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科病房的风险管理体会

成敏荣

关键词:产房/组织和管理, 安全管理
摘要:加强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是避免护理纠纷和减少差错发生的重要环节,也是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内容.结合本院的护理工作,体会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液巡视记录卡的探讨和改进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方法,静脉输液巡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使用输液巡视记录卡是临床护理静脉输液工作中的规范化管理重要内容,它能促使护士主动按时巡视、及时处理输液中发生的问题,基本杜绝了液体输完,让陪护找或依赖传呼器等情况.不能为患者提供主动服务,已经成为制约护理质量的因素之一[1,2],使用巡视记录卡加强了护士的事业心及责任感.

    作者:管付岩;张芙蓉;赵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穴位注射治疗皮肤病瘙痒78例的护理

    目的:观察曲安奈得联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皮肤病瘙痒的效果.方法:78例患者采用双侧足三里、曲池穴位注射曲安奈得20 mg、维生素B12 2 ml、2%利多卡因1 ml,第1、2、3次每次间隔3 d,第4、5次间隔7 d,症状消失后巩固1~2次.结果:注射4周后,总有效率为96%,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曲安奈得联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可发挥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增强疗效,治疗中还应加强护理,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才能使药物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灵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促进骨折患者康复的护理探讨

    骨折的发生一般没有预兆,令人猝不及防.骨折发生后,多数患者处于低调之中:惊慌、焦虑、失意、悲观.究其原因,一是挫折感强烈;二是对治疗的前景茫然不知.这些消极的心理势必影响治疗与护理,康复缓慢,甚至造成意外的事件.

    作者:鞠秀云;孙海鹰;李春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简易交接记录单在急诊入院患者中的应用

    为了完善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体系[1],提高急诊入院患者交接的准确性,确保患者的安全,传统的病情记录方式和口头交接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当发生医疗纠纷时,护理书写中的每个字、每个符号都代表了一份法律责任,每句话都可能作为法律依据[2].自2007-04以来,我们在原来转运交接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自制简易交接记录单,经过2 a并护送20 342人次入院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梅清;吴耀建;肖雪莲;陈宝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胃镜下综合治疗胃石症28例的护理

    进食某种物质后不能消化排空,积聚在胃内逐渐形成的固体性结块统称胃结石[1].在我国北方地区为多发病,以食用柿子、山楂、黑枣等形成植物性胃石多见[2].我院自2004/2009年经胃镜下配合药物治疗胃石症28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露;肖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导航下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32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导航下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行导航下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的老年垂体瘤患者细心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2例均康复出院.结论:围手术期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老年垂体瘤患者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吕春梅;周丹;周阿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肾移植术后早期精神症状65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总结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对65例肾移植术后早期精神症状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治疗等方面的进行分析,实行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该65例患者的早期精神症状于术后3~6 d恢复正常.结论:通过对肾移植术后早期精神症状的原因分析,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利于患者后期的康复.

    作者:刘紫萍;潘凌蕴;赵闽;樊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110例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其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1]等优点日益普及,但由于操作者、患者及器械等方面原因,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或为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常需中转开腹.我院2003-06/2008-06共实施LC术3 364例,中转开腹110例,中转开腹率3.2%.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乳腺癌术后96例围化疗期恶心呕吐的预防及护理

    乳腺癌患者常依据病情在手术后进行有计划的化疗,以提高手术治疗意义和患者预后生存率.在患者接受化疗期间,因药物或体质差异等原因可出现不同的药物不良反应,其中以恶心、呕吐较为多见,常使患者感到痛苦、恐惧,是影响患者坚持化疗的重要因素之一.2008-01/2008-12我科通过做好化疗前评估及心理护理,化疗期间重视症状护理及饮食指导,可有效的预防和减轻患者的呕吐现象,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梅;梁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调查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各种护理管理因素.结果:抓好护理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结论:做好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马玉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海拔地区慢乙肝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院地处高海拔地区,多民族聚集,医疗条件简陋,消息闭塞,患者住院期间容易产生各种不良心理状态,不利于患者康复.笔者在长期的感染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乙肝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董艳;闫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门诊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患者就诊的第一场所.门诊质量是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获得护理服务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医院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作为门诊护理工作的管理者,要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笔者对门诊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李玉艳;薛红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

