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外线照射治疗创面化脓性感染80例

郑静

关键词:紫外线, 照射治疗, 创面, 现报告如下, 化脓性感染, 应用, 疗效, 患者
摘要:我科自1998年9月至2002年8月间共收治创面化脓性感染患者154例,其中应用紫外线照射治疗8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尸体解剖在医学中的应用

    尸体解剖在医学上已有悠久的历史,对促进医学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医学上一些复杂和疑难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尸体解剖得到澄清和解决;医学基础理论和动物实验研究的成果,终都要在人体上应用后才能确定其意义,而在作客观评价时,尸体解剖检查是一项重要的方法;对医学生的培养而言,将来成为医生时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体,如果没有对人体疾病基本的基础训练(尸体解剖),即使他接受了再多的尖端技术训练,也绝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医生.因此尸体解剖是提高医疗质量、发展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不可缺少的一项科学工作.然而近20年来,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国内外的尸体解剖率都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作者:赵志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病人的硬膜外麻醉处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延长,老年手术病人也逐渐增多.在发达国家老年人口中近半数在死亡前接受过手术治疗.但高龄病人的手术麻醉风险较大,70岁以上高龄手术及麻醉的病死率曾高达14%~20%,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尤其是老龄疾病的持效治疗以及麻醉技术和监测技术的提高,老年麻醉及手术量明显上升,病死率已降至1.5%~8%[1].

    作者:郭安梅;李燕;张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同步硬膜扩容及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防治术中急性脑膨出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同步硬膜扩容及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防治术中急性脑膨出.结果:46例中存活31例(67.4%),根据格拉斯克颅后积分,治愈8例(17.4%),中残14例(30.4%),重残7例(15.2%),植物状态2例(4.4%),死亡15例,死亡率32.6%.结论:采取同步硬膜扩容及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以缓慢降低颅内压及避免脑血流骤增,预防减压后再出血,减轻再灌注损伤,充分减压,保护脑组织,减轻继发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志强;秦志勇;王建国;王和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卵巢颗粒细胞瘤多发转移1例

    1病理资料患者,女性,37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盆腔肿物于1999年11月19日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双侧卵巢颗粒细胞瘤,术后化疗.2001年1月发现肺部阴影,肺门淋巴结肿大,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倾向转移性低分化腺癌.2002年2月以头痛、恶心、呕吐入院,行头颅CT检查:左颞叶枕部脑转移瘤.查体:未见明显的病理体征.手术在颞叶枕部见一肿瘤组织,3cm×3cm,淡红色,水肿较重,与硬脑膜粘连紧,与周围脑组织边界清.

    作者:郑兴征;潘晓琳;陆天才;李洪安;陈云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McCoy喉镜的临床应用

    McCoy喉镜是标准Macintosh喉镜的改进,镜片在距顶端25mm处分为两部分,其间用关节相连,通过安装在镜片末端的杠杆,弹簧盒和连接杆控制关节的活动,使镜片顶端的小片由平位到立位有0~70度的活动范围.镜片顶端小片在平位时为Macintosh喉镜,在立位时即为其独特的弯钩结构,被推荐用于各类疑难气管插管.本文就52例Macinyosh 喉镜全麻气管插管困难病人使用McCoy喉镜情况作一分析.

    作者:刘亚华;刘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浅谈病理生理学专业教师临床实践的意义

    病理生理学专业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作为一名病理生理学教帅,要完成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并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推进我院病理生理学科的发展,必须加强教师临床实践.

    作者:钟华;褚成静;何芳;章乐;邓峰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新生儿心脏脉管瘤1例

    患儿男,1小时,其母因停经32周,阴道流血2小时,于2001年3月26日入院分娩.患儿apar首评6分,呼吸困难、面色紫绀渐重,给予对症治疗,后因家人放弃治疗,于3月27日下午1点半死亡.

