十分必要,使更多的非Pca患者免受前列腺活检之苦.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谢克俭;吕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IGFBP2为一高度敏感的恶性肿瘤标志物.本文综述了IGFBP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表达水平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和作用机制.
作者:邓星辉;杨竹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MHC-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CⅡTA)是参与MHC-Ⅱ类基因转Ⅱ类分子的存在与否及表达程度,也决定了免疫应答的本质,因而被看作是MHC-Ⅱ类基因表达的主宰调节者.
作者:范荣;沈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肺耐药相关蛋白(LRP)、乳癌耐药蛋白(BCRP)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四种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它们的过多表达是白血病化疗中产生多药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重点综述了这四种蛋白的相关表达对急性白血病化疗预后的意义.
作者:彭辉;张莉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糖类物质在机体内不仅参与各种生化反应,也是机体新陈代谢能量供应的主要来源,还可与其它化合物结合构成生物大分子参与机体细胞组成,并与细胞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作为蛋白抗原的一部分;糖链的变化与肿瘤的发生、转移有紧密联系.本文对生物体内的糖与含糖物质与肿瘤的关系、常见的糖基变化及在肿瘤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和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宏;单保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