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文艺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心肌和间质发生了炎症性病变,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和坏死.有时炎症可累及心包和心内膜.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对自己所患疾病的顾虑,往往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我们科室根据疾病特点对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进行了规范化的健康宣教,通过口头或书面材料的方法给予解释或具体指导,使患者消除了思想上的顾虑,调动了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得以控制及早日康复.
作者:曹凤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置管行血液灌流术在抢救儿科急性中毒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总结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28例急性中毒患儿,采用经外周动、静脉置管行血液灌流术抢救治疗,经过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结果: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占71.43%,因服药量太大死亡2例,因中毒重、时间长死亡3例,另有3例因病情和经济原因家属拒绝二次灌流放弃治疗.结论:经外周动、静脉置管行血液灌流术适用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地区儿童急性中毒的抢救.
作者:饶钒;张晓红;张小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回访是一种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出现的新的护理服务,它使医院护理工作延伸到出院后患者的保健和康复过程中,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1].我科自2007年以来对肝硬化出院患者实施回访服务,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常玉华;韩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护理需求,提出相关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10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疾病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临床症状为黄疸、乏力、皮肤瘙痒;晚期出现门静脉高压,腹水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结论:应提高对中年女性,症状为黄疸,乏力,血清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显著升高及转氨酶轻度增高患者的重视,应用整体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蔡长青;闫宝书;段红;马燕;陈红廉;陈红;黄鹤;夏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对电针加心理治疗子宫切除后灼口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3岁,公交车售票员.2009-01来我针灸室更年期门诊就诊,主诉:一过性口腔、舌头烧灼样感觉5个月余.患者2008-07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后1个月出现一过性口腔、舌头烧灼样感觉,发作时间和部位不固定,不影响进食和睡眠,无其他不适,一般状态尚好,饮食、睡眠尚可,偶有情绪烦躁,做事缺乏耐心.口腔科检查口腔黏膜无异常,生化、性激素六项检查正常,既往高血压病史1 a,服降压药维持尚可.
作者:刘桂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将内镜插入十二指肠降部,寻找胰胆管开口的十二指肠乳头,再经活检孔插入造影导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胰胆管造影,从而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的形态及通过X线影象观测胰腺、胆囊、肝脏有无病变并进行内镜下治疗的一种技术手段[1]. 2007-09我科收治1例胰腺癌患者,先后3次行ERCP术并放置胆道扩张支架,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杜丽华;荣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带教中对护生护理观察能力的培养.方法:引导护生认识护理观察的重要性、熟悉护理观察内容和途径、掌握护理观察方法、进行观察技巧的训练、养成良好观察习惯.结果:达到培养和提高护生护理观察能力的目的.结论:在临床护理带教中,需注重护生护理观察能力的培养.
作者:段清萍;施海红;程小芸;唐树清;朱琳;黄佳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乳腺癌手术范围大、创伤大,加上术后各种治疗措施(如放疗,化疗)的影响,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部分患者会出现难以自我调节的心理障碍,而需要心理治疗.本院2005-02/2008-11对58例乳腺癌患者出现心理障碍,采取心理疏导等综合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江力;朱会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讨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 262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进行健康宣教,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变化,协助麻醉师和术者处理不良反应.术后观察患者麻醉恢复情况,进行健康宣教.结果:1 262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出现不良反应59例,占4.68%,未出现明显心理异常及近期并发症.结论:合理的心理干预和护理方法,有利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顺利进行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艳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具有微创、并发症少、适应证广、康复迅速的优势,其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崇[1,2].近年来我科为92例患者进行了PTAS治疗,效果满意.本文就其术中病情观察及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黎华;杜玲;李永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我院于2008-09收治了低分子肝素钙致大腿部皮下巨大血肿的患者1例,经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侯爱萍;陈萧;翟哲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骨折的发生一般没有预兆,令人猝不及防.骨折发生后,多数患者处于低调之中:惊慌、焦虑、失意、悲观.究其原因,一是挫折感强烈;二是对治疗的前景茫然不知.这些消极的心理势必影响治疗与护理,康复缓慢,甚至造成意外的事件.
作者:鞠秀云;孙海鹰;李春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阳性强化疗法在幼儿期患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将485例幼儿期需要输液的患儿,按输液顺序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阳性强化疗法,对照组只按静脉输液的一般护理给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9,P<0.001).结论:幼儿期患儿在静脉输液中,给予阳性强化疗法,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消费,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黄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患者抗体生成细胞(antibody secreting cell,ASC)的检测,分析Sysmex XE2100分析仪与流式细胞仪的相关性及散点图的分布特征.方法:检测65例AIHA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并绘制SSC-SFL通道散点图;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ASC;显微镜分类计数200个白细胞中的ASC作为终判定依据.结果:>9个ASC/200WBC,流式细胞仪检测>350个/μl,XE2100为Ⅲ级分布;1~6个ASC/200WBC,流式细胞仪检测100~300个/μl,XE2100为Ⅱ级分布;而在XE2100为Ⅰ级分布时,显微镜检查为阴性,流式细胞仪检测50个/μl左右.结论:检测ASC,流式细胞仪结果为佳,而XE2100虽然不能准确定量,但其高速高可信度的分布图像是临床应用的重要补充.
作者:郑军;白玉杰;孔岱;栾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牵牛花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视乳头先天发育异常,于1970年由Kindler命名为牵牛花综合征,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由于胚裂上端闭合不全或中胚层发育异常引起[1].牵牛花综合征的常见并发征为视网膜脱离,典型的视网膜脱离发生于深凹陷视乳头的四周,并常局限于视网膜后极部,被认为是由于病变内异常的神经胶质牵拉、视网膜异常血管渗漏引起或有裂孔所致[2].
作者:龙波;黄丽萍;李维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亲情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术前亲切方式,手术当天电梯口笑迎患者,术中握住患者的手与患者一起做深呼吸、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术后温馨访视等亲情服务措施关爱支持患者.结果:医患关系融洽,患者满意度由95%上升至100%,全年无护理纠纷,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实施亲情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和投诉.
作者:董继红;鲍兰香;赵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氧气吸入是临床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使用率高、应用范围广,但氧气湿化瓶装置又是一个极易带菌的感染源,临床上备用的氧气装置一般采取消毒治疗巾或纱布包裹,橡皮圈缠绕的方式进行保存,我院从2009-01起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空气滤膜处套管取代上述方法应用于备用氧气湿化装置的保存,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文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北京协和医院曾观察1 00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达38%,死于冠心病为22.9%[1].术后患者的血糖峰值基本上出现在机体受到应激后24 h内.有研究认为心血管外科患者,无论是否有糖尿病史,血糖峰值>20 mmol/L为独立的危险因素,一旦出现,病死率明显上升[2].2005-07/2009-06我院ICU共收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现血糖升高25例,患者术后应用胰岛素持续静脉注射或激化液持续静脉输注使血糖血糖均控制在6~11 mmol/L,无1例出现血糖过高引起的酮症昏迷;血糖过低导致的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出现脑细胞死亡和昏迷.患者均顺利转出ICU,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就术后血糖监护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娟;杨兵;李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任何护理差错都会影响治疗工作的进行,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不良影响,因此积极预防护理差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许多护理差错是由于护士与护士之间沟通不佳造成的,我院通过对护士集体培训学习,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建立护-护沟通本等措施,对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方法: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时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加强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结果:有效促进产妇分娩安全.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是促进分娩安全的关键.
作者:魏清贤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