    目前,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为了防止患儿抓脱留置针,临床上除常规专用留置针无菌敷贴固定外,还需在敷贴外加固1~2条胶布于患儿头皮上,多采用一次性的医用塑料纸胶布.笔者尝试采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加固留置针,治疗期间,头部皮肤无任何损害,现报道如下.

    作者:向凤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同期放化疗致IV度骨髓抑制31例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致IV度骨髓抑制患者院内感染的防治、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1例同期放化疗致IV度骨髓抑制患者院内感染的防治、护理过程.结果:本组27例血象恢复正常;1例并发肺部感染、心力衰竭后死亡;3例血象未恢复正常自动出院.治愈率87.1%.结论:对上述病例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积极提升血细胞,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易感部位的护理,大多数患者能平稳度过骨髓抑制期,避免感染.

    作者:吴晓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MMP-2和MMP-9在早孕不同孕周滋养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MMP-2和MMP-9在早孕胎盘滋养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早孕早期和早孕晚期绒毛组织中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MMP-2和MMP-9蛋白主要定位在绒毛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细胞滋养细胞胞浆内,绒毛间质细胞内亦有少量阳性染色,且早孕早期绒毛滋养细胞中MMP-2表达量高于早孕晚期(P<0.05),而MMP-9表达量在早孕晚期高于早期(P<0.05).结论:MMP-2和MMP-9在调节滋养细胞浸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在早孕不同时期,二者表达不同,为深入探讨MMPs在滋养细胞浸润机制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李淑娟;常子强;刘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血糖的监护体会

    北京协和医院曾观察1 00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达38%,死于冠心病为22.9%[1].术后患者的血糖峰值基本上出现在机体受到应激后24 h内.有研究认为心血管外科患者,无论是否有糖尿病史,血糖峰值>20 mmol/L为独立的危险因素,一旦出现,病死率明显上升[2].2005-07/2009-06我院ICU共收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现血糖升高25例,患者术后应用胰岛素持续静脉注射或激化液持续静脉输注使血糖血糖均控制在6~11 mmol/L,无1例出现血糖过高引起的酮症昏迷;血糖过低导致的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出现脑细胞死亡和昏迷.患者均顺利转出ICU,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就术后血糖监护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娟;杨兵;李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脊髓型颈椎病1例围手术期护理

    对我科脊髓型颈椎病1例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1 病历摘要女,52岁.缘于11 h前摔伤致颈部疼痛、双上肢疼痛及感觉过敏,此后其双上肢感觉过敏渐往远端发展,由双肩转向双前臂及双手掌.专科情况:颈肌不紧张、C4、5棘突压痛明显,双前臂偶呈痉挛表现、肌力2级,双下肢感觉,肌力正常,在全身麻醉下行C6~7间盘突出髓核摘除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痊愈出院.

    作者:汪小琴;任慧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92例的观察与护理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具有微创、并发症少、适应证广、康复迅速的优势,其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崇[1,2].近年来我科为92例患者进行了PTAS治疗,效果满意.本文就其术中病情观察及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黎华;杜玲;李永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12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对12例患者实施的有效护理.结果:11例手术成功,1例复发.结论:术前正确评估及术后正确护理对于手术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赵凤娥;赵华;黎秀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手指足趾静脉穿刺成功的护理

    老年患者尤其是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由于静脉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肌肉松弛,血管不易固定,以及回血缓慢,凝血较快等特点[1],给输液穿刺带来难度,我们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选择手指足趾小静脉作为输液部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汉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