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Ⅱ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陈彬;董燕麟

关键词:NIDDM,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摘要:NIDM是一种异质性紊乱,遗传和环境因素均参与了该病的发生.胰岛素抵抗是NIDDM的一个早期和主要的特征,众多的遗传和代谢因素可导致其产生.胰岛素抵抗与NIDDM许多的代谢紊乱相关.强化的血糖、血压、血脂的治疗对NIDDM患者中、长期并发症的预防十分必要.现已开发出许多NIDDM治疗药物,正逐步应用于临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军团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军团病由军团菌感染引起,主要是一种以肺炎为表现常伴多系统损伤的急性传染病.实验室诊断方法在军团病的确诊方面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军团病实验室诊断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从细菌培养、直接免疫荧光法、染色法、核酸探针技术、尿抗原检测、RCR及其相关技术、细菌亚型及菌株的鉴定和血清抗体检测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金建敏;张沪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Ⅱ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NIDM是一种异质性紊乱,遗传和环境因素均参与了该病的发生.胰岛素抵抗是NIDDM的一个早期和主要的特征,众多的遗传和代谢因素可导致其产生.胰岛素抵抗与NIDDM许多的代谢紊乱相关.强化的血糖、血压、血脂的治疗对NIDDM患者中、长期并发症的预防十分必要.现已开发出许多NIDDM治疗药物,正逐步应用于临床.

    作者:陈彬;董燕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037 异柠檬酸盐作为钙离子活性缓冲剂在凝固反应中的应用

    作者:李立英;许素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HCMV感染血管内皮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EC)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始动环节,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后EC的代谢功能改变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CMV感染EC及其在A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姚磊;董解菊;何作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诊断临床寄生虫学图谱

    作者:刘泽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脂蛋白脂酶与动脉粥样硬化

    脂蛋白脂酶为脂质代谢的重要酶,在体内分布脏器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作用特点。脂蛋白脂酶在血浆中具有水解甘油三酯作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利。在动脉壁内,细胞基质中的脂蛋白脂酶有滞留蛋白作用;巨噬细胞膜上的脂蛋白脂酶能促进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进入该细胞内,使巨噬细胞转变为泡沫细胞;脂蛋白脂酶还能刺激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增生等,脂蛋白脂酶表现出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文还综述了多种体内外因素对脂蛋白脂酶代谢与活性的影响。

    作者:张晓刚;陈运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045马拉色菌对酮康唑等四种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研究

    作者:牛云彤;李少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051 测定全血环孢素浓度的四种自动化方法的评价

    作者:杜国有;涂植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040 从孕妇血浆中分离胎儿DNA行肌营养不良的产前诊断

    作者:程正江;田兴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050急性和慢性肝功能衰竭患儿的肝血小板生成素mRNA水平

    作者:杜国有;黄宗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恶性血液病端粒酶表达及研究进展

    端粒酶是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与细胞永生化和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正常血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受抑,低水平表达或不表达;而在恶性血液病和永生化细胞系中被激活,异常高表达.众多的证据显示端粒酶抑制剂联合细胞毒药物有希望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线药物.抗端粒酶疗法前景广阔.

    作者:郭小芳;谭齐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036 一种测定尿碘简便的微板法

    作者:何愿民;尹一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基因工程抗体的重大进展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以其独特的构建和筛选系统现已成为我们生产基因工程抗体的一项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其产生、原理、构建、如何在体外提高筛选出的抗体的亲和力,以及其应用前景.

    作者:陈鸣;府伟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特征及预防控制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及肺炎链球菌多重耐药株(MDRP)在国内外均为重要致病菌及院内感染病原菌.本文就其流行病学、耐药特,点及防治措施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陈亮;彭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铜绿假单胞菌致病、耐药机理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致病机制复杂而多样.本文综述了国外近几年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胞外产物、外膜屏障及主动转运系统的致病、耐药机理.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理对预防及治疗其引起的感染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毛德强;卢仙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性别差异

    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性激素通过对TH细胞的调节,形成男女之间不同的免疫环境,是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性别差异的研究,探讨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卢志明;车至香;李桂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049 检测人免疫细胞表达TNFα的方法学比较

    作者:张金福;李培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046 选择性培养基用于临床标本分离酵母菌的重要性

    作者:李春梅;田碧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测定及其对AMI的早期诊断价值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FABP)是心肌细胞重要能量来源脂肪酸的载体蛋白,当心肌缺氧时,FABP在血液中的水平迅速升高,当AMI早期(0~3h)即可显著增高并可释放入血,有利于AMI的早期诊断,有望成为新的AMI早期诊断标志物.

    作者:郭占军;郭爱芹;曹顶刚;李旭东;杨焕云;张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雌激素受体与乳腺癌三苯氧胺治疗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激素依赖肿瘤,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orone Receptor,PR)水平对选择内分泌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但近年研究发现三苯氧胺(TAM)治疗过程中ER表达的选择性压力、ER基因的突变及变异等,都是导致患者对TAM治疗的抵抗的原因,细胞周期素(cyclin)D1也发现与乳腺癌的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就这些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杨蔺;张淼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