    作者:陈云昭;郑兴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左头臂静脉注入左心房畸形1例

    作者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发现一成年女性标本的上腔静脉缺如,仅由右头臂静脉注入右心房,而左头臂静脉则直接注入左心房.复习有关文献,此种畸形未见报道,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卢慧;赵咏梅;田永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解剖学应走科研与科普并举的道路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学好解剖学可为其它基础学科、临床医学及相关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许多学者重视深入研究科研而忽略了科普,科研与科普是科学这个范畴内的两个方面.

    作者:郑威楠;窦杰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重型肉毒中毒4例患者的护理

    肉毒中毒又称神经型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棱状芽胞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其产生的外毒素是细菌毒素中毒性强的,对人类小致死量为0.01mg,重型中毒病人病情发展迅速,常因呼吸肌麻痹致生命危险.在急救过程中需建立呼吸通道,呼吸机辅助通气.本文报告我院ICU 2002年成功抢救4例重型肉毒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牛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药物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药物剂型、制剂是临床用药形式.理想的剂型应该是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生物等效性和均匀性的统一.所以根据药物理化性质、作用部位、生物利用度、给药途径等选择和制定剂型显得非常重要.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大大促进了药物新剂型和给药新技术的发展,并使新剂型新制剂及给药系统的研究成为新药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张梅;田卉;吴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BL-420E机能实验系统定标的改进实践与探索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医学实验的记录仪器现已从传统的记纹鼓、平衡记录仪等进入了计算机分析处理的时代.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医学机能实验中心目前已经全部使用了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L系列机能实验生物信号采集记录系统.

    作者:赵磊;李增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49株革兰阴性杆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随着新的抗生素不断使用,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也发生变化.为了解临床革兰阴性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将2000年1月~2001年7月分离的249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月明;刘新焕;卢立新;路向东;步金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再发性腹痛300例病因探讨

    小儿再发性腹痛(RAP)是儿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如诊断不明,治疗效果不好,常造成患儿及其家长痛苦与不安.该病反复发作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本文对我院儿科门诊近5年来300例RAP(占门诊总人数8 800例的3.14%)进行一系列诊查,对其发病原因进行探讨.

    作者:李保华;李兰;陈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肾移植术后护理要点

    肾移植术是尿毒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5年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护理过程中,笔者认为术前完善的准备工作是手术顺利实施的必要保证,而恰当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病人术后康复至关重要的工作,在术后护理中注重病人问题的护理要点,严格护理措施的落实,有利于病人顺利康复.

    作者:王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乳胶套在胰体尾切除术后合并胰瘘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一种新的引流方法在胰体尾切除术后合并胰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实施胰体尾切除后,将胰腺残端套入乳胶套(避孕套)内,使引流液引流至体外.胰腺手术后合并胰瘘病例中,使用乳胶套引流与传统引流管引流方法的诊治情况比较.应用t检验对各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此法平均确诊胰瘘时间、平均胰瘘治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乳胶套代替普通引流管引流方法具有对胰瘘充分引流、早期诊断、治愈快等优点.

    作者:张示杰;吴向未;彭心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多媒体在放射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放射诊断学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更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作者:王月琴;杜建国;赵新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味治疗急性支气管炎50例

    笔者自1996年以来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为基本方,辨正加减治疗急性支气管炎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居来提;王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护理价值综合分析新观念

    护理劳动价值贬值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通过运用护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护理价值的体现形式.护理成本核算准确反映护理劳动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向荣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冠心病特殊临床表现的基础医学理论与临床的分析和探讨

    本文结合现代基础医学研究的成果和临床应用,对冠心病的特殊临床表现从基础医学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加深人们对现代杀手性疾病-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性的全面认识和了解,使之能早期确诊和减少误诊,降低死亡风险.并对心脏缺血性疾患引起的牵涉痛产生机制作条理性介绍,以对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付建华;李增春;付建平;李新风;付睿婷;司军强;刘梅;郑志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