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峰;赵新建;刘洪
目的:通过点对点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比较,评价CTA观察钙化斑块对于局部管腔狭窄影响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从而提高CTA诊断钙化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CAG的41位患者的影像资料.以CAG为参考标准,通过CTA对钙化斑块形状、分布及钙化斑块的长、宽径、体积、钙化积分及局部管腔狭窄与CAG点对点测定对应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程度.结果:CTA显示的钙化斑块局部管腔狭窄程度(52%±13.1%)明显大于CAG (21%±22.6%)(P<0.05).CTA诊断钙化斑块局部管腔显著性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1.2%,40.3%,37.8%,92.4%,51.5%.结论:钙化斑块的长径、宽径及体积越大,钙化积分越高,局部管腔显著性狭窄的几率越高.CTA诊断钙化斑块局部管腔狭窄程度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较高,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较低.
作者:张国玲;王成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医师处理起来较为棘手的关节内骨折之一,手术中充分的显露和对膝关节附件的保护始终是摆在术者面前的难题,近年来文献报道了多种手术入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本文就这些手术人路的优缺点及其适应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方钦正;史晨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2009年3月~ 2010年3月期间,我科诊治的208例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以110例治疗组患者应用中药离子导人法结合中医常规综合治疗加系统护理,9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常规综合治疗加系统护理.治疗1年后电话回访或随访所有患者,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10例治疗组患者52例(47.28%)临床治愈,50例(45.45%)有效,8例(7.27%)无效,总有效率达92.7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仅为81.63%,两组疗效差异显著(r检验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法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腰腿痛,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熊琪;邓凤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癌癌前状态各疾病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1年7月在本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者546份病例.其中研究组胃癌的癌前状态,即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残胃炎和肠型化生、上皮内瘤变共456例,对照组浅表性胃炎、胃癌共90例.收集胃镜病理改变、Hp感染及中医四诊等资料,探讨胃癌癌前状态各疾病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结果:发现在各组疾病中,脾胃气虚与肝胃气滞两者构成比相加,除胃癌组外,均大于56%;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肝胃气滞的相关性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胃络瘀血增加.不同性别的546例胃病脾胃气虚、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胃气滞、胃络瘀血与胃阴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癌前状态各疾病以及浅表性胃炎、胃癌均于脾胃气虚、肝胃气滞关系密切;在慢性胃炎至胃癌的病理演变过程中,由气滞到血瘀是中医证型演变的基本特点;性别与部分中医证型有相关性.
作者:杨百京;熊琪;盛萍;黎永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iNOS在翼状胬肉复发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例正常结膜组织、6例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及22例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iNOS的免疫学定位及表达,分析iNOS在正常结膜、原发性翼状胬肉及复发性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差异.结果:iNOS在正常结膜组织、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及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的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OS在复发性翼状胬肉中呈高表达,提示iNOS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可能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有关.
作者:丁剑锋;杨炜;李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28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超声诊断和术前评估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明确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术前超声检查子宫三径之和≤18cm者54例,>18cm者74例;肌瘤直径≤5cm者42例,>5cm者86例;肌瘤位于底部25例,体部73例,颈部13例,阔韧带17例.肌瘤内缘与内膜距离≤0.5cm者49例,>0.5cm者79例;肌瘤继发改变:囊性变19例,纤维化3例,钙化9例;肌瘤周CDFI信号:丰富65例,欠丰富24例,不丰富30例.127例患者成功实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例患者术中疑恶变,经冰冻病理证实后,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诊断3例肌腺瘤误诊为肌瘤;2例浆膜下肌瘤误诊为卵巢肿瘤;1例肉瘤误诊为肌瘤;超声诊断符合率96.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前进行超声检查,探清肌瘤情况,有助于预测手术难度,为手术方式和手术途径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判断依据.
