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芳;刘波;李红玉;刘敏
加强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是避免护理纠纷和减少差错发生的重要环节,也是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内容.结合本院的护理工作,体会如下.
作者:成敏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牵牛花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视乳头先天发育异常,于1970年由Kindler命名为牵牛花综合征,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由于胚裂上端闭合不全或中胚层发育异常引起[1].牵牛花综合征的常见并发征为视网膜脱离,典型的视网膜脱离发生于深凹陷视乳头的四周,并常局限于视网膜后极部,被认为是由于病变内异常的神经胶质牵拉、视网膜异常血管渗漏引起或有裂孔所致[2].
作者:龙波;黄丽萍;李维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提出对策.方法:对82例护理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错误执行和遗漏执行医嘱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表现形式,占57.31%;查对不严、责任心缺乏是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占60.96%;年资在5 a以下的护士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48.78%;上午和夜间时段差错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7.56%、24.39%).结论:针对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管理者应抓住易发生差错的重点环节、关键时间、特殊人员进行管理.
作者:文玉兰;徐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前我国ICU正处于一个新兴和发展的阶段,与国外的ICU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在国外的ICU,有专门负责各种监护治疗仪器使用的治疗师,还有专门负责仪器维修和保养的工程师.据美国FDA统计,美国在1991/1992年中,因医疗仪器设备而引发的严重医疗事故共56 220起,死亡3 838起[1].而我国在仪器管理方面,大多停留在护士长兼管的水平上,由于护士长的行政事务繁多,加上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严,往往易造成仪器丢失和损伤,严重影响了ICU各项抢救工作的正常进行.现将我们如何做好ICU仪器管理与维护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慧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对择期手术的患者,常规的做法是在术前1 d,术者填写好手术通知单于上午10:00前送往手术室,由次日配合该台手术的巡回护士于术前1 d实施术前访视.为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增进相互了解,进一步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从2007-08至今我们将手术通知单和术前访视均提前至术前3 d,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亚莉;刘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围分娩期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5例SLE围分娩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总结出观察重点及护理要点.结果:经严密观察,精心护理,5例患者顺利度过分娩期.结论:针对SLE围分娩期患者的生理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了分娩合并症.
作者:习改梅;张平;袁先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影响.方法:66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了心理护理干预,手术前和手术后1周用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评估.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1周SF-36各项指标(体能、精神影响、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等)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1~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宫静;杨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护理学科[1].其核心是运用现有的新好的科学证据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循证护理是一种既重视规范化的职业行为又不忽视个体的护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诊三病房于2007-01/2008-02尝试对6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行循证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珂;韩美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临床行泪道逆行插管术后必须进行泪道冲洗,这对保证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而用于泪道冲洗的各种眼膏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或氧氟沙星眼膏等残留在再生针头的针梗内,很难清洗,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我们传统的清洗方法的重新处理概率为98%,大大增加了人员工作量和心理负担,既增加了科室成本,又降低了临床满意率,甚至延误患者的治疗.
作者:曾庆菊;林琼;罗智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临终关怀(hospice)是指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其宗旨是减少临终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同时给临终者的家属提供社会和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支持[1],是一种具有高度价值观和伦理意义的服务活动.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护理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2]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临终关怀将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与接受.现对我国临终关怀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陈清清;黄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产房的助产士其工作是在一个特殊环境里,从事特殊护理的群体.其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决定着产房一线护士必须要面对各种职业危害,如致病微生物的侵袭、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等.特别是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是医务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如何有效地做好产房护士的职业防护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晓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其衍生技术诊治胆胰疾病的护理要点和经验.方法:对利用ERCP技术诊治的305例胆胰疾病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经ERCP诊治胆胰疾病305例.术后无严重胰腺炎病例,胆管炎2例,乳头部出血1例,ENBD管脱落或堵塞2例,均经及时观察和治疗护理治愈.结论:针对ERCP术后并发症特点进行相应的护理,对于保证手术疗效和安全性十分重要.
作者:孟宪华;张洪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2002/2008年我科遇到30例患者在使用头孢哌酮钠期间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经积极治疗和对症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先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减少人为因素所致的穿插失败的发生,提高成功率.方法:采用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合理固定及正确的封管方法等措施.结果: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结论:留置针的穿刺中新生儿的头皮穿刺难度较高.相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更严格,在操作中尽量减少人为的失败能够使穿刺的成功率提高.
作者:何佳;文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治疗脑室内出血患者护理的方法.方法:对42例脑室出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时使用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建立快速静脉通道等,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脑室通畅等.结果:患者住院16~30 d,平均23.5 d,根据GOS分级,预后良好28例,中度残疾11例,重度残疾1例,死亡2例.结论:提出优质护理措施可延长脑室引流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周汉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前,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为了防止患儿抓脱留置针,临床上除常规专用留置针无菌敷贴固定外,还需在敷贴外加固1~2条胶布于患儿头皮上,多采用一次性的医用塑料纸胶布.笔者尝试采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加固留置针,治疗期间,头部皮肤无任何损害,现报道如下.
作者:向凤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巨大间盘突出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1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巨大间盘突出接受前后路同期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21例患者术后未发生神经系统症状加重、感染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和并巨大间盘突出的患者病情重.思想负担大,护理工作在患者的诊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穆红;邬艳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紧张恐惧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是患者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有效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戈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接触患者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1].而且手术室工作时间不固定,手术任务繁重,急诊手术量大,护士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极易导致身心疲劳.笔者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任何护理差错都会影响治疗工作的进行,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不良影响,因此积极预防护理差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许多护理差错是由于护士与护士之间沟通不佳造成的,我院通过对护士集体培训学习,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建立护-护沟通本等措施,对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