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鸡菊提取物对血管环舒张作用的探讨

曹燕;庞市宾;徐磊;哈木拉提;刘晓燕;孙玉华

关键词:金鸡菊提取物, 胸主动脉, 血管舒张, 钙通道
摘要:目的:观察金鸡菊提取物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灌流,记录张力变化.结果:金鸡菊提取物剂量依赖性地舒张由苯肾上腺素(PE)或KCl预收缩的大鼠胸主动脉环,其舒张血管作用不依赖内皮;在无钙灌流液中,用KCl(60mmol·L-1)去极化去除内皮的血管环后,逐步加入Ca2+,使血管环呈浓度依赖性收缩;金鸡菊提取物(3.00 g·L-1)孵育10 min后可使CaC12的量效曲线下移;金鸡菊提取物能够明显抑制PE引起的去内皮主动脉环的短暂收缩.结论:金鸡菊提取物的血管舒张作用是非内皮依赖性的,其舒血管机制可能与其减少Ca2+经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和受体操纵性钙通道流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抑制内质网内Ca2+释放有关.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Notch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和增生性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Notch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3124591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LDI-TOF MS方法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n=100)、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n=50)、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症(UDH,n=100)、以及乳腺癌旁非癌组织(BH,n=100)进行Notch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结果:Notch1基因rs3124591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乳腺4组不同病变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与乳腺癌患者患病年龄、TNM分期、分化程度、转移程度等病理学特征无显著性差异(P>0.05),基因型频率在ER、PR(+)患者分布频率分别为23.4%、2.1%、4.3%,在ER、PR(-)患者分布频率分别为41.5%、23.4%、5.3%,分布频率在ER、PR(+)<ER、PR (-),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4组不同病变中存在Notch1基因多态性,但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无关联,这表明原癌基因Notch1的低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蛋白表达改变的原因,这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春霞;李栋梁;曹玉文;付欣鸽;李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玫瑰精油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玫瑰精油(Rose Essential Oil,REO)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MCAO)诱导脑缺血.REO (200、100、50 mg·kg-1)在术前3 天开始每天灌胃给药1次,第3天在缺血前1 h给药,脑缺血24 h后,测定小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面积、组织病理学检查、脑水肿评定.结果:REO(200、100 mg·kg-1)术前3天给药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小鼠神经功能损伤,减小脑梗死体积和减轻脑水肿程度,均能改善单纯脑缺血小鼠缺血侧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减轻神经细胞损伤.结论:REO剂量依赖性的保护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损伤,能改善小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面积、组织病理学检查、脑水肿,有效剂量为200 mg·kg-1和100 mg·kg-1.

    作者:厍文波;甘露;安晓晶;马建慧;陈虹;郑秋生;王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对比中效人胰岛素两种不同注射方案的疗效观察

    对我院2008年~2010年采用注射中效人胰岛素(NPH)2次/日,联合口服降糖药(OHA)治疗方案的2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两组.常规组早餐前半小时和睡前注射NPH,改良组早10∶00~11∶00之间及睡前注射NPH,两种方案均联合1~2种口服降糖药物(OHA),对两种不同注射方案的疗效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显示两种方案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低血糖发生率及午餐后血糖控制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高江琴;刘熙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BD总皂苷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5-HT、5-HIAA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BD总皂苷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探讨了BD总皂苷减肥调脂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灌胃6周后,定位至大鼠左侧纹状体,于第3天进行大鼠纹状体微透析试验,将微透析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电化学系统,测定各组纹状体透析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五羟色胺(5-HT)、五羟基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结果:与肥胖模型组相比,BD总皂苷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纹状体透析液中5-HT、5-HIAA的含量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说明BD总皂苷减肥作用可能与5-HT的含量升高有关.结论:BD总皂苷具有减肥和调节血脂作用,其作用可能与通过抑制5-HT、的再摄取而减少食物摄入有关.