作者:李淑萍;陈玲;黄丽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模式为学生提供临床环境,将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很好地结合.适应临床医学教学的要求,尤其适用于临床专业型研究生的临床教学.本文浅谈CBL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习羽;牛建华;袁明;木拉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与主动脉重构的应用价值.方法:67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与30例正常者,分别测定室间隔(IVS)心肌和主动脉根部(A0)背向散射积分(IBS)、IBS周期变异幅度(CVIB),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末期IVS厚度(IVSTd)和主动脉根部(AOD)径线.结果:(1)EH组中,IVS和AO的IBS高于正常组(P<0.01 ~0.05),CVIB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LVMI、LAD和AOD均高于正常组(P <0.01 ~0.05);(2)EH组内LVMI与IVS - IBS和AO-IBS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3和0.353,P<0.05);LVMI、IVSTd与AO-CVIB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01和-0.465,P<0.05),IVS-IBS与AO-IBS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38,P<0.05).结论:高血压导致左室重构的同时伴有主动脉重构的发生,背向散射积分技术为定量评价高血压心肌和主动脉损害程度提供了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高海燕;唐立;穆玉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基层防盲治盲中的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分析在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02例(106眼)实施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以手术后佳矫正视力≥0.05者为脱盲,治疗有效,评价临床效果.结果:102例(106眼)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手术后第一天视力佳矫正视力≥0.05,脱盲率为100%,总有效率100%.结论: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手术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作者:李国庆;宋宪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是唯一能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影像检查技术,它可以反映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微观扩散运动.DWI作为MRI功能成像新技术,已逐步从中枢神经系统扩展应用到全身其它系统和器官的疾病研究,它为肝脏囊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
作者:南燕;王成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综合医院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探索改进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石河子市两所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在510例调查对象中SCL-90总体阳性检出率为27.3%.在SCL-90总分<160分与总分≥160分的病房护士一般资料、其它情况构成比比较中,所在科室、近1周有无生病、职务、睡眠状况、医护关系、医患关系、本人对护士地位的认可、近1周影响心情的主要因素、医院级别两组间达到显著性差异(P<0.01);②在病房护士SCL-90总分<160分及≥160分两组间SSRS评分结果比较中,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利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CL-90总分<160分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分值均高于SCL-90总分≥160分者.③在影响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所在科室、近一周有无生病、社会支持总分、医院级别、近1周一级护理病人数、近1周病危/病重人数、职务、婚姻状况、科室护士总人数、医护关系、对支持利用度、本人对护士社会地位认可12个因子被纳入回归方程.结论:所在科室,护士身体状况,社会支持及对社会支持利用度,医院级别,科室工作强度,职务,婚姻状况,医护关系,本人对护士社会地位的认可是影响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相关部门及管理者应引起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
作者:韩金丽;孙红红;谭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能量代谢平衡的重要调节器,AMPK可以抑制由核因子-κB (NF-κB)信号诱导的炎症反应.AMPK不直接作用于NF-κB,通过其下游靶分子如SIRT1、PGC-1α、P53和FoxO等,抑制NF-κB信号及炎症反应.综述AMPK参与的抑制NF-κB信号途径及炎症反应,强调激活AMPK对维持机体健康和延缓衰老具有重大作用.
作者:郑丽英;张君;徐文静;陆环;李宏;冯晓朋;王金宝;谢建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外伤性肝破裂为腹部损伤中出血汹涌,死亡率高的急腹症之一,患者常伴休克,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并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本文就外伤性肝破裂的介入治疗方法,适应症及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严生基;赵新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内镜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52例大肠息肉的病理资料和结肠镜检查资料.结果:直肠、乙状结肠是一般息肉的好发部位,也是恶性息肉的好发部位.多发性息肉患者中腺瘤性息肉和恶性息肉的几率较高.结论:提示结肠镜检查时应重点观察直肠和乙状结肠.多发性息肉患者应引起内镜医师和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马银龙;许亚丽;许红峰;贾芸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在支气管哮喘发作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阐明支原体感染与哮喘发作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2月~2010年8月支气管哮喘发作并MP感染患儿48例、非MP感染支气管哮喘发作患儿45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外周血IL-6水平.结果:外周血IL-6水平在支气管哮喘并MP感染发作组(13.86±12.46 pg/mL)明显高于非MP感染支气管哮喘发作组(7.94±8.51 pg/mL),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发作并MP感染患儿外周血IL-6水平明显高于非MP感染支气管哮喘发作患儿,表明MP感染在支气管哮喘发作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徐文付;杨红;谷强;陈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PSA、f/t-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PCa与5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患者血清PSA、f/t-PSA值在PCa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PCa与BPH两组患者间PSA、f/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PSA介于4.0 ~ 10.0μg/L之间,两组患者间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t - 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SA介于4.0~10.0μg/L之间,f/t-PSA在0.15时,对PC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佳.结论:PCa患者PSA显著升高,f/t-PSA则显著降低.选择f/t-PSA小于0.15作为临界值,对PCa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王新敏;章乐;王勤章;丁国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护理服务质量高,有助于提高病人生命质量,相反低劣的护理服务质量会损害人的生命质量[1].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全面品质管理和“品管圈”在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到医院管理领域[2],在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地医院中开展广泛,效果肯定.近几年,随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一种具有护理特色的、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群体文化正在护理队伍中萌生,这种内生性的意识激发起广大护士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3].品管圈活动已经在护理质量管理、临床护理、护士素质、健康教育、仪器管理这些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就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
作者:石晶;程青虹;王子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索有效的神经外科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及家属较好地配合医疗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大程度的康复.方法:将神经外科健康教育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及医院工作的综合满意度,提高了科室的经济效益.结论:多媒体课件应用于神经外科健康教育中充分调动了患者及家属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知、信、行能力,主动参与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作者:樊玉荣;王冰;高艳华;胡莲;王业忠;赵冬;姬云翔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为使脑卒中患者在并发症发生前,通过护士的预见性观察和护理,在症状未显现前预测可能出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主动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规范脑卒中患者的管理、提高脑卒中病人救护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方法:以自行设计预见性护理程序为依据,采取阶段对照法,以2008年5月~2010年12月由急诊人院的脑卒中患者200例为对照组,按原脑卒中常规护理.200例为观察组按预见性护理程序,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两组观察指标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及时发现并治疗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生诱因及潜在危险因素,降低脑卒中后病死率和卒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卫鹏羽;卫霄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通过调查石河子部分农牧团场医务员工满意度现状,寻找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采用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收集数据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讨论,提出提高农牧团场医务员工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伊萍;雷蕾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