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KCNQ1基因在2型糖尿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张春雪;常向云

关键词:KCNQ1基因,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摘要: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虽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在日本人群中进行的两个全基因组相关性研究(GWAS)证实,KCNQ1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发病风险相关,且这种相关性随后在多个亚洲和欧洲人群中均得到了重复.因此,全面深入的研究KCNQ1基因与T2DM及其发病风险的关系,将为T2DM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显色方法在黑色素瘤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显色时选用不同的显色剂可以使终产物形成不同的颜色,目前使用较多的是AEC和DAB.[1],通过实验比较为黑色素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好的技术方法.方法:同一块组织常规石蜡切片,分别用草酸脱色后DAB或AEC显色,及不脱黑色素DAB或AEC显色4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在抗体浓度,孵育时间等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4组组织切片均呈现不同效果的阳性表达.结论:组织不脱黑色素经AEC显色效果佳.

    作者:曲利明;杨凯;龚晓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Rt-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Rt-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1年4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Rt-PA溶栓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溶栓效果和溶栓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后继发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再通患者中脑水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溶栓后继发性脑出血发生率低,优于尿激酶溶栓治疗.

    作者:李静;郝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308例小儿脑性瘫痪高危因素及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主要发病的高危因素,脑瘫患儿治疗时机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乌鲁木齐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2010年12月30日~2011年12月30日收治308例脑瘫患儿资料.结果:高危因素中以早产、窒息、低出生体重儿等常见,多数患儿在1岁以后诊断,1岁前诊断16例,占5.2%,6个月内无诊断病人.住院病人以痉挛型为主,占75%.影像学检查异常率高达93.5%.民汉之比22.2∶1.结论:脑瘫病因复杂,但对有早产、窒息、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因素的小儿早期诊断,早期康复,治疗时机尤为重要,提高新生儿急救水平和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对减少病残率意义重大.

    作者:朱庆;韩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价值的比较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中的价值.方法:251名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测定HbA1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HbA1c诊断T2DM的佳界值为7.05%,此时灵敏度为91.1%,特异度为92.8%,曲线下面积(AUC)为0.971;空腹血糖(FPG)诊断T2DM的佳界值为6.94mmol/L,此时灵敏度为81%,特异度为100%,AUC为0.944.结论:以HbA1c≥7.05%为DM诊断标准,敏感性较FPG(界值为6.94)高,特异性较FPG低.

    作者:李军;张震;周婷;李思源;吴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胃癌的病理分型与预后的关系

    胃癌病人的预后取决于各种因素,其中与胃癌的病理分型具有很大关系.胃癌的病理分型分为大体分型和组织学分型,本文通过对各种病理指标进行对比观察,探讨胃癌的病理分型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崔涌;王新华;孟宪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TLR4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是近年来发现的跨膜信号传递受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在多种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因多态性影响机体对疾病的遗传易感性.TLR4作为跨膜受体与多种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越来越多数据表明,TLRs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多种疾病遗传易感性相关,本文就TLR4 SNPs与多种疾病的遗传易感性之间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刘晓聪;沈关心;朱慧芬;陈琰琰;姜素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特点及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癌症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疾病,使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癌症患者PTSD的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特点,分析其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人格特征等因素对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与关系,为今后该领域的治疗和干预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作者:李玉香;王芳;张桂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REDD1、Bcl-2在50例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在我们前期体外细胞和裸鼠成瘤实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检测新癌基因REDD1和Bcl-2在人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子之间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法(S-P)检测REDD1、Bcl-2在50例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EDD1在Ⅲ、Ⅳ期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在有腹水病例组中的表达高于无腹水组(P<0.05);Bcl-2在Ⅲ、Ⅳ期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Ⅰ~Ⅱ期(P<0.05),在无腹水的病例组中的表达高于有腹水组(P <0.05);REDD1和Bcl-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化疗反应无关(P>0.05).结论:REDD1、Bcl-2可能参与了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的发生,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卵巢癌临床预后的评估.

    作者:朱慧敏;赵霞;梁伟华;蒋金芳;郭长军;李洪安;孙丽丽;单红英;段芬;常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复方α-酮酸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蛋白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复方α-酮酸(科罗迪)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性,观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关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低蛋白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组20例服用复方α-酮酸片和对照组20例未服用.分别在实验开始及6个月后检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结果:经6个月治疗后,治疗组血白蛋白较前明显升高(P<0.01),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血白蛋白及血脂无明显变化.结论:复方α-酮酸(科罗迪)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刘加明;金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拟诊为冠心病的图像资料.结果:64层螺旋CT所显示的382支冠状动脉中狭窄35处,确诊30处,漏诊3处和误诊5处;敏感性90.91%,特异性98.56%;阳性预测值85.71%,阴性预测值99.13%,准确率97.90%.结论: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是一种安全、可靠和无创的影像学技术,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种筛选手段.

    作者:张继军;段建国;张建;邱晓丽;邓建华;赵生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爱维治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使用爱维治治疗鼻咽癌病人因放疗引起的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漱口液口腔清洁护理;观察组按前法含漱后,加用爱维治1.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点.根据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判定口腔溃疡程度及疗效标准.结果:两组口腔溃疡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程度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溃疡的平均愈合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爱维治可以显著加快因放疗引起的口腔溃疡的修复,促进愈合,是防治放疗引起的粘胰损伤的有效的临床药物之一.