    作者:刘春阳;陈虹;王磊;魏丽丽;刘斐;钟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晶体后囊膜维持玻璃体切除后替代物的稳定作用分析

    目的:探寻完整的晶体后囊膜维持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替代物的稳定性作用,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规范术式.方法:对玻璃体切割联合或不联合晶体摘除,均做完整晶体后囊膜屏障的保留,保持眼球正常生态,稳固眼内填充物.结果:本组行玻璃体切除126只眼,眼内填充物为硅油的75只眼,BSS液的51只眼.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117只眼,透明晶体9只眼;完整留有晶体后囊膜的119只眼,破裂的7只眼.回顾性分析显示硅油填充组后囊膜完整者较破裂者发生角膜混浊、角膜失代偿、前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硅油乳化时间等并发症比率均低.BSS液替代组并发症少.结论:玻璃体切割眼内硅油填充复位视网膜脱离,完整的晶体后囊膜屏障可限制硅油的游动性,减轻病人持续性强迫俯卧位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建荣;周兰新;刘虹;李长国;李玉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下肢软组织粘液性脂肪肉瘤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下肢软组织粘液性脂肪肉瘤的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下肢软组织粘液性或粘液性-圆细胞型脂肪肉瘤患者的MR表现,观察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结构及在T1WI、T2WI、T2脂肪抑制序列和静脉注射Gd-DTPA后信号特点.结果:肿块均位于下肢深部肌肉间隙内,形态多不规整,边界清楚.T1WI肿块与周围肌肉相比呈均匀或不均匀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像肿块信号强度无减低,增强扫描不同程度不均匀强化.结论:MR可对下肢粘液性脂肪肉瘤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张林;李文峰;王成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博乐少数民族院前死亡病例141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少数民族院前死亡发生的特点及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 2010年9月院前死亡病例从发病到呼叫时间、救护车到达时间、临床特点、年龄分布特点、发病时间特点、现场复苏效果、成功率及120到达现场时间.结果:基础病死亡组发病年龄2个高峰,多在家中死亡;非基础病死亡组,无年龄段及特定时间.结论:早期、及时、正确地施行心肺复苏是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的关键,提高对基础病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认识及预防.

    作者:徐春灵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析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中的型别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94例哈族食管癌石蜡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型别检测,同时,对检测HPV单一型别阳性样本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共检测出7种HPV型别,HPV 总感染率为32.5%(63/194),其中,高危型HPV16 的感染率高为27.8%(54/194),检出其他高危型为HPV18、HPV35 和HPV52.低危型中HPV6 感染率高为5.2%(10/194),其他低危型HPV11,HPV43各检出1例.多重感染率为11.1%(7/63),并全为二重感染.按照食管癌类型、年龄、性别对哈族食管癌中的HPV感染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食管鳞癌中HPV基因型分布也与病理分化程度无关.结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存在HPV感染,HPV感染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且HPV16是哈族食管癌的主要感染型别.

    作者:刘琳;王刚刚;李洪安;胡建明;常彬;赵瑾;徐康宁;李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三氧化二砷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功能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的抗血管形成机制.方法:采用肝癌HepG2细胞上清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成为肿瘤血管内皮细胞(tumor-derived endothelial cells,Td-EC),通过细胞迁徙实验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血管形成实验检测As2O3对Td-EC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结果:As2O3在体外对Td-EC有显著促进凋亡的作用,并能抑制其迁移和血管的形成,较在同样条件下对HUVEC的凋亡、迁移和血管形成作用显著.结论:As2O3在体外可特异地抑制Td-EC生长及功能.

    作者:傅文达;王雪雯;张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阿苯达唑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目的:研究阿苯达唑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阿苯达唑原料药和市售片剂做对照,对高低剂量口服阿苯达唑自微乳浓缩液进行大鼠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利用DAS药动学软件对血药浓度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血药浓度测定的方回收率均大于70%,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大鼠分别以38 mg/kg的剂量灌胃给予原料药、片剂和ABZ-SMEDDS后,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结果表明:SMEDDS的 AUC分别是市售片剂和原料药的2倍和3倍多,且药时曲线的形状发生一定的改变.结论:自微乳系统可显著提高ABZ口服生物利用度.

    作者:魏丽红;张永军;陈卫军;张丽娜;朱雅婷;李雪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hRFT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中hRFT1基因rs346821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的分布.探讨hRFT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相关性.方法:(1)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仪(MALDI-TOF-MS) 对206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及217例哈萨克族正常对照的hRFT1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行检测;(2)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对照组基因型频率以确定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 hRFT1基因rs346821位点A/G多态中G/G、A/G、A/A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别为18.6%、70.1%、11.3%,在对照组分别为45.5%、46.5%、8%,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13,P=0.00);(2)hRFT1基因rs346821位点A/G多态中G 、A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分别为53.7%、46.3%,在对照组分别为68.8%、31.2%,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61,P=0.00).结论:hRFT1基因rs346821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具有相关性.

    作者:商晓青;尤伟艳;马进;常彬;赵瑾;李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维吾尔药阿育魏实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从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对维吾尔药材阿育魏实进行文献综述.

