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璇
我科2002/2007年间为278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人类的寿命正逐年延长,老年人在总人口数的比例逐年增大,患外科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因此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我院地处海拔2 800余米的青藏高原腹地,高原地区高寒、缺氧、风沙大,对于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邓芳;刘波;李红玉;刘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口鼻腔或气管切开置人套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是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机械通气的实施,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笔者对人工气道的优缺点和管理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韩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首次做CT增强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2008年度在我院做CT增强检查的22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11例,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115例,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因人而异的全程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93.9%比73.0%,χ2=18.089,P<0.05),而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9.6%比31.5%,χ2=16.812,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调动患者配合检查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精神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黄宝祥;吴仁昌;钟桂香;张雪松;周游;金吕祥;鲁玉梅;田春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提出对策.方法:对82例护理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错误执行和遗漏执行医嘱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表现形式,占57.31%;查对不严、责任心缺乏是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占60.96%;年资在5 a以下的护士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48.78%;上午和夜间时段差错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7.56%、24.39%).结论:针对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管理者应抓住易发生差错的重点环节、关键时间、特殊人员进行管理.
作者:文玉兰;徐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提高护士对眼科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的认识,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对影响眼科患者手术的护理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结果:采取了具体有效的防范措施,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未发生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结论: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注重对护理人员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重视手术过程的安全细节管理等,都是保证患者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俊娥;李朝霞;王娟;张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症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5例重症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病例.结果:患者康复出院,无任何后遗症.结论:严密观察、及时抢救、精心护理是重症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及早康复的关键.
作者:黄纯;郭彩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得联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皮肤病瘙痒的效果.方法:78例患者采用双侧足三里、曲池穴位注射曲安奈得20 mg、维生素B12 2 ml、2%利多卡因1 ml,第1、2、3次每次间隔3 d,第4、5次间隔7 d,症状消失后巩固1~2次.结果:注射4周后,总有效率为96%,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曲安奈得联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可发挥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增强疗效,治疗中还应加强护理,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才能使药物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灵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置管行血液灌流术在抢救儿科急性中毒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总结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28例急性中毒患儿,采用经外周动、静脉置管行血液灌流术抢救治疗,经过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结果: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占71.43%,因服药量太大死亡2例,因中毒重、时间长死亡3例,另有3例因病情和经济原因家属拒绝二次灌流放弃治疗.结论:经外周动、静脉置管行血液灌流术适用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地区儿童急性中毒的抢救.
作者:饶钒;张晓红;张小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软腭钛网植入支撑术的手术佳配合.方法:均采用经鼻插管全身静脉麻醉下手术.回顾分析手术配合过程.结果:全部病例无一例因术前准备不足或术中配合不当而影响手术进展或出现手术后并发症.结论:软腭钛板植入支撑术具有安全可靠,疗效肯定,患者痛苦小等优点.而护士的熟练配合尤为重要,熟悉和了解手术步骤,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美清;廖冰野;龚凤球;马育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产房的助产士其工作是在一个特殊环境里,从事特殊护理的群体.其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决定着产房一线护士必须要面对各种职业危害,如致病微生物的侵袭、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等.特别是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是医务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如何有效地做好产房护士的职业防护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晓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军队医院聘用护士的心理状况.方法:问卷法调查驻京军队某四家三甲综合医院432名聘用护士.结果:中专学历、工作年限大于6 a的聘用护士心理问题较多.结论:医院主管部门应重视聘用护士心理问题,加强引导支持,聘用护士自身应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增强竞争力.
作者:李丽;王丽芹;涂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对汞外溢危害和处理方法的认知状态,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社区家庭中500例居民进行调查.结果:9.35%的被调查者能正确回答人体对汞的吸收途径,92.08%的被调查者不能正确回答汞外溢的处理方法.结论:社区人群对于汞外溢正确处理方法认知水平较低.社区护士应加强汞危害知识和防护措施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汞污染的重视程度,降低汞污染及汞毒害的发生.
作者:纪凤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方法: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时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加强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结果:有效促进产妇分娩安全.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是促进分娩安全的关键.
作者:魏清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院地处高海拔地区,多民族聚集,医疗条件简陋,消息闭塞,患者住院期间容易产生各种不良心理状态,不利于患者康复.笔者在长期的感染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乙肝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董艳;闫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我院护理部于2008-04制定了护理夜查岗制度,以保证患者全天候的安全服务.此制度运行1 a多,效果显著,有效地防范了夜间护理纠纷的发生,强有力地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报道如下.
作者:段小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内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胰腺炎围手术期护理及其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10/2008-10 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内置管引流术,其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均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内置管引流术,手术时间1.25~1.75(平均1.3) h.术后24 h血尿淀粉酶明显下降,3~5 d基本降至正常,恢复半流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9 d.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无胰腺炎反复或远期并发症的出现.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内置管引流术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大大提高了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正确、精心的护理配合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冯晶;袁静;茹静;魏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任何护理差错都会影响治疗工作的进行,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不良影响,因此积极预防护理差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许多护理差错是由于护士与护士之间沟通不佳造成的,我院通过对护士集体培训学习,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建立护-护沟通本等措施,对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地塞米松在口腔临床短期常规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47例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经历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用药前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减轻应激给患者造成的损害,经对症处理及心理干预均缓解.结论:地塞米松在口腔临床应用广泛,短期常规用药也可发生不良反应,提示医护人员在临床用药中应予以重视,密切观察用药后患者的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向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对我科脊髓型颈椎病1例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1 病历摘要女,52岁.缘于11 h前摔伤致颈部疼痛、双上肢疼痛及感觉过敏,此后其双上肢感觉过敏渐往远端发展,由双肩转向双前臂及双手掌.专科情况:颈肌不紧张、C4、5棘突压痛明显,双前臂偶呈痉挛表现、肌力2级,双下肢感觉,肌力正常,在全身麻醉下行C6~7间盘突出髓核摘除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痊愈出院.
作者:汪小琴;任慧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