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丽;张毅雪;武霞;李才慧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皮瓣坏死、患侧上肢水肿、皮下积液、皮瓣与胸壁贴附不紧、刀口渗出及裂开等,影响患者伤口愈合,加重患者身心负担,延长住院周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科2001年10月~2006年8月共开展乳腺癌根治术558例,现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对策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丽;耿中利;赵艳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紫草中紫草素的含量,对质量较好者研究温度对其含量的影响,为新疆紫草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典方法测定不同部位、不同产地紫草素含量,并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紫草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新鲜产的新疆紫草紫草素含量较高,质量较好.50~70℃的温度对紫草素影响很小,当温度超过80℃后,紫草素含量快速降低.结论:在与紫草素有关的应用时应优先选择近期生产的新疆紫草,在药物的干燥、保存、提取和制剂等工艺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高温.
作者:李晓瑾;谭秀芳;马媛;石明辉;刘海;寇鑫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肌活动(Tei)指数评价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63例高血压心脏病及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分为3组:高血压向心性肥厚组28例,高血压离心性肥厚组19例,扩张性心肌病组16例,3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各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左室射血分数(EF)以及Tei指数,对各组的E/A、EF及Tei指数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向心性肥厚组、高血压离心性肥厚组及扩张性心肌病组E/A明显减小(P<0.05~0.01),Tei指数明显增大(P<0.01),高血压离心性肥厚组、扩张性心肌病组EF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结论:Tei指数能简便、敏感、综合评价左心整体收缩、舒张功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刘思怡;罗梅;蒲婷;殷丽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乳牙是幼儿的咀嚼器官,乳磨牙在儿童口腔内存留时技淇纱7~10年,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乳磨牙根尖周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采用乳牙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我科分别采用碘仿丁香油氧化锌糊剂和比塔派克斯湖剂两种不同的根管充填材料治疗237例乳磨牙根尖周炎,对2种材料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雪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近年来,金瓷冠以坚固、耐用、美观、舒适、符合人体生理状态的优势,越来越多地被患者接受,是目前牙体缺损、变色牙首选的修复方法[1].然而,金瓷冠修复后也会出现基牙的牙周病变.我科对2001年收治的271例患者345颗金瓷冠修复后的基牙牙周状况进行了4年随访调查,并对基牙出现牙周病变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彪;高晓蔚;陈文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以往对此病认识不够,或仅限于急性加重期和疾病晚期的研究,忽视了疾病发展早期的预防和治疗,目前的治疗措施尚不能有效阻止COPD患者肺功能的下降.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因而肺动脉压力升高,导致右心压力增大,伴或不伴有心力衰竭.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病死率往往较高.本文对我院2003年8月~2006年6月收治的86例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健;王慧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常采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随着人工合成材料技术的进步,采用聚丙烯材料网塞或平片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技术治疗腹股沟疝得到迅速发展[1].本文对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16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文彪;颜熙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颅脑显微外科手术中B超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开颅后在硬脑膜外或硬脑膜下应用B超对病变进行定位,显微镜下切除病变.结果:15例中除1例病变因位置较深显示困难外,其余14例病变显示清晰,定位准确.病变全切除14例,1例次全切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保留良好.结论:术中颅脑B超监测可以实时显示病变的部位与轮廓,有助于病变的术中定位,减少了手术的副损伤.
作者:帕尔哈提·热西提;艾克拜尔·亚里坤;吾买尔·阿布拉;吴永刚;杨小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筛前神经及筛后神经是鼻部主要感觉神经,其神经末梢分布于鼻腔上部和鼻窦,司理这些区域的感觉,因此如对鼻腔上部或鼻窦进行手术或检查,可阻滞麻醉筛前神经[1]及筛后神经.我科于2000年3月~2005年1月实施鼻部手术64例,分别采用2种方法进行麻醉,以探讨不同方法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曲亚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静脉预先注射利多卡因对全麻诱导期间不同剂量芬太尼所致咳嗽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64例需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Ⅰ组(利多卡因1.5 mg/kg+芬太尼3μg/kg)、Ⅱ组(利多卡因1.5 mg/kg+芬太尼5μg/kg)和对照Ⅰ组(生理盐水5 ml+芬太尼3 μg/kg)、Ⅱ组(生理盐水5 ml+芬太尼5μg/kg),观察4组芬太尼注射后的咳嗽发生率及程度.结果:对照Ⅰ组和Ⅱ组患者的咳嗽发生率分别为43.75%和62.5%,利多卡因Ⅰ、Ⅱ组静脉预先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后,芬太尼诱导的咳嗽发生率分别降低至18.8%和31.2%,明显低于对照Ⅰ、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可有效降低麻醉诱导期间芬太尼所致咳嗽的发生率.
作者:李龑;陈林;朱素洁;邹田田;张蕾;徐志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中一门重要课程,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宏观与微观结合、知识与技能融通的学科,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等院校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必须对传统的理论、实验和实习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对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以提高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以强化实践技能为核心,是本文的中心内容.希望本文能够成为本学科教学改革的一颗探路石,促进<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丁红;者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下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细菌耐药逐渐增多,临床迫切需要寻找高效、安全、经济的抗生素.莫西沙星(拜复乐)是由拜耳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喹诺酮类抗生素[1],其特点为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大、口服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科2005年1~7月使用莫西沙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华;关键;于颍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和再灌注对大鼠小动脉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45 min组和缺血再灌注1、3、6、12、24 h组,达到各预定时间点后,迅速取大鼠的脑、肾、四肢腓肠肌制作切片,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各组织小动脉内皮、平滑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缺血45 min组大鼠小动脉轻微损伤,小动脉内皮细胞肿胀,异染色质增多,染色质边积,平滑肌细胞轻微水肿,线粒体肿胀.再灌注后各组损伤加重,小动脉部分内皮坏死、脱落,内皮细胞胞浆内出现空泡,血管平滑肌细胞严重水肿,平滑肌细胞向内膜迁移,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核周隙增宽,胞质内可见髓样小体.以再灌注3 h损伤显著,与其它组织相比,脑组织小动脉在缺血及再灌注后不同时点的损伤较轻,再灌注6 h后逐渐恢复.结论:失血性休克和再灌注可引起大鼠小动脉内皮、平滑肌细胞损伤.