    作者:马庆东;李国玉;王金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间歇应用透明质酸钠预防手屈指肌腱粘连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钠防治手屈指肌腱粘连的有效性及给药法.方法:入选样本共54例(61指),男性40例,女14例;指手屈指肌腱损伤者随机分成2组,A组(36例)在肌腱损伤修复的腱鞘内或局部置管,并分别在术中、术后24 h 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制剂;B组(18例)不用透明质酸钠.其他治疗两组相同.通过TAM 法评价透明质酸钠预防肌腱粘连的效果.结果:54例经平均12个月随访,A组优良率为71.4%,无明显不良应,B组优良率47.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间歇使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有明显预防术后屈指肌腱粘连作用,使用安全、简便.

    作者: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蝉蜕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

    本文通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对动物药蝉蜕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对蝉蜕的进一步研究作参考.

    作者:杨璐;李国玉;王金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金鸡菊提取物对血管环舒张作用的探讨

    目的:观察金鸡菊提取物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灌流,记录张力变化.结果:金鸡菊提取物剂量依赖性地舒张由苯肾上腺素(PE)或KCl预收缩的大鼠胸主动脉环,其舒张血管作用不依赖内皮;在无钙灌流液中,用KCl(60mmol·L-1)去极化去除内皮的血管环后,逐步加入Ca2+,使血管环呈浓度依赖性收缩;金鸡菊提取物(3.00 g·L-1)孵育10 min后可使CaC12的量效曲线下移;金鸡菊提取物能够明显抑制PE引起的去内皮主动脉环的短暂收缩.结论:金鸡菊提取物的血管舒张作用是非内皮依赖性的,其舒血管机制可能与其减少Ca2+经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和受体操纵性钙通道流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抑制内质网内Ca2+释放有关.

    作者:曹燕;庞市宾;徐磊;哈木拉提;刘晓燕;孙玉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技术检测miR146a单核苷酸多态性

    目的: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技术(MALDI-TOF-MS)检测miR146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并探讨其与哈萨克族食管癌的相关性.方法:运用MALDI-TOF-MS检测261例哈族食管癌患者及190例同地区对照样本miR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成功应用MALDI-TOF-MS检测了哈族食管癌miR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G/C多态,其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是36.4%,49.0%和14.6%,与对照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是36.3%,49.5%,14.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ALDI-TOF-MS技术检测miR146a基因多态性的方法是一个快速、准确和可靠的检测方法.

    作者:尤伟艳;常彬;胡建明;李栋梁;商晓青;李洪安;刘伟;李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促凋亡基因PDCD5在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宫颈癌组织中PDCD5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18例维吾尔族、24 例汉族)宫颈癌患者癌组织、正常组织中PDCD5的表达.结果:42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正常组织中PDCD5表达阳性率为35.7%(15/42)、92.85%(3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⑴PDCD5的表达在不同民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在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PDCD5的表达具有共同性,无民族间差异;⑵PDCD5在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组织,如进一步研究可能对宫颈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晓兰;王新华;黄守芬;丁剑冰;马秀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阿魏侧耳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从阿魏侧耳多糖的研究及其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作者:王莹;李国玉;王金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甲状腺激素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甲状腺激素(T3、FT3、T4、FT4)水平.结果:TT3、TT4和FT4在乳腺癌组、乳腺纤维腺瘤组、乳腺增生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T3在4组表达中有显著性差异(P<0.001),乳腺癌组、乳腺纤维腺瘤组和乳腺增生症组血清FT3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40±0.76 pg/Ml(P<0.001),6.32±3.39 pg/Ml(P<0.001)和8.60±1.03 pg/Ml(P<0.001),正常对照组为2.75±0.50 pg/Ml.FT3水平在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是乳腺良恶性疾病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在乳腺癌的形成过程中不起决定性作用;术后可以将FT3水平作为预测乳腺癌复发的指标之一.

    作者:赵海军;桑伟;赵瑾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CT诊断

    目的:回顾性分析消化道淋巴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经病理证实的19例消化道淋巴瘤的CT资料,分析其CT表现.结果:消化道淋巴瘤大多表现为消化道管壁的弥漫性增厚及周围淋巴结增大;动脉瘤样扩张和病灶内积气是回肠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多见于胃部,且病变厚度较其他类型淋巴瘤略薄.结论:CT是诊断消化道淋巴瘤的有效手段,可以对病变进行准确的分期.

    作者:侯新川;杨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