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液巡视记录卡的探讨和改进

管付岩;张芙蓉;赵彦

关键词:护理记录, 输液疗法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方法,静脉输液巡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使用输液巡视记录卡是临床护理静脉输液工作中的规范化管理重要内容,它能促使护士主动按时巡视、及时处理输液中发生的问题,基本杜绝了液体输完,让陪护找或依赖传呼器等情况.不能为患者提供主动服务,已经成为制约护理质量的因素之一[1,2],使用巡视记录卡加强了护士的事业心及责任感.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轮椅与简易输液架的组合使用

    临床工作中,有些输液患者需要乘坐轮椅转运至相关科室,市售轮椅没有装备输液架,转运患者时至少需要一人推轮椅一人举着输液瓶,而且举液体瓶的一侧肢体特别容易酸痛.我们将轮椅安装上简易输液架,减少了转运患者时的不便.介绍如下.

    作者:邱玲芳;梁瑞美;宋美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轻症手足口病患儿63例的居家护理

    目的:探讨轻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居家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轻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居家护理方法制成书面材料交给患儿家长,由专职护士口头交代注意事项,并互留手机号码,均24 h开机,以便患儿家长随时咨询和专职护士随访.结果:本组61例5~10 d痊愈,2例分别于发病第4、6天体温升至38.5 ℃以上、精神不振、嗜睡、食欲不佳、肢体轻微震颤随即住院,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未留任何后遗症.结论:轻症手足口病患儿居家护理是可行的,可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及疫情扩散,值得在社会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双;葛建云;化翠平;赵文杰;杨秀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患者误服带包装片剂6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院2004/2008年共发生6例住院患者口服药连同包装一起误服的事件.为提醒同行注意杜绝类似事件发生,现把这6例患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李淑香;刘厚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生在静脉采血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静脉采血是护生临床实践的一项重要技术操作.对于初次进行静脉采血操作的护生来说,要把书本上的理论转化为实践需要一个过程.初次操作由于没有实践经验,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现将在静脉采血操作带教中护生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汇总如下(采用一次性蝶翼双向采血针和负压采血管).

    作者:刘玉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1C-胆碱PET/CT检查54例的护理配合

    目的:了解11C-胆碱PET/CT诊断价值,规范护理程序,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检查结果的图像质量.方法:通过54例11C-胆碱PET/CT患者检查的经验和体会,提出护理要点.结果:54例11C-胆碱PET/CT检查图像显示清楚,符合诊断要求.结论:掌握11C-胆碱PET/CT检查的护理要点,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图像质量,并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熊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差错82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提出对策.方法:对82例护理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错误执行和遗漏执行医嘱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表现形式,占57.31%;查对不严、责任心缺乏是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占60.96%;年资在5 a以下的护士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48.78%;上午和夜间时段差错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7.56%、24.39%).结论:针对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管理者应抓住易发生差错的重点环节、关键时间、特殊人员进行管理.

    作者:文玉兰;徐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一种接尿瓶的设计及在老年男性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上一些长期卧床的老年男性患者,常因小便不能自理、小便失禁,需使用接尿套或留置导尿管而造成患者外阴、龟头溃烂及泌尿系感染.

    作者:杨鲜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门诊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患者就诊的第一场所.门诊质量是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获得护理服务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医院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作为门诊护理工作的管理者,要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笔者对门诊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李玉艳;薛红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社区糖尿病80例的健康教育

    目的:评价社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对已经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档案资料的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包括专题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电话咨询、家庭随访),通过监测指标观察教育结果.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血糖控制理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文贵;包永兰;林琳;董惠翔;曾雪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9例并发症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起搏器植入患者192例,总结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气胸1例;电极脱位1例,囊袋血肿3例,囊袋感染2例,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2例.所有并发症经过针对性护理及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囊袋血肿,应加强对植入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认识,加强护理工作,尽可能将并发症降到低.

    作者:王蔚然;邢攸红;梅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症监护病房仪器的管理与维护探讨

    目前我国ICU正处于一个新兴和发展的阶段,与国外的ICU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在国外的ICU,有专门负责各种监护治疗仪器使用的治疗师,还有专门负责仪器维修和保养的工程师.据美国FDA统计,美国在1991/1992年中,因医疗仪器设备而引发的严重医疗事故共56 220起,死亡3 838起[1].而我国在仪器管理方面,大多停留在护士长兼管的水平上,由于护士长的行政事务繁多,加上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严,往往易造成仪器丢失和损伤,严重影响了ICU各项抢救工作的正常进行.现将我们如何做好ICU仪器管理与维护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慧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有意注意在小儿急性阑尾炎病情观察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阑尾炎病情特点.探讨有意注意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病情观察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有意注意的特征指导临床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病情观察.结果:观察病例的异常病情变化均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康复出院.结论:结果运用有意注意的特征指导病情观察可以提高观察质量.

    作者:张玲玲;张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115例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减少人为因素所致的穿插失败的发生,提高成功率.方法:采用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合理固定及正确的封管方法等措施.结果: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结论:留置针的穿刺中新生儿的头皮穿刺难度较高.相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更严格,在操作中尽量减少人为的失败能够使穿刺的成功率提高.

    作者:何佳;文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接触患者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1].而且手术室工作时间不固定,手术任务繁重,急诊手术量大,护士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极易导致身心疲劳.笔者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钬激光泌尿系碎石术837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分析837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行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要点.结果:患者住院时间为3~7 d,平均5 d,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达9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患者特点,给予患者良好的术前宣教、严谨的术中配合、密切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侯文爽;吴红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化脓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冲洗疗法的护理

    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炎症,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链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偶有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肺炎球菌等,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化脓性骨髓炎起病急,伴有高热寒战、脉搏快、口干、食欲不振、头疼、呕吐及患儿烦燥不安,严重者可有谵妄、昏迷.病变部位剧疼肿胀,惧怕移动及功能障碍.近年来我科在治疗化脓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冲洗疗法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我们进行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冲洗疗法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韩杰;李清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前置胎盘83例的护理

    前置胎盘是指怀孕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者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主要表现为妊娠晚期无明显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是产科的急重症,如处理不及时或护理不当,易引起孕妇大出血,感染重则危及母婴生命安全[1].我院2003-07/2009-07共收治前置胎盘孕妇83例,分析如下.

    作者:赵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5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回顾8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折15例.结果:术后随访2~20个月,使用F-12健康调查评分表评价其生活质量,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护理中的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观察、预防跌倒和康复锻炼是必要而有效的.

    作者:安兢;易祖玲;张霞;贾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治疗

    脑卒中是一种因脑部病变所致智力和肢体运动障碍,并伴发一定的心理障碍的疾病[1].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使越来越多的患者智力及肢体残疾得到一定的恢复,但其心理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严重影响其进一步康复和生活质量.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虽然患者身份不同,但得病后的心理变化却大致相同,基本都要经过焦虑、抑郁、渴望、依赖、失落五个时期[2].

    作者:胡晓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中亲情服务及成效

    目的:探讨亲情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术前亲切方式,手术当天电梯口笑迎患者,术中握住患者的手与患者一起做深呼吸、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术后温馨访视等亲情服务措施关爱支持患者.结果:医患关系融洽,患者满意度由95%上升至100%,全年无护理纠纷,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实施亲情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和投诉.

    作者:董继红;鲍兰香;赵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