作者:李秀梅;王蕾;甘子明;胡汉华;汤建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痛风的患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年龄趋于年轻化,严重地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1].针灸是治疗痛风常用的一种方法,1998年以来我院以腹针加中药治疗痛风,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卓鹰;惠华强;方立;岳增文;陈建武;雷权;吐苏娜依·吐拉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医学教育已经呈全球化发展趋势,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高校教育改革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而教育的载体--课程的改革首当其冲,因为它决定了将来医学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课程设置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方针的贯彻、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通过它来实现的.课程是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是国家和学校对教学工作具体要求的体现,关系到受教育者的知识、智力和个性的发展[1].因此,课程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研究课程设置对于优化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深化高校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为进一步优化我校的课程体系,本文对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与新疆医科大学医学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比较、归纳与分析,及时了解国外医学教育信息和动态,探讨我校课程设置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与差距,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缩小这种差距.通过比较选择借鉴其先进的办学经验,提出改进我校课程结构的建议与对策,提出有区域特色的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与模式,为我校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借鉴,为我校制定行之有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简党生;姚萱;买买提·牙森;史建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联合应用宫、腹腔镜对82例不孕症患者进行检查,并对病因明确者行相应治疗.对宫、腹腔镜联合检查结果与宫、腹腔镜单独检查及B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不孕症原因和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通常情况.结果: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异常率为92.68%,明显高于单独使用宫腔镜(47.56%)、腹腔镜(84.14%)或B超(76.82%)检查.不孕症的主要原因: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结核分别占36.58%、18.29%、15.85%、9.76%.原发、继发不孕症手术前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41.10%、59.42%,术后为68.49%、81.16%,术后妊娠率达36.40%.结论:应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患者能直观、准确、全面地明确盆腔、宫腔疾患,并予以针对性治疗,可提高手术疏通输卵管的成功率,提高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妊娠情况.
作者:马春华;玛依努尔·尼亚孜;刘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介入心脏病领域应用广泛的技术.自1979年Gruentzig等完成首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以来,PCI术的即刻成功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61%上升至90%以上,然而术后再狭窄却限制了远期成功率.PT-CA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为30%~50%,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仍高达10%~32%[1].近年来随着PCI术后病理生理机制的逐渐阐明,内皮素(ET)在此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就ET与PCI术后再狭窄研究作如下综述.
作者:张宇;张向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汉族与哈萨克族、城市与乡村孕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 791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汉族与哈萨克族、汉族城市与乡村、哈萨克族城市与乡村、汉族城市与哈萨克族城市、汉族乡村与哈萨克族乡村孕妇剖宫产率的差异.结果:汉族、哈萨克族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52.3%、34.8%,汉族明显高于哈萨克族(P<0.01);汉族城市与乡村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61.1%、34.5%,城市明显高于乡村(P<0.01);哈萨克族城市、乡村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39.4%、25.5%,城市明显高于乡村(P<0.01);汉族、哈萨克族城市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61.1%、39.4%,汉族城市明显高于哈萨克族城市(P<0.01);汉族、哈萨克族乡村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34.5%、25.5%,汉族明显高于哈萨克族(P<0.01).结论:汉族与哈萨克族、城市与乡村孕妇剖宫产率有明显差异,汉族高于哈萨克族,城市高于乡村.
作者:张丽娟;张海燕;曹耀茂;王月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原发灶大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5例GIST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5例行完全手术切除,分析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及肿瘤直径<5~10 cm和以肿瘤直径5 cm、10 cm为界的GIST患者的5年生存率.结果:术后复发转移8例,均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12%、77.60%、67.26%.肿瘤直径<5 cm、5~10 cm与≥10 cm GIST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0%、84.40%和28.00%(P<0.05),肿瘤直径<5 cm与≥5 cm GIST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0%、54.31%(P<0.05),肿瘤直径<10 cm与≥10 cm GIST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7.70%、28.00%(P<0.05).结论:GIST完全切除后,肿瘤原发灶大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高危因素,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术后应加强随诊.
作者:王海江;陈丙学;陈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beagle犬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与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β-TCP)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体外诱导培养beagle犬BMSCs作为种子细胞,β-TCP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制备β-TCP-BMSCs复合物,相差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孔隙区的贴附及生长情况.结果: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自原代、2代、3代及4代培养,贴壁细胞由成纤维细胞样向三角形、棱形、多边形和多角形转化,终重叠生长形成结节状;将细胞接种于材料上培养2~4 d,孔隙间大量生长增殖,呈细胞交叠覆盖.扫描电镜下观察:材料表面细胞呈梭形,相互融合成片状,表面有丝状突起,孔隙边缘有大量胶原分泌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结论:β-TCP与细胞的亲和力好,能够为基质细胞增殖、分化和成骨提供自然的三维空间,是极具潜力的组织工程支架之一.
作者:何惠宇;阿达来提·阿合买提江;李静;阿尔孜古丽·吐尔逊 刊期: 2006年第11期