    作者:费晶;巩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游离脂肪酸及胆囊收缩素在2型糖尿病胆结石患者血液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胆结石(GD)、胰岛素抵抗(IR)与游离脂肪酸(FFA)及胆囊收缩素(CCK)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法(ELISA)法测定正常对照(NC)组、GD组及T2DM合并GD组患者血浆中的CCK表达,酶比色法测定不同组患者血清中的FFA表达并比较.结果:不同组血浆CCK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T2DM合并GD组血清FFA水平较NC组、GD组高(P<0.05).结论:FFA在胆结石的形成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胆结石与T2DM的胰岛素抵抗相关.

    作者:吴媛媛;李军;张震;李思源;周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水通道蛋白AQP-4与脑水肿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影响水分子跨膜转运和调节细胞内外环境平衡的膜蛋白,AQP-4是脑内表达多的AQP亚型,主要分布在脑胶质细胞、室管膜上皮细胞、液体腔隙(如血管、蛛网膜下腔和脑室)的接触面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两侧,在水分子通过BBB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脑外伤等,AQP-4的表达均发生改变,且与脑损伤、脑水肿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脑出血后血肿周围AQP-4表达的升高多伴随有BBB通透性的破坏、神经功能缺损、水肿程度的加剧,AQP-4表达水平降低则可以延缓或阻止脑水肿形成.基于AQP-4与脑水肿形成和消除的关系,AQP-4及AQP-4表达调节剂可为脑水肿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卢敏;郑威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KCNQ1基因在2型糖尿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虽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在日本人群中进行的两个全基因组相关性研究(GWAS)证实,KCNQ1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发病风险相关,且这种相关性随后在多个亚洲和欧洲人群中均得到了重复.因此,全面深入的研究KCNQ1基因与T2DM及其发病风险的关系,将为T2DM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张春雪;常向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09年4月~ 2011年4月门诊8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各40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中痊愈20例(50%),有效16例(30%),无效4例(20%),总有效率90%,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中痊愈15例(37.5%),有效15例(37.5%),无效10例(25%),不良反应5例(12.5%),总有效率75%.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有效缓解更年期的各种临床症状,对改善更年期综合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文君;孙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术前病人心理问题及心理学治疗研究进展

    手术作为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在临床上可导致焦虑和恐惧反应,进而影响手术愈后.本文回顾了病人术前常见的心理问题、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为临床正确运用心理学方法消除术前焦虑和恐惧提供依据.

    作者:吉鸿斌;郭安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胃癌血清CEA和CA19-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胃癌血清CEA、CA19-9水平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检测51例胃癌患者血清CEA、CA19-9表达水平,同时留取胃癌患者组织病理学标本,分析血清CEA、CA19-9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血清CEA在胃低分化腺癌及黏液性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其他病理类型;有肝转移及腹腔转移患者血清CEA、CA19-9表达阳性率高于无肝转移及无腹腔转移患者.结论:血清CEA、CA19-9水平的升高对判断胃癌有无肝及腹腔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黎永军;康强;赵海军;陈卫刚;田书信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无痛人流术与传统人流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无痛人流术、传统人流术终止早孕的疗效,选择更适合的人流措施,将人流术对受术者身心的伤害降至低.方法:选择人工流产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无痛人流术组(A组)60例,传统人流术组(B组)60例.结果:无痛人流术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少于传统人流术组,术中病人疼痛程度、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人流术.结论:无痛人流术术中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强,对受术者身心损害较低,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顾慧疆;杨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CT成像与鼻内镜下腺样体对应关系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CT影像下测量的腺祥体大小和鼻内镜下腺样体实际大小的对应关系.方法:收集2010 ~2012年3~9岁以“慢性扁桃体炎”收住院而疑有腺样体肥大的患者48例,术前予CT扫描鼻咽部,测量A/N比值,术中在鼻内镜下观察腺样体大小,根据两者的关系做对比分析.结果:A/N值在0.7以上者腺样体占后鼻孔比例在50%以上,而A/N值在0.6以下大部分病例腺样体占后鼻孔比例50%以下.结论:A/N值在0.71以上有手术指征.

    作者:尹秋鸿;刘兵;李长国;潘祖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显像在鉴别玻璃体动脉残留与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玻璃体动脉残留与视网膜脱离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玻璃体动脉残留5例(5跟)与视网膜脱离30例(30眼)进行超声检查,并详细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结果:玻璃体动脉残留5例(5眼)进行超声检查过程中均在玻璃体内见V型强条带,条带呈索状,尖端于视乳头区附近,两侧止于晶体后方.视网膜脱离30例(30眼)进行超声检查过程中均在玻璃体内见V型强条带,条带呈膜状,尖端连于视乳头,两侧连予锯齿缘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作为辅助诊断的工具,可用于玻璃体动脉残留与视网膜脱离鉴别诊断中.

    作者:王